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對視了一眼,燕姑姑直接拍板:“你們小姑娘家坐不住,我在這兒陪著姑娘,你們倆出去玩兒吧。”
“多謝姑姑。”翠娥當先道謝,拉著紅絨一起行了告退禮,便樂滋滋地出去了。
瑤光借著書冊遮臉,往門口看了一眼,便又若無其事地挪回目光,把全副心神都投注在了遊記上。
古人寫的遊記她也是看過的,就是那本許多人都耳熟能詳的《徐霞客遊記》。
若論文筆,手上這本絕對比不上徐霞客寫的。而且這個作者還頗愛炫技,許多用詞都很生僻。若是一處兩處如此還能說是巧合,多處都是如此,說不是故意的誰信呀?
她堅持了有兩刻鐘,實在是看得頭疼,便把書合上放在榻前的小幾上,對燕姑姑說:“我睡一會兒,若是有人來了,姑姑叫我。”
“姑娘睡吧。”燕姑姑順手把薄毯蓋在了她的身上。
=====
坤寧宮,坤儀殿。
崔姑姑袖著手走進內殿,彎腰稟報道:“娘娘,暢音閣那邊來人了。”
皇後正在窗前看書,聞言便收起書轉過頭來,問道:“是哪一個?”
崔姑姑道:“文姑娘那裡的人先來的,傅姑娘那裡的人要稍後一些。”
文姑娘就是準太子妃,祖籍浙江金陵府,一個地道的江南美人,生得溫文秀麗,一身的書卷氣。
雖說文姑娘也是秀女,但她和彆的秀女不大一樣,屬於內定。
五年前,聖人的姑姑義陽長公主建言:金陵地區有一女,出生時紅光滿室,整個院子都是香的。更有高人推算,說此女大貴,日後必母儀天下。
天子要了這姑娘的生辰八字,命欽天監反複推算,證明義陽公主所言不虛。
然後便命人將年方十歲的文姑娘接到了京城,由皇後接見過一次後,便養在了義陽公主府。
之所以選秀定在今年,就是因為文姑娘到了及笄之年,可以和已經二十三的太子成婚了。
當今聖人十六歲登基,為先帝守孝三年,於十九歲選秀充實後宮。一眾後妃先後生育了七八個子女,但無一例外都夭折了。
就連皇後所出的頭兩個孩子,也都沒保住。
無奈之下,聖人請來了護國寺的三位高僧。高僧在交泰殿後的常德堂閉關推演七日,出關之後告訴聖人,若再有皇子出生,排行要從第五開始,日後也要逢四則避。
恰在此時,皇後再次有孕,不久後產下一名皇子。
聖人便認為這是天意,當即宣布自己的第五子出生,並將這孩子抱到乾清宮親自撫養,隻許皇後一個月探視一次。
說來也怪,自那以後,陸陸續續又有皇子和公主出生,竟然再沒一個夭折的。
八皇子的生母是皇後的堂妹,在一次入宮探視皇後時被聖人看上,從貴人一路做到嬪位。
可惜生產時難產,艱難生下八皇子之後便撒手西去了,追封順妃。
或許聖人是覺得皇後這個親姨母一定會對孩子好,也或許是當年抱走太子,令親生母子難得一見,有心補償皇後。
總之八皇子直接被養在了皇後膝下,十二歲出宮開府時,聖人也非常大方地給了一個郡王的爵位,是為晉郡王,人稱晉王。
皇後固然疼愛八皇子這個養子兼親外甥,但更思念自己的親子。
可是聖人防備極為嚴密,太子三歲之前,隻許皇後每個月探視一次;太子三歲之後,為了他孝道的名聲,改成了每月十五太子來坤寧宮給皇後請安。
本來親母子關係生疏,皇後便想著日後選太子妃時,要選個合自己心意的,以便緩和她與兒子之間的關係。
哪曾想,義陽長公主橫插一杠,直接剝奪了皇後挑選兒媳的權利。
而聖人更絕,內定的太子妃寧願養在長公主府上,也不願意養在坤寧宮。說是太子每月都要來坤寧宮請安,文姑娘若是養在這裡,容易傳出閒話。
這可真是笑話,皇後當時都被氣笑了。
奈何本朝後妃家世低微,根本無力與聖人抗衡,就算心裡再不願意,也隻能笑著說:“還是聖人思慮周全。義陽姑姑端莊嫻雅,文家姑娘能學她三分品格,便儘夠一輩子受用了。”
此時聽了崔姑姑的話,皇後對文姑娘不大感興趣,直接問道:“傅姑娘那裡有什麼事?可有人怠慢她?”
崔姑姑陪笑道:“娘娘說笑了。滿宮誰人不道,傅姑娘是娘娘親自挑選的兒媳。若非是礙於規矩,他們巴結還來不及呢,誰敢怠慢?”
皇後臉上多了兩份笑意,隨意道:“他們懂規矩就行。對了,傅姑娘呢?她那邊可有什麼缺的?”
