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後,陸離得到了更多、更詳細的情報。
現在刷新一下實際情況,陸氏倒也不能說是什麼都沒有剩下,他大父作為樂安郡郡守是死在任上的,完全可以說是為國捐軀,不僅是捐了自己的軀,整個家族除了陸離都捐出去了。
現在叛亂被大致壓下後,不就到了論功行賞,表彰勳烈,以安人心的環節了嗎。
靈堂設好,天使也“湊巧”到了。
略過那些與陸離關係不大的死後追封,萬萬沒想到的是他本人也有實實在在的好處,一個樂安郡守的官職就這樣砸到了陸離的腦袋上。
嗯,這個任命準確的說應該是守,也可稱為試守,也就是他這個樂安郡郡守的職位暫時是處於試用期階段的。
不過大家懂得都懂,隻要陸離不搞出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來,這個試用期絕對平穩度過、順利轉正。
不管怎麼說,這個餡餅實在是有點大。
東漢天下分為13州,105郡。
這相當於什麼呢,全家死後,我突然成了省級市長。
想想自己的運氣,陸離都懷疑這後麵得藏著多大的坑?
要知道人家曹操二十歲時舉孝廉成為洛陽北部尉,後又任騎都尉,後來還參與了鎮壓黃巾軍的戰爭,這才成為了濟南相。
何為濟南相?
兩漢實行郡國並行製,郡的長官是郡守、也稱太守,諸侯國名義上屬於諸侯,實際權力掌握在國相手中,國相與郡守無非就是稱呼上的區彆,實際權力相差無幾。
也就是說陸離還沒有開始奮鬥呢,突然之間就跟曹操平級了。
非要說差彆,無非是對方是正式任命,他是處於試用期。
濟南國還就在樂安郡邊上,兩地是緊挨著的。
拋開這個情況不談,隻說這個大餡餅,乍一看絕對是不合理的,東漢官職又不搞父死子繼那一套。
可如果搭配上陸離這邊的特殊情況,就可以歸為特事特辦的行列了,甚至其中也能琢磨出一定的合理性來。
首先是陸離為官的合法性。
漢代選官製度為察舉征辟製。
他祖父雖然“天命在我”的有了三個兒子,但也沒有忘記自己目前唯一的孫子,算計著陸離守孝期即將結束,早就準備好將陸離安排到舉孝廉名單上了。
像是陸離這種出生就開始守孝的存在要是都不孝,大漢以後也彆舉孝廉了。
但是舉孝廉推薦給中央後,是需要經過一定考核,再任以相應官職的。
所以彆看陸離被舉孝廉了,但支持他官職合法性的是征辟製——由皇帝或地方長官對人才直接進行征辟。
他就屬於被皇帝直接征辟的。
再看陸離為官其中的合理性。
陸離是誰呢?
他是以孝治國的大漢朝中從出生就開始踐行孝道的世家子弟,是為國全家捐軀忠烈之家的僅剩血脈。
彆管是他大父之前給過誰好處,還是他們陸氏人脈發力,又或者單純就是拿出陸離來做大漢不會虧待每個忠臣的典型代表安撫人心,優待烈士家屬是每朝每代都在做的事情。
這樣一總結,這個官職他得到的仿佛有點理所應當的意思了。
再者說,這裡是樂安郡,他出生於樂安陸氏,兵鋒肆虐後這裡情況其實已經差到了一種不忍直視的地步了,郡守全家都死了。
與其指派外來者還需要時間適應,還不如就讓土生土長的地頭蛇來乾活呢。
至於守孝,這就是特事特辦的例子了。
大漢講究以孝治國沒錯,但是這個孝道真的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愚孝,像陸離這種家裡遭難,就剩下他一根獨苗苗的,現在抓緊時間光大家族才是人們認可的孝道。
他要是真的傻傻守孝守個幾年,等守完黃花菜都涼了,沒人會讚揚這種孝道的。
彆說他這種情況,一般人家都有守孝守到傷害自己是不孝的說法。
現在皇帝親自下令,就相當於對方出麵奪情,讓你的任職不受守孝的影響。
這位死後諡號為“靈”的陛下雖然稱不上好皇帝,但是對於此刻的陸離而言,還真有點“你人還怪好嘞”的感覺。
儘管這個官職並不在陸離的計劃之中,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快也是常有的事。
