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之道(二)(1 / 1)

宋恪還是童工,硬是做了兩行總行長,每日進賬無數,事情多到發麻。

而劉瓊,她說她都當王了,怎麼還得乾活?她需要的是放眼大局。其實她也忙,很多折子還是得她批的,重臣們敲定事情還得她拿主意蓋章的。她這幾年都是一身勁裝,男子裝束,為圖方便都沒打扮。

宋恪也是過了一個辛苦的冬天,但他996習慣了,他以前也是個工作狂,劉瓊根本不管事,公司大小事務都是他操心,畢竟劉瓊給了他一些股份。

劉瓊知道謝衣沒上過這種強度的,隻得安撫,“如今很多人投奔過來,我們也慢慢地可以挑人選擇了,就是高官不好找,請神容易送神難,那不得仔細一點,簡雍可以,反正他在我爹那也沒有什麼事情。”

劉瓊看了看地圖,隻得傷懷,她也被卷到了,不過好歹一切欣欣向榮。

“翼州是真累,而且我們有錢有商品,工資發幾個月百姓手裡就有錢了,市場就得運行起來。等明年秋收之後,三州豐收,天下一時半會打不起來,就把大量糧食賣出去,至少也能多活一些人。不然等我們打過去白骨累累的,也沒意義。”

宋恪拒絕,哪有這麼玩的,“不行,如果想要死更少人,我們應該立刻打過去,現在天下鬨饑荒,我們有兵有糧,士兵們都有強壯身體。應該在曹操發育起來之前,直接橫掃過去,現在江東還沒有穩定,再過幾年,他們有了足夠的糧食,也有了穩定的人心,我們再想打,他們肯定會結盟,到時候才會死更多的人。”

謝衣也不同意慢慢來,這是多好的機會,怎麼能順風浪?兵貴神速啊,劉備的請戰折子已經發了一次又一次了。

“對,此時曹操沒緩過來,就得打過去,一個三分之一血的曹魏,和一個滿血的曹魏,難度可不是一回事。”

劉瓊有些懵,“我們又要決戰官渡了嗎?”

謝衣的眼神變得堅定,“對,這一次官渡,曹操可贏不了了。我們打下來,國庫的糧食也夠,明年有三州之地,就河南地區與遼東黑土地的威力,這漢末現在總人口才三千來萬,衣食就豐足無疑了。拿一半去喂豬都行,我們不再需要這麼多農民,學校,工廠與手工業,還有文娛就可以興起來了。”

劉瓊有些犯懶,“那讓我爹去打行不行?”

宋恪拒絕,“主要戰場,你必須在,反正有法正與沮授,你隻需要點頭就好,這份主功,我們不能丟。”

如今翼州鄴城城中的街道已經重新鋪就,青石板路延伸向各個角落。街道兩旁的店鋪林立,在新年的氛圍裡熱鬨非凡。

賣糖葫蘆的小販,將一串串紅彤彤的糖葫蘆插在稻草捆上,引得孩子們垂涎欲滴。那些傳統的手藝人,也在新年的集市上展示著自己精美的工藝品,有精雕細琢的玉器,還有繪製著精美圖案的陶瓷。

城中的居民們,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與希望。曾經,戰亂破敗讓他們流離失所,而如今,隨著城池的重建,他們又重新回到了這裡。家家戶戶新年的宴會上,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起,分享著豐盛的食物,有剛出爐的熱氣騰騰的饅頭,還有燉得軟爛的羊肉,還有一些從明王府裡傳出的新菜式。

新年劉關張三兄弟也來了鄴城,這座城曆史上曹操來屠過,但這次卻沒來得及,鄴城被劉瓊占了當翼州主城。

她得北方三州之後鮮卑、羌、氐等部族,皆來臣服,加在一起共送上五百匹馬,五百頭羊,然後準備來借糧食過冬。這個時期的胡人還是乖順的,畢竟被打服了,除了西涼外,抱大腿速度很快。劉瓊缺馬,表示願意給糧,但是要拿馬匹來換。她以外頭糧價500錢一石糧食賣,畢竟他們有價無市,東漢末年饑荒,而普通的馬十金一匹,中等馬50金一匹,200石糧食一匹馬,1000石糧食一匹中等馬,劉瓊向各個部族買馬,湊起來一共買了四千匹,一半給糧一半給錢。加上袁紹原本就有萬匹,雖損失了兩千來匹,但依舊很夠,畢竟她原先也有三千匹。

如今她有一萬五千匹馬,數十萬兵,糧食豐足,可以說是兵強馬壯,所有人都盯向了曹操的地盤,欲再打一次官渡,爭霸北方。

沮授最為積極,袁紹就是在官渡一病不起,再來一次,曹操受得住嗎?

