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1)

港灣Harbor 新紙一張 6427 字 2個月前

H省的冬季乾冷瑟瑟,進入十二月,地處南部山區的板山坪鎮卻泛起了不同以往的陰冷。眼看本次調研即將收尾,結果同行的同事卻相繼病倒,吳工作為項目負責人,盤點了手頭工作,索性就放緩節奏,安排大家原地休整兩天再待後續。

板山坪是林曼團隊接觸的首個傳統村落保護項目,為了更好的了解當地村落生態,團隊安排此次駐紮地就在村子裡。

林曼難得沒有病倒,索性趁著休整,打算跟著老鄉進山溜達一番。老鄉去給出行用的機動三輪車充氣,她便無所事事的打量著眼前的院落。

一陣轟鳴聲由遠及近,林曼目光所及,隻見一小夥兒騎著摩托拐進院中。

“熊叔~~熊叔~~。”

車子熄火,小夥兒扯著嗓門叫喊,坐在座上,並不著急停車。

與想象中的帥哥機車畫麵不同,林曼看著與小夥年齡極不相稱的破舊車子,腦海中漂浮的卻是兒時那句熟悉的廣告詞:“風馳天下,大運摩托。”想到此,抿嘴樂了。

小夥兒察覺,不覺尷尬,反倒急迫的催喊了兩聲:“熊叔,車子給你放哪兒呀?”

“哎,來了來了~~”

熊叔忙從後屋走出。看到來人,指著西牆一處空地:“靠那兒放吧。”

“不騎了嗎?在家也是閒放,你們要用就接著用。”

小夥兒把車挪正,拔下車鑰匙,遞還給他。

“謝了叔,我們的車修好了,能用了。我看你這車蹬子也鬆了,就讓修車師傅順手給捯飭了下。沒彆的事兒,我就先走了。”

“車子還了,你咋回去哩?”

“劇組的人去鎮裡布景了,一會兒我聯係他們,回來時捎上我。”

“那得啥時候了?”

“......”

“你呀,也彆折騰了。剛好我要上山,一道兒把你送回去。”

“好嘞叔,聽你指揮。”

“行,那等我收拾收拾,咱馬上走。”

熊叔轉身進了屋,小夥兒眼看自己這回程有了安排,自在了不少,開始打量起一旁的林曼。

“你是熊叔的......?”

林曼看小夥兒跟自己搭話,想來一會兒也要同路,客氣回話。

“我是給村上做規劃的,跟你一樣,搭熊叔便車,進山。”

“哦~~~~怪不得。”小夥兒點頭,似是確認內心想法了一樣。

“什麼怪不得?”

“嗨,我還以為你是粉絲呢?!”

“粉絲??”

小夥兒看林曼滿臉問號,索性就解釋兩句。

“我們劇組在這兒拍戲呢,有不少小姑娘、小粉絲找來。我開始以為你也是呢,看你這打扮,又覺得不像。”

“我這打扮?我這打扮怎麼了?有問題嗎?”

林曼看看自己衝鋒衣牛仔褲的標準設計人裝扮,不覺所以。

“沒問題哈,沒任何問題。”

正常人聽到劇組拍戲,肯定好奇。但小夥兒瞅這姑娘的關注點異於常人,趕忙截住話茬。

“一般小姑娘來追星,都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我看你這挺樸素的......”

林曼心道你還來勁了是吧?倒是跟我穿啥杠上了?

小夥兒眼看她的表情越發淡漠,也就收了聲兒。

等熊叔把三輪車推出來,兩人頗有默契的分道車子兩側。小夥兒不跟熊叔客氣,一把把住車把,爭當司機。林曼趁勢帶上大門,跨步上車。三人不緊不慢向山上駛去。

“小樂呀,你們這還得幾天呐?”

熊叔抬頭望望天,又張開手掌翻覆來去,感受空氣的水潤。

“這天可是得冷了啊~~”。

“嗯,就是冷了,這兩天夜裡我們都是蓋的兩層被子。山上真是太冷了,跟我們那兒不一樣,我們是乾冷,山裡陰冷。”

小夥兒說完就象征性的打起了噴嚏,隻是這不留神還操控著車把,車身隨著噴嚏左右擺動,猛地給林曼直接來了一個“神龍擺尾”。得虧她及時抓了身側擋板,免一屁墩兒。

“林工,墩著沒有?”

