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歸(1 / 1)

清涼殿的講書使得淑子和橘典侍聲名鵲起。前朝後宮都知道,有位鐘愛茶香的循左衛,才華橫溢,至純至孝,她講述的故事受到了陛下的誇獎。

上行下效,前朝的官員們與橘典侍和書閣女官聯係,想將陛下喜歡的故事刊印出來,流傳於宮廷之外。

後宮的妃子們則派信任的女房聯係淑子,請她到各宮講書,並交給她們善於此道的女房們。

橘典侍和淑子一個腿要跑斷了,一個嗓子要冒煙了。

也是自此開始,淑子漸漸認識了桐壺帝的後宮們。

正如橘掌侍透露的,弘徽殿女禦是一位威嚴的女人,不太喜歡聽故事,這次也不過是為了看看陛下最近的愛好是什麼罷了。

在堆砌了金玉豪奢之物的弘徽殿裡,女禦皺眉不耐,忍著困意聽完了淑子的速通版故事,還不斷抱怨“怎麼這麼拖遝。”

她對故事提不起興趣,卻覺得孝順是個好品質。上下打量了淑子好幾眼之後,女禦傲慢表示,讓大名鼎鼎的碧茶君多去東宮宣揚這樣的美德——最好讓皇太子朱雀更加孝順父母,尤其是辛苦的老母親。

燕國地圖真短啊,這麼快就圖窮匕見了。

與她相反,麗景殿女禦是一位品位高雅的妃子,雖然麵容僅是清秀,卻舉止有度,身姿優雅。

她準備了唐國的好茶招待淑子——雖然她本身也沒有多少,另外還準備了精致的點心,留淑子久坐。

淑子也覺得她是個特彆貼心的姐姐,溫柔和善,細心周到。麵對女官們,即使是小雨君,她也絲毫沒有傲慢麵色。

在麗景殿的工作體驗特彆愉快,麗景殿女禦特彆吩咐可以慢慢講,累了隨時休息。中間她還會拿出和琴,時不時地吟唱和歌來附和故事。

淑子告彆時,女禦送上了一隻難得的中國毛筆,希望淑子能與她通信交流,歡迎書閣的女官們常來拜訪。

居住在承香殿的女禦也很溫柔慈愛,但是淑子能感受到,麗景殿女禦是真心喜歡聽故事,承香殿女禦更多是為了順應天皇的喜好。

而因有著美麗的藤花,春日來臨之時紫色花瓣漫天飛舞而得名的藤壺,是淑子最想拜訪的地方。

居住於此的藤壺女禦是先帝的四公主,算來年齡僅比淑子大兩三歲,卻因從小的富貴生活和良好教養而氣度高華,常人無可比擬。

在嫋嫋香煙中,淑子第一次見到這位名滿天下的藤壺女禦,頓時驚為天人,從容貌到身材到氣質,竟無一絲缺陷,世上真的有這麼完美的女孩子!淑子覺得自己看見了神仙。

因為容貌極為美麗,光耀內裡而被稱為“輝藤壺”的女禦態度親和,沒有半點驕矜。她的聲音也柔和悅耳。淑子暈暈乎乎,恍若飄在雲端。

真羨慕皇帝老兒!

藤壺女禦也貼心準備了茶點在講解結束之後招待。另外,女禦身邊的幾位善於文學的女官還就曆史故事與淑子進行了討論。

氣氛熱烈間,淑子言語試探女官們未來的去路。女禦十分謹慎,隻說淑子現在有了身份高貴的保護人,不需要她畫蛇添足。當然,以後若是有困難,她義不容辭。

淑子明白,果然是光源氏這個狂徒,影響了她拔劍的速度!

臨走時,女禦身邊的女官捧著禮物交給淑子和小雨君。淑子注意到,有一被稱為大宰相的年長女官對她態度親善,囑咐要保重自身,努力上進。

淑子向她深深鞠躬,心中感謝她對友人後人的幫助。

日子到了深秋,淑子收到家中急報,前築前守去世了。

老爺子沉湎病榻多年,曾自覺是女兒的累贅,早就有了脫離俗世的想法,如今也算走得坦然。

據優子說,聽了淑子為循子掙得的榮耀,祖父十分欣喜,感歎循子晚年一定會在女兒的孝順下幸福,不久後就含笑九泉了。

——即使有了孫輩,他心心念念的,仍然是年近不惑的女兒。

淑子向宮中告假歸家時,循子已經哭得不能自已了。在父親的靈位前,一貫冷靜的她發出長長的,來自於靈魂深處的悲鳴。像是小獸失去了父母,也像雌鳥看見被踩碎了的幼崽的蛋殼。

淑子紅著眼,攬住對她而言已經身形漸小的母親,愕然發現,在春天時還烏發茂密的循子,如今形銷骨立,已有大半灰發。

葬禮極為隆重盛大。由於淑子成為了禦前炙手可熱的女官,久不聯係的親戚和想攀關係的官員紛紛前來吊唁。沉寂數十年的七條院突然間賓客盈門,人來人往。

人人都備好了厚禮祭奠這位生前拮據的老人,在熱鬨紛盈下,淑子分明看到,他們拜的是自己的欲望。

內室,循子失去了精氣神,緊緊依靠大女兒。

外堂,藤原爹意氣風發,與大大小小的官員交流,嶽父的葬禮是華麗的舞會,他正在聚光燈下享受著女兒帶來的榮耀。

小小年紀卻毫不畏懼的優子也在前麵招待女客,有時覺得藤原爹過分她還敢去大人那裡提醒。周圍的官員們卻不生氣,畢竟,隻是個小姑娘嘛。

在這場舞台中,惟光的到來使得藤原爹更加得意。萬萬沒想到,容貌普通的女兒竟能有如此造化。藤原爹心中後悔,小的時候與女兒相處時間不足,使得如今父女關係冷淡。

淑子不想理會這些衣冠楚楚殿上卿,至少在老人的葬禮上,絕對不想。

除了源典侍和書閣中的同事們,有些淑子在宮中結交的其他女官女房也托家人或親信慰問。淑子一一承情。這其中還有一位拜訪者大大出乎了淑子的意料。

來人是麗景殿女禦的三妹,因與姐姐關係親厚,通信後仰慕淑子品格前來吊唁老人並結識淑子。她雖然容貌不出挑,卻與姐姐一樣舉止有度,禮節嫻熟。麵對循子也極為體貼,溫言安慰家中的女眷。

幾日的法事結束後,按照老人的遺言,他即將被葬在北山,願與京都毗鄰,繼續守護孩子們。

不知是不是這些法師再次展現功法,淑子夢見了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