第 16 章(1 / 1)

這次陸雅跟著出來,和陸母一樣,陸堯也給了她三百的工資。

陸雅自然不要,她完全是把這次賣菜當散心的。

陸堯讓她收著,“自家人也不能白打工。”

陸堯看著溫和,但犟起來沒人比得過他,陸雅隻好收著。

回家後,陸母見他們帶去的兩百斤大米都賣完了,紅辣椒賣得也所剩無幾,非常高興。

等再得知家裡剩下的大米已經全部訂出去了,刺梨也訂了不少後,更加高興。

合計起來一下賣出去一萬多塊錢了。

就算還要分成,那自家也能分不少。

陸母這下的想法和陸雅一樣了,覺得陸堯這種田的事業錢途可觀,大有可為。

今天他們回來得早,所以陸堯沒歇,把家裡剩下的靈稻拉去鎮上加工成米,晚上再和陸母幾個一起把米和刺梨先打包稱好。

次日依舊是陸雅和陸堯一起去的。

剛到橋頭市場,已經有昨天提前訂了米的客人在等著了。

因為基本都是提前訂好又打包好的,來拿貨的客人隻需要報名字付錢,陸堯兩人再根據打包袋上對應的名字拿貨,交易起來很迅速。

不過,昨天從陸堯這訂了米和刺梨的,也還是有幾個人遲遲不來拿。

陸雅在雲信上問過,有的人回答不想要了,覺得還是太貴。有的沒回信息,也不知道是沒看見還是懶得回。

陸堯理解,二十五一斤的米和二十八一斤的刺梨乾,都不算便宜。

米還好說,刺梨這東西但凡了解一些的就知道隻是山裡的野果子,昨天一群人圍在這邊,有些人應該是看彆人買了,自己也跟著衝動,結果等訂下後又後悔,認為不值那個價。

陸堯也不在意,讓陸雅把跑單的人標注一下,反正跑單超過三次的人,就不能再待群裡了。

楊琪琪沒有跑單,她比昨天還早半小時地趕到橋頭市場。

她先付錢拿到自己昨天訂好的九斤大米,等得知居然有人訂了米又跑單,問過陸堯後,喜滋滋地又多買下一斤。

要不是老板依舊每人限購十斤,她恨不得把車上的米給包圓了。

見車上有刺梨乾,價錢也不便宜,楊琪琪問:“老板,你家刺梨跟你家大米質量一樣好嗎?”

昨天加了群,她通過群裡幾個群友的描述,得知老板家的刺梨有些特殊,可以止咳平喘。

天很快就要轉涼,生病的人又要多起來,楊琪琪去年被傳染病毒性感冒,遭遇了百日咳,咳得她肋骨痛了一個多月。

她是真怕了那回的經曆,她沒吃過刺梨,如果效果真那麼好,可以買點有備無患。

陸堯回她:“品質都差不多。”

雖然靈稻澆灌靈力的次數比刺梨多,但刺梨本身生長的地方就很好,真正的純天然。

而且每次他去山裡,一次性給刺梨澆灌的靈力抵得上給靈稻澆灌好幾天。

聽他這麼說,楊琪琪就買了些。

“老板,下次賣什麼東西,一定記得群裡艾特我哈。”楊琪琪把東西都放上電動車,還不忘叮囑一句。

陸堯應下。

今天的東西賣得更快,那幾個跑單人的米和刺梨,也被新的客人買走了。

又收了個早工,陸雅今天也拿到陸堯給的三百工資。

陸雅都無奈了,“照這麼下去,比我以前上班的工資還高。”

“要不你回家跟我乾?”陸堯說,“等以後我地種得多了,光靠我和爸媽肯定管不過來。”

陸雅抿唇笑笑,“等忙不過來的時候再說。”