熊叔先是看顧她,又對前座人道:“樂兒呀,騎車冷吧?要不你下來讓我開吧,我穿的厚,吹不透。”

小夥子很是聽勸,當即停車跟熊叔換了位置,坐在了車後。

“沒事兒吧,林工?是叫林工吧?”小夥兒真是自來熟,完全沒有丁點兒尷尬和冷場。

“沒事兒,我姓林,叫我林工就行。”

“喲,你這名字挺個性。”

“我隻是姓林,但不叫林工。我們做設計的,一般都稱呼人這工那工。”

“哦哦,搞技術的呀,專業人士。”

“我叫李家樂,可以叫我小樂。”

“嗯。你好!”

“你們是來做什麼的?熊叔說你們是搞什麼?規劃?”

“對,做規劃設計的。”

“哦哦哦~~那是乾什麼的?”小樂似懂非懂。

“怎麼說呢?就拿現在的板山坪來說吧。這個村鎮是目前我們H省內有完整記錄的曆史文化名村,但現實是村民的生活生態破壞比較嚴重,所以我們這次來就是對整個村鎮做保護性的規劃。往小了說,你可以理解為防止一些曆史古跡被進一步破壞掉,順帶優化下鄉村的生態和居住環境,讓老鄉們的生活環境更舒適些......”

林曼說起自己的專業,話多了不少,人也跟著活泛了些。

小樂聽她聊起了工作,也有了話頭。

“那咱們可真是有緣。我們這次拍的是個現代劇,也跟脫貧致富相關,是根正苗紅的正劇,上頭可是點名是要上星的。所以等這部搞完呀,我們一哥就不單單隻是流量了......”

小樂暢想起自家那位往後的星途,頗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飄飄然。

再看人姑娘,仍舊一副乾我何事的作態,小樂心下了然。裝吧,我就不信你不好奇我們一哥是誰?

誰曾想,姑娘毫無反應。反倒是他,實在忍不住嘚瑟。

“哎?~知道我們一哥是誰嗎?一哥!”生怕姑娘震驚似得,還對人擠眉弄眼百般暗示。

“誰呀?”林氏直球迎麵撲來。

“擦,彆告訴我你不看電視啊?!一哥哎,卜一,一哥!”小樂無語了。

“......不認識。”林曼實誠發言。

小樂吐血,享年23。

不愧是擁有話題終結者稱號的林工,一句“不認識”徹底了結了小樂繼續閒聊的欲望。在兩人的沉默無語中,熊叔緩緩開到了劇組所在的半山腰。

劇組取景地,是板子山半山腰的一處閒置磚房。當天要拍攝的主題,是村鎮乾部走訪村裡貧困戶,調研村民居所情況。小樂趕到時,男主和卜一正在補妝侯拍。老劉看到小樂,趕忙招手示意,把卜一的棉服交給來人,他騰出手去一旁接聽來電。

熊叔把小樂安全送到,眼瞅著身旁眾人各司其職有序忙碌,便好奇的環顧著周圍這些熟悉卻又陌生的場景,把身後的林曼忘了個乾乾淨淨。

索性本就沒有什麼正事要忙,難得休息一天,進山也是打發時間而已,林曼也就有眼色的下了車,退到一旁,沒有打擾熊叔的“雅興”。

這邊老劉剛掛了電話,便看到副導拉著村乾部著急忙慌往外走。

“嘛去呀?”

“找人。”副導火氣衝天。

“怎麼了這是?”老劉不明所以。

“嗨~~還能怎麼。缺人唄!”副導見是老劉,嘚吧了兩句。

“少了個搭子。剛一遍鏡頭過去,牛導說感覺不對,倆男的對著老頭老太做思想工作,沒有緩衝。平鋪直敘的沒有衝突點,鏡頭有點兒乾巴。讓找個女的來搭一下,試試場。”

“那誰,王悠然呢?那不現成的女演員。”老劉好心支招。

“哎~~她在就好了!這姐們趕拍了兩天,昨晚上請假走了,去S市補一錄音,最早也得後天回來。”

“不就走走場嘛,不行就從這人裡拉一個。”

“哪兒成啊。也不知道牛導這是哪門子的靈感迸發,剛拉著邢越和你們卜一,仨人臨排了下,有點眉目了。這不,就讓找個正經的女村委來。”副導想想就頭大。

“嘖嘖~~真是鮮招兒哎!那你可是得喊上人家趙村長。人家地界兒,這得指望人家,不然你得扒瞎!”

