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蜂(1 / 1)

第二天,不出意外,又是被冷醒。

秦從越搓著手從帳篷裡出來,就看到霍野扛著一節粗大的木頭,走過來。

木頭被霍野放在部落中間的廣場上,旁邊還有兩個這樣的木頭。

見到他醒了,霍野問他:“夠嗎?”

“夠了夠了!”

幫忙的人起個大早去砍樹,被幫的人一覺睡到現在。

秦從越有點不好意思了。

“用不到這麼多。”秦從越一邊掏著本子和筆,一邊往霍野那邊走過去。

他在紙上寫寫畫畫,霍野就在一旁看。

想要飼養蜜蜂,首先要有誘蜂箱。

蜜蜂會分巢,用誘蜂箱吸引到蜂王,再把蜂王轉移到蜂箱中,就可以慢慢等待蜜蜂產蜜了。

秦從越不太會畫畫,好在蜂箱和誘蜂箱結構比較簡單,他一邊畫一邊給霍野比劃,霍野聽了個七七八八,點頭示意他明白了。

雖然說的比較明白,但秦從越還是有些忐忑。

沒有見過榫卯結構,沒有見過蜂箱的霍野真的能行嗎?

獸人沒有鋸子,但是他們有斧頭和鋒利的爪子。

霍野先是劈出了幾塊大的木版,然後用爪子再將木版分割,最後在地上磨了磨,磨掉上麵的毛刺。

秦從越則是對獸人的身體強度有了新的認識。

還不到中午,幾塊木板就被處理的差不多了,誘蜂箱側開門,正麵留了兩個小洞,讓蜜蜂出入。

把誘蜂箱組裝好,用水擦了擦後,就要用到昨天弄來的蜂窩。

蜂窩的主要成分是蜂蠟,在誘蜂箱上塗上蜂蠟才能更好地吸引到偵查蜂。

把蜂窩切碎,鋪在箱子裡麵和入口處,再用火把慢慢融化,等溫度降下來,蜂蠟就會在木板上形成薄薄的一層。

蜂箱暫時還用不到,秦從越也就沒有組裝。幾塊木板摞在一起,在征得霍野同意後,放在了帳篷角落裡。

“我還需要找個地方放這個箱子。”

“需要什麼樣地方?”霍野清理著廣場上的木頭碎屑,頭也不抬的問。

“有沒有石頭岩壁之類的地方?或者單獨一棵的大樹?”

“有,我帶你去。”

聽到這個“我帶你去”,秦從越一些不好的回憶湧上心頭,瞬間就腿軟了。

“那個,能不能彆把我扔獸皮裡用嘴叼著啊,我頭暈……”

不知道能不能避免豹車悲劇的再現,但總要試一試。

“原烈跟我說了,他也很怕被你吐毛上。”霍野收拾好東西,走到秦從越麵前。

“坐背上吧,坐背上應該不會暈。”話音剛落,霍野就變成了一隻威風凜凜的巨狼。

這還是秦從越第一次在大白天看到霍野的獸形。

獸人成年要經曆換毛期,巨狼外層有一層銀灰色的毛,但是被風吹開,就會顯出裡麵一層月白色的新毛。

巨狼在他麵前趴下,嘴裡叼著被繩子捆起來的誘蜂箱,有一下沒一下的甩著尾巴。

伸手抓住狼背上的毛,秦從越一條腿跨上去,另一條腿用力一蹬就坐上了狼背。

還沒等霍野站起來,旁邊就圍上來幾個小孩子。

“哥哥,今天有甜甜的嗎?”

