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牢丸和醬油(1 / 1)

盛唐一隻統 晴空之下 4294 字 2個月前

宋王李成器是個性格隨和的人,雖然早年間也有李唐皇室子弟特有的驕傲和恣意,但之後一場接著一場的政治風暴磨掉了他所有的棱角,把他變成了一個謹言慎行,極富政治敏銳度但縱情美食和享樂的中年人。

是以此刻他雖然聽到了很多奇怪的言論,但最關注的點竟然是:

“你燒菜用的是什麼油?”

“豆油。”

748解釋道。

“燒熟的豆油沒什麼味道,不會乾擾海鮮原本的調味。要是換成其他的油脂,那就不能保證味道這樣鮮香了。”

倒是……有點道理……

宋王又夾了口菜,砸吧了一下,覺得味道果然不錯,於是便追問道。

“你說豆油,所以油是從豆子裡來的?”

他看向侍立在一旁的曹集。

“你知道這豆子還能榨油嗎?”

曹集搖頭。

“小的隻知道豆壓榨後出的是豆漿,加入鹵水能點出豆腐來,榨油一事倒是沒聽說過。”

“也是需要一些器具和加工的。”

748解釋道。

“豆子出油率雖然比不上胡麻,但榨完油的豆餅還可食用,所以基本沒什麼浪費的地方。”

“哦?榨過油還能吃嗎?”

李成器的興致一下子來了。

時下剛經曆韋氏之亂不久,雖然三弟成功登基做了皇帝,但朝堂的動蕩不是一時一刻就能平息的,總有些彆有心思的人趁機搞事。

李成器雖然有心遠離權力中心,但他身為太上皇嫡長子的身份就像一根鏈條,把他死死地鎖在政治漩渦的邊緣,稍有風吹草動就有被卷進去的風險,也是讓他如坐針氈、夜不能寐。

他可是親眼見過父皇兩度退位,祖母臨朝,姑姑太平公主被賜死的!

嗬嗬,與其被拉扯進朝堂爭鬥,不如攬些不打緊的活,免得整日不做正事還要被言官作伐子。

想到這裡,李成器忽然覺得今天這頓飯吃的很有意思,尤其是這個姓薛的說的豆油。

豆油豆油,豆子裡榨出來的油,剩下的豆餅還能用,平白多了一種油脂的來源。

雖說朝中的達官貴人誰也不差那口油,但這對於普通百姓卻是件好事,畢竟豆子廉價嘛。

於是李成器抖了抖袖子,笑道。

“豆油倒是個稀罕物,你是怎麼榨出來的?可是有特製的工具?”

聞言748點了點頭。

“有的。”

它從袖子裡摸出一張示意圖以及一個簡易模型,放在一塊提前做好的木板上展示給宋王看。

一旁的易不靜都傻了,他怎麼不知道他店裡還有這玩意兒?!

“豆油的製法不難,早在《齊民要術》中就有記載,主要還是以壓碾為主,隻不過為了節省人力,我在其中增加了幾道工序。”

748舉著一根小樹枝給宋王講解榨油機的結構。

“首先要講豆子清洗乾淨,進木楔加杠杆壓成豆餅。破碎的豆能夠充分接觸擠壓麵,將大豆餅先蒸後炒,然後利用杠杆或者以滑輪吊重物擠壓,將豆餅中的油脂壓榨出來。”

說到這裡,748又拿起那個榨油裝置的小模型,給宋王展示杠杆和滑輪吊錘的原理。

李成器看得很開心,主要這薛小子的手工做的好,這些模型機關都是能動的,精致程度堪比藝術品。

宋王最喜歡藝術,甭管是什麼藝術,他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好!很好!太好了!”

宋王啪啪啪鼓掌,然後又問了許多關於榨油的問題。

這個時候,易不靜端上了最後一道主食。

“哦,是牢丸啊。”

李成器還在擺弄手中的模型,抬頭撇了一眼熱氣騰騰的食盤便調轉視線,顯得興趣缺缺。

“這是易山教你的?他以前倒是喜歡煮湯牢丸,和彆人的籠上牢丸不一樣。”

他無所謂地道。

易不靜倒是十分亢奮,一個勁兒地跟宋王介紹這道湯牢丸額度妙處。

這是今天全場唯一一道他親手製作的菜,完全按照阿翁留下的菜譜複刻,沒道理宋王不喜歡。

宋王被他說的有點心動,夾起一隻牢丸,嘗了嘗,然後皺眉。

“寡淡。”

他放下筷子,看著一臉呆如木雞的易不靜。

“啊,孤想起來了,這的確是易山的手藝沒錯。當年在府邸的時候大家都不愛吃他做的牢丸,陛下還吃吐過一回,你說你學什麼不好,偏學他做牢丸的手藝。”

李成器用筷子點指著易不靜。

“湯丸本來就寡淡,你阿翁每次調製的餡料都是沒滋沒味的,還不肯吊湯頭,以前都是我們闖禍挨罰才吃這玩意。後來肅明順聖皇後也不讓他煮牢丸了,把這活調給了黃廚子,人家那牢丸做得真沒的說,鮮香濃鬱,滋味十足,比你阿翁可是強了太多。”

什麼!?阿翁的牢丸把今上都吃吐了!?