陸堯知道大妹在猶豫,也沒再說什麼。

轉眼國慶到了。

陸堯家定在3號請客,2號的時候,陸堯載上陸母和陸雅母女,一起縣城準備第二天要用的東西。

國慶放假,菜市場裡很熱鬨,各種吆喝交談,此起彼伏。

熙熙被陸雅抱在懷裡,跟著大人一起在人群裡穿梭,大眼睛不停張望,被各處場景吸引得目不轉睛,又看不過來。

今天要買的東西多,陸堯背了個背簍,買了乾果瓜子之類的零食,香蕉葡萄等一些水果,然後是各類時蔬,買了幾斤豬肋排、豬五花、豬耳朵,還有牛肉、生雞爪,還買了隻活鴨子。

雞家裡有,魚到時候去村裡田幺叔那裡買一條。

又買了些香料調料,拉拉雜雜一背簍裝不下,陸堯和陸母手裡還提了些。

等回到家吃過中午飯,幾人就開始把能處理的先處理了。

第二天也是早早起來,吃過早飯就開始在廚房忙碌,三嬸也是很早就過來幫忙。

大概上午九點的時候,大姨先過來了。

國慶期間擺宴的人多,大姨家忙著到處給人做壩壩宴,其他人走都不開,大姨也是忙裡偷閒。

稍後二姨也來了。

二姨和陸母一樣也是個體態乾瘦的形象,她丈夫早逝,自己把獨子拉扯大,獨子在外麵打工,她平時也在縣城工地做小工,一年辛苦下來,能掙個兩萬多。

兩人都是閒不住的,來了後立馬就進廚房,各種幫忙。

陸堯家挺大一個廚房,都快轉不開了。

過了會兒,陸堯小舅也帶著兩個女兒來了。

陸堯就這一個舅舅,是他外公外婆生了三個女兒才終於盼來的兒子,打小就寵得沒邊兒。前頭三個閨女沒念幾年書就被留在家裡各種乾活,小兒子費心費力地供讀書。

讀不出來又用女兒們的彩禮錢讓他學技術,總算是給兒子弄出個前程,現在是省城一家製衣廠的打板師傅,一年十幾萬的工資。

陸堯的大姨二姨比陸母年紀大,接受父母幫扶弟弟的洗腦更多,對其中的區彆對待並不敏感,畢竟她們眼裡的彆家也都是這樣的。

陸母和陸小舅年紀相差不大,更能比姐姐們體會到父母對子女的不同。陸母從小就被人罵性子要強,喜歡和陸小舅各種爭,姐弟兩個關係並不好。

陸堯種的靈稻陸母特意交代不給陸小舅送,用她的話說,送了對方也不會有半點感激,隻會認為是做姐姐的理所應當。

陸父骨折後,陸小舅雖然也給了營養費,但那是在陸大姨和陸二姨的催促下才給的。

他給的不情不願,陸母偏要收。他家有點事就總想她們幾個姐妹掏錢,她憑什麼不收,就喜歡看他肉疼的樣子。

這會兒陸小舅提著一箱牛奶進屋,倒是笑嘻嘻地對著陸母叫了聲“三姐”。

陸母心裡冷哼一聲,當著另外兩個姐姐的麵,麵上倒看不出冷臉,招呼他坐,“弟妹和小鵬怎麼沒過來?”

陸小舅道:“翠翠娘家有長輩過壽,她帶著小鵬賀壽去了。”

從小吃女人長大的小舅舅,自然也是耳濡目染,不僅老想從三個姐姐這裡占便宜,他自己後來生了兩個女兒,也是頂著超生罰款拚到第三胎才生出兒子。取名何鵬,也是寵得沒邊兒,性子霸道。

陸母看不上陸小舅這個弟弟,跟和陸小舅一個鼻孔出氣的弟妹趙小翠也不對付,也不喜歡何鵬這個侄兒,兩人不來,她還樂得高興。

這時,陸堯過來,也叫了聲小舅。

陸小舅看著陸堯,臉上的笑不自覺收了收。

還記得大概是陸堯讀高中的時候,家裡已經過世的老父親要幾個姐姐給他湊首付在省城買房,他三姐不願意,堅定不掏錢,老父親拿起拐杖就要教訓他三姐。結果陸堯攔在他三姐前,劈手奪下拐杖,當著所有人的麵一腳踩成兩半,再遠遠踢開。

那踩的是拐杖嗎,踩的分明是他老父親一家之主的威嚴,是他這個小舅舅的臉麵。

老父親氣得半死,卻也莫名怕了這個外孫,湊首付的事自然也不了了之。

雖然過後陸堯在他們麵前還是一副敬重長輩的模樣,但陸小舅對這個外甥是有點發怵的,在他麵前性子會下意識收斂一些。

陸小舅跑去跟陸父說話,陸堯兩個表妹則湊到他身邊聊天。

兩個表妹,姐姐何欣大三在讀,妹妹何莉高三在讀。

陸小舅原本是預計倆姐妹讀完初中就趕出家打工,還是大姨二姨一起勸,陸母更對陸小舅冷嘲熱諷一通,又在娘家村裡散播她一個出嫁女要供兩個外甥女讀書,陸小舅抹不開麵子,才不甘不願地承諾,隻要兩個女兒考得上大學,他就供。

何欣何莉也知道兩人的處境,讀書一直很用功。

何欣已經考取了重本大學,但也一直沒放鬆。她跟陸堯說,照他爸那個德性,多給她們出了幾年學費,那肯定也要連本帶利討回來,對她們姐妹物儘其用。

像她,才進大學呢,就給她張羅相親了,說先處處,大學一畢業就可以結婚。

介紹的人家裡條件不錯,但自身都很不怎麼樣,還有二婚帶娃的,要她一進門就給人當後媽。

何欣早就明白,她和妹妹書讀得再好,在她爸眼裡也不過是價格可以賣得更高一點的商品。

何欣自然不願意被賣,為了不讓重男輕女的父母繼續拿捏,何欣從上大學起就一邊兼顧學業一邊掙錢,儘可能給自己多攢些底氣。

這次來陸堯家玩,她也是拿手機拍個不停。

陸堯知道何欣這兩年一直在做視頻,但一直沒什麼起色。

“現在自媒體這一塊競爭太大了。”陸堯在洗衣台邊殺魚,何欣站在他旁邊拍院子裡打鬨的小狗,神色倒不見什麼苦惱,“反正我有時間就拍拍,能賺一點是一點。”

忽然想起什麼,何欣說:“堯哥,你現在不是留家種地賣菜麼,平時也可以拍拍視頻,等關注的人多了,你可以直接在網上賣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