調整了一下姿勢,秦從越轉頭看看那幾個小孩子,“要看運氣哦~”

“好哦,那哥哥要好運!”有幾個小孩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秦從越笑笑,一隻手抓緊了手裡的毛毛,另一隻手輕輕拍了拍狼背,霍野會意,慢慢站起身,用尾巴把幾個離得有些近的小孩子撥開,就邁開步子離開了部落。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城裡大學生,秦從越不會騎馬,更不會騎狼,好在霍野考慮到了這一點,慢慢的加速好讓他適應。

隨著速度的加快,秦從越也漸漸從坐著,變成了趴著。

他艱難地抱住巨狼,手緊緊拽住狼毛,上半身趴在狼背上,儘量不被甩下去。

狼在樹林裡穿行,速度不算快,帶起的風從秦從越臉頰上吹過去,吹了他一臉狼毛。

他不敢鬆手,隻能忍著癢意,閉緊雙眼。

奔跑的狼像一個巨大的蒲公英,狼毛飄了一路,秦從越的鼻子裡也進了幾根毛。

好想打噴嚏,但是不太禮貌。

好在很快狼車就停了,秦從越鬆開手滑下來,狠狠連打了兩個噴嚏,才緩過勁來。

張開手一看,不出意外,手心裡全是狼毛,還因為出汗的關係,都粘在了手上。

霍野這時變成人走了過來,手裡提著箱子,一眼就看見了秦從越掌心的狼毛。

換毛期真是很尷尬啊,毛亂飛不說,獸形還很醜。

秦從越在旁邊的樹皮上蹭了蹭,把手上的毛蹭乾淨了,接過誘蜂箱,在石壁下找了個合適的位置,放了過去,再撿幾塊石頭壓好,確保不會被風吹倒後,就可以等蜜蜂上門了。

“三天後就可以來看看了。”秦從越回頭對霍野說。

“回去?”

“先不急,我還沒來過這邊,看看這邊有什麼再走。”天色還早,秦從越不著急回部落。

昨天聽了太多霍野的事情,秦從越忽然覺得和他親近了不少,於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跟他聊天。

“話說,我身上很多東西你們沒有見過,就不好奇嗎?”

“好奇。”

“好奇你們怎麼都沒有人來問啊?”這下秦從越是真的好奇了。

“部落本就是零散的族人聚在一起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霍野頓了頓:“你想說的時候自然會說,你不想說,也不會有人非要問出個所以,大家都很忙,也隻有小崽子才會沒分寸。”

秦從越聽明白了,又一次感歎民風淳樸。

解決了心裡的疑問,秦從越繼續觀察周圍的植物。

這個世界還沒有誕生曆法,他隻知道現在大概是初春,二月底三月初左右,很多植物都是在這個時間發芽的,如果能提前發現,做好標記,可以在成熟的時候直接過來收獲。

而且在之前他就發現了,部落附近的植物覆蓋怎麼想都有些不太科學。

種類多不說,很多植物甚至是成片分布,雖然雜亂無章,但看起來就好像有人專門撒了種子,但是又不打理。

有個猜測是,可能人們采集了果實食用,然後將不吃的果核像倒垃圾那樣集中到一起,埋進了地裡,久而久之,就長成了一片。

這個理由雖然還是有些漏洞,但也是秦從越根據目前信息,所能得出的最合理解釋了。

沒事的時候秦從越經常觀察周圍的地形和植物。

從宏觀上看,部落在的位置應該是在季風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的交界處,跟穿越前他在的地方差不多。

從微觀角度看,部落所在處是一個盆地,三麵環山,但是山又不高,說是山,更像是小山丘,而且有河流經過。

這點就與他穿越前在的地方差距有點大了。

而且秦從越還注意到,部落裡並沒有井。

井的出現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部落裡也有一些簡單的石器,不知道是這裡的人沒有掌握這門技術,還是因為緊靠河流,所以沒有井。

在遠離大海,又沒有鹽礦的地方,靠提純含鹽地下水,是獲取鹽的一種方法。

部落裡的鹽十有八九是交易得來的,如果他能帶部落裡的人通過水井獲取井鹽,那他在這個世界的生活應該就會舒坦一些。

秦從越不會找井,但是很多動物可以,部落裡那麼多人,總有能找到地下水的,唯一的問題就是,不一定有人願意做。

就在他思考用什麼東西能換點勞動力時,眼尖的看到了一株植物。

秦從越蹲下確認,應該是大豆。

居然能找到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