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的黑線從羅哉民的鬢角滑落。

上一秒還在說有彆的行程,下一秒就突然折回來說有沒有興趣合作。

沈玉溪跳脫的反應讓羅哉民感到很是割裂。

但他最終還是在第一時間回複說會和公司商量一下。

於是乎三天後,在經過了簡單的協商對接後,羅哉民在淩晨兩點鐘在公司樓下看到了有一段時間不見的"綠考拉"站姐。

她依舊戴著那個最具標誌性的綠色考拉頭道。

不過不同的是這一次,在她的身旁還跟著一個目測五十歲左右的男中年。

綠考拉:"介紹一下,這個是我們今天的司機,一會兒我們會趁著天還沒亮,去趕場完成今天預計六個點的照片拍攝。"

"然後這個平板裡顯示的,是我們這邊準備的一些衣服。"

"另外你們可以放心,我們這裡麵的衣服大多是我們工作室這邊手作的服裝庫存,所以不會存在與貴公司合作或者代言品牌衝撞的問題。"

"自製服裝?"

跟在羅哉民身旁的經紀人一聽這話迅速上前接過了綠考拉遞過來的平板電腦。

隻見一排排服裝卡正整整齊齊的以幻燈片的形式在屏幕上羅列著。

經紀人看到這有些詫異的瞟了一眼綠考拉的方向。

作為娛樂圈的幕後工作者,已經帶過好幾個團的池良俊自然不會對"服裝卡"這種現時代愛豆必需品感到陌生。

他簡單掃描了一下幻燈片內的"服裝儲存卡"。

雖然還沒有得到品牌Logo的認證,但池良俊看的出來對方在男裝上的整體設計風格,都非常明顯的偏向於"製服係"。

從青春校園,到職場精英,再到類似飛行員這類特殊元素製服。

雖然不知道這些設計具體出於誰手,但對方似乎很擅長通過各式各樣的"徽章Logo"來體現製服元素的衍生。

不管對方是否是因為拍攝而特意篩選的服裝類型。

就單從對方在製服設計上玩出的這些花樣,就足以證明對方已經在男裝設計上漸尖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風格。

而這種風格的舞台服裝卡剛好,是目前Kpop市場上所缺少的存在。

偶像舞台服裝係統的出現,剛好趕上了Kpop與Hiphop文化的大範圍融合。

也因此在南朝市場上絕大多數製作舞台服裝的品牌,都以街頭嘻哈的Hiphop風為主。

這種市場需求的傾向,使得南朝市場的"製服係"設計一直都處在一個非常罕見的狀態。

從這一點兒出發,綠考拉所提供的服裝確實非常符合目前Dream隊的定位。

原本一開始綠考拉提出,說想要和羅哉民進行寫真以及Vlog拍攝合作的時候。

StarM的這邊的要求,是希望綠考拉能夠在不打破夢隊本次回歸風格的同時,完成夢隊全隊舞蹈版練習室的運鏡拍攝。

這是StarM方麵的底線。

因為在他們看來,夢隊的青春活力風,就算再怎麼跳脫也玩不出什麼違禁的元素。

所以他們才沒有要求綠考拉預先提交服裝進行審核。

在公司眼裡,如果綠考拉提供的衣服有什麼不對,他們完全可以用自家保姆車上的服裝進行代替。

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對方似乎真的就是這方麵的專家。

也是從那一刻起,池良俊看向"綠考拉"的眼神突然有了另一層深意。

他想到了先前"綠考拉"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的幾章圖片和視頻。

對方似乎在美術上有著極高的造詣。

雖然站姐這行存在著不少美工領域的牛人,但綠考拉所展現出來的一切顯然已經超出了"修圖",而是徹底進入了"美術領域"/

再加上對方說很快將要回東煌上大學的說法。

以綠考拉這麼大的"服裝卡庫存",對方極有可能正在嘗試打造屬於自己的舞台服裝品牌。

隻不過可能是品牌設計剛剛起步,或者資金有所不足才會選擇以站姐的方式聯動新人愛豆。

綠考拉招商羅哉民,大概率是一種想要儘可能節約成本的意願在裡麵。

一想這池良俊趕忙在綠考拉將平板收回後,將自己的猜測發回到了公司。

而與此同時在公司方麵,得知綠考拉一次性掏出近五十套"製服服裝卡"的策劃組,也是選擇讚同池良俊的猜測。

服裝卡片的應用範圍雖廣,但到目前為止普通站姐顯然沒有收集這麼多卡片的必要。

要麼是服裝品牌,要麼是傳媒雜誌。綠考拉的最終目標絕對不可能僅僅隻是當一名站姐。

策劃組方麵越想越邪乎,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沈玉溪之所以能夠一次性拿出這麼多"男裝製服卡",純碎是因為他們家乾的是婚紗影樓。

而婚紗影樓能用到的男裝,不就是以西服為主的各種製服嗎?

