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現場氣氛霎時宛如石破天驚,接著又是猛然一滯。
皇帝:“……”
其他人:“……”
是,是欸。
皇帝見三皇子幾欲涕淚橫流的模樣,不由嫌棄的“嘖”了一聲:“行了,起來吧,聽天幕繼續講下去。”
言下之意天幕可能還有未儘之語。
不過話雖然是這麼說,皇帝還是被那句“吃不上飯”稍微梗了一下,雖然他覺得應該沒有人有這個膽子敢這樣虐待皇子,但有道是空穴不來風,這個目前還身份不明的太宗皇帝之所以會在後世留下這樣的印象,其中的問題卻不得不使他去思考。
至於偷小媽……多半是什麼野史雜談,他這皇帝又不是死的,他這些兒子還沒那麼大本事瞞過他。
那邊三皇子聞言抹了把汗,當即如蒙大赦的退了下去。
也就是這時,天幕適時開口解除誤會。
【當然,電視劇的情節也就是看個樂子,我們不能當真,太宗本人可算不上什麼小可憐,今天在這裡幫忙辟個謠啊。說起來我記得還有野史胡編宣太宗是女扮男裝的呢,就因為對方是出了名的單身漢,著實想象力豐富。就跟某個皇帝被造謠賣鉤子一樣,結果後續被查出來造謠者本人就是賣鉤子的,屬實地獄笑話了。】
“賣,賣……她說賣什麼?!”
還沒等他們從天幕剛才說的隻是虛構情節這件事上鬆口氣,一大片人就被這之後的驚人之語震的目瞪口呆,幾乎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麼,居然有人敢造謠皇帝賣鉤子?啊?!這是真實會發生的事嗎?誰這麼大膽子,不要命了吧?!
即使早就知道天幕對皇帝多有輕慢,但這種謠言不僅對於皇帝,哪怕對於一般人來說也有點過分了,一些人忍不住擼起袖子指著天幕怒道:“簡直有辱斯文!”幾乎恨不得衝進去把那個散播謠言的人抓出來。
殷閔並不意外,畢竟後世都沒有皇帝了,談對皇權有多尊重什麼的根本不可能,其實就算對於喜歡研究曆史的人來說,曆史人物也隻是一種談資以及憧憬某種特質的對象而已,隔著幾百幾千年的時光欣賞一下可以,但大概沒人會真心想要他們重新回歸現實。
天幕不為所動的繼續道。
【關於孝宗的母族,各大史學家哪怕是翻遍史書都並沒有找到具體記載,這就足以證明這所謂強大的母族勢力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最起碼在朝堂上並不擔任機要職位,自然也不可能在奪位方麵有什麼助力。】
【再者說了,就算孝宗真有個很厲害的後台,那殷釗可是靠自己打天下的實權皇帝,人生格言就是朕不要你覺得,朕要朕覺得。選擇繼承人這種事真要能被其他人牽著鼻子走,那他也就不會直到臨死之前才確定繼任人選,光是每天請立太子的折子都能把他淹沒。
況且真要出了這種事,為了不導致外戚篡權他不出手打壓就不錯了,甚至哪怕是一個平庸的皇帝,也不可能主動乾這種任由外戚做大的蠢事,畢竟曆史上那麼多現成的例子在呢。】
三皇子聽到這裡終於鬆了口氣,已經從鉤子文學中冷靜下來的其餘人也訕訕的挪開眼去,其實他們後麵也想起來三皇子貌似沒有母族勢力,但這不第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嗎?還有後世人居然編排那此時還不見影子的太宗是女扮男裝?也不想想皇帝還能連自己的兒子是男是女都分辨不出來嗎?
再一聽到那句“朕不要你覺得,朕要朕覺得”時,大臣們就都開始抹汗了,隻能說在這樣一個強勢的皇帝手底下乾活,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
高高坐在上首的皇帝聽到這裡,嚴肅麵容上也不禁浮現一絲笑意。
解決了危機的三皇子擦了擦汗,心有餘悸的坐回原位,回憶起方才天幕說的那句他母家和他一樣並不重要,一時不由悲從中來的抹淚,被當眾戳穿沒娘就算了,還要被說無能,不重要,最後還要被害死,他招誰惹誰了,怎麼這麼倒黴?
