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玉佩鄭重係在了腰間隨身攜帶的淑子精神抖擻,投入到了學習和工作中。
在超強的學習熱情下,教授朗讀和規矩的女官們表示,她可以出師了,以後可以和前輩們一起去清涼殿值守,並有機會為陛下和後宮講解文章——人人都希望可以借此嶄露頭角。
“不過那些外麵的男官員更會獻媚,大大搶占了咱們的機會,真是可惡!”——來自某被搶走機會的命婦。
除了學習吟唱之外,淑子還在一直精進自己的書法。
橘典侍效率奇高,很快就為大家做好了指定的熏香。淑子不僅用茶香熏衣服,將香丸塞進荷包隨身攜帶,還將用來寫詩的珍貴中國紙(指架空某個地方,並不是我們這邊啊)也染上了清新的綠茶香氣。
來自唐朝的茶葉做成的香料使她感受到了與故鄉的聯係。
同事們都笑稱淑子是行走的綠茶。
淑子:怎麼怪怪的?
鶯鳥飛舞,平安京進入了夏天,皇宮內的裝飾陡然一新。清涼殿的帷幕也從春季柔和的綢緞換成了青綠色的紗簾,讓人神清氣爽。
侍奉陛下的女官們也有新人加入。
淑子和橘掌侍,還有一位年長的馬命婦在一組,每隔三日便去清涼殿當值半日,當陛下需要書司的女官幫忙講解或有問題詢問時,就是她們出現的時候了。
淑子隻慶幸,當今陛下隻會在大白天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在其他侍奉燈火洗漱的女官早起準備的時候,她還能賴床。
她也結識了幾位侍奉陛下的後宮的女房(即女官),她們是妃子們陪嫁進宮的,有時妃子需要消遣,也會邀請書司的女官們。
“你彆看和你結交得多,其實一點都不累。”橘掌侍和淑子傳授摸魚真諦。
“後宮之中,出身顯赫的弘徽殿女禦根本不會找我們乾活,她是個急脾氣,聽不進去我們慢慢講述的。”
——弘徽殿,老板暴躁,沒活也沒錢。
“藤壺女禦那裡偶爾會找我們,她是先帝的四公主,身旁能人眾多,我們到那裡也就是幫忙送書,還能領賞。”
——藤壺,錢多活少。
“還有麗景殿女禦,她是個風雅人物,但沒那麼財大氣粗,因為這個就算喜歡聽書找我們的次數也不算多——其實她很溫柔,會請吃點心,即使沒賞錢去那裡也挺開心的。”
——麗景殿,錢不多但人文環境好。
夏季漸深,梅雨季來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籠罩了平安京。
似乎這小雨漸漸引發了桐壺帝的愁思。某日黃昏,他在清涼殿與親近的侍從們聊天,看著這“夜雨聞鈴腸斷聲”(注1)的景象,回憶起了自己與桐壺更衣不亞於唐明皇楊貴妃的恩愛時光,潸然淚下。
“當初梅雨時節,更衣與朕一同在清涼殿談古說今,何等快樂!如今卻隻留我一人,孤枕衾寒,無處排解哀愁!”
身旁人紛紛勸慰,感歎情深不壽。
桐壺更衣的遺物有部分被整理到娘家二條院,由源氏公子保管;有部分仍然放在淑景舍,平日被桐壺帝吩咐妥善保存,有時思念故人的時候,他就會拿出來細細摩挲。
這日也是如此,桐壺帝情到濃時,希望有更衣的心愛之物陪伴在側,暫解憂思。
因物忌困擾,橘掌侍今日沒來當值。而同行的馬命婦因早年生產不順,每到陰雨天就雙膝疼痛,不便行走。淑子接過來了這個旨意,奉命前往淑景舍。
“你是新入宮的藤左京的女兒?在宮中一切可順利?”桐壺帝不忘寒暄。
“托陛下洪福,一切安好。”淑子一板一眼。
“那就好,希望你在宮裡好好當值,提升自己。”不愧是被稱為仁善的皇帝,桐壺帝很是善解人意:
“今日梅雨紛紛,宮中多道門禁俱已開啟,況且齋戒期間不宜出行。如今卻還要為了我的私心去那麼偏遠的地方,真是辛苦你了。”
“可我此時實在情深不能自抑,望你也理解我吧。”桐壺帝又留下了兩道清淚。
有趣,更衣在世時受儘朝野內外非議,如今斯人已逝,皇帝反而更加難過。
桐壺帝吩咐筆墨:“這份旨意你隨身攜帶,遇到門禁就說是我的旨意讓她們允許同行,即使時間久也沒關係,你要注意安全。”又指了一小童與淑子同行。
回廊外小雨淅瀝,天色陰沉。小童提著燈籠走在淑子的前麵。燈火熹微,照亮了他們腳邊的一點點天地。
有了天皇的禦筆,一路暢行無阻。知道淑子的目的後,有的女官嘲諷不屑,有的女官卻長長歎氣唏噓。
淑子明白,這一切都是對當年桐壺更衣的態度重演。
僅僅是嘲諷的表情都讓人不適,當年桐壺更衣又經受過多少霸淩呢?
聽小童說,麵對不順眼的人,在必行之處放釘子和汙穢之物是常見的,何況弘徽殿女禦當年還經常貼臉開大。
天皇給予的,是寵愛還是枷鎖?
至少,寵是將她細心嗬護,不讓她經受風侵雨擾;愛是幫她樹立尊嚴,讓她昂揚於人前。
桐壺更衣,其實一無所有。
內裡東北處的淑景舍在更衣去世後進行了翻修,古樸大氣。更衣的遺物被妥善照顧。有些在更衣生前已經褪色的器具也被重新拋光打磨,如今看起來就像嶄新的一樣。
小童在門前等候。淑子進入內室,將更衣生前親手繪製的生動可愛的畫作按更衣留下的落款日期排序,細細用油紙包裹好。連同更衣的梳妝盒一起,穩穩抱在懷裡,準備離開。
“如今我縱使閱女無數,被稱為風流,但卻覺得佳人難尋。”(注2)
細細的雨聲中傳來了不合時宜的高談闊論。
淑子停下腳步,向聲源側身探頭。
在煙雨朦朧中更顯清秀俊逸的源氏公子,和被他稱為頭中將、左馬頭、式部丞的幾人,正在夜話。(注2)
“就像是花草古玩,都可按照等級區分,這時間的女子,也可分為上中下不同。”
“有些女子看似高貴,但卻善於掩飾自己的缺點,最後即使怪異我們也不知道,算不得真正完美!”
“小門小戶的女子少人保護,優點和缺點反而暴露於人前,男人更容易看清優劣。”
“至於出身卑微的,嗤,誰會在意呢?”(注2)
在源氏的好奇追問下,頭中將談性大發。
淑子聽著這些男凝,血壓蹭蹭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