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愛國~”耳邊的聲音大聲又清晰的傳來。
他睡眼惺忪,揉了揉眼睛,原來是他旁邊床位的海問在叫他。
“你小子也太能睡了,這一路還想跟你說說話,誰知道你倒頭就睡,這都快到站了還不醒。”
林愛國嘿嘿一笑,“海哥,你怎麼路上不睡?”
“第一次來燕京,有點興奮。”海問撓了撓頭道。
兩人各提著一個大旅行包走出列車,來到燕京站。對於70年代的燕京,林愛國還是很好奇的。
作為一名後世來的零零後,小說看了不少,對穿越的事兒心理承受能力還是挺強的。林愛國這一世是一個下鄉知青,下鄉地點在東北,在進山巡查的時候救人受傷,再加上下鄉五年符合病退條件。
為了補償林愛國,就給林愛國辦了病退,讓他成功回城了。
海問是他知青時的朋友,同時又是公社的一名乾事,在知青的時候很照顧他,這次回城的時候不放心他,於是開了一份介紹信,護送他回來。
“嘿,爺們,是不是剛到咱們燕京,要不您上車,我拉著您找地怎麼樣?”
就在林愛國感歎的時候,一個三輪人力車已經來到了林愛國的麵前,車夫操著一口地道的京片子,想接下林愛國這活。
“行啊,到北三環中路77號?,多少錢?”
林愛國溫和的開口問道。
“嘿,一聽您這口音,是咱們老燕京人兒,知青回城吧!”
“這樣,咱自己爺們兒,我也不多要您,收您一塊錢,您看行不行?”(北影廠當時屬於三環內,取一元報價)
“大哥您說的在理,可是您看我一窮知青兒,哪裡掏的出一塊錢?得嘞,我還是做地鐵去吧!”
他和海問約好安頓好再見麵,他就乘地鐵離開了。
北三環中路77號?,也就是林愛國此行的目的地,當然這裡還有個彆名,北影廠的員工家屬院。
林愛國的父親原本就是北影廠的導演,如今恢複了工作,自然還是安排在這裡。
不過讓林愛國沒想到的是,他進不去。
被北影廠的保衛科給攔下了。
“同誌,我真的是回家,您看這是我的介紹信,家庭住址就是裡麵,我怎麼能騙您呢?”
林愛國有些無奈的拿著介紹信衝著門口站崗的保衛科人員解釋說道。
“我得核實一下情況。”保衛人員說道。
“這樣,我爸是林學民,你們保衛科總有他們辦公室的電話吧,給他打一個說明一下情況,他能來證明。”
“你是愛國?”林愛國轉頭一看,問他的是一個青年。
“你是?”林愛國有點疑惑
“我是楷歌啊。”那個青年熱情的拍了拍他肩膀。
“我幫你去喊林叔。”說完他匆匆走進去。
“愛國!”
沒過多久,一個穿著綠軍裝的婦女急匆匆的出現在了門口。
“媽,我回來了!”
“回來就好......走吧,咱們回家!”
隨後拉起了林愛國的手,衝著門口保衛科的乾事說道:“李乾事,這是我兒子,稍後我會帶他去辦通行證的。”
進了屋子裡,自然又是一番互訴衷腸,畢竟說起來,母子二人已經五六年未見了。
直到看到林愛國打了個哈欠。
“好了,你看我,跟你一說起來就沒完沒了,都忘了你剛趕路回來了。”
“坐火車累吧,我把你的屋子給你收拾好了,趕緊進去睡一覺。”
“對了,晚上楷歌會過來找你。”
“好的,媽。”
林愛國確實也累了,這個年代坐火車可不像後世坐高鐵那麼舒服。
這個年代坐火車可是很累人的,車速慢,車上氣味大,空氣流通差,人也擠。
隨後,林愛國回到了他的房間。
北影廠家屬樓是筒子樓。
筒子樓麵積狹小,每個單間大約有十幾個平方米的麵積。它有著長長的走廊、衛生間和廁所都是公用的房子。
躺在床上,林愛國很快呼呼的睡了過去。
等林愛國從屋子裡出來之後,客廳裡已經亮起了昏黃的燈光。
“兒子醒了!”
顧佳秀跟林學民正坐在客廳裡說話,看到林愛國走出來,立刻起身走向了廚房。
而林學民跟林愛國則是互相打量著,父子兩個也多年未見了。
“坐!”
林愛國坐了下來,林學民平和的問道:“我看了你的介紹信,這次回來是病退。”
“你的身體沒問題了吧!”
林愛國點點頭:“沒什麼大礙了,我其實就是當時有些恍惚,但是他們擔心,索性就給我辦了病退,明天我就去知青辦報道。”
這年頭知青回城病退是得去知青辦報道的,然後才能把戶口遷回來。
“那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
像林愛國這樣的病退知青,回來是不會第一時間安排工作的,在家都得當無業遊民。
“走一步看一步吧,我這個病退是真的病退,看看街道上有沒有什麼好安排,我自己也找找看有沒有合適的工作。”
林愛國輕聲的說道。
事實上,林愛國心裡早已經有了計劃。
他雖然沒有經曆過這個年代,但是前世作為零零後看過不少年代文,對這個時代有著一定的了解。
在回城準備的這些天裡,他其實一直在根據腦海中的記憶和認知為自己做規劃。
1977年發生了很多事,其中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恢複高考。
而林愛國的目標就是高考!