老劉瞅著跟在一旁趙村長,適時給副導幫了幫腔。

“哎~~哎~~,幫忙而已幫忙而已,談不上的。我們村裡都是些媳婦、伯娘,上不了台麵的,就怕幫不上忙~~”趙村長是實誠的農村漢子,受不住彆人吹捧。

老劉有心幫副導抬轎子,要給村長再戴高帽,隻聽副導詢問:“哎,那女的誰呀?”

老劉和村長順他目光同時望去。

“喲,老熊、林工,你倆上來啦?!”

趙村長一看是熟人,走近熊叔車旁,轉身同副導介紹:“我們村老熊,你們見過,摩托車就是借他家的。這是從省裡設計院來的林工,來給我們村做規劃的。”

村長話落,副導有了片刻沉思。老劉觀其狀態,盲猜了他的想法,替他開了口。

“林工是吧?不知道這會兒方便嗎?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能不能麻煩您......”

兄弟,你真是我兄弟。副導當場就想給老劉磕一個。

就這樣,林曼被帶到了牛導麵前。

常人見到名導、演員,受其光環,多是激動。若有機會交流接觸,更是難免緊張、磕絆。但林工偏就不是一般人。

牛導見她年紀輕輕,打量上下,問她:“從哪兒過來的?”

“......需要幫什麼忙?”林氏直球再度上線。

“你是學生?還是這村上的工作人員?”

“我是Z市設計院過來做項目的,您這兒有什麼事是需要我幫忙的呢?”

“哦,這樣啊,我們有場戲,需要........”牛導看姑娘執著於了解具體情況,省了客套,簡單直接的就把搭戲的事情說的一清二楚。

林曼聽完,沒有及時反應。牛導還當小姑娘這是純素人聽說要上鏡拍戲的應激反應,正要給她做疏導工作,隻聽姑娘問:“那你準備好做調研用的調研問卷了嗎?”

得,白操心一場。人家這哪是緊張,人家是完全乾起了自己的規劃老本行。牛導隻覺得這姑娘有意思,忙叫道具拿來問卷,連帶招呼侯拍的邢越、卜一過來捋戲。

待百合獎影帝邢越和內娛頂流卜一同時出現在林曼眼前時,她淡然的一如見到院裡新入職的同事。邢越端起架子,完美的展現了影帝該有的風度,收斂一笑,道聲你好。林曼毫無見到明星的興奮反應,也就客套一聲,你好。對於卜一,她連帶致以禮貌微笑。

卜一似是第一次遇到素人見他的這種狀態,漠視、淡默的心若無物,旁若無人。安靜的聽牛導重新調整台詞,做銜接、拆分。拿到分配的台詞後,平靜的瀏覽、默讀。

待他正要提議三人串詞對戲,隻見林曼舉手,望向牛導:“導演,這張調研表不合適。”

牛導示意她說:“你要拍的是工作人員對大爺大娘的居所情況進行調研,調研表的內容應該圍繞房屋情況、他們的日常居住使用情況有所延展,這樣大爺大娘才會圍繞他們的日常生活展開對話。但這張調研表裡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側重於對扶貧建房政策的一些宣傳,跟兩位男同誌的調研問話邏輯上有脫鉤。”

牛導略加思索,示意她繼續。

“如果把調研問卷的前半部分調整下,換成我說的圍繞舊房情況展開。這樣兩位男同誌的問話就說的過去了,兩位上門先跟大爺大娘圍繞老房子拉拉家常,引出老兩口對房子的話題,然後再接入扶貧政策中關於舊房修繕的宣講。這樣一來調研邏輯是通順的,二來也符合跟老年人聊天的節奏。畢竟兩位飾演的角色是駐村乾部,村乾部生活在農村,紮根在農村,跟老鄉的聊天對話沒那麼官方,家常些會顯得比較自然、和諧。所以,我建議問卷第一頁調整下,第二頁可以保留。當然了,這隻是我個人建議,在您麵前就是班門弄斧了。”林曼說起自己的專業事項,不卑不亢,完全是出自職業的考量。

牛導卻喜上眉梢,拍正劇就怕假大空,不接地氣。這小姑娘彆看是第一次接觸,但提出的建議卻非常中肯。也是,導演視角和群眾視角畢竟是兩個概念,片子嘛,就是拍給老百姓看的,所以,他接受了林.老百姓的建議,並誠心的請問小姑娘有沒有合適的調研問卷可以借用下?

