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三歲給自己找了個班上,天天去宮裡頭哄太後開心,連狸奴抹布都帶著一起進宮玩耍,混了個金項圈戴。
他像是完全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每天開開心心。
一天隻用上四小時班,包早中兩頓飯,專車接送,福利待遇比他爹還……那還是差了點,怎麼可能不開心?
文華殿他還去,不過和第一次去的時候不一樣,這一次先生會專門照顧他的進度,和其他年紀小剛開始認字的皇子皇女一樣學習啟蒙知識。
趙王氏看在眼裡,待他就格外好一些。
這天等他回家後,就親自過來小院裡。
趙淩差點都給整不會了。
他嫡母怎麼會紆尊降貴來他這個小院?
上次過來,還是因為趙辰鬨出來的動靜。
哦,這次過來是上次事情的餘震。
趙王氏進門,先裡裡外外轉了一圈,看小院雖然地方小,但是收拾得井井有條,連養著兩隻羊都沒什麼異味,覺得很滿意,很自然地在小廳裡坐下,對身邊的許娘子示意。
許娘子把手上的匣子放到趙淩眼前,打開,露出裡麵的一疊紙。
趙淩假裝看不懂,坐在椅子上,不敢晃腳,問:“娘?”
趙王氏說道:“這是從你大哥奶娘家裡查抄出來的東西。”
趙淩假裝好奇,拿起紙看:“是神馬?”
他現在就是認字,字也認得不多,對著幾張蠅頭小楷,找自己認識的字:“地……田……”
趙王氏見他讀得吃力,就把匣子裡的紙拿過來,給他介紹:“喏,這是兩份田契一份地契,都在城外南郊的淩水邊。”提起淩水,她看向趙淩的眼神有些唏噓,“你媽媽碧荷,當年就是在淩水那邊莊子生下的你。”
所以他的名字就很隨便地叫趙淩了是吧?
趙淩心裡麵吐槽,麵上半點不顯:“我知道莊子!羊羊就是莊子送來的。”
趙王氏見他對自己親生母親沒有半點反應,怔了怔,想想也是。
趙淩出生就沒了親生母親,自然對她比其他有母親在的庶子女對她更親近些。
她想著,這樣也好。
她待趙淩更好一點,將來趙淩有了出息,也能成為趙辰和趙縉的助力。
趙王氏給趙淩講:“這兩張田契是小湖村裡的三畝良田、二十畝山地,這份地契是小湖村裡的一座房子,有五間房,不過是土坯的。”
說完,她把田契地契收好,把匣子重新遞給趙淩,又叫了常大力和來福過來,讓常娘子給他們講了田契地契的情況。
常娘子說道:“之前這些田產都是由張娘子娘家那邊的兄弟打理,現在人已經趕跑了,托了村長代為打理。不過現在天寒地凍的,得明年找佃戶。三畝良田,一年大概能收上來三百來斤糧食。山地不值錢,隻能打些柴。那五間土坯房倒是得再思量,看是賃出去,還是留著。”
張娘子就是趙辰的奶娘。
京城居大不易。
雖說是郊外村裡的土坯房,也有人願意租住,像是一些不是京城的讀書人。
外地來科考不第等著三年後再戰的舉子,春闈過後等著秋闈找個地方過夏的。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租得起城內的房子。
這種京郊的農莊已經算還過得去的,更差一點的是遠郊山裡的道觀和寺廟。
除了這些讀書人之外,還有一些京城的官吏。
不是京城本地人士,外地來京為官的,其實很少能夠租得起城內的房子。
大部分普通官吏,其實都是租房子,很多還是在城裡租個小房子,家裡人都安排在郊外。
類似趙驊這樣的三品大員,倒是能租得起一個單獨的院子,但通常都不大。
趙淩沒去過彆人家,連菜價都不清楚,完全不清楚趙家的財力是比較出格的。
他聽趙王氏和常娘子這麼說,隻覺得不愧是趙辰,一個奶兄弟都能從他身上薅那麼多東西。
他就不一樣了,他啥都沒。
哦,不對。
托趙辰的福,他現在不僅有了房,還有了田地。
“你們正好學著打理田產。”趙王氏說這個話的時候,心情已經很平靜了。
京城遍地達官貴人。
京郊的田地自然是最值錢的。
趙王氏這些年想儘辦法購置田地,也不過堪堪百畝,還是分散了幾處,位置沒有小湖村好。當然,都是上等良田。
張家倒是會算計。
要是沒這次的事情,怕是她一旦放還身契,張家立馬就能變成張老爺。
這次查抄的銀錢都有差不多百兩。
像張家這樣簽了賣身契的奴仆,按照法理是沒有自己私產的。
像趙家這樣的人家,倒是每個月會給一點錢,說是月例,其實就是零花錢。
他們吃穿住用都是主家的,自己倒是沒有什麼開銷。
他們的主要收入,應該是主家的賞賜。
像張家這樣一家三口都在趙大郎身邊做事,每個月的月例存下來就有不少。趙辰還大方,時不時給些賞賜,幾年下來存下點銀錢再正常不過。
但一百兩,還能置辦田產?
