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1)

哪怕再不想承認,殷閔這一刻疑心也達到了極點,世上真會有這麼巧的事嗎?他不知道哪個皇兄世上那麼多假名姓不好選,偏偏就選了個和他上輩子一樣的名字?

但假如未來的那個頗受讚譽的太宗皇帝真的就是他,殷閔卻又有了新的疑惑,自己雖然不是平和到沒有一點鋒芒的人,但……當皇帝,果然還是有點超出他的規劃範圍了,他總覺得自己可能更願意輔佐合適的人坐這個位置。

雖然心思早已不知轉了多少道彎,但他麵上卻還是一派安然的掃視了一圈在坐的眾人,發現他們理所當然的沒有一絲意識到這個名字有什麼問題——畢竟天幕也說了是悄悄發育,太宗皇帝據說還假死過,前期隱姓埋名很正常。

殷閔開始提前思考怎麼應對之後可能到來的風暴,哪怕天幕將他欽定為明君聖主,但他又不是萬人迷,不可能每個人都支持他,或者甘願因為這個預言放棄,甚至利益被觸及的人還可能對他不利。

【朝中奸佞橫行,民間的百姓日子自然也過得苦不堪言,楚王自焚事件發生後不久,豫州、青州一帶發生大水,漂沒三十餘郡,民相食,相賣為奴婢。

但這就已經是全部了嗎?不,大水之後必有大疫,同時還會造成糧食減收,這種事在我們現代或許隻會上一段時間熱搜,有時候熱度還不一定比得上明星那點緋聞八卦,但災民在政府的幫助下也都能保證有飯吃,有地方住,即使遭難,會有一定財產上的損失,卻很快也能回歸正常生活。

但在生產力遠不如當今的古代,還是在當權者完全不在意的情況下,瘟疫,饑荒,每一樣都在充分發揮著作用。生命就仿佛颶風刮過的稻田一樣,被收割了一片又一片,俯眼望去,遍地哀鴻。】

天幕下許多百姓聽到這裡,眼睛都幾乎紅了,那些皇家爭端距離他們太遠,遠的就仿佛在天邊,但這天下人數最多的卻是如他們這樣的,被稱之為“百姓”的人。

皇帝昏庸,卻還能載歌載舞、山珍海味、龍肝鳳髓的享受著,但他們,卻很可能連一件可以蔽體的衣物都沒有,樹皮都沒得吃,若是連賣身都沒處可賣,就隻能淪落到易子而食的下場。

有人想到天幕提起的那個未來世界,幾乎都要哭出來,為什麼他們沒能生在那麼美好的世界?

陸相坐在席上思考,明星不知是代指誰,八卦也不知是何意,但緋聞卻能聽懂,應當是某個知名人物發生的新鮮事。

天幕的言辭之間儼然是將自己歸到百姓一列,後世的百姓竟也娛樂至死到連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都不關心的地步,看來後世當真繁華到了一定地步,也對,這樣的天災都能很快恢複尋常。

真想親眼看看後世是什麼樣啊!

皇帝的臉色驟然陰沉了下來,仿佛蘊藏著雷霆之怒,但想起罪魁禍首已經翻不起風浪,這口怒氣轉瞬之間就又散去,他歎了口氣,轉頭對負責記錄的官員說的道:“記下了嗎?”

官員連忙點頭:“已經記下了。”

雖然大概時間距離如今還很遠,但將天災的日期記下,到時也方便提前安排相關事宜。

【當時又恰逢朝廷上的不少官員因為反對厲帝被殺的被殺,辭官的辭官,本來前朝末年的亂世對炎黃大陸的消耗就不少,即使休養了這麼多年,朝廷有很多官位的空缺也還沒補上,結果殺了這麼一茬,得,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前兩任皇帝對這些官位的態度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基本上寧缺毋濫。但厲帝不一樣,他用腦子的時候不多,很多時候隻需要拍一下腦袋就夠了,可謂智不在此,提拔上來的實習生不少也都是水貨,要不就隻會紙上談兵,書讀的夠多,但沒有實際經驗,真實做事的時候隻會越忙越亂。

而且有一句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可見一個好的領導人的重要性,厲帝嘛……彆的咱先不說,這人據說可還有遺傳性精神病呢!】

“用腦子的時候不多”,“智不在此”也就罷了,這個遺傳性精神病是怎麼回事?!

天幕下的不少人心頭驚詫。

雖然當世還沒有精神病這個概念,但哪怕單個字來解讀字義,卻也不難理解“精神”這個詞大概指的是人的意識,意識生了病……會怎麼樣?

皇帝心頭升起不好的預感,雖然年紀大了,但他記性還可以,之前天幕說到近親結婚的時候,是不是說過什麼著名精神病家族之類的話?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在說厲帝有癲狂症?!

