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 / 1)

族長等人都活得比如今的溫如玉還要大了,都是在人情堆裡混大的,哪裡聽不出來溫如玉的意思呢?

不過溫如玉這邊發達了,還願意拿出錢來補貼相親,這已經是難得了。

三十兩銀子,普通人家一年的所有花銷都在裡頭了,都做到這份兒上了,實在沒得說。

族長最終拍板同意溫如玉的計劃:“嫂嫂的意思我們都明白了,就照嫂嫂說的辦吧。”

這事兒敲定後,溫如玉露出了溫柔的笑容。

聊了幾句,已經是中午了。

午間叫來長子跟三子出來作陪,溫如玉吩咐了廚房做了幾盤硬菜,大家一起吃了。

溫如玉又讓春桃去賬上支了十兩銀子,一次行動給出了三十兩,方才送走族長等人。

至於這餘下的十兩銀子,族長要如何規劃,也就不在溫如玉的管轄範圍內了。

午間陸柏年這邊用過了午飯,就沒有繼續回書房,而是先去看了一眼妻子跟兒子。

昨兒兒子身體已經好許多了,妻子今天就開始籌備起了過年的事宜。屋裡正在跟身邊的丫頭石榴商量要請的戲班子。

過年總要聽戲,前幾年因為陸老爺子去世,家裡過年就都沒有大辦,今年家裡頭有餘錢,又是在老家,請了戲班子來,也能邀請些親戚朋友來家聽戲熱鬨熱鬨。

不過這請戲班子並不便宜,名氣大的,一二百兩的都有。

他們家今年怕是就請個小戲班子,桌椅果酒,算上來也得百來兩銀子了。

見陸鬆年過來了,趙氏放下了手中的事務,過來跟丈夫聊會兒天。

“中午用午飯,太太讓你跟老三一起待客的?”

“老四這兩日願意出去玩兒,大中午的也見不到人,老二還在家養著傷,雖然快好了,還是不好出來,隻好我同老三陪同了。”

“你覺不覺得近日老太太有些奇怪。”趙姝拉著丈夫坐下,說道。

“什麼奇怪?”

“老太太向來不待見老三的,最近對老三態度卻好。”

“這有什麼,都是一家子兄弟。”陸鬆年大直男一個,他隻曉得自己同陸柯是兄弟,雖說不是一個娘肚子裡生出來的,到底也是有血緣關係。

但這事兒在女人的眼中,就是不同的。

“好罷,不說老三,單說老二。他自從被打了之後,老太太至今還不曾去瞧一瞧,都有五六日光景了。”連她這個做嫂子的不忍心還讓人去送過兩回藥呢。

“許是還在氣頭上。”陸鬆年確實也覺得有些詫異,不過總覺得母親這麼做總有自己的道理。

他已經逐漸習慣了老太太新的作風了。隻要老人家高興,這也沒什麼。

畢竟老二被打這事兒,完全是他自己作的。

情理之中,有什麼好疑惑的?

“老太太病了一場,真是看開了。要不然一會兒你去老二那裡看看吧,這段時間也沒人去瞧他,看著怪可憐的。”

提起二弟,陸鬆年也有些來氣:“要我說,這還不夠呢。他成日家無所事事,花了家裡多少錢了?如今被打兩下,如何就矯情起來了?”

說是這麼說,然而中午休息過後,陸鬆年還是去了自家二弟那裡探望了一番。

陸柏年近日也覺得奇怪,母親怎麼打了自己,至今還不來看他呢?

想起老太太那日被他氣到昏厥的畫麵,陸柏年心中的孝心忽地被揪起了些許。

這幾日中,回想了許多,竟然對母親生起了些許愧疚來。

但這愧疚又未完全,不上不下地一會兒愧疚,一會兒又覺得自家母親心狠,難免覺得不平。

中午陸鬆年來了,陸柏年也是不大想要應付,原因也無他,主要是陸鬆年一定又要勸他,講一堆大道理了。

果然人到了之後,翻來覆去又是那一番話。

“不求你給家裡添榮光,隻求你好好做個人,以後少去那些煙花柳巷吧,母親正恨你這個呢。”

“老太太老了,不過想看你娶妻生子好好過日子。旁的什麼振興家族的事業並不求你什麼,你且聽哥哥幾句話,就在家安生兩年,把自己的名聲擺正些。將來也好娶個好人家的姑娘。”

陸柏年也是知道自己在清河縣內沒什麼名聲的,沒有門當戶對的姑娘肯嫁他,他也是知道。

不過陸柏年從小喜歡聽些才子佳人的故事,他學不來才子,倒是很愛看佳人。

彆的姑娘小姐不喜歡他,他還能去煙花柳巷看看美人。

若連這個樂趣都被剝奪了,想想又有什麼意思?