陸離當著天使的麵,先是代表整個陸氏感激了一下皇恩浩蕩,然後代表為國捐軀的祖父發表了愛國感言,最後是自謙愧受無果後表達自己要緊隨祖父步伐的愛國體會,走完一係列流程後才接過了任命。
這套流程並不是硬性要求,也不是人人都會做,畢竟這個世界上無論古今,從來不缺少不會來事的人。
但同樣都是走流程,總有人能夠走的格外賞心悅目,是的,說的就是陸離這樣的。
古代選官是有“麵容審查”的,能當官的少說也得是一個樣貌周正,而陸離則屬於好看到特彆突出的類型,放到史書裡都能比彆人多一筆容貌描述。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山上守孝守的久了,長的仙氣的人身上也自帶一股仙氣,他在說這些客套話的時候也不會影響這份仙氣,不會讓自己顯得媚俗,看起來仙氣又特彆真誠。
天使暗暗記下,準備回去跟皇帝分享外出見聞時說。
少數幾個在戰亂中保存下來的家族派來吊唁的人見此,幾乎立刻擦去了有關陸氏長孫隨父隱居被養廢了的猜測。
聞訊前來吊唁的人稍稍增多,身份也相對高了不少。
但就現在這個大體上結束黃巾叛亂,小股反賊還在流竄的情況,還真的不能有太多期待。
雖然有了皇帝奪情不用守孝多年,但是該有的喪葬流程還是必不可少的,這可是為國捐軀的忠烈,葬禮怎麼能夠隨意了事。
一邊忙著葬禮,一邊為了不辜負皇恩浩蕩、接過忠烈大父的接力棒,更為了儘快幫助此地百姓,陸離也是在著手了解樂安郡的情況。
樂安郡的情況稱不上好,作為其中最大地頭蛇的陸氏都幾乎滅門了,更不用說其他家族,整個郡的官員以陸離大父為首,不是殉國就是從賊,整個高層幾乎被清了個乾淨。
這種情況對陸離而言,稱不上絕對的好,也稱不上完全的壞。
一張白紙好作畫,這種幾乎一切完蛋的情況,讓陸離上來就可以組建自己的班底。
但陸離真的是毫無經驗,對於為官新手期的他而言,這種沒人幫忙的情況也少不了麻煩。
需要中央任命的郡丞還沒有指派下來,至於掌管軍事的郡尉,如今一般都是邊塞地區才會設置,內部發生叛亂也會臨時設置,但這邊的情況實在是不咋地,上麵的意思是讓陸離這個試用期郡守將軍事一並處理了。
內地郡守大多都是行政軍事一把抓的,這個安排倒也算是合理。
縣令、縣長受到郡守管轄,但同樣是中央任命。
陸離這個郡守可以征辟的是郡府屬吏,如功曹、五官掾、督郵、主簿。
提到青州樂安郡你能想到誰?
就曆史名人來講的話,陸離真的一個都想不到。
這裡不是潁川,沒有那麼多的名人名士,無法憑借曆史知識起到什麼先知作用。
可他在這個時代已經活了二十二載,比他在現代生活的時間都要長了,要還是隻能靠著前世記憶而行事,那這些年真的是白活了。
也不必識人之能達到伯樂相馬的水平,就現代人事招聘看看一個人做這個工作合不適合適,這應該不能說是會將人難死的難題。
陸離也沒有眼光高到非要找張良蕭何那個標準的,他就是想要找能夠踏實做事的,世家豪強被滅乾淨了就找寒門,本郡缺人就找其他郡的。
他倒也沒有搞什麼招賢令,太招搖了,這也不是他該乾的事情,他隻需要放出信號去就足夠了。
古代交通信息傳播是比不上現代便利,但你要相信渴求機會的人才擁有的信息網。
這可是郡守直聘,麵試成功就能當官的那種。
世家豪強可能不在乎,但那些落魄寒門呢,那些比落魄寒門還不如的存在呢?
人員填滿需要一段時間,但也不能人到不齊就不乾活了。
陸離倒是可以等,但是百姓等不起。
世家豪強被清了一波的好處之一就這樣顯現出來了,大量土地隱戶重新納入郡縣所管。
陸離大可以將這些收為己有,破滅的陸氏絕對分分鐘做大做強,但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實在做不出這樣的事情。
況且他家現在整個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要那些東西有什麼用。
要知道初步選定的未來老板——曹老板,現在可就在隔壁看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