其餘皇子紛紛同情的看他一眼,若是以往還可能會因為儲位爭奪的事順手打壓三皇子一把,但現在對方很可能是沒這個機會了,畢竟已經被公開蓋章了無能,天下人都看著呢。
【這時可能也有人要問,說既然如此那殷釗為什麼要將皇位傳給這麼個樣樣都不出眾的無能之人?難道就不怕他死後江山易主嗎?身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不應該想不到這一點才對。】
不少人聞言覺得有理,不自覺跟著點頭,是啊,皇帝那麼多兒子,難道就真挑不出來一個好的了嗎?
隻聽天幕繼續講道。
【殷釗當然不至於想不到這點,實際上他經常會親自考校諸位皇子們的功課,甚至於教導騎射武藝。但怎麼說呢,和咱們看的電視裡演的二十多個皇子為了皇位鬥得亂成一鍋粥,各方智計百出,你方唱罷我登場不一樣,那是為了給電視劇增加可看性,而現實往往不講究邏輯,也沒有那麼多跌宕起伏。
現實中,他的這些兒子雖然的確有為了繼承皇位在爭鬥,但那個鬥法就跟菜雞互啄沒什麼區彆,殷釗坐在上麵旁觀著這一出,簡直要被自己的這些蠢兒子們驚呆了,你說這讓他怎麼挑?矮個子裡拔高的也不過是強壯一點的菜雞。】
菜雞互啄……
天幕下的許多人差點被這個詞彙逗的沒忍住噴笑了出來,隨即反應過來笑的是皇帝後便紛紛用咳嗽做掩飾。
有田野間的老農有感而發,一時竟有些同情起了皇帝,彆的不說,打出這萬裡江山到最後竟然養出一群隻會敗家的菜雞兒子,後繼無人,換成誰都得鬱悶的噴出一口老血。
不過相比起當今皇帝,顯然還是他們這群人更需要同情,畢竟皇帝敗家起來禍害的就是下麵的人了。
陪皇帝待在大殿上的大臣和皇子們就要更困難多了,畢竟他們是和皇帝共處一室,要是當著對方的麵做出什麼失禮的舉動怎麼都不合適,容易被治罪,氣氛相對就比較沉悶。因此也沒人敢這種時候交頭接耳亂說什麼,隻能在心中感歎,後世人在促狹這方麵還當真是奇才,這個形容詞,也不知當今的這些皇子們如何做想。
皇子們一個個憋得麵色通紅,任誰被這麼當麵說都沒辦法無動於衷,有人當即就沒忍住,向坐在上麵的皇帝拱手道:“父皇,這分明是在妖言惑眾,兒子們又豈有這女子說的那樣不堪?天幕之言不可儘信。”
皇帝冷哼一聲,看了這倒黴兒子一眼沒有理會,天幕當著那麼多人的麵說他兒子是菜雞,作為父親的他麵上無光,心裡當然是不悅的。
但平心而論,天幕說的……還真不算錯,不然他又怎麼可能會這麼久了,哪怕下麵的人搞了不少動作都還沒有確立太子?這些兒子可不就是一群你啄我一口,我啄他一口的菜雞。
皇帝心中念頭轉了一圈,轉而再次看向了麵前的天幕。
【史書有載,某一日趙王殷闖在家閒的沒事突然機靈的小腦瓜一轉,讓手下去給他尋巫師來,巫師找來了,那他要乾嘛呢?就讓這個巫師紮小人詛咒他前麵的那兩個哥哥,總之這倆人死了他好上位。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就奇怪了,說趙王這個大聰明怎麼就一根筋認為兩個哥哥死了,他就一定能上位呢?萬一皇帝不選他選其他人怎麼辦?】
現在還不是趙王的五皇子殷闖在天幕提到他的那一刻就跪在地上瑟瑟發抖起來,想一想史書上的巫蠱之禍,乾這種事沒被發現還好,結果被天幕當眾說出來,他爹不會效仿武帝處理兒子的方式把他給弄死吧?