殷閔憐憫的搖搖頭,怎麼說呢,被這個弟弟針對那麼多回,他又是個醫生,其實早就有點看出來對方有點狂躁症的傾向了。

果不其然,下一刻天幕就說起了這件事。

【上一期咱們也說了近親結婚的危害,當時沒有說到厲帝,也就沒特意提,這次回旋鏢可算打回來了啊,根據曆史學家研究,厲帝很可能就患有狂躁症,篡位之前就已經有過征兆,在這之後權勢的上漲就更是助長了他的作為,他在位期間性格暴虐,時常無故殺人,心情不好就會屠殺百姓玩樂,就連喜愛的妃子一個伺候不好也會命喪黃泉。】

原以為之前就已經是結束了,沒想到還有更加刺激的,這個厲帝竟然有瘋病!

天幕下再次一片嘩然。

有醫者興奮的記錄,原本青黴素沒有仔細說他還可惜來著,沒想到天幕再次提起了後世的醫學研究,當世醫者基本將這類病症認為是邪氣、冤孽所致,亦或是稱之為失心瘋,吃藥基本沒用,患者或家屬也多會去用求神拜佛來驅邪保平安,沒想到竟然是意識生了病!

人的意識也會生病?!

後世既然有了這個概念,那是不是已經能夠治愈了?

【人家好多皇帝都是晚年開始發癲,厲帝直接二十歲就開始,至少少走了四十年彎路,有這樣的領導帶班,就可以想象下麵的官員是什麼樣,前朝亂世距今也才三十多年,宣朝對於什麼忠君報國的培養也還沒有深入人心。

而且人人也都是有私心的,諸多情況的綜合,下麵的諸多官員也都一個個開始明哲保身,甚至斂財為將來可能到來的亂世考慮,這種情況下,哪怕厲帝至少還知道不能把皇位玩完,但賑災的效果嘛……】

天幕意味深長的停頓下來。

朝臣們麵麵相覷,皇帝差點吐血,什麼叫少走了四十年彎路?這話是這麼說的嗎?難道在亡國的路上狂奔不止,還是一條金碧輝煌的康莊大道不成?

【不過說到這裡,我們也有一個主人公要講,這個人就是不久前自焚而死的楚王殷閔,被救之後,他就這麼巧的隱姓埋名來到了豫州、青州一帶,並沒有因為失去藩王的身份感到沮喪,而是開始了行醫問世。】

周圍的視線頓時再次齊刷刷地看了過來,那種感覺簡直堪比芒刺在背,殷閔額頭的冷汗直接就下來了。

有沉不住氣的皇子甚至失聲說道:“難道十九弟就是那位太宗皇帝?!”

周圍的視線頓時更加刺人。

殷閔深吸一口氣,抑製住狂跳的心臟,站起來,儘量讓自己顯得從容的說道:“父皇,天幕剛才說兒臣是被救,既然有能力在府兵的包圍下將人救出來,又製造假死,兒臣覺得還是那個人更有能力一些。”

言下之意,自己一個被救的肯定沒有救人的更加有本事,更加適合當皇帝,以及那個人很可能就是自己的兄弟之一。

周圍的視線開始變得緩和,不少人也覺得他說的確實有道理,而且十九皇子在外顯示的形象一向沉默寡言,身後又沒有母族支持,因為未來醫術絕佳,又被掛上了一個類似醫者仁心的標簽,總之確實不太能和天幕所說的重新打天下,雄才偉略的太宗皇帝畫上等號。

感受到那些刺人的眼光挪開,殷閔淺淺鬆了一口氣,轉念心中劃過一個念頭,若是自己有未來的預言支持,倒也不是懦弱到連爭都不敢爭,畢竟天幕如此神異,說話還是很有分量的。

但目前而言,還是儘量不要去招惹這個風頭了,能拖一時是一時,況且他總覺得天幕既然一直對他直呼其名,而不是稱他太宗皇帝,或許也是有意遮掩也說不定,隻是不知道這個天幕的原理是什麼,是否是由誰故意放到宣朝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殷閔心頭疑慮一閃而過。

就在這時,卻見周圍有人傳來驚呼聲:“你們快看天幕。”

眾人紛紛抬頭看去,就見碩大的天幕上掛著明晃晃的幾行字。

【檢查到觀看時長已滿×××天,開啟紀錄片輔助模式。】

幾乎眨眼間,隨著畫麵變幻,一張熟悉的俊美麵容出現在了天幕之上。

雖然看起來要比現在的他更加成熟許多,但那是殷閔的麵容。

殷閔整個人直接僵住,有那麼一瞬間,他很想掩麵而逃。

竟然是這個紀錄片模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