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停車不方便,施鈺堅持不讓王昭送自己過去。第二天一早,用行李箱將道具裝好,坐地鐵去了醫院。
每次活動雖然持續的時間不長,但是都需要提前跟病房老師溝通。因為她需要跟醫院工作人員,還有其他公益教課的老師溝通。確定每次活動或課程的目的,規劃執行方案,提前給工作人員,家長做好宣教活動。
不能好心,卻辦了壞事。雖然是公益行為,但也承擔著一定的風險。
施鈺通過幾次活動,認識了幾個投身公益事業的人。
有已經退休的老師,有在這個行業十多年的同齡人,還有比她還小的社工專業的大學生。不知道他們在生活中是什麼樣的狀態。但是在醫院時,會讓施鈺覺得世上還是好人更多。
在表演前,孩子們上了一節科學觀察課。結束後有些大孩子,幫著老師搬小板凳,大人則幫忙移動桌子,清出一片空地。
雖然施鈺以前經常要做工作彙報,或者給客戶做宣講,有不少公開演講的經驗。但是這樣的表演還是第一次。看著已經排排坐好的小朋友,施鈺還是很緊張。
深呼吸一口氣,和沈責霖還有黃佳婷一起走到空地中央,舉起木偶,主角到位。病房老師以前是語文老師,聲情並茂地幫忙念旁白,讓人瞬間置身故事之中。
他們的偶劇沒有那麼的藝術和複雜。更像小時候,我們拿著洋娃娃甚至一隻筆,和朋友扮家家酒。隻是如今在形象上,與所講的故事更貼合,還可以在操縱上實現一些動作的變化。
很短的一個故事,二十分鐘就結束了。看著台下有些意猶未儘的小朋友,施鈺心裡滿滿的成就感。
除了今天表演的道具,施鈺還照著經典動畫形象,做了幾個比較小的木偶。
本來想把這個消息,作為驚喜在演出結束後告訴小朋友。但是病房老師擔心這樣,會引起類似玩具爭奪的混亂局麵。
商量下來,這些道具都留在了病房教室。後續老師會根據課程安排,定期讓木偶返場。會讓年齡稍大些的孩子學習操縱,或者讓孩子們自己寫故事,然後再通過木偶演繹。
等到患兒都離開後,沈責霖問道:“李老師,牛牛今天怎麼沒來。他出院了嗎?”
牛牛是之前參加過話劇表演的一個小男孩,因為白血病住院。上次演出時,病情比較穩定了。
上次表演結束後,牛牛還興高采烈的跟他媽媽說,長大了要當演員,還要沈責霖哥哥做他的導演。
黃老師又環視了一遍教室,確定沒有患者和家屬在這後,歎了口氣。剩下的人都倒吸了一口氣。
“上周複發了,嚴重感染,現在應該還在ICU。”
在場的人都沉默了。
“李老師,您經常聽到看到這樣的事,會不會受不了。”今天來幫忙的實習生妹妹,露出痛苦的表情。
“當然痛心,尤其來我們這的都還是孩子。越是覺得心裡難受,我越希望孩子們,能體驗到健康小孩的快樂。我這個年紀已經看過太多無能為力的事,做自己能做的吧。”
除了少部分人是為了鍍金。既然選擇這個行業,肯定是懷著一顆助人的心選擇的這條路。但也正是因為這份善良和悲憫,更容易共情悲傷。即使痛苦,也要前行。
“婷婷,你平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嗎?”離開教室,施鈺問黃佳婷。
“嗯。常常覺得無力。現在還有很多問題,醫學都沒法解決。”
“你沒有想過放棄嗎?或者怕自己水平不夠,耽誤了病人。”施鈺提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當然。所以我需要一直學新知識,積累病例,練習手術操作,還有鍛煉心理素質。醫院也在幫年輕醫生成長,比如主任帶著查房,定期舉行病例研討會等等。如果一開始就放棄,那就沒有專家了。”
黃佳婷一直都是這樣,確定了目標,就能貫徹到底,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會放棄。施鈺忍不住,給好友,雙手豎起大拇指點讚。
“在候診室,放定格動畫製作的教育短片,或者吸引小孩注意力的動畫,對你們會不會有點幫助?”施鈺想起地鐵上看到的各種教育短片。
“或者一些特殊患者,需要醫生反複口頭叮囑,或者很常見的觀念、疾病誤區之類的。”
“嗯,那肯定是有用的。但是這個需要跟醫院行政層溝通。”
“那肯定,那你先幫我收集下兒科的需求好嗎?”
沈責霖說:“加上我。”
黃佳婷想了想:“可以,你們確定要做嗎?牽涉到院級層麵,這個工作量和流程會很長。”
“先做了再說吧。”沒想都有一天她會說出這句話,施鈺感覺有什麼東西從心裡飛了出去。
“好。”
到家時,王昭已經做好了飯。王昭把湯端到桌上,施鈺跟著擺好了碗筷。
施鈺:“哇,這個蘑菇湯好鮮。”
王昭:“那你多喝點。”
施鈺:“也不怎麼見你做飯,為什麼這麼厲害?”
