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1 / 1)

這個世界上到底是人定勝天還是人難勝天呢?

東漢末年幾乎年年大赦天下,黃巾事罷,十二月己巳,大赦天下,改元中平,哪怕年末改元,這一年也是中平元年。

中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85年,依舊是上天不願意放過大漢的一年。

當年春正月就是一場大疫,看似天災,實則人禍。

黃巾起……之亂中死了多少人,不說戰場上殺死的,就說戰亂中受到波及而亡的,說句屍橫遍野也不為過的。

人死多了處理不好,出現瘟疫難道是什麼值得驚訝的事情嗎?

樂安郡這邊就看最大的世家都一家老小死了個遍,就知道死人絕對不少,不過因為陸離應對得當,倒是沒有成為疫情區。

但陸離處理得了這種看似天災的人禍,卻處理不了某些看似人禍的天災。

他升官了,不,應該說要調往中央了。

皇帝是天子,這怎麼不能稱之為一種天災呢?

雖然這個郡守一開始隻是試用,但陸離以為隻要自己做的夠好,下一步那自然而然的會是轉正,誰知道皇帝神來一筆竟然要把自己往中央調。

陸離真的很想問問他們的陛下,你這到底是什麼套路,要不要想一想上一位前來宣旨的天使剛走了幾個月啊。

他尋思著自己也沒花錢啊,怎麼“驚喜”來的如此突然。

就先不提這個調職的任性、離譜程度,單說這個任命本身。

這個任命好嗎?

任誰看,從偏僻的地方試用期郡守調往中央,這都是妥妥的升官好事。

如果是在王朝鼎盛時期,甚至哪怕是王朝開始由盛轉衰的中後期,這都可以說是好事。

可現在是大漢王朝的末期,哪怕很多人還不這樣認為,但陸離清楚有些事情不會輕易改變的。

當然了,要是繼任之君是秦皇漢武自然另當彆論,可問題就在於根本不是。

陸離雖說對這段曆史不能說了如指掌,但根據對曹操劉備等人生平的一些記憶,對比一下時間,現在這位陛下恐怕沒有幾年了,接著就是皇子二選一,外戚與宦官的對對碰,然後董卓入京,天下大亂。

陸離當然可以辭官不受,但他沒有任何緣由,畢竟任誰看這都是皇恩浩蕩的大好事,又不是要迫害你,你乾嘛不去,是不是心裡有鬼?

再者說,陸離這邊全家都死光了,可不是那些朝中有人的世家子弟,可以玩個任性的說不乾就不乾,日後什麼時候想乾依舊能乾。

就如同當初他不能對張角說你未來要造反,我才不要跟你出去長見識一樣,現在他也不可能對漢帝說我知道大漢就要亡了,才不要去中央任職呢。

其實非要說的話,去中央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彆的不說,至少能跟某些大佬混個臉熟不是,甚至許多大事件也有機會摻和一腳,不像現在這樣天高皇帝遠的,啥事都是發生完了才知道。

哪怕大漢要亡,那也還有不少年,到時候自己難道就笨拙到跑都不會跑嗎。

列舉了一大堆的好處,可陸離完全沒有說服自己,他就是打心底裡的不想去。

非要說原因,陸離自己都說不清楚,是因為知曉曆史,卻又不完全是因為這個。

或許還有些許恐懼、些許遲疑、些許擔憂,甚至是膽怯、惶恐。

很突然的,好像所有的負麵情緒都隨著這份調職一同到來了。

也或許那些負麵的東西一直都存在,在被壓製了二十多年後終於再也壓不住了。

人的忍耐是有闕值的,這些負麵情緒甚至很可能都不是從來到這個世界之後有的,也許前世就已經有了,但陸離總是壓著,他總是能壓得住,卻沒想到今天突然就被這麼一個消息給搞破防了。

到底是為什麼呢?

因為大漢將亡卻未亡,因為那些讓後人熟知的事情還有幾年才會發生,如果我去了,如果我離一切那麼近,會不會改變什麼,會不會一切就都不會發生了,會不會一切發生了卻發生成我完全不熟悉的樣子?

好像凡是穿越者,大多對改變曆史存在一種特殊心態,對於失去自己的先知優勢存在排斥。

陸離沒有繼續強壓那些負麵情緒,何必呢,是人總會有負麵情緒的,往好處想,現在提前發現提前釋放一下,總好過積壓久了搞出什麼積鬱成疾,多影響壽數啊。

負麵情緒搭配著看不開、糾結、執拗,那絕對是妥妥的對自己的大殺器。

換言之,如果本人足夠看得開,心胸足夠開闊,萬事不往心裡去,那玩意還能有什麼威力可言?

陸離認為看得開其實挺簡單的,粗暴一點說,看一下最壞可能與最好可能就是了。

最壞的可能是什麼,一個字——死。

反正自己本來就已經死過一次了,多活這二十多年都是賺的。

最好的可能可是拯救世界啊,哪怕可能沒人知道,但他自己清楚就夠了。

在這兩個極端都可以接受的情況下,其餘的中間值又有什麼接受不了的。

想得開的陸離仍然在思考如何不去,可能反抗無效,但總不能因此就不動腦子了吧。

陸離想著想著就想到了那些三國名人,想到三國名人不可能落下諸葛亮,而想到諸葛亮你能想不到《出師表》嗎?

想到了《出師表》……

如果他是漫畫角色,此刻他的腦袋上必然已經亮起了小燈泡。

他終於想到辦法了——當你想到需要全文背誦的《出師表》,進而聯想到同樣需要全文背誦的《陳情表》,那豈不是很簡單的事情。

雖然距離自己當初全文背誦《陳情表》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甚至直接跨越了一個世界,但陸離記性不錯,大體意思跟某些句子還隱隱有些印象。

比如說“臣密言”、“慈父見背”、“舅奪母誌”、“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皇天後土”……

當然了,陸離肯定是不能全文照抄的,他跟對方的情況又不是完全一樣,借鑒的主要是對方這個借著孝道辭官不受的辦法。

他沒有需要供養的祖母,但他有剛剛死了沒多久的祖父與叔叔,還有外界傳聞中孝順至死的親爹。

而且之前陛下幫忙奪情予職,自己深受皇恩想要鞠躬報答很正常吧。

中央的官員們聰明能乾還見識非凡,我真的是一點都比不上啊,隻能在地方遙相幫忙了。

一念通達,陸離還真有那麼幾分文思泉湧的感覺,這些年的苦讀那也不是白讀的。

快步來到書房,拒絕了彆人的伺候,陸離自己鋪紙提筆開始寫。

“臣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