甚至其中大多數製服,都是沈玉溪為了配合婚紗所做的設計。

但由於缺乏宣傳,且大多數新人都很少會在男裝禮服上花錢的原因。

相較於沈玉溪設計的婚紗洋裝,她設計的西裝製服幾乎全部都處在無人問津的境地。

沈玉溪本人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朝著男裝的方向發展。

他們本次行程的第一站是海邊。

在這裡沈玉溪所選擇的是一套水藍色與純白色混搭的水手風休閒西裝。

原本沈玉溪設計這套禮服的時候,是為了搭配她所設計的一套人魚主題婚紗。

少年水手與人魚公主的搭配是她這一套設計的主題。

但由於人魚公主禮服的設計過於繁。

彆說沈玉溪當初根本沒有那個預算,就是有她也沒有足夠強大的製作工藝去支撐她的設計。

然後就更不用說人魚主題的魚尾裙婚紗對新娘身材的苛刻要求。

不是沈玉溪要營造什麼身材焦慮,而是魚尾裙的修身設計本身就不是什麼適合所有人的裝扮。

人魚魚尾裙隊新娘身材要求過高。也因此在意識到其泛用性的低效後,沈玉溪就將那套自己曾經非常看好的設計放到了一邊。

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因果反而給了羅哉民一個機會。

由於主題風格的特殊性,這套水手風的休閒西裝根本沒有進行過任何對外的租借和使用。

在盛夏清爽的海風下,海岸線的日出的晨光與沙灘迎著海浪微笑的少年完成了絕美的重疊。

米白色的沙灘,與水藍色的休閒西裝一起為少年添加了一種逃離城市束縛的輕快。

從沙灘到海水,沈玉溪用各個不同的角度完美捕捉著少年與自然風景的完美融合。

與大多數雜誌攝影師不同,沈玉溪在拍攝的過程中,並沒有對羅哉民進行任何動作上的要求。

她隻是在羅哉民行動的同時,用更快的腳步不停的在沙灘和海水裡切換著不同的視角。

這是一種池良俊從未見過的攝影風格。

池良俊自認自己也算見識過不少女攝影師。

但他真的從未見過沈玉溪這樣一句話不說,全程全看"模特"自我發揮的類型。

她把所有說話的時間,全部放到了鏡頭角度對風景和光線變化的調整上。

從毫無顧忌的撲倒在沙灘,到不顧牛仔褲被浸濕的在海水裡奔跑。

沈玉溪對鏡頭角度的捕捉速度簡直恐怖的可怕。

而且更讓人不敢相信是她恐怖到離譜的出圖率。

池良俊雖然不知道沈玉溪對照片的標準是什麼。

但從他這邊在電腦上實時看到的照片訊息來看,就剛剛那十幾分鐘的時間裡,沈玉溪拍照的出圖率就已經吊打了他們平日裡進行的素材拍攝。

更可怕的是在前後近兩百張照片,沈玉溪的拍到糊圖率還不到百分之一。

池良俊以為沈玉溪的這番動作,是因為她更加擅長風景照拍攝的捕捉。

但事實上,沈玉溪之所以能夠練成這樣的技術,純碎是因為她們家從事的婚紗攝影行業。

與大多數雜誌攝影師不同,沈玉溪過去麵對的拍攝對象大多都是一些沒有什麼專業鏡頭經驗的"新婚夫婦"。

彆說平日裡就沒有什麼拍照經驗的新郎,就是新娘也經常會在環境的影響下變得拘謹。

很多時候光是教新郎新娘擺姿勢的時間,就很有可能回錯過一個好的光影。

於是乎沈玉溪的父母便想到了一個辦法。

在每一次拍攝時,他們都會讓沈爸作為主攝影師,進行傳統的動作教學和拍攝。

而與此同時另一邊的沈玉溪,則會以"實習生學徒"的身份,在一旁捕捉新郎新娘的"自然互動"。

他們用這樣的方式儘可能提高著彼此的出圖率,而這也讓沈玉溪漸漸練成了比旁人普通攝影師更為強勢的"風景捕捉"能力。

也因此一旦將拍攝對象換成了比素人更為適應鏡頭的愛豆。

沈玉溪的出圖率簡直強到離譜。

一時間就連在保姆車內和"司機"一起查看相片的池良俊,也不禁開始擔憂起來。

原本他們是擔心站姐負責拍攝寫真照片的質量問題,然而此時此刻在全程2:4的照片分成下。

比起沈玉溪的拍攝質量,他們之後麵對照片時怎麼抉擇才是真正難應對的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