作為皇後的心腹,崔姑姑當然知道,皇後想問的不是瑤光那裡缺了什麼,而是有了貼身伺候的人之後,有沒有暴露出從前沒看出來的缺陷。
想到翠娥說的話,崔姑姑不由笑了出來,對皇後道:“傅姑娘是個實誠人,初見兩個宮女便一人給了五兩銀子。見了燕氏,更是一下子給了二十兩,找她打聽咱們八殿下的為人,說是提前了解,日後更好相處。”
皇後聞言也笑了起來,點頭道:“她有這想法就很好,往後她是要和小八過一輩子的。”
說到這裡,她仿佛想起了什麼不好的事,臉色陡然一沉,冷笑道:“不像有些人,分不清大小王,更不知道什麼叫輕重緩急。”
崔姑姑當然知道,皇後說的是那位準太子妃文姑娘。
但這話她不好接口,便裝作什麼都沒聽出來,笑眯眯地說:“明日是初五,又到了八殿下入宮給您請安的時候了。隻怕殿下定要追著您鬨,要提前見見未來王妃呢。”
聽她提起養子,皇後的怒氣很快就被轉移了,眼中流血出細碎而輕快的笑意,掩唇道:“那小子,真是猴子變的,一刻都閒不下來。”
她眼珠子一轉,想出了個好主意,招手叫崔姑姑上前,低聲道:“等到明日一早,你就把那傅家姑娘叫過來。本宮叫她躲在屏風後,好好看看小八出洋相。”
“這……”崔姑姑頓時哭笑不得,“這要是叫八殿下知道了,怕是有的和您鬨呢。”
皇後“哼”了一聲說:“這小子從小到大,不知給我添了多少麻煩。隻許他給本宮添亂,就不許本宮看看他的笑話?”
崔姑姑迅速妥協:“許,怎麼不許?隻要您事後能禁得住他鬨就行。”
要她說皇後也真是的,分明對養子疼愛得不行,從來禁不住八皇子撒嬌耍賴,還非要讓他在未來妻子麵前折麵子……
=====
第二天一早,瑤光才用過早膳,皇後宮裡的崔姑姑便來請,說是今日天氣好,皇後請他去坤寧宮說話。
她本有些詫異,但等到出門的時候,卻見和她一同入選的楊姑娘,李姑娘和阮姑娘都被一個女官領著出來了,才有幾分明悟。
想來是後宮娘娘們商量好的,都在今天召集各自的準兒媳。
如此一來,她也就不顯眼了。
隻是不見做了太子妃的文姑娘,想來她已經提前出發了?
可是到了坤寧宮,瑤光卻隻見到了皇後,並沒有見到文姑娘,心下不由生出兩份疑惑來。
但她並沒有表露出來,隻是恭恭敬敬給皇後行了禮。
皇後很快就叫她起身並賜座,溫柔地詢問她在宮中是否適應?底下人伺候是否儘心?
瑤光說一切都好,還說宮裡的飯菜比外麵的好吃。
想到宮女稟報的她的好胃口,皇後臉上的笑意真成了兩分,拍著她的手說:“飯菜合胃口就行,喜歡吃就多吃,可彆學後宮那些妃子,胃口跟貓似的,身子骨能好才怪呢。”
這話說得十分真誠,她還指望著兩人成婚之後,瑤光趕緊給她生個大胖孫子呢。
瑤光歡喜道:“有娘娘這句話,民女就不怕彆人笑話了。”
皇後佯怒道:“誰敢笑話你?誰又配笑話你?他們吃不下那是他們沒福氣,還有臉笑話你這有福的?”
她一邊說,一邊打量瑤光豐盈的鵝蛋臉,隻覺得怎麼看怎麼順眼,順便在心裡誇了誇自己的好眼光。
當初殿選的時候,她可是在四個秀女裡,一眼就看中了高挑健美的瑤光。
與她一起進殿的另外三位秀女雖然也美,但都是瓜子臉,身子纖細如柳,仿佛風一吹就倒了,看著就不是能做主母的。
瑤光連連點頭,“娘娘說得是。我在家的時候,祖母也常說能吃是福。”
“對,能吃是福。”皇後又拍了拍她的手背,轉頭便吩咐伺候的宮女,“去把那羊奶糕和椒鹽酥餅都拿過來,這兩樣我吃著都不錯,也叫傅丫頭嘗嘗。”
宮女笑著應了一聲,不多時就端了兩碟點心來。
和她前世看過的宮鬥小說不一樣,皇後這裡的點心並不是一個小碟子裡隻裝四五塊,而是高腳大盤子碼得整整齊齊,有一種建築堆疊的幾何美感。
兩人中間有個小桌子,點心就放在那小桌子上。
皇後催促道:“快嘗嘗,坤寧宮的小廚房裡,做得最好的就是這兩樣了。”
“誒,多謝娘娘。”瑤光口頭上道了謝,便先拿了一塊羊奶糕,又吃了一塊兒椒鹽酥餅。
不得不說,宮廷禦廚的白案功夫,秒殺濟南府官員們提供的大廚。
若真論好吃,肯定是比不過後世各種各樣的新式糕點,但在這個時代,已經是瑤光吃過的巔峰了。
“這個好吃,這個也好吃。”瑤光各吃了兩塊,就捂著胃部滿臉可惜,“早知道娘娘這裡有好吃的,我早上就少吃點了。”
皇後分享了自己愛吃的糕點,並得到了充分的正向反饋,頓時笑逐顏開。
“無妨,現在吃不了就等餓了再吃。本宮叫小廚房再做些,等會兒給你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