“我也想好好過日子來著,我是有個可心的姑娘。隻是我喜歡的,不見得母親樂意。”

“隻要是良家女子,窮苦些也沒有什麼。”陸鬆年說著,倒沒有注意到弟弟臉上微妙的表情。

“倘若真喜歡,你也到了可以成婚的年紀了,隻叫母親提親去便是。將來成家了,能有個擔當,母親同大哥看著也高興啊。”

“高興?她這會兒必定恨死我了。不但這段時間來瞧我都不瞧,連花用都扣了我的。”

“這不過是一時的,等過兩日母親的脾氣過去了,自然舍不得你出門沒錢。”

“你若要用,大哥這裡還有些私房,你過來拿便是了。”陸鬆年安慰道。

陸柏年見還有大哥疼自己,那心裡的鬱悶倒是消了些。

在弟弟屋裡待了一會兒,陸鬆年緊著去看書,吩咐兩句丫鬟照顧好陸柏年的話便去了。

這邊,溫如玉待在女兒的屋裡,正看著她刺繡。

陸明珠安安靜靜坐在那裡,什麼話也不說,就是一味的繡。

溫如玉看過來,感覺她學了這幾年的繡工,實際上也並沒有什麼天分,不過還讓人看得出究竟繡的是什麼罷了。

“我已經托人找了一位女先生,琴棋書畫都是通的。改明兒起姑娘就跟著先生一起學習琴棋書畫。”

“那女紅......”陸明珠不敢忤逆母親的決定,隻是疑惑她要學這麼多東西,女紅豈不是要落下了?

母親不是一向都說,女子要順從,學詩詞歌賦會亂了心神,還是多學刺繡能夠靜心麼?

“不妨事,你有空閒也抓起來繡就好了。”溫如玉說道。

她坐在女兒身邊,看著這個跟自己長得有五、六分像的孩子,心裡感覺有些奇怪。

分明不是她生的,卻莫名覺得這個女孩兒特彆親切。

“刺繡上邊兒花費的時間也不必太多,想要培養安靜氣質,讀書寫字同樣也重要。母親這些日子也想過許多了,將來你要嫁人,總要挑個門第不錯,人品不錯的。那麼對方想必有家有業,家裡許多庶務需要打理。如此,隻識那麼幾個字是不夠的,將來妯娌之間相差太多了也不好說話。

況且俗話說是‘技多不壓身’,你這會兒什麼都接觸些,將來遇到什麼了也都不怵。”

溫如玉說著,還輕輕撫摸了一下陸明珠烏黑的秀發。

小姑娘性格很好,但是這個社會是吃人的。

讀書有讀書的壞處,就是人可能會覺醒,覺醒的人活在這個社會容易痛苦,可是讀書也有好處,看多了書,至少還知道為自己說理。

將來嫁了人,子曰子曰的張口就來,總會給人一些震懾。

在這個文盲占大部分的社會,害怕、敬重讀書人的人其實還挺多的。

都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其實放在古代女子身上也是不錯的。

就是不知道原主又是為什麼,好好一個女孩子,非要養得三從四德,預設個婆家給她,弄得人一點兒活力都沒有。

而且平日裡也都能感覺出來,原主在這個女兒身上花費的時間跟感情肯定是比幾個兒子要少許多的。

關愛少了,自然孩子也會不自覺去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也就不活潑了。

溫如玉打算從今兒起對這個女兒多點關心多點愛,儘量將她養得大大方方的。

溫如玉算過,今年過完年女兒十四歲,從明年起,也讓陸明珠跟著一起學學管家。

接觸的人跟事兒多了,以後嫁人了也不慌。

至於女兒不嫁人可不可以這條路,溫如玉目前還沒有考慮。

因為很顯然的,現在的陸家負擔不起女兒不嫁人這件事兒。

他們家不是極富極貴,溫如玉自己要是哪天沒了,光資源分配就是個問題。

何況還有社會輿論,這就能把女兒逼個半死不活了。

正在溫如玉跟女兒聊著的時候,外頭有人傳話來,說是她之前問過的媒婆找上門來了。

溫如玉聞言,便說道:“把她叫到我房裡去。”

說完,溫如玉便起了身,在女兒的恭送下,回了自己屋子。

這媒婆是她前兩日托人找的。古代想要成親結婚,基本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溫如玉沒想這麼專丨製,一定要給自己幾個適齡的好大兒配對什麼的。

隻是現在幾個孩子都到了可以結婚的年紀,二兒子混賬,他的婚姻目前溫如玉是打算先放一放,讓他先把自己那風流的性格改一改才好。

門當戶對已經不求了,隻求還有人看得上他。

除此外,小兒子年紀太小,也先不考慮。

但家裡總還有一個老三,也到了適婚的年紀了。

而訂婚、成親又有個流程。等一等還得一、二年。

所以溫如玉準備現在幫忙相看,等過兩年再讓陸柯成婚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