天幕害我!
百官沒一個敢插話的,這畢竟是天家事,還輪不到他們管,隻是皇帝是個手段強勢的人,也不缺兒子,搞這種事的五皇子……輕一點兒被當今厭棄,重一點……這就不好說了。
也有人認真的盯著天幕,是啊,五皇子為什麼那麼自信,沒了哥哥他一定就能上位呢?難道就因為他是菜雞?
【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了,也就是嫡長子繼承製。】
不少朝堂上的人對這個答案並不意外,畢竟排行在前的兒子在繼承上確實有優勢,唯一意外的也就是五皇子居然蠢到信這種東西,彆的不說,詛咒人真要有用的話還輪得到他嗎?當今皇帝打天下的時候都不知道被其他對手紮了多少次小人。
【現代人受夠了網絡上的嫡庶神教,也就對所謂的嫡嫡庶庶產生了一定的刻板印象,甚至產生了什麼嫡長子把庶子通通發賣啊這種搞笑段子,總之就是一群思想僵化的封建糟粕。
但所有製度最初能被發明出來就一定有它存在的意義,總不可能是弄出來逗樂子的,先不提隨意販賣親爹其他兒子這種笑話有多離譜,嗯,這種也確實是說出來搞笑的,我們笑笑就行了。而對於古人來說,嫡長子繼承製的優點就在於其穩定性,並不全是他們思想僵化的原因。
這麼說可能還不夠直觀,我們拿史實舉例,就說曆史上那些搞宮變和造反登上皇位的,除了少數幾個,哪一次不是死的血流成河?不光損害組織架構的穩定性,還損害人力和生產力,搞大了就是動搖國本的事。】
“說的是啊,江山社稷豈能容得下被這麼折騰?”有殿中老臣撫著花白的胡須,輕聲點評了一句。
所以說真不能怪他們總是上書要皇帝早立太子,道理都是一樣的,誰也不能保證皇帝會不會某一天出點什麼事,早點把二把手定下來,除了可以安大家的心以外,也能避免意外發生的時候,權利交接上萬一出什麼問題。
還有人麵露古怪,嫡庶神教是什麼教?販賣親爹其他兒子?真要有誰敢乾出這種手足相殘的事,逐出家門都是輕了,後世人也當真是奇怪,說古人封建,但怎麼所思所想比他們這些所謂古人還封建?
【就例如黎太宗,他就是搞宮變登上皇位的,殺兄屠弟且為樂,開了個壞頭。所以這也就是他被一些人詬病的原因,導致後世子孫一個兩個都想效仿他來個宮變繼承製——當然我們也都知道,這也是一群菜雞,好的不學,學壞一出溜。
而且你要說立賢,怎麼個立賢?這個說法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標準,有些人甚至可以為了站隊指鹿為馬,對著他們家傻的流口水的殿下睜眼說瞎話誇他賢德,這就是黨爭奪嫡的開端,所以這個口子才輕易不能開。
而隻要將繼承人的選擇釘死在嫡長上,首先就占了一個名正言順的正統二字,那自然是萬眾歸心,其他心懷鬼胎的人想要動搖都輕易沒有辦法,這也就達成了皇權更替的穩定性。】
天幕講的通俗易懂,下麵不少人跟著點頭,確實就是這樣,皇權更迭最好就是不要有太多起伏。
也有些人為天幕的形容忍不住噴笑出聲:“這後世人說話還真是讓人忍俊不禁。”什麼傻的流口水,雖然足夠形象,但這也太……
【所以話說到這裡,大家也都該明白了趙王的作案動機:沒有了兩個哥哥,那皇帝首先考慮的肯定得是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