劉瓊其實很是心慌,她抓著謝衣的手,這一戰真的要這麼快嗎?

謝衣知道劉瓊的虛弱,對,虛弱,她其實內心很是虛弱,隻是一路以來強行裝成了一副明主的模樣,被推著往前走,所以才會覺得心極累。可他們不能耽擱,不趁曹魏病要他命,等饑荒疫病都過去,曹操地盤整合,人心一穩,那便是戰火紛飛難止,他們可沒有第二次天命了。

“劉瓊,速戰速決,況且如果曹操不敵,他會降的,此時的曹操還沒有那麼大的野心,而我們統一北方,那麼天下的賢才都會湧來,我們就不缺人才了,再打下天下,再去改稅法改缺去治理。”

劉瓊有些怔愣,“真快啊,才四年而已,我們竟要爭霸北方了。”

過完年劉瓊再次坐在鄴城開會的時候,劉備問她什麼時候發兵,群臣也皆望過來,沮授立刻道。

“事不遲疑,如今有錢有糧,兵強馬壯,士氣高漲之時,可讓皇叔率五萬大軍取青州之地,主力與曹操官渡對上,一統北方。”

劉瓊望著室內的爐鼎,沉默了一會,

“那就打吧,孤率主力,沮公與法孝直為軍師,關將軍與太史將軍趙將軍為主將,張郃等將軍一同上戰場,父親帶上張飛韓猛等五萬人馬去掃蕩青州黃巾賊,龐士元徐元直為軍師。後勤與後方治理全交給諸葛丞相。謝衣鎮守幽州,其餘細節你們商量著來,何時出兵,路線,定好了與我說。”

“諾。”

劉瓊散會後就把自己關在房裡,她細細的想這四年的事情,宋恪知道她情緒不對,便與謝衣去陪著她,他們猜測她有些戰後心理綜合症,這是現代的病名,但不代表古代就沒有,很多將軍戰後抑鬱而亡,袁紹就是典型的。

可這一戰必須速打,不能拖,不然後患無窮。袁紹就是順風遲疑不進,官渡才以絕對優勢慘敗。

謝衣抱著她,就像在幽州被逼上絕路,他們殺一片士族豪強那樣,人頭滾滾落下,大家心理到現在都是惡夢連連。

“劉瓊,你那有抗抑鬱的藥嗎?帕羅西汀什麼的。”

劉瓊流著眼淚,她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埋在謝衣懷裡,眼淚浸濕了他的衣裳,“沒有,我隻囤了各種救命藥。我也沒有抑鬱,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我這些天總是有些恍惚,夢裡也是,二十歲的身體不應該是精神最好的時候嗎?”

謝衣撫著她的背,時間逼得太急了,“沒事的,你看看那些百姓,他們奉你為神明,我們給他們帶來了幸福與和平的日子,日後,還會更加富裕,你有了強壯的身體,我們可以一起出海,這時的海洋沒有一絲汙染,海天一色,都是蔚藍的。”

“謝衣,我想回家,我覺得好累,我從來沒有擔過事,但所有人都看著我,將士的性命,官吏的前程,天下的富貴,他們說生殺大權,可這權力到我身上,我覺得我整個人都要垮了。”

甚至招沮授時,她連招攬法正那會的意氣都沒了,還是沮授自己回來的。

宋恪等她哭累了,朝她走過去,給她倒杯水。

“劉董事長不還有我這個高級打工人嗎,給你當了這麼多年的ceo,難道想換了我嗎?我也十五了,再過幾年就能入朝了,統一天下後,你把謝衣踹了,我給你當皇後,那時你好好休息一段時間,怎麼樣?”

劉瓊怔了怔,“你居然想當呂後。”

“是啊,大王,我替你去跟朝臣們摻和,到時候你爹要砍我的時候,你攔著點。”

劉瓊覺得肩膀上好像沒那麼沉了,太平後謝衣定是要去看看世界的,他是風,風是不可能留在一個地方的。她其實也是在謝衣越來越焦躁後,她的情緒開始應激的。

“哼,我就知道,你在現代不肯找女朋友就是饞老板身子,下賤!”

