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姬玥青1(1 / 1)

《異秦史——二世傳》

公元前210年,秦世子扶蘇於邊關得詔書。此詔書一改始皇往日之慈,偽罪數條,賜死。世子知是寺人趙高之輩之矯詔,乃弟之故。世子為全孝道,且不忍手足相殘,終於決定,遵王命以死謝天下。

然賢德之人,天不絕之。世子素有賢名,下愛之,願為其死。混沌數日,世子忽醒,驚覺舊人俱在,身處斯人墓塚。得天人之示,得脫困境,處未知之地(異度空間)。於彼,世子建國,得實舊抱,德治天下,自稱二世,自謂異秦。

秦十世元年,其時大秦帝國往日的王室權威與榮耀正在一點點消散,消失殆儘不過是時日問題。天下諸侯暗中已不乏有稱王稱帝,秦南有吳、楚,北有商、燕,西有魏、韓。秦國居中,沃土最多,最適宜穀物生長,卻無險可依,三麵皆有強敵環伺,大有蠶蟲食葉之意。唯有東邊則有一處死地:瘴樹林。各國間的戰爭頻起。紫宸的登基還在進行,他的心卻係在正在待產的皇後身上。雖然他已有兩子,但對這一胎卻是極看重的。皇後夢龍而孕,太卜卜之得吉。

從後宮傳來消息,皇後衛氏誕下一女。

其時,朗朗晴日,五星連珠。占星師預言,五星晝現,牝雞司晨,兵起大治。小解,大秦國將有奇女一統紛亂之天下,屆時常年征戰的列國將和平盛世,此祥貞恰恰應在新生的帝姬玥青身上。又有經緯之讖語稱,得此女間得天下。

然而事與願違,因為這星象與讖語,引得秦王室對此女追殺陷害,又有雄心之梟雄為得此女而起戰事。故世人又惡為禍水。

因為這個緣故,這玥青自幼得到父母殊寵,百般技藝,小到武術,大到帝王之術,無一不授,因此亦被哥哥弟弟所不容,甚至引為異類,惟獨人前百般親厚。

然則,帝王之家,公子帝姬除卻潑天的富貴較平民,不過多一副麵具與萬般的不得已。玥青生來就得一身榮寵,被寵得的有些天真爛漫兼飛揚跋扈。在她眼裡,秦國王宮不過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愛她的父王與母後,寵她的哥哥姐姐,敬她的弟弟妹妹。

沒有酷愛擺兵布陣的特長,沒有殺伐決斷在頃刻之間的決絕,亦沒有做大事心狠手辣的手段,更沒有運籌帷幄於千裡之外的雄略。隻是讀書略通,有些走馬識碑的本事,也時常舞槍弄劍以娛雙親。十世便覺得此女頗有乃祖之風,文武全才。其實他心裡何嘗不知道把希望寄托在稚子幼女身上是多麼的渺茫,然而希望就是希望,占星師的預言也不容置疑。

十四年,帝姬初長大,那些經緯之讖語便隨她的長大,大有甚囂塵上之勢,被傳得神乎其神。前來提親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十世這才忽然意識到,帝姬終是要嫁人的,多年的寄托終歸是徒然。諸侯們仗著國強力壯,話語間雖是十分恭敬,卻是咄咄逼人,大有逼婚之勢。十世紫宸一點也不敢怠慢,稍有不慎,他們便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興兵來犯。和王室親厚的諸侯國大抵是姻親之國,王室的帝姬多有嫁入諸侯國的舊例。

如今他們來求親是無可厚非的事。但是這次他們求取的是嫡出的帝姬,帝後的心尖肉,自然不同以往。十世紫宸在眾求親者中,選了又選,慎之又慎,最後選重商國的皇子衛逸。衛逸年少才俊,無論是年齡相貌,還是才學賢達都和帝姬很匹配。還有最關鍵的一點,皇後一力保薦。皇後本是商國公主,帝姬又是皇後嫡出,有這一層的親厚關係,相信帝姬在商國必定不會太過辛苦。紫宸如是想,於是定了這份親事。原想,此事便算是塵埃落地的。

沒想事情越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盛傳已久的讖緯之語如今已深得人心,帝姬玥青的歸宿成了各諸侯國間的博弈。

紫宸剛定下親事,前朝便鬨得不可開交,偏偏後朝也不得安寧。

那些諸侯在朝堂上的關係錯綜複雜,有許多藏得很深的代言人,為著這件關乎王命的大事都先後跳出來,為其背後的勢力據理力爭。後宮的嬪妾也多各國進獻的女子,不管得不得寵,此時也使出渾身解數為各諸侯國進言。

這還不算,偏偏帝姬玥青也不是個省事的。平日裡嬌縱慣了,她對自己的親事自有一番想法。並不想像她的姑姑、姐姐們一樣,做為一件安撫諸侯的禮品,任由人糟蹋。她原以為,以她的殊寵,可以擺脫這樣的命運,但是這一天還是來了。

她去找她的父王興師問罪,最後是捂著臉哭著跑出來的。自那一日起,她的父皇再也沒來看過她。除了雙眼微紅的皇後,平日裡與她交好的手足、嬪妾,再無人來問。人情冷暖,玥青終是知道了,忽然明白原來她人前所有的風光,不過是因為她父王的殊寵。

“青兒,她怎麼樣?吃飯了嗎?”陰沉的房間裡,十世紫宸眉頭緊鎖,國事家事,他已是身心俱疲。他知道,無論他把青兒嫁與那一國,其他幾國必定不服氣。為得不過是是那流傳已久的讖緯之語,得玥青帝姬者得天下。他的謀士告訴他,如今他有兩條路,一是將玥青殺了,二是趁此行美人計,來個二桃殺三士。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