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1 / 1)

且不提唐長老一覺醒來,發現老陳家裡突然多了一個格格不入的人之後是多麼大吃一驚。

不過,李大的突然造訪對唐僧是一件讓他開心的事情,畢竟相比於悟空來講,唐長老聽聞青萍道長同樣是從長安前來的修道之士,心裡親切之意更甚。

三人一拍即合,當即決定相伴前行一段路程。

李大本來是想返回長安,在皇宮之中混上一段時間,然後再帶著高明返回十三年前,隻是他想了想,馬上就要遇到六賊,這師徒離心不說,還得讓悟空白白遭受那金箍和緊箍咒的管製。

他心裡實在不忍大聖去經受那些,更彆提,因為這緊箍咒,悟空這隻活潑的小猴子在白骨精那一劫難遭受了多少折磨。

平日裡麵慈心軟的唐長老在麵對自己的大徒弟的時候,總是格外狠得下心腸來,一想到悟空疼得滿地打滾,李大又順手摸了摸那毛茸茸的猴腦袋,打定主意要伴著他們行一路,至少要到那鷹愁澗才是。

一路上,幾人步行趕路,卻忽然聽得路旁呼哨一聲,闖出了六個人來。李大頓時精神一振,心想,那六個人來了,對這對師徒的考驗也開始了。

李大想了想,這場考驗不是他該插手的,畢竟也是悟空成長道路上必經的一環節。

而他隻需要安撫好現下驚慌失措的唐長老就是了。找好自己的定位之後,李大拉著被唬得魂飛魄散、久久不能言語的大和尚走到安全空曠的地帶。

“長老莫慌,有你那大徒弟在呢,你就安心等著他護送你過去就好。”

“但對方畢竟人多勢眾,好手不跌雙拳,雙拳不敵四手。悟空那般小小一個兒,萬一有什麼差池,那可如何是好?”

“長老出長安時,菩薩曾言語長老一路上總要遭災逢難,如今隻是路上小小的一難,長老請仔細聽得那六個強盜的名諱,心下便有數了。”

經李大安撫,唐長老神色稍微緩和,生鏽的腦筋終於開始運轉起來。

“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這一聽就不是普通的剪徑大王能起的名字。”

唐僧本也是一代高僧大德,鎮定之後,也反應過來這事情有些不對勁兒,自己就開始撿著那些有用的信息分析起來。

“道長是說——”唐僧這一句話還沒有說完,就見李大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巴,“長老慎言,這可是佛祖對你們師徒的考驗啊!”

唐師傅一點就透,心領神會之下,也不知道心思轉到哪裡去了,神色突然肅然起來。

“道長有所不知,佛家講究六根清淨,就是眼、耳、鼻、舌、意、身。而這突然出來的六賊,今日這遭如果放過六賊,將來我們求經之路上隻會六根不淨,向佛求經之心不誠,如果悟空掃除了六賊,也就六根清淨,修行己身。”

聽了唐僧的話,李大驚了一下,他沒想到這書裡看著愚昧呆板的大和尚還有這樣的一麵,當真是讓他大開眼界,“真想不到大師能從簡簡單單的幾個名字就分析出來這麼多道理。”

“阿彌陀佛。貧僧還要多謝道長的點撥。隻是貧僧也不能隻站在一旁乾看著,畢竟是貧僧與徒弟的劫難,理應與悟空一同麵對!”

經過李大開解之後,唐僧終於不再神情焦急,但他有自己堅持的理念,見那群惡狠狠的強人拿著手中的刀棍就要往悟空頭上招呼而去,自己不知道怎麼的生出了一股子勇氣來。

李大吃了一驚,一個沒把住,那唐長老舉著錫杖就要來助他,倒是讓悟空心裡感動頗多,心想這唐師傅不過是肉體凡胎,一介凡人,竟甘願冒著危險來助他,也算是他有了個好師傅罷。

他心下歡喜,隻後撤一步,高聲喊道:“師傅,你且在一旁安心看著俺老孫料理了這些勞什子耳目口鼻的強盜,再護送你上路!”

唐僧知道不能打擾徒弟迎敵,便又回來待在一邊,不當那個豬隊友。

孫悟空耳聰目明,自然將身後的聲音聽入耳中,他原本隻是將這些剪徑的強盜當作普通的小人來看,如今經過師傅的點撥,他突然意識到這幾個人並不是那麼普通。

他攥緊手裡的金箍棒,指著那幾個強盜,用力揮了過去,正如師傅所說,既是六根未淨,正有他這個妙手郎中來料理乾淨,不然就白瞎了這些強盜將他視作什麼行針的郎中。

不過也許如今心境發生了轉變,孫悟空麵對這夥賊人的挑釁,也沒了殺心。

他隻揮了揮鐵棒,那夥子強盜便都被定在了原地,麵目凶惡,一動不能動彈。

“師傅,看你處置了。”孫悟空之前想一棍子打殺他們算了,利落些,隻是現在想著顧念一下這麵慈心軟的大和尚,以免他這師傅不落忍。

唐僧口中隻念著“阿彌陀佛”,自己也左右為難起來,“悟空,你有何處置的良方?這荒山野嶺,也不見官府人家,不然送官也就是了。”

唐僧長歎一聲,頓覺棘手起來,他仍然是受到“賊人被抓,扭送官府”那套,卻不想這荒山之中,又哪有官府律法,西行之路又怎麼可能因自己心中的堅持而事事如願?