有些事必須未雨綢繆,所以林愛國瞄上了高考
前世有句話說得好,很多人一生能接觸到的最頂層的人物其實就是大學導師。
而放在1977年這個時間段,林愛國可以說,不僅僅是導師。如今這個時間段,那些能在考上大學的同學,未來都是一方人物,絕大多數都不會泯然於眾人。
“嗯,明天去知青辦問問,我這邊也幫你在學校裡問問,看有沒有什麼臨時工作,能幫你安排一下!”
林學民這時候也跟著點點頭。
“麵來了,你們爺倆先彆說話了,咱們趁熱吃!”
林愛國當即大口的吃了起來,著急的模樣,看的林學民夫妻倆又是百般滋味。
這孩子,受苦了啊!
......
吃完飯後沒多久,陳楷歌就上門來拜訪,同時跟過來的還有田壯壯。在記憶中,他們三個是很好的朋友,不過相當於陳楷歌的活潑,田壯壯就比較沉默一些。所以基本都是陳楷歌在講。
“愛國你回來以後,我們三人組就湊齊了。”陳楷歌笑道。“明天我們出去玩怎麼樣?”
“明天我在知青點的朋友會來,我得招待一下。”
“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嘛,那明天晚上一起去東來順,我請客。”
“可以的。”
“壯壯你怎麼樣?”
“我都可以的。”
第二天一大早,林愛國去洗漱了一下,吃完了飯,林愛國拿好材料,準備先去辦理戶口,畢竟隻有把戶口遷回來才能領糧本等物品。
出門前,老媽顧佳秀又拿出一遝錢和一遝票據。
“愛國,等辦完戶口的事,你就拿著錢去供銷社一趟,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要是有想要的大件,回來跟媽說!”
“對了,等會你就騎你爸的自行車去就行,我讓他把自行車留下了!”
“好的,媽。”
顧佳秀很大方,一下給了林愛國三十塊錢,在這個年代算一筆巨款,這個年代普通工人的工資基本上就是三五十塊錢。
收拾了東西,下了樓,去停著自行車的地方找到自家的車後騎車來到了公社的大隊部。
進去之後,將知青材料交了上去,然後一套流程走完,領上了糧本票本這些。
隨後,林愛國從公社離開,帶著老媽給的三十元巨款,向著供銷社騎去。
在1980年以前,海澱的定位一直是農業區,這裡是整個燕京的副食基地,為京城提供著大量的瓜果蔬菜。
所以在白頤路也就是未來的中關村大道的兩旁,不時地還有大片的樹林荒野以及墳地。
海澱鎮的中心包括了海澱百貨商店,基督教堂,許許多多的商店,都在這一片區域。
林愛國沒有著急去百貨商店,而是先騎著自行車,來到了北大街的新華書店。林愛國交錢領票鎖車後,邁步走進了這個年代的新華書店。
“同誌,買書嗎?”
進來之後,有售貨員不鹹不淡的問道。
“我要一套之前的高中教材和偉人選集。”
售貨員詫異的問道:“小同誌你要這些書乾什麼?”因為這個年代要偉人選集很正常,但是要高中教材的人少之又少。換前些年甚至要被抓起來的。
“我從知青點回來,區裡一時半會安排不了工作,我就想複習一下,以後上了崗位也更好的搞建設。”
“你是知青返城?”
售貨員看著林愛國的眼神有些變化,這年頭喲,返城知青被有些人認為是逃兵,是可恥的!
“嗯,我在那邊救人受了傷,公社領導批準我病退回來,對了,我是D員。”
林愛國說到這裡頗為自豪,這個年代的D員含金量可不是後世能比的。
果不其然,聽到林愛國是D員還是救人病退的時候,售貨員的目光又起了變化,原本的鄙夷消散了,臉上泛起了敬佩的神色,也多了幾分笑容。
“原來如此,小同誌你是好樣的!這樣,我帶你去庫房找找吧,我記得以前有一批積壓書都在那裡,還沒處理。”
“那可太謝謝您了!”
隨後,林愛國跟著售貨員從庫房那邊找到各科的教科書拿著厚重的一摞書來到了前麵。
這些教科書,普遍定價三毛到五毛錢一本,一共二十多本書,花了林愛國8塊二毛錢。又拿了幾份報紙加上一本《人民文學》三毛錢,共八塊五毛錢。
隨後,林愛國又來到了百貨商店,長長的走廊兩側,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商品。
林愛國來到了文具區,先買了兩隻鋼筆,以及兩瓶墨水,一黑一藍!
將東西收拾好,林愛國又去取了書,然後騎著自行車往家裡走去。
林愛國借著這個時間段,把字學習一下,把教材重新學一遍,再練一下字,因為這個年代繁體字還沒消失,還在混用。
前世有些簡體字如今並沒有出現,這一點林愛國自己必須改正用字習慣。要不然考試寫上大家不認識的簡體字,那可是會被審查的。
他知道今年的第一次高考,全國是各省獨自命題,所以題目有的簡單有的難,但是整體上是偏簡單的。
他打算這段時間先練會字同時每天關注一下報紙上的新聞。同時看看《人民文學》,回憶一下前世作品,看看能不能賺些稿酬。
林愛國籌劃已定,便蹬著自行車,興衝衝的回到了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