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大奶奶吧。”二明子趕忙上前攙扶,神色恭敬,伸手過去攙扶
“不敢,老身正是。”楊氏微微欠身,聲音溫和
楊氏母女三人在二明子的引領下,緩緩步入了這方院子
楊妃在屋內,早已聽見雙方對話,按耐不住內心的喜悅與急切,三步並作兩步迎出門去:“姐姐,你可算到了。”
“妹妹!”楊氏亦是激動不已,多年未見的思念和牽掛,在這一瞬間如決堤的洪水一般傾泄而出,二人幾乎同時摟住對方,止不住熱淚沾襟。
“娘,姨娘,看你們咋都這樣,要哭也得進屋再哭啊。”二娘清脆的聲音打破了這傷感的氛圍,她一邊笑著,一邊拉扯二人進了院子,又進了上房。
眾人落座之後,二娘調皮的眨了眨眼,打趣道,“這回呀,讓你們二人哭個夠,把這些年的眼淚都流光嘍。”話語中滿是少女的活潑與俏皮,讓原本凝重的氛圍稍顯一鬆
楊氏佯裝嗔怪而又疼愛的點點二娘的額頭:“這個小妮子,就知道拿娘和姨娘打趣。”
楊妃也歪過頭來看著她,眼中滿是好奇與喜愛:“這是姐姐的大女嗎?”
“不,是二娘。”楊氏笑著答道“自小就天不怕地不怕,就是隻脫了韁的小馬駒。”
活潑可愛的二娘,引起了楊妃的極大興趣,她情不自禁拉住二娘的雙手,上上下下打量起來,眼神中滿是欣賞,仿佛看也看不夠。
二娘也不是怕羞的人:“姨媽,你這樣盯著人看個不夠,倒像個相親的媒婆。”
“姨媽我就是在相親。”她轉對楊氏說,“姐姐呀,你是哪輩子修來的這樣大的洪福,怎就生出這樣一個天上難找地下難尋的俊俏閨女,瞧瞧這眉眼身姿,靈動輕盈,合像那天宮歸來的瑤池仙子。”
楊氏笑著輕輕搖頭:“看你說的,二娘模樣是比她的姐妹周正些,可也沒像你說的那樣啊,天底下都沒人了?”
“姐姐,妹妹我在皇宮,什麼樣的美人胚子沒見過,可真就沒有比得上咱家二娘的啊。”楊妃神色極為認真
二娘倒是誌得意滿:“姨媽,真像你說的這樣,我把帝都後宮都壓了,你何不把我送到宮裡去。”
楊妃含笑點點頭,眼中略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姨媽就是這個意思。”
“二娘,你不要胡鬨。”楊氏臉色瞬間變得嚴肅起來,聲音也不由的提高了幾分
“娘,不是胡鬨,姨媽要是舉薦,女兒就真的進宮。”二娘撅著嘴,一臉倔強
“住嘴!”楊氏動怒了,“俗話說侯門深似海,後宮就是地獄呀。進了宮就如同賣身為奴,一輩子彆想回家,娘也永生見不到你了。”
二娘卻是信心十足:“那是彆人,她們沒有福分,女兒我就不同了。你看今天陛下看我的那個眼神,女兒我一旦進了宮,一定不會在後宮埋沒沉淪。”
楊妃聽了二娘的話,不禁微微一愣,發問道:“二娘,你說陛下看你的眼神,難道你們見麵了?”
“是這樣,我們來時在長安城外,驢車與陛下的坐騎相撞。”二娘將事情經過仔細述說一番,“當時,我抬頭望去,正好同陛下的目光對上,他的眼神裡仿佛有驚訝,還有一絲彆樣的東西,我也說不清楚,總之,我覺得他對我是有印象的。”
楊妃聽罷,分外興奮:“姐姐,有了這番相遇,二娘入宮之事便十有八九了。妹妹回宮便向陛下提起。”
“後宮險惡,二娘還是不要進宮受那份罪為好。”楊氏憂心忡忡地看著二娘,眼中滿是不舍與擔憂。
“唉!”楊妃先是歎口氣,“我的好姐姐,妹妹何曾不知後宮諸多凶險,正因為如此,才要我的外甥女進宮,也好做我的幫手。”
“妹妹此話何意。”楊氏疑惑的看向楊妃
“兩年前,皇後崩逝,陛下對我更加寵愛,妹妹幾乎是夜夜專寵。”楊妃眼中閃過一絲幸福,但很快又被憂慮所取代
“那你為何還歎氣呢?”