“不如打殺他們算了,省得這些強盜再去禍害他人!”孫悟空對敵人向來沒什麼耐性,當即就要舉起棍子了結他們,抓緊趕路算了。

“哎,悟空不可!”唐長老連忙阻攔,師徒倆愁眉苦臉多時,始終不能想出個好主意來處置六賊,於是默默將目光投向了在一旁看好戲的青萍道長。

“你們都看著我做什麼?”李大藏在樹上吃瓜吃得正高興,突然迎上了兩雙暗含希冀的眼睛,便飛身從樹上一躍而下。

“如果像長老所說的那樣,放這些強盜一條生路,如果強盜們沒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繼續行凶作惡,再次襲擊過路的行人,枉造殺孽,那我們豈不是成了幫凶?

“李大給出了兩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如果我們就這麼直接打殺了他們,對於長老而言,也是一個解不開的心結,不如由你們自己做決定好了。”

李大一揮手把孫悟空和唐三藏拉入了一個幻境之中。

在這裡,唐僧師徒二人身臨其境之中,唐長老看著自己在悟空打殺六賊之後,與悟空大吵一架,不歡而散,然後那幾個被悟空放了的賊人繼續作惡,這條路上的屍骨累累,駭人聽聞,死不瞑目的鬼魂掙紮著來找他索命,怨他為何要放這惡人一馬!

還見到悟空不在,自己企圖上前與那些強盜理論,然後被無情地嘲諷之後,就被一刀捅死,死後曝屍荒野,魂靈還要眼睜睜看著那六賊繼續危害凡間,更甚者他們作大勢力之後,就搶占附近的山野占山為王,搞得附近民不聊生。唐三藏看得分明,這一切都是他一念之差所致。

孫悟空則是看到自己賭氣出走之後,徑直回了花果山,後在東海龍宮被那老龍王以黃石公的典故勸回,然後就被戴上了那頂藏著金箍的帽子。

孫悟空本來津津有味得看著自己在幻境中的經曆,但卻往後看眉頭越皺了起來,到看到自己低聲下氣得受製於人之時,更是勃然大怒,一揮棒子把幻境打得四散而飛,破陣而出。

“青萍,你這幻境是什麼意思?!”孫悟空一把握住他這位看不清底細的朋友的手腕,目光難得認真起來。

“悟空,這不過是告訴你,你們不同選擇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罷了!”

青萍目光和煦,仿佛沒有感覺自己手腕將要被捏碎的痛楚,“區區幻陣,貧道可以再提供更多的結果,悟空你可要再進去試試?”

孫悟空想也沒想,就直接拒絕了:“俺老孫又不是傻子,那明明不是簡單的幻陣,隻是俺老孫對這陣法之道著實不太了解,不然也不能被你這幻陣二字忽悠。總之,你的意思俺老孫明白了,那討厭的金箍,彆想戴在俺老孫的頭頂上!”

“悟空說得對!”說話的人不是李大,而是因為孫悟空破陣而脫離幻陣的唐三藏,這和尚額上生了一層密密匝匝的虛汗,看樣子被嚇得不輕。

“惡人不會這麼簡簡單單就能被度化。一招不慎,就會遺禍甚久。”唐三藏雙手合十,一臉蒼白、心有餘悸,“之前是貧僧想得過於簡單了。”

他回想起那些死去的人大睜的雙眼,微漲的口似乎在指責他為什麼要放過這些殘忍的賊人?他忍不住又閉目默念了一聲“阿彌陀佛”。

“那長老打算如何?”李大回了一禮,誠信發問。

“不如就先定在這裡,受風吹日曬,誠心悔過,善心祈禱,如果感動上蒼,相信這些人也能重獲新生了。”一聽唐僧這般提議,孫悟空第一個眉開眼笑得讚同起來:“師傅的這個主意好,俺老孫使個神通就是,保管這些賊人誠心悔過之後才能自由!”

孫悟空的響應格外積極,倒是讓唐三藏的心裡好受了很多。

“既然如此,事情就解決了。”李大鼓了鼓掌,這師徒倆自己解決問題,化解矛盾,一切都輕而易舉得解決了。

唐長老受驚之後,一時間緩不過來,腿腳發軟,使不上勁兒,好不容易在悟空的攙扶下爬上了白馬,孫悟空輕輕拍了拍白馬,讓唐三藏先行上路,李大知道他有事要做,便先行離開。

孫悟空躍上半空之後,飛了一段之後轉頭嘿嘿一笑,那原地隻一道金光閃過,原本在原地不動的六賊瞬間消失不見。

如此,那討厭的金箍,再也沒有戴在俺老孫頭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