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1 / 1)

路遇六賊之事讓唐三藏意識到了什麼,他知道自己雖然精通佛理,但到底有些不足,這類神仙鬼怪之事情他不能單憑自己的觀點,還需要與悟空多商量才是,不然兩人出了齟齬、產生矛盾,耽誤了取經之事就很麻煩了。

孫悟空沒能等到的那枚金箍,此時正在南海珞珈山的觀音道場的觀音菩薩手中。

觀音菩薩一手捏著那一枚晃著尖尖兒的綠葉,另一隻手拂過水麵,一麵閃著西行路上三人聊天畫麵的水鏡微微泛起漣漪以後,便消失不見。

“真沒想到,還有能見到您回來的一日。”

隻是不知道師父他老人家得沒得到消息了。他在心中默默想著,如今,他再也不能名正言順去玉虛宮麵見師父,師父也不會再見他,隻能希望師父他老人家能將一切都掌握在手中。

“真懷念大家一起在昆侖山修行的時候呀!隻是現在故人大多不在了,物是人非。”觀音大士頷首斂眉,喃喃自語,像是在和那片葉兒說話,隻是沒有任何人回應。

海風呼嘯,帶著一片粉色的龍鱗,從西海之畔吹到了青袍道人的手中,這個時候,李大剛剛趕到蛇盤山鷹愁澗。

這時正值隆冬臘月,寒風呼嘯,他們走的都是些懸崖峭壁,山勢崎嶇,道路濕滑,那唐長老騎在馬上,馬兒膽怯不敢前行,他坐在馬上左搖右晃,艱難得很。

要不是悟空自身那些在天上養龍馬時積攢的豐富經驗的加持,這馬兒估計當場尥蹶子不乾了。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走得緩慢,李大因為自身的體質特殊,冷熱對他而言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所以和悟空約好在鷹愁澗邊見麵之後,就先行一步,留著悟空護送唐僧艱難前行。

“悟空——”唐三藏雖然走得艱難,嘴上仍要誇誇徒弟,這幾日隻要一閒下來,他總要對大徒弟進行一番讚美,搞得悟空以為他這個師傅在青萍的幻境裡吃錯了藥,整個人都不太對勁起來,李大走得這麼快,其實也是耳朵起了繭子,受不得這對師徒組合的緣故。

“還好你早前把那些東西都使了神通收好,不然這路途險阻,萬一一個不留意掉落下去,豈不是對不住唐王和菩薩的厚望。”

“哎,師傅,你也莫誇俺老孫,多少有些愧領了。”孫悟空嘴裡喜滋滋地叫著,卻駕雲而起,護著那唐三藏過路。

“哎,那唐長老和悟空什麼時候才會到來?”李大倚在樹邊,抬手張望,就是不見那一人一猴的身影,就在這時,一片粉色的龍鱗“叮——”的一聲落進了他的手心裡。

李大捏起來粗粗打量了一下,“這股味道……”他湊過去聞了聞,一臉疑惑,這西海龍族身上的龍鱗怎麼跑到他這邊來了?而且龍鱗上還有他的殘餘法力?

不對啊,這鷹愁澗裡不就有一條西海龍族嗎?不過他記得西海三太子敖烈不是白龍嗎?不然怎麼變作白龍馬的?

醉酒之後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完全沒印象的李大對這一連串的問題一時間有些摸不著頭腦,樹上突然探出了一顆猴頭,那猴兒倒掛在樹上,一伸手臂,李大手裡的龍鱗就到了悟空的手裡。

原來在李大這邊沉思的時候,那邊的師徒兩人已經有驚無險地過了河,來到這對岸了,見唐三藏上了寬路,悟空便先行一步,跑來找小夥伴玩耍了,結果真的在李大這邊發現了一新奇玩意兒。

“阿嚏阿嚏——”孫悟空隻湊過去好奇地聞了聞,就猛地偏過頭去狠狠打了幾個噴嚏,嘴裡抱怨道:

“果然聞了好幾次就是不習慣,這海鮮味兒太濃了,俺老孫果然不怎麼喜歡這海裡的味道。”他把龍鱗塞回給李大,突然像是意識到什麼了一樣,突然驚呼道:

“青萍,這不會是那晚咱們商量的生意上門了吧?”悟空饒有興致,好奇心被勾了起來,他見李大一臉迷茫,知道他斷了片兒,一臉揶揄地把那天發生的事情和他說了一遍。

“我乾的?”李大想,難怪這上頭有他的法力波動呢,“不是你還能是誰?看你不顯山不露水的,結果隻是簡簡單單一揮手就布下那麼高深的法術,我都沒搞明白你是怎麼做的。”悟空把龍鱗的事情拋在腦後,現在對這青萍的術法更感興趣。

“喝多了之後的事情我都不記得了,具體怎麼做的我都忘了。”

李大有點慚愧,他這一喝酒多了就斷片的毛病一直就有,要不是喝多了,他也不會那麼倒黴地被係統纏上,帶到這裡玩角色扮演,如今又喝醉了還稀裡糊塗做了一些自己都不清楚怎麼做下的事情,真是讓他頭疼。