“那你上輩子倒是給我放點假讓我去談個戀愛啊?公司你去過嗎?你就年會去過。”

劉瓊擦了擦眼淚,謝衣給她切了個蘋果,遞給她,“還是找華佗來看看吧,開點安神藥什麼的,這種事可大可小,袁紹官渡後一病不起怪嚇人的,這地方不吉利。很多開國皇帝也是,李世民都沒活過半百,身子骨怎麼也得當心。”

“華佗?”

“對啊,他不是雲遊四方,正好遊到這了,我前幾天就瞧你不對,讓華佗留在鄴城了。”

劉瓊點點頭,她確實覺得難受控製不住情緒,“那讓他過來。”

於是謝衣換身衣服,給她洗把臉,就讓人去請華佗。

華佗來得很快,他看著坐靠在貴妃榻上劉瓊,揖了一禮。

“見過明王。”

“先生無需多禮。”

華佗為劉瓊把脈,心裡歎了口氣,這是鬱結於心氣結於胸的脈象,醫者能醫人不可醫心,這主要得患者自己渡過。

“明王身體倒是康健,倒也無什麼大事,我為明王開些安神的藥,平日裡可練練老夫的五禽戲,散散鬱氣。不可多思多慮呀。”

“謝先生了。”

劉瓊看著他坐於一旁寫方子,想到了華佗的身世,華佗族中曾是一個顯赫的望族,至華佗時家族已漸趨衰落。家族對他寄予厚望,從他的名“佗”,有負載之意,字“元化”,蘊含化育之意,便可見一斑。

華佗自幼便勤奮苦讀,以往的他一心向往仕途,滿心憧憬著有朝一日能在官場上有所作為。

然而家道中落,又無背景,在諸侯割據、官製混亂的年代,想要出人頭地談何容易。

陳壽曾寫道:“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這一語道破了華佗走上從醫之路後的心緒。

隨著醫術愈發精湛,他的名氣越來越大,可在那些高官權貴麵前,華佗內心的失落感卻愈發強烈。他性格變得乖戾,難以與人相處。

因此,範曄在《後漢書·方術列傳》中毫不客氣地評價他“為人性惡,難得意”。

劉瓊沒有心情拐彎抹角,她如一根崩著的弦,方才哭了一場,才心情平複了些,“孤聽聞華先生醫術高明,可有意出仕否?”

華佗執筆的事一頓,猛的抬起頭,立刻拜服於她身前,“這……佗願為明王效鞍馬之勞,不知明王欲用佗為何事呢?”

“醫者為天下所需,但卻為士大夫所輕視,實在大謬矣,而今天下疫病繁多,疫病所到之處十室九空,百姓缺醫少藥,孤欲立醫學院,先生可敢接任院使?拉上醫士們一起教授天下學子,傳師授業,待他們學成,孤會在每個城郡都建立大醫院,方便百姓看病。今後你也如孔子一般桃李滿天下,成醫之聖者也。”

這信息量太大,華佗怔怔的看著她,反應過來,猛的拜伏,“臣願意,唯望明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華佗後悔從醫很大程度上,是見了太多死者了,他醫一個,百個,醫不了千人,萬人,可漢末死的是數千萬人,總人口才五千五百多萬人,從黃巾之亂到曹丕稱帝,人口變成了一千五百多萬人,竟還隻是個開始。

學醫救不了天下,甚至救不自己,這是華佗日益乖戾的原因。

而今有一個人,要以醫救天下,與他言他可當醫之聖者,他自然願意,這天下終於有一條路讓他可以走。

“起來吧,開完藥,去找謝衣,讓他給你建醫學院撥款,但醫學院士你得自己去請。”

“臣定不付所托。”

華佗開完藥便親自去抓藥煎熬,他的態度過於鄭重,這瓊又幾日不想出門,加上來了生理期更煩,不肯見來訪的人,她爹來了都不行,倒是把謀士們嚇了一跳,這好好的,怎麼突然病得嚴重了?

劉瓊的一舉一動是世族最關心的,他們的子弟雖然去劉瓊那當了小官,但要是劉瓊出事,換劉備上來,那他們好日子不就來了嗎?於是紛紛打聽,華佗隻哼一聲。

“明王康健無事,是她要我出仕,有大事要辦,不便與諸公論了。”

等喝了幾日安神藥睡了幾天好覺,她身子不痛快過去了,重新與群臣開會,大家看她好好的,隻瘦了一些,才放下心。

諸葛亮看著她,這些天他都是接過大小事務,“大王要保重身體呀。”

“無妨,休息幾日就好了。你們戰前準備做好了嗎?”

“已萬事俱備,隻待大王下令。”

“好,陳琳不是在朝中嗎?再讓他寫一紙檄文,咱們去會會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