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這個。”淑子將一本冊子遞給源氏。
“女子生產注意事項?”源氏好奇,“難不成碧茶你真的有了?”
他高興地用手撫摸淑子的小腹——這是他名義上的長子呢。“彆當典侍了,這麼勞累可怎麼是好,回二條院養胎吧。”
看吧,若是一個不慎,淑子擁有的一切都會成為鏡花水月。
“不是的,我的緣分還沒到。”淑子婉言。
“這是從皇後生產的時候我就產生的想法。女子生產九死一生,除了需要法師祈福外,周圍幫忙服侍的人手也有很多要小心的事情。除了神佛保佑,更多是事在人為。”
淑子本想用女官們完成這個項目,畢竟隻有女人才了解生產懷孕的辛苦。可現在女官全員都被調動起來占位置了。
終究還是太弱了。
就像是她寫的故事,無論是緹縈、平陽公主還是花木蘭,孝順的也是父權,也隻有這樣的思想才會被掌握話語權的男性高抬貴手,下傳到民間。
就這,如果沒有當初桐壺院的支持也無法發行呢。
再等等,一步一步來,今天她能寫出女子維護父親,明天就能寫天下人維護母親。
淑子堅定了決心。
至於生產的事情,源氏不會主動想起這些,即使當麵提起,這個男子也沒有什麼感觸。
千百年來,女子不都這樣嗎?還需要注意嗎?
可千萬年前,大陸和小島還是母係社會啊;部落的首領、溝通天地的巫覡不都是生來就擁有偉大的孕育能力的女子之身嗎?
隻可笑有些人在維護自己利益的時候滿口祖宗規矩,若說到祖宗規矩,真正追溯到祖宗的祖宗是怎樣生活的時候,他們又閉口不言,隻會拿著孕育者進不去或留不了名字的所謂滿門榮耀,滿口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
仔細一看,就是無恥。
扯遠了。
當下源氏想到曾經的瘧疾手冊給他帶來的名望,再想到推遲產期的藤壺皇後,猶豫之後還是接了下來。
萬一成功,即使皇太後,日後也無法太過分吧。
源氏答應了淑子,也鄭重承諾下來。
好的,這回叫上弟弟們,一起加班。
淑子寫信給循子,說明了這件事。循子表示十分感興趣。於是在淑子的支持下,循子也加入其中。
淑子沒有想到,四條夫人也聞循子的訊來信了,想要一起辦事——她經曆過三次生產,本就身材嬌小的她五年內從鬼門關走了三次,外人無法感同身受,她深受其苦。
不知是不是這個世界的玄學力量,言出法隨,剛剛決定承辦此事,源氏就寄信過來——葵姬懷孕了。
他對此十分欣喜,去左大臣家中的次數也變多了,還帶著淑子抄錄的不完整的手冊,交給了葵姬的母親,也是桐壺院的三妹妹,說是女官整理的,可以參考一試。
至於他自己看手冊——想什麼呢?這種丈夫過於關注妻子,還要照顧生產的事情怎麼可能發生在麵子大過天的源氏身上?