“姐姐有所不知,陛下雖對我恩寵有加,幾次意欲立我為後,但均招致孫太尉等一班重臣的反對,聖上也做沒奈何。”楊妃臉上滿是落寞與不甘
“如今楊孫兩姓爭鬥多年,局勢愈發緊張。孫氏把持大權,鞏固朝中地位,對山東氏族進行血腥大清洗,趙氏、侯氏相繼被殺,山東氏族兵權幾儘旁落,我們楊氏失去兩位重要的政治同盟,如今已然是舉步維艱。”楊妃深感局勢惡劣
“多少親族兄弟的仕途被按下暫停鍵,大哥哥帥才,更是長期滯留在州刺史的任上,多年未有寸進,我在後宮沒有自己的勢力支持,亦是如履薄冰,如此下去,楊氏危咦!我等世家女子,嫁入宮廷,興衰榮辱早已絕非一人,為家族而活,為身後父母親族而爭,也不負了家族予我多年供奉”
說到此處,楊妃轉而握住楊氏的手,懇切道“我知姐姐純善,不耐煩理這些無趣事兒,但我觀二娘,性子像極了應國公,一樣的聰慧果敢,國公天不假年,未能讓並州賀氏以世家大族為尊,終是少了個“貴”字,二娘端可承其誌向,勿要讓國公期待落空啊”
楊妃看著光彩照人的武二娘,“天下像我這外甥女一樣的美貌女子燦若繁星,說不定哪天就會有人獻媚舉薦。我們的二娘不去,日後也有彆的美女進宮。如若二娘人宮,得蒙陛下寵幸,妹妹我人老珠黃那一天,能有二娘的照應,妹妹的下場不至於悲慘。姐姐,怎麼樣,就讓我試著對陛下舉薦一下吧,若二娘有緣便可成,如無緣,也就作罷。”
楊氏是個善良的人,聽了楊妃的話,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之中。她深知後宮的凶險,也明白楊家如今的處境,但讓自己的女兒踏入那充滿危險的後宮,她的心中又是千萬個不舍
二娘坐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母親和姨媽,心中既有對皇宮的向往,又有對未知的恐懼,但她那倔強的眼神,似乎已經表明了她的決心……
“娘,你讓我進宮給姨媽做個幫手,你就答應了吧。”
事已至此,楊氏怎好再反對,便默默點了頭
太尉府
太尉孫弘的府邸恢宏奢華,在長安城中的顯赫僅次於皇宮了。
因為孫太尉不僅是皇上的舅兄,又領首輔要職,掌控著朝堂上諸多要害,真正隻是皇帝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下午的陽光依然明亮,照進客廳中,照在兩位重臣的身上。他們一位是主人孫太尉,此刻他麵容威嚴,眼神深邃而銳利,仿佛能洞察一切,多年在朝堂上的摸爬滾打,早已讓他修煉出一種不動聲色,卻能掌控局勢的氣勢。另一位便是前來拜訪的中書令良九臨,神色略顯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和狡黠。
二人挨得很近,是在密議,多年從政的經驗告訴他們隔牆有耳,他們的對話可稱得上是咬耳朵。
良九臨的胡子輕輕顫動:“太尉,楊妃乃弘農楊氏女,這楊氏一族,本就是前朝遺患,如今早已改朝換代,合該趕儘殺絕,但楊氏一族根基深厚,勢力盤根錯節,決計不能冊立為皇後,若讓其稍有振作,焉知。。”說到此處,良九臨微作停頓,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焉知楊妃為後不會拿我們下手,為死去的山東氏族雪恨報仇。”孫太尉接過話茬,聲音低沉沙啞
“這是必須防範的。”良九臨眉頭緊鎖,不無憂心,“而今楊妃受寵,下官苦思冥想,得一釜底抽薪之計,不知可行否?”
孫太尉目光如炬,緊緊盯著良九臨,似乎已猜出他心中所想,嘴角微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九臨是欲向陛下獻美,以奪楊妃之寵?”
良九臨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欽佩之色,連忙拱手道:“英雄所見略同。太尉對下官心事洞若觀火。”
“獻美的人選至關重要,那楊妃入宮多年榮寵不衰,定然深諳取悅陛下之道,進獻之女,若不能敵她,便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下官自信此女定能勝過楊妃。”
“怎可見得?”
良九臨眼中閃過一絲得意之色,緩緩說道:“此女姓楚名湘靈,年方一十三歲,雖是豆蔻年華,卻是出落得亭亭玉立,儼然二八佳人。不隻美貌勝過月宮仙子,更兼精通音律,長袖善舞,吟詩作賦,無所不能。更有一絕妙之處,此女書法極佳,據說臨摹王羲之的書法幾可亂真,當今皇帝陛下最好書聖之字,若這湘靈入宮,憑借她的才情美貌,定不叫那楊妃專寵於前啊。”
“真有此佳麗,倒不失為移花接木的好計策。”孫太尉問,“她是誰家的女子,可懂宮中的禮儀?”
“是一位小京官之女,至於禮儀,尚需些時日調教。”
“嗯”孫太尉略作沉思,一錘定音:“既然如此,那就抓緊調教,以便擇時送入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