易不靜的腦子“嗡”了一聲,兩腿一軟,差點沒癱倒在地上。

主子們都不喜歡,那……那……那阿翁為何……為何……?

宋王看出了他疑問,用憐憫的眼神看著他。

“所以你知道他為什麼離開王府了嗎?人年紀大了就容易固執,總覺得他自己做的沒錯。”

易不靜已經被宋王的評語徹底擊垮了,呆若木雞地站在一旁,嘴巴開開合合,一點聲音都發不出來。

748看著有點不忍心,於是便轉身進了灶房,現調製了一碟醬油和蒜泥出來,承在托盤上獻給宋王,說是配著湯牢丸吃的醬汁。

“哦?這是何醬?”

宋王現在看748格外順眼。這小子不但長得好,手也比彆人巧,他拿來的東西宋王都會多一分好奇。

他用筷子嚼攪了攪碟子裡的黑色液體。

“怎地是這個顏色,看不到醬料呢?”

“此乃醬油。”

748趁機推薦自己的新品。

“取豆中精華,秘製的醬汁,醬發酵出的油。”

“又是豆油?”

李成器覺得不可思議。

這小子怎麼這麼會料理豆子?!這一會兒都給他翻出多少花樣了?還每一樣都沒人見過。

“此物如何食用?”

“可蘸牢丸。”

748指著桌上那盤水餃。

水餃這東西在開元年間又名牢丸,湯牢丸就是煮餃,籠中牢丸就是蒸餃,以羊肉和蔬菜做餡,輔以鹽巴、胡椒調味。

易不靜做的煮餃是按照他爺爺的方子,餡料用的海鮮,海鮮天然帶鮮,所以易家的煮餃都不調配湯頭,隻以清水煮熟出鍋,對於吃慣了重油重鹽的長安貴人來說,這個味道的確寡淡。

748認為它的蒜醬剛好可以彌補這種不足。

“可單蘸,也可混入蒜蓉和胡麻。”

李成器點頭,依言夾起一隻牢丸蘸了蘸碟子裡的醬油,就著醬汁一口咬下。下一秒,他驀地眼前一亮,加快了咀嚼的速度。

“好鮮,夠味!”

彆說,這黑黑的油看著不起眼,但入口的滋味卻十分鮮美,與原本寡淡無味的牢丸混在一起,恰到好處的鹹鮮、醇厚,吃進嘴裡有種說不出來的舒爽,還不會喧賓奪主,襯得海味內餡如此的鮮甜純粹。

“這麼看,易廚子的湯牢丸也不是不好吃,而是之前沒有這黑油汁輔佐嘛。”

三兩個煮餃下肚,宋王笑眯眯地給出了結論。

“易家這海鮮牢丸獨具特色,牢丸一絕這四個字孤便提給你家,也給易廚子正正名。”

此話一出,易不靜撲通一聲就給宋王跪下了,恭恭敬敬行了大禮,再爬起來的時候,眼圈都是紅的。

多少年了!這都多少年過去了!?軒福樓終於又有貴人給提名了!

他家阿翁去世前就在擔憂軒福樓的前景,怕他阿耶和兄長擔不起易家的名頭,結果造化弄人,軒福樓傳到他易不靜的手中,竟然還得了貴人的肯定了!

哪怕隻有牢丸出名!哪怕隻有牢丸配著醬油的吃法出名,軒福樓往後的經營再也不愁了!

易不靜在那邊喜極而泣,這邊748還在勸宋王嘗試蒜醬油配餃子。

宋王喜好重口,這一吃果然驚為天人。到後來乾脆咬一小口餃子,撮一大口蒜醬,看得748心驚膽顫,生怕宋王一不小心就被齁個好歹。

李成器又吃了兩個餃子才放下筷子,滿意地鬆了鬆腰間的玉帶。

“這黑醬汁甚是鮮美,也是用豆釀製而成的?”

“是。”

“釀製可便宜否?”

748點頭。

“便宜,與製醬的法子類似,隻是需要自然釀曬半年以上。”

“半年便有這好滋味……”

宋王頷首而笑。

“你這醬油一出,大唐多少飯莊酒樓都得重修菜譜,長安城怕是也要熱鬨一陣了。”

748多機靈個統,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學著易不靜之前的樣給宋王行了個大禮。

“這醬油與豆油都隻需菽做原料,雖然消耗人工但造價低廉,正適合百姓食用。”

“肚子裡有了油水,飯菜便更容易飽腹。小的乃是一介草民,深知忍饑挨餓的苦痛,得了這方子也不敢擅專,願獻與朝廷,惟願世間少些饑荒,多一些滋味!”

它這樣說,倒是把宋王說愣了。

他放下筷子,盯著748看了一會兒。

“你說要把豆油和醬油的製法獻給朝廷?”

“正是。”

宋王的目光一直在748的臉上打轉,確定它是真心實意想要獻方,這才笑著點了點頭。

“你是個高義的小子。”

“這樣吧,明日孤去你那個油坊看看,若真如你說的那樣,孤便拿了你的方子呈稟陛下。你放心,你獻方有功,朝廷不會虧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