他沒辦法和悟空打哈哈,隻是他確實不知道,悟空向他模仿了一下那個手勢,隻是他試著卻沒有再如那晚一樣起效果。

“我的腦子裡亂嗡嗡的,平時什麼都沒有,也許等真的需要的時候又能想出來吧!就像那個穿越時空的法陣,我當時也是打算按照冒出來的念頭試上一試,隻是突然遭遇了這一遭,估計等危機時刻,我就能重新用出來了。”

李大反過來安慰有些低落的悟空,“傳說這鷹愁澗下有一條神龍,你們要小心,我現在先去西海看看。”

李大有事情要做,匆忙間和唐三藏還有悟空告辭一聲就要離開,悟空像是想起了什麼,高聲喊道:“青萍,你不妨帶你那小侄子一起過去,說不定能找到你小侄子神魂異動的來源。”

李大遠去的身影微微一滯,掉轉雲頭往長安去了,李承乾的神魂因為他的插手,一夢未來,有了輕微的覺醒,悟空也曾用自己的天賦神通查探過,假如真是四海龍族中某條龍的神魂轉世。那高明需要在龍族的幫助下完全覺醒神魂。

神魂覺醒後的高明必然要回歸龍族修行,而且修行人族的修煉功法,對他自身而言,並不適用,早晚會對高明羸弱的神魂造成不小的負麵影響。

太極宮中,大伯不在的這幾日,李承乾痛並快樂著,他這幾日幾乎與阿耶同吃同住,還不用去上學,享受到了稚奴都沒有的待遇,隻是阿耶走到哪裡都恨不得把他拴在褲腰帶上的這一舉動讓他很無奈,他到底還是很不適應如此如此熱情似火的阿耶。

而且,李泰和李治這兩個弟弟更是天天陪在他身邊,當然他能感覺出來青雀對他的感情很彆扭,他想他是能理解的,如果某一日,青雀突然失蹤十幾年,然後以小時候那胖乎乎的可愛樣子出現在他麵前,他也會是這樣的心情的。

隻是稚奴,李承乾有些猶豫,他有些看不透稚奴,如今稚奴也不過十一歲,整日跟在他身邊,像是對他這個素未謀麵的大兄很好奇。

隻是李承乾卻沒有從他的眼睛裡觀察到任何好奇的情緒,稚奴給他的感覺更像是一個麵團,一拳下去軟軟的,卻讓人沒有底。

稚奴是無論青雀怎麼挑釁,他永遠是那副膽怯的、需要阿耶來救場的樣子,到最後李承乾發現往往吃虧的人是青雀。

他想他那阿耶即使明麵上反對,說什麼天家和睦,不能兄弟鬩牆的漂亮話,其實骨子裡也是樂見這兩個孩子比個高低的,畢竟那個位置向來是有能者居之。

李承乾無意摻和這又一次暗波洶湧的、關於太子之位的爭鬥,跳出棋局,他反而能看得分明。

他想怪不得稚奴能走到最後,隻是不知道這次青雀會不會走到最後那一步,不過按照稚奴這樣的行事作風,青雀作為他的兄長,保住一條命總是可以的,這次阿耶倒是不用煩心了。

李大並不知道李承乾的煩心事,他來到高明住的寢殿的時候,見到裡麵李二和兩個小的都在,便躲在了房梁上,做了一回梁上君子,本想著等他們走了再下去,沒想到就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高明啊,你就不能說服你那師傅,一起在長安多待些日子嗎?阿耶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了,真不知道下次能見到你是什麼時候了?”

李世民老了很多的麵孔上露出痛苦的神色,捶了一下自己久坐理政而酸痛的老腰。

“是啊,大兄,阿耶近來身體不好,哪怕服用金丹妙藥也沒見多少功效,不如請青萍道長過來為阿耶診治一番,哪怕煉些能舒緩痛楚的丹藥也是極好的。”

李治的這番話說得漂亮極了,直說到李世民的心坎裡,隻是沒有說到李承乾和李泰的心裡。

他突然這般插話讓李泰的臉色很不好看,誰不想在阿耶麵前好好表現一番?

李治這還是第一次搶在了他這個做哥哥的前麵說話。他的這番舉動即使有些奇怪,倒也是貼合了他關心阿耶的孝子人設,李泰晚了一步,隻能在一旁生悶氣,心裡卻對這個弟弟的警惕程度再上一層。

而李治為什麼會突然這般插話呢?自然有貼心的舅公長孫無忌做“幕後軍師”,這位齊國公是除了李世民夫婦二人之外,唯一知道那位帶走李承乾的老道有貨真價實的本領,不是凡間坑蒙拐騙的假道士之類。

他心中自然有頗多想法,當然也明白如今最要緊的是順著皇帝的心意,提議將人留下,畢竟哪個人不想長命百歲呢?皇帝陛下龍心大悅,於他支持的九皇子而言,晉位的機會就會大很多。

李大有些好奇,他那侄子會如何回應,而李承乾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