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第一天(1 / 1)

周一早上,路漫漫打扮得體,準時走進了位於雙井的思風大廈。

她以前從沒注意過,原來大名鼎鼎的《思風》雜誌,成立於北京,而且辦公地點就離國貿不遠,她甚至有可能無意間路過,卻都沒有留心。

思風大廈並不是那棟樓的真名,也並不歸思風集團所有。它原本是以開發商的名字命名的,三十幾層高的辦公樓裡有大大小小近百家公司,隻是《思風》雜誌太有名,所以人們習慣把它稱作思風大廈。

一樓大廳需要刷通行證,她隻好跟保安說明緣由。保安聽說她是去思風報到的,沒有為難,隻是讓她填了些信息,就替她刷了卡。

她按約定時間,來到大廈17層,一出電梯,對麵牆上就是一個巨大的思風logo,logo下是藍色的“思風集團”四個大字,顏色和字體都跟她記憶中雜誌封麵上的“思風”二字一模一樣。

走出電梯間,寬敞的走廊向左右延伸而去,正對麵的牆上有指示牌。郵件中說,要先去綜合部報到,她根據指示,右拐去找綜合部。

走廊兩側的牆上,整整齊齊掛著幾排金屬展示框,左邊牆壁的展示框裡,陳列著創刊號、五周年、十周年等有紀念意義的期刊,右邊牆壁的展示框裡,都是各行各業的名人為思風的手寫題詞。展示框一路延伸而去,一直通到走廊儘頭。

中間路過好幾個部門,有作文部,印務部,校對部,美編部,走廊最裡側右手邊,是綜合部。

這些部門分列走廊兩側,每個部門都是清一色的透明玻璃門,門上掛著銀色的部門牌子。而走廊的儘頭,正對著走廊的,是一扇雙開的透明玻璃門。那玻璃門裡麵還有一小段走廊,在那一小段走廊的儘頭,左右各有一個入口,從她的角度看不清,隻能看見兩個入口中間,正對著她的那麵牆上,寫著“思風編輯部”幾個大字。

一想到以後,她就要走進那個門裡,成為思風編輯部的一員,她有些期待,也有些激動。

正是上班時間,走廊裡不停有人走動,她沒有多停留,隻稍稍整頓一下情緒,就輕輕敲了敲綜合部的門,推門走了進去。

綜合部不算小,門口的長桌上堆著已經打包好的快遞,一小包一小包的,看形狀,應該都是雜誌和圖書。一個快遞小哥正站在桌旁,把一摞摞快遞轉移到手推車上。

裡頭是個寬敞的開間,大約十幾個辦公位,整齊分作六七排,兩兩對坐,各自獨立。右邊牆上是一排巨大的文件櫃,櫃門上著鎖,裡麵是滿滿當當的暗黃色文件袋。左邊還有一個獨立的房間,門牌上寫著會議室,也是透明玻璃門,隻是門被用海報紙擋住了,應該是為了會議的私密性。

此時,工位幾乎坐滿了,辦公桌上並沒有寫明誰是誰,她無法分辨,隻好走到離她最近的那個工位旁邊,低聲詢問。

“您好,我是新來入職的編輯,請問哪一位是人事部的陳老師?”

那個工位上坐著的,是個膀大腰粗的男性,大約四十歲上下,穿著一套淺灰色運動服,正在低頭看手機,聽到聲音抬頭瞥了她一眼,轉頭懶洋洋一擺手,喊了一聲:“姍姍,有人找。”

他聲音洪亮,一張口就是濃重的京味兒。

最裡麵,一個女生從辦公桌的隔板後探出頭來,然後笑著朝路漫漫勾了勾手。

“路漫漫是吧?”見她走過來,女生問。

路漫漫點頭。

“東西都帶全了嗎?”她又問。

路漫漫把手中的透明文件袋打開,從裡麵取出一遝A4紙,都是各種複印件。

女生接過去,一張張仔細確認。

“身份證,畢業證,學位證,離職證明,體檢報告……”她邊翻邊低聲嘟囔著,從頭翻到尾,才把材料合起來,在桌上墩整齊,“沒問題!”