有時源氏隻能給二條院寫信,讓紫姬不要介意。
事實上,即使已經到了時下可以結婚的年紀,紫姬也並不怎麼過分在意這些。她還是一派孩子心性,與其說將源氏當做侍女口中的丈夫,更多的是將他看做兄長與老師。
這時候的她就像現代的中學生一樣,每天在源氏和淑子布置的大量學業中勤勉練習各種才藝,空閒的時候和侍女們玩娃娃看話本,全身洋溢著少女的天真快樂。
在作業夠多的情況下,她是沒有亂七八糟的想法的,隻想請兩位老師高抬貴手。
而淑子更不在意源氏的後院,隻要不和敵人扯上關係,懶得管他。
她隻想自己變得更優秀。
淑子每日在十二單裡步行上萬,瘋狂消耗卡路裡,馬不停蹄地陷入了新的工作旋渦中——新的齋宮和齋院的出行儀式。
每當皇權交迭的時候,皇族的女孩都會被篩選,到齋宮和齋院為國祈福。
根據法師占卜,朱雀帝登基後,皇太後和桐壺院的三公主即將赴任賀茂齋院,前皇太子與六條妃子之女即將赴任伊勢齋宮。
前者先行。
皇太後在兩個女兒中最疼愛的就是小女三公主,公主即將赴任,她和桐壺院都異常不舍,但是國策如此,也是無可奈何。
因此,公主的赴任必須儘善儘美。
想不到吧,皇太後除了生育皇太子,還生育了健康漂亮的大公主和三公主,甚至還有早夭的二公主;她自己也儘心侍奉皇帝三十年,也難怪當初麵對藤壺皇後心中不平。
不過要怪的就是世道,當初皇太後以身份高貴霸淩欺辱桐壺更衣;之後藤壺女禦也以皇族出身和寵愛壓了皇太後一頭。
反正現在,皇太後才不想管上皇夫妻倆,隻想在兒子的榮耀裡作威作福,給女兒們撈好處。
淑子頭都大了,按照皇太後的獅子大開口,這儀式規格盛大得都要趕上朱雀帝的登基了。況且後麵還有齋宮的上任,那還是桐壺院疼愛的早逝弟弟的獨女,實在不好厚此薄彼。
況且以她對皇太後的了解,今日答應了她,明日,後日,大後日,皇太後的要求隻會越來越過分。
皇太後的生日、她娘家右大臣的晉升、未來右大臣家的尚侍進宮、皇子皇女的出生……難道要一次比一次盛大嗎?
在儀式上退讓後,在其他地方,淑子是不是也要一步步讓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起視四境,虎狼四顧。(注)
淑子寫了兩封一樣的折子,一份送到了桐壺院,一份在皇太後回家歸寧的時遞交給了朱雀帝。
“由於身份特殊,且為國祈福。齋院入社儀式,比前朝規製擴大三成,並在本朝實行,齋宮入社儀式一同,在下一朝視國庫調整;其餘盛典規製,子承父製,不宜改動過多,以示孝道?”
淑子聽著朱雀帝的聲音,默默低頭,想著他可能的問話。
萬萬沒想到,一向遵從母親和外祖意願的朱雀帝,沒說什麼,思考了一會就批複了同意。
“典侍言之有理,子承父製,以示孝道是萬古不變的真理。”
在他溫柔的語調中,淑子發覺,朱雀帝對皇太後的不滿比她想象得多。
她的思想傳播也比想像得更加困難,必須徐徐圖之。
三公主上任之前,朝中舉行了百年來最為盛大的祓禊儀式,為三公主和國家祈福。
當天,京都鱗次櫛比的商鋪都掛上了招展的彩旗與經幡,街道上百姓人山人海,隻為了一睹遊行的子弟風采;被挑選出來的身材挺拔的禁衛軍們也穿上了最為鮮亮的鎧甲,努力維持秩序。
京中的大大小小貴族也都湊了上來,一睹盛大的儀式和源氏大將的風姿。
本來這些事情和紫姬沒什麼關係——源氏一開始是不願意讓她看見外麵的世界的。
但現在紫姬的父親已經知道了她的去處,紫姬與父親的通信中知道了這件盛事,又被淑子鼓勵,更加好奇了。
在淑子的遊說下,源氏勉強同意了紫姬坐車出去看看,並準備好了一輛低調不起眼的牛車,讓紫姬的乳母侍女們隨侍,絲毫不得有失。
出發當天,紫姬還沒有坐上自家的灰撲撲小破車,就被二條院門口一輛華麗寬敞的牛車吸引住了。
“哇——”
縱使不愛攀比,但看著眼前裝飾著各色綢緞,連木頭都閃閃發亮的大車,紫姬也超級羨慕。
感覺這健壯的牛都是天上的神牛呢。
門簾被掀開,豪車裡優子猛然探了出來,以超快頻率揮動小手招呼:“紫姬快來啊,我們和姐姐一起出去玩。”
驚喜的紫姬在侍女們的驚呼跟隨下,頭也不回地衝向了淑子和優子。
至於自己家?哪有什麼車?
完全沒看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