“大概有天賦。”王昭一本正經的自誇。
施鈺看著他笑而不語。
王昭:“明天我送你。”
施鈺下意識就回答:“不用啦,太早了。我晚上預約個車。”
“就是因為太早。”
“現在挺安全的,不用擔心。”
王昭放下手中的筷子,望著施鈺。
“怎麼啦?真的不用這麼辛苦的。我沒彆的意思。”施鈺一臉認真。
“如果是我,你有車,且會開車,會送我嗎?”
施鈺抿了抿嘴唇,似作出巨大的決心:“好吧。那你早點睡,我明天喊你。”
王昭撐著頭,皺眉看著她:“你不會不喊我,一個人偷溜了吧?”
施鈺無奈的笑了:“說什麼呀。我才不會,但你提醒我了,哈哈。”
王昭露出一個既生氣又無奈又想笑的複雜表情。
“放心啦,我不會的。做不到的事,我不會說的。”
聞言,王昭終於笑了。
已經到站台檢票口了,王昭再也不能跟著往裡走了。
施鈺仰頭對他說:“那你去公司注意安全。要麼你在車上睡一覺再走吧,還這麼早。”
“嗯,你到家了給我發消息。那個,”王昭支吾著:“你在車上無聊就給我發消息。”
“我不會無聊的,我困得很,估計上車就睡著了。睡醒了我還可以看小說,還能跟旁邊的人聊天。我還能......”施鈺故意抬杠。
王昭被她氣的,狠狠捏了下還抓著的手。
感受到手上力道的施鈺,笑的都看不到眼睛。
“我上車了真的會睡覺,醒了給你發消息。倒是你,到公司了給我消息。”
前麵排隊的人已經進去了一半。
施鈺微微側頭,將被握住的這隻手,屈肘舉起,讓略微粗糙的手背貼著自己的臉。
施鈺鬆開手:“你走吧,注意安全。”
還停留在臉上的手,輕輕地一下一下來回移動摩挲。
眼看著閘機前麵快沒人了,王昭才說:“你進去吧。”
但是,施鈺忘了一件事。
到家後,簡單收拾了一番。媽媽就神秘兮兮的,叫她到客廳。
“聽你姨媽說,你有對象了。”媽媽一副無法掩飾的高興表情,但還要假裝嚴肅。
雖然是母女,但是直接被問這麼私密的問題,施鈺還是覺得很尷尬。除了被催婚,施鈺從來沒有和家裡人聊過任何關於感情的話題,不僅是愛情,友情,親情都沒有。
說起家裡的事,也都是親戚之間的各種關係往來,或者具體的事務。也不會互相分享自己最近發生的事,隻會問下近況,互相囑咐注意健康、安全之類的話。
他們當然是互相在意對方的,也願意為了對方作出貢獻犧牲。這一點施鈺從不懷疑,而她也隻會通過做來表達。
也許在媽媽看來,這隻是歸到結婚這個命題裡的,一件好事。
但是“對象”這個詞,對於施鈺來說,還包含情感的流動。她還是無法和父母談情。
抑製住尷尬、難堪的情緒,施鈺說:“還不是。還在相處中。”
但是這個消息,對於媽媽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好消息了。這是她第一次從女兒的嘴裡聽到有在相處的人。
施鈺記得她說的是有喜歡的人。不知在哪個環節就直接變成有對象了。
躺在沙發上,齜著大牙哈哈大笑的施鈺,和媽媽一起在客廳看情景喜劇。突然茶幾上的手機屏幕亮了。施鈺瞟了一眼,下一秒意識到什麼。不動聲色,又迅速的拿起電話。
但媽媽還是以一種,假裝不是打探的語氣問道:“誰啊?接啊。”
“好,那你先看。”施鈺麵色不變,慢騰騰的走回房。瞬間反鎖上門,生怕秘密被發現。
回房後,早已過了視頻通話的接聽時間。回了條信息,王昭直接又撥了一個視頻過來。
施鈺猶豫了兩秒,還是接了。
屏幕中突然出現的大臉,讓施鈺一慌,非常不適應。
以前,她從來沒有這麼近的看過王昭。想必對方看到的也是這麼近的自己。施鈺頓時有種妖怪現形的恐慌感,還有一種難言的羞恥感。
“在乾啥?”
“看電視。”
“哦。”
“你到家了嗎?”
“還沒。”
接下來要說什麼?施鈺眼神左右亂飄,不敢看屏幕。好像隻要她不看,彆人也看不到他。
“不用說什麼,讓我看看你就好。”
施鈺本就不上不下的心,聽到這句話更亂了,臉也紅了。
不需要找話題,緩解尷尬感後,她也稍微平靜了一點。慢慢鼓起勇氣,將眼神轉回屏幕。這才注意到,王昭還在東寧的家裡。
“你還沒飛?能趕上年夜飯嗎?”
“差不多。”
“那你什麼時候去機場。”
“準備走了,想看看你在乾什麼。”
“那你快走啊,彆誤機了。晚上我們再視頻也可以啊。”
隻要專注到在意的人事上,就不會被潛意識營造的不必要的情緒乾擾。施鈺自然而然地說出了心裡的關心和想法。
不知是不是鏡頭太近的原因,看著屏幕裡滿含笑意的眼睛,笑得嘴唇咧開,露出的牙齒,分外潔白亮眼,讓施鈺的心神跟著一晃。
王昭“好,那你晚上一定打給我。”
“嗯嗯。你快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