林曼乾脆利索的調出了院裡自用的調研表,刪刪改改一番,發給了工作人員。

這邊卜一和邢越也沒閒著,尤其是邢影帝,看著對自己不感冒卻對牛導“指手畫腳”的林曼頗為好奇,不動聲色的跟一旁人員打聽。

“這誰呀?哪兒找的?”

助理接話:“村上找的,好像是哪個設計院來的,碰巧了。”

小樂補充:“嗯嗯,來給這村上做規劃的。跟熊叔上山,被副導抓壯丁抓來了。”

“我說呢,看著不大,還以為是你們一哥粉絲呢。”邢越打趣。

“那可不是,我問人知道一哥不,你猜人怎麼說?”

一群八卦臉,卜一也好奇。

“人說.....不認識.....”

“哈哈哈...哈哈哈哈。”眾人哄笑。

好奇害死貓,卜一無語ing。

牛導結合林曼提供的調研表,對這段戲進行利落調整後,引導三人對戲。怕林曼是首次參與拍攝,難免緊張,提醒兩位大咖多擔待。林曼倒也給力,她的台詞本就不多,就是個記錄員的小角色,三兩句話而已,接的比較順暢。牛導看過程順利,隨就直接開拍。心裡還是沒底,臨場還不忘囑托二位,掌控好節奏,隨機應變。

卜一記在心裡,看林曼繃緊的神情,有意緩和她的情緒。

“彆緊張,第一次上鏡頭都這樣。”

林曼如實回答:“嗯,確實緊張,跟我第一次上評審會的感覺差不多。”

卜一笑了,“沒事兒,到時候就按照台詞正常說就行。就把它當成你正常工作。”

誰料姑娘聽了這話,稍稍凝思,鄭重的看著他:“謝謝你,卜老師,我知道了。”

卜一受不得這一聲老師稱號,心道自己也不曾說些什麼呀。直到開拍他才明白,姑娘是真把他話聽進去了,那狀態自如的,仿佛身入調研一線,認真做著記錄員的工作。總共三句台詞,進門跟大爺大娘打招呼,說明上門目的;再者在卜一飾演的男二跟大爺拌了兩句嘴後,發揮女同誌唱紅臉的優勢,安撫大爺情緒;最後臨走,大爺大媽相送,女主附和男一說辭,客套再見。

林曼想這場景,我熟啊,這不就是調研時的常態嘛。所以在鏡頭開拍時,她不由自主的展現出了真實的職場狀態。尤其在男二跟大爺拌嘴的場景中,她勸慰大爺時,甚至隨手拿起大爺手旁的水杯端給他,讓人喝茶順氣。好在卜一反應快,知道她是無心之舉,不漏聲色的把戲接了回去。出門時,她沒有同兩位男主一道,反倒隨同大娘走在末尾,同老人再見時,她親切的挽扶著大娘的小臂,最後一個走出。

牛導對這些小細節的發揮頗為滿意,感覺很是出彩。卜一卻好奇姑娘在拍攝中的一通寫寫畫畫是什麼。

下了鏡頭,他看著場務找來的那張表,樂了。姑娘真是打工人打工魂,直接當成個人工作了,認真記錄著老人有關房屋的回答內容,堪稱職場還原。

不等他樂嗬完,林曼找來,詢問表單蹤跡。得知來意,卜一差點炸裂。

來人見他手中拿著表單,直接開口:“卜老師,麻煩您把調研表給我,上麵有我標記的一些政策資料,我回去需要查閱。”

卜一一時驚訝失語,常人麵對鏡頭能穩住心神不緊張已經阿彌陀佛了,她竟還能想著工作,真是神人!

林曼見他無甚反應,衝他微笑示意,輕輕抽走他手中表單後,悄然而去。

卜一的目光追隨著那離去的身影,說不出的恍惚感。姑娘的淡然和直白,亦或者說是坦蕩,是他沉浮在圈內多時難得再見的實誠。圈子內不乏八麵玲瓏圓滑世故之人,也不乏故作清高執著人設之人,更有各種浮誇做作的做派之人,戲裡戲外都是活在鏡頭裡的人物,由表及裡又有幾分真真假假呢?林曼的真實坦蕩像是衝破了他眼前的虛浮泡沫,讓他回到了久違的人間。他羨慕她,羨慕她的真實,羨慕她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