她把資料收好,又遞給她一小遝文件和一支筆,然後指了指一旁的會議室。

“會議室有桌子,你先去把這些填好,一會兒我帶你錄指紋。”

路漫漫謝過,徑自去了會議室,大略翻了翻,有試用合同,入職承諾書,保密協議,還有緊急聯係人什麼的。她一一填好,交還給那個女生。

女生這才起身,一邊給她介紹公司的大概情況,一邊引著她去錄指紋。

她一直稱對方“陳老師”,那女生說:“彆一口一個老師了,我就比你大一歲,你叫我名字就行,我叫陳姍,同事都叫我姍姍。”

陳姍對她很熱情,以後都是同事,她也不好過分客氣疏遠,便改口叫她姍姍。

她也終於有機會,走進了走廊儘頭編輯部的大門。

進去才看清,走廊儘頭那兩個入口,也是門,不同的是,左邊依舊是透明玻璃門,而右邊那個卻不是透明的。路漫漫隻掃了一眼,就明白那扇門為什麼與眾不同了。

那是總編辦公室。

工作時間,編輯部左手邊的透明門敞開著,陳姍帶著她走進去,門裡側的牆上,掛著一個打卡機。錄指紋的間隙,她向編輯部裡麵瞟了幾眼,也大略看清了裡頭的情況。

她們所在的地方,類似中央大廳,大廳中間是一張能容納二三十人的會議桌,靠近門口的地方,放著三台複印機,再往裡有一個入口,沒有門,聽陳姍說,那是茶水間,裡麵有微波爐和冰箱,如果帶飯可以放冰箱,中午用微波爐加熱。

大廳的另外三麵,都是清一色的透明落地玻璃牆,朝著大廳的這一側,依玻璃牆擺放著陳列櫃,上麵都是各種各樣的獎杯,獎狀。而玻璃牆裡麵,是大約二三百平的U字型辦公隔著玻璃,能看見裡麵寬敞明亮,工位整齊排列,少說有幾十個,一眼數不過來。

過道間人來人往,不停有人進進出出,路過門口時都很隨和地跟她們打招呼。

辦完所有手續,陳姍帶著她走進編輯部,她們穿過一排排工位,徑直走到最裡麵靠窗戶的一個工位上。

那裡坐著一個有點方臉的短發女人,帶著黑框眼睛,穿著很樸素,上身是一件純黑色的寬鬆衛衣,下身在工位裡,路漫漫看不見,隻覺得她整體氣質有些中性。

這人路漫漫有印象,麵試的時候,她是麵試官之一,整場麵試都沒什麼笑模樣,應該是個比較嚴肅的人。

“楠姐,這是新來的編輯路漫漫,我交給你啦!”陳姍說。

“行。”楠姐站起身,伸手往外頭指了指,示意路漫漫跟她出去。

陳姍走了,楠姐把路漫漫帶到大廳裡的會議桌旁坐下,問她帶沒帶本子,她搖頭,楠姐便隨手從複印機上麵的櫃子裡抽出兩張A4紙給她。

“我給你說一下大致的工作內容,你記一下。”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楠姐詳細給她講了公司的情況,編輯部的情況,還有她具體的工作內容。

簡單來說,編輯部分為五組,每組負責一本期刊,五本期刊分彆是《思風·上半月》《思風·下半月》《思風·全彩版》《思風·原創版》和《思風·國學》。

每組都是一位執行主編帶三位編輯的配置。楠姐是《思風·全彩版》的執行主編,而路漫漫,是她們組新入職的編輯。

路漫漫有些驚訝,楠姐看上去一副生人莫近的樣子,其實很隨和,講解很耐心,說到最後,還給她畫了一張簡筆畫,是簡略的工位圖,上麵標注了主編、圖書總監、同組編輯、流程編輯等,她急需熟悉的幾個人所在的位置,以及如何稱呼。

