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下)(1 / 1)

可能是虧心事做多了,神佛不佑吧。

折騰了一圈各種法師,結果還是疾病纏身的源氏在山間收到了來自內裡的信件。

信紙上的茶香讓他自戀感慨,不可能會有人拒絕他的情誼,即使是叛逆的碧茶。

一邊讓良清去和僧侶交涉,以打探清楚那與藤壺女禦容貌相似的女童是誰家小姐;一邊表情得意,打開這封自以為是勝利標誌的信件。

信件主人的漢字措辭優雅,隻可惜筆鋒過於犀利,缺少當下推崇的女子圓柔之美,不過也不算太過不雅,畢竟“女子才藝最好多有涉獵,但不要就某一道鑽研,不然會性情古怪。”

信件裡,那位桀驁的碧茶君悉心關懷了他的身體,並極大表達了對他施粥布善一事的敬佩之情,洋洋灑灑,真情流露。

源氏得意地笑了。

下一頁他翻開同樣用漢字抄寫的佛經時,笑容迅速收起,顯然是想起了某些不愉快的回憶。不過這份心思已經很難得了。

後麵的故事似乎離奇了起來。碧茶那書司的女官居然做起了藥司的活計,說起之前曾閱覽過唐國的曆史,有位幾百年前名叫葛洪的大家曾書寫《肘後備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儘服之。”可治療瘧疾。

最後又是一層一層的高帽子,直言如果公子願意幫忙尋找草藥,並將方法交給醫師們學習,治療貴族和百姓,一定會使公子的名望更上一層樓,在佛祖前的福德加深,日後百病不侵。

源氏陷入了沉默。

顯然,他沒有想到對方會如此大膽;而且提出新方法,用在百姓身上,不妥當也沒什麼事情,可是放在公卿身上,顯然要特彆謹慎。

但名望提升對源氏確實是不小的誘惑,畢竟因為母親的出身,他從皇子被降為了臣子,心中自然不甘心。

尤其是現在,正是不到二十,意氣風發的年紀,在宮中父皇的寵愛下,什麼都敢試一試!

一時間,源氏的神色也鄭重了起來,第一次無關風月地想著等回宮後與女子見麵。

此時良清回稟,原來那像是櫻花一樣可愛的小姑娘是藤壺女禦的親侄女,現任兵部卿親王的女兒,因生母早逝且不被王妃喜愛,由外祖母老尼姑撫養長大,而這山中的僧侶有一位是老尼姑的哥哥,一直庇護祖孫。

尼姑年紀漸長,很擔心自己去世後這個對苦難一無所知的孩子的境遇,因而憂心忡忡。

源氏將此事記在心裡,囑咐隨從他想與僧侶和尼姑約見。並吩咐良清取來紙筆,他要即刻寫信,讓良清親自交給循左衛,不得有誤。

這是源氏第一次鄭重稱呼淑子的職位,而不是他私自想出的名號“碧茶君”。

雖然是春天,確可以被稱得上是多事之秋。

藤壺女禦突發疾病,回出嫁前的府邸三條院養病,久久未歸。

雖然天皇不會委屈自己,身邊美貌的采女藏人數不勝數,春日尚侍也在極力爭寵,承香殿女禦也不時帶著孩子帥皇子和他的小弟弟請安,但天皇還是思念光彩奪目的兒子源氏和與桐壺更衣麵容相似卻出身高貴的藤壺女禦,時不時派人問候。

於是,本就不喜這兩人的弘徽殿女禦更加不滿了,經常為難藤壺女禦留在宮中的侍女,雖然是小打小鬨,可讓人不厭其煩。

聽說藏司的女官們,就像是和淑子同一日進宮的平少將小姑娘,因為燈火香油的份例,就被夾在兩方之間,左右為難。

書司這種地方,弘徽殿女禦不會在意。可讓淑子為難的,是另一波人馬。

因為被源氏追求和禦前說書而風頭,最近源氏也出宮治病,即使有侍女姐姐的阻攔,送到淑子麵前的書信也再次變多了。

有些看似風雅,卻連典故都是錯的;有的自以為情深,行文卻油膩不堪。這哪是真心追求,明明就是獵豔:和源氏公子共享戰利品的獵豔!

其中,頭中將的情書算是脫穎而出的,雖然淑子一樣看不上,但比起其餘歪瓜裂棗,已經能拿出去唬人了。

但不知道為什麼,頭中將的書信,涉及源氏的筆墨很多,在兩頁的信紙中占比一半,淑子地鐵老人手機臉:你到底是在給誰寫信?

不能不回複,不然怕這些狂徒繼續闖入閨房;淑子隻能挑挑揀揀,寫上幾句應付。

信裡笑笑嘻嘻,心裡罵罵咧咧。

這段時間淑子每天上午寫書下午自薦出外勤,桐壺帝向外的慰問活動她積極報名,就為了離這些宮中的貴族子弟遠一些。

但沒想到出外勤的第一站就很尷尬,原來是桐壺帝最信賴愛重的源氏嶽父,左大臣家。

左大臣與天皇妹妹三公主生下的女兒葵姬與源氏夫妻多年,但雙方感情冷淡,源氏對高傲的葵姬多有抱怨,經常不來過夜,有時左大臣也很不滿意,但看到源氏的風姿,又忍不住一次次原諒他。

顯然,淑子這位“碧茶君”和源氏的曖昧他們也是聽說過的。但畢竟是代表陛下賞賜節禮的女官,總體上葵姬和老夫人還是比較客氣的,隻有幾個侍女麵露不滿。

左大臣家也在三條這裡,不遠就是藤壺女禦的娘家,淑子一半是按照吩咐,一半是出自真心,還有幾分小九九,拜訪了藤壺女禦。

因為疾病,女禦近來消瘦了不少,但更顯得她風姿楚楚,惹人憐惜了。

即使淑子請女禦顧忌身體,不用回複,她也輕言細語,表達量對陛下的感激和對淑子的感謝。

女禦身邊有個王女官,照料著她的飲食起居。淑子將賞賜送到對方的手裡,與女禦寒暄之後告辭。

“循左衛如果有新的故事,記得講給我聽啊,我隨時歡迎你。”

藤壺女禦與淑子道彆,並送給淑子一套當下流行的四季顏色的流蘇——她注意到了淑子貼身攜帶的玉佩,用心送給了對方需要的東西,而不是上位者華而不實的賞賜。

淑子心中酸澀,藤壺女禦真的很溫柔善良,她與自己的年齡相近,卻已經是一個合格的深宮貴婦多年了。

當年嫁給年長自己數十歲的天皇的時候,成為桐壺更衣的替代品的時候,她會想些什麼呢?

淑子不知道,也許藤壺女禦自己也說不清楚。

當然,所有人都覺得她很幸福。

晚上,淑子在侍女姐姐們的指導下,給玉佩換上了棠棣色的流蘇吊墜,心中希望藤壺女禦早日恢複,每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