正常的像張家這樣的,放還身契的時候,手頭能有個幾十兩,已經算是非常精打細算會過日子,且主家仁厚大方的了。
常大力和來福趕緊躬身應是。
田契房契都給了,也不差那一百兩。
趙王氏又讓趙淩把錢收好了才走。
送走了趙王氏和常娘子,趙淩琢磨著得去視察自己的產業,尤其是那二十畝山地,應該能出產點彆的,譬如說種點果樹啥的。
他這幅樣子,落在來福眼裡就是困了,叫了常娘子過來伺候趙淩去睡午覺。
抹布不知道從哪兒浪了回來,想往床上跳,被常娘子一把薅住,用熱巾子一頓揉搓,擦了個乾淨,才放到床上給趙淩暖被窩。
等臥室門關上,抹布呼嚕嚕地往趙淩懷裡鑽,隻是這次沒能找到一根貓草,著急得呼嚕聲更大了點,還喵喵叫。
趙淩嘻嘻笑,手上變出一根草:“偷偷吃。”
“喵~”抹布很高興,兩三下就把貓草吃了。
說是貓草,其實就是牧草。
貓有舔毛的習慣,難免把貓毛吃進肚子裡。
貓草可以幫助貓促進排出貓毛。
通常,所有禾本科的草都可以是貓草。
趙淩手上拿著的,就是房裡種著的喂羊的牧草。
至於他睡前沒有拿,身上怎麼會多出來一根草,當然是因為他有一個種植空間。
當初他發現自己有空間的時候,剛開始還以為是遊戲農場,想著今天牧草明天榴蓮後天人參,還能養魚養雞;或者就是靈泉修仙一飛衝天,結果發現空間隻有牧草。
反正他從穿越過來到現在三年時間,依舊隻有牧草,能把牧草拿出來,但是不能把外麵的種子帶進去,也不能放彆的東西進去,他這個人也不能進去,也不知道能不能升級。
好在牧草質量很好,小動物們……特指他的貓和羊都很喜歡。
等他找機會把顧朻和竇榮的馬也拐……算了,皇宮裡,對象還是太子和小國公,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他還是彆造作了。
趙淩想著想著就睡著了,其實也沒睡多久,就是半個時辰。
到了時間,趙淩自己就醒了。
常娘子坐在窗邊,在做針線活。
趙淩看著那光線就想著得把玻璃燒出來,還得燒水泥,做肥皂,達成穿越必備三件套。
聽到動靜,常娘子趕緊放下手上的活,過來伺候趙淩起床。
趙淩一起來,抹布立刻就占據了趙淩的枕頭,人模人樣地枕著枕頭蓋著被子,睡得兩眼翻白。
兩人已經習慣了,不搭理它。
趙淩洗完臉,抹完香膏,說道:“我想去小湖村看看。”
哪怕趙淩是個三歲孩子,也是主家。
常娘子沒有不答應的:“行,我和大力說一聲,讓他先去看看。”
趙淩要出門,還是出城,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小湖村那邊什麼情況,常大力得先去看一眼。
路程究竟有多遠,能不能一天往返;如果路程一天不夠往返,要在那邊留宿,就得提前準備東西;另外那邊村長和鄰居也得提前認識一下,將來好打交道;出門也得向管家報備,起碼得預約一輛驢車;如果家裡的車沒空,就得去外麵車行租一輛,樁樁件件都是事。
就這麼緊趕慢趕的,等趙淩出發去小湖村,已經是五天後的事情了。
這天正好趙驊休沐,跟著一起去。
一同去的還有他一個同僚,姓魏。
這位魏伯伯當然不是一個人,家人坐了一輛驢車一輛牛車。
趙淩不知道魏伯伯是乾啥的,一路上就和他爹一起詩詞歌賦,寒冬臘月的,愣是整出一副春日踏青的氛圍感,聽得他……睡了一覺,醒過來的時候就到了小湖村。
小湖村顯然是比較富裕的村子。
道路寬闊平整,孩童們在外頭嬉鬨。
現在屬於趙淩的五間房子,也不是純土坯房,房子的地基和下麵一半的牆都是用磚石壘砌,房子比一般的農戶要高一些,加上常大力先前來收拾過,顯得乾淨敞亮。
除了一排五間房之外,還有灶房、柴房,堆放農具和糧食的庫房、糧倉,有雞棚,圈了個一人多高的大院子。
魏伯伯一家都很滿意,立馬就把房子給租了下來,還把半年的租金一次□□給了趙淩,笑眯眯道:“今後還請四郎多照拂。”
趙淩:突然變成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