然後,楠姐帶著她又回到辦公室,去跟主編和其他幾組分彆打了招呼,最後指了指分散在各處的幾個空位,讓她隨便挑一個。

路漫漫挨個看了看,選了其中一處。

那裡靠牆,少有人走動,很安靜,又離窗戶近,下午能有一些自然光。

她跟附近每一個抬頭看她的人打了招呼,做了自我介紹,簡單寒暄幾句後,終於坐到了自己的工位上。

那桌子有一米多長,桌上除了電腦顯示器,空無一物。桌子下麵是電腦主機和一個抽屜櫃。

她打開電腦,發現常用的軟件都有,電腦裡還留存著上一個主人的許多痕跡。

她登錄□□,按照紙上的號碼,一一加了同事們好友。

很快,陳姍發過來一張表,是辦公物品申請單,讓她打印出來,在需要的東西後麵打勾,過幾天,綜合部負責采購的楊哥會給她送過來。她還細心提醒,楊哥就是剛才綜合部替她喊她的那個。

路漫漫入職的第一天,就在這些瑣碎的事情上度過了。

同事們人都很好,但也隻是禮貌性地說兩句,在編輯部幾十人忙碌的身影中,她就像個小透明,沒什麼人真的在意多出她一個。

但她一整天歡欣雀躍。

在辦公室遠處,和她正對麵的,是一整麵牆的白色書架,書架上密密麻麻擺放著這些年思風的每一本期刊和圖書,都是編輯部留存的底樣。一想到自己的名字很快會出現在下一期雜誌的版權頁上,她就覺得充滿乾勁。

下班時,有幾個和她差不多年紀的年輕編輯跟她同一個電梯下來,都很自來熟地跟她聊天,還幫她解答了不少疑問。

走出大廈的時候,其中一個眼尖的同事突然低聲對她們說:“快看快看,三點鐘方向,有帥哥!”

幾個人都趕緊看過去,路漫漫就有點尷尬了。

三點鐘方向站著的不是彆人,正是顧遠……

“他拿著花呢,等女朋友的吧,可惜了。”一個同事惋惜地說。

路漫漫想找個理由,等她們走了再過去,可還沒開口,顧遠就看見她了,大步朝她們走了過來。

眼看著他走到麵前,幾個女生麵麵相覷。

“你同事?”顧遠看了眼幾個女生,又看著路漫漫,麵不改色地問。

那神情淡定得讓路漫漫感覺他是早有預謀,想在她同事麵前露個臉。

“嗯。”路漫漫點頭。

“漫漫,你……男朋友?”一個女同事驚訝又好奇地問。

路漫漫隻好再次點了點頭,臉頰隱隱透出粉色。

幾個女生你推我攘了幾下,迅速跟她告了彆,隻留下路漫漫尷尬地站在原地,有些無措地看著顧遠把一捧花遞到自己麵前。

“入職禮物。”他淡定地說,似乎沒覺得在人來人往的辦公樓大門口送花是件值得尷尬的事。

可路漫漫沒他那樣的心理素質,她是典型的易尷尬體質,何況還是入職的第一天,人頭都沒混熟呢,就這麼高調,讓她明天怎麼見同事……

可顧遠大老遠來送花,她也不好說掃興的話,隻能在被更多同事看見之前,挽著他的胳膊迅速逃離現場。

兩人並肩走在路上,路漫漫手裡捧著一大束花,引來路人頻頻回首。

見他一臉得意,她忍不住問:“你是不是故意的?”

“故意什麼?”

“故意跑到我公司樓下,還……還送花……”

“是。”

他承認得理直氣壯,倒顯得路漫漫小題大做。她停下腳步,氣鼓鼓地看著他。

他也停下來,不冷不熱吐出兩個字。

“官宣。”

“官宣?官宣什麼?”她一頭霧水。

“名花有主。”

他甩下這麼一句,又邁著大長腿往前走了。

路漫漫抱著花,小跑著跟在後麵,感覺自己又被他拿捏了,卻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這人,怎麼總能輕易掌握主動權……

Tip:收藏+分享你是星河落人間,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