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烤玉米(1 / 1)

四季筵 清辰嘿嘿 3647 字 2個月前

第二季水稻種下去後長勢良好,這真是風調雨順的一年。隔壁姚家的水稻也長勢不錯,姚遠受傷那段時間疏於管理,收成眼見會比趙懸他們精耕細種的田要少些,但如果節約著吃,應該也可以撐過一年。

姚遠時不時地會來到田裡,他蹲在田裡用手去攆那些稻穗,似乎在確定收割的時間。姚家人種田的經驗明顯比趙懸兩人要多。之前在趙懸的稻子將要灌漿時,姚遠就做了幾個稻草人紮在他們的田裡,這幾年鳥類的數量飛速增長著,田裡的瓜果糧食都是它們喜歡的食物。

有些鳥並不笨,稻草人放久了它們也就不怕了,照樣悠閒地在田中啄稻米吃,所以要時不時地給稻草人換個地方或是重新弄個造型。姚遠把破塑料袋係在稻草人上,風一刮,塑料袋揚起,發出聲響,可以更好地驅趕鳥兒。

現在姚遠把幾個稻草人抗到了自家田裡,來保衛即將收獲的糧食。

趙懸和姚家人雖說更親密了些,但往常時候還是沒有過多地打擾對方的生活,頂多狗狗會在兩家之間互送一些東西。

這個荒蕪的世界裡,多數時候還是趙懸和路安以及一隻狗安靜地生活著。

時間再往後推一個月,當趙懸和路安都穿上薄長袖的時候,他們旱地上的莊稼也成熟了。

這時候的農活沒有夏日收水稻那樣難熬,他們兩個人各戴了一頂帽子,套上手套就可以進入戰場了。

旱田一共七畝,分彆種了一些玉米、花生、麥子、地瓜和土豆。麥子的收成慘不忍睹,一筐種子換了三筐麥子,勉強產量到了一百斤,去了殼後估計更少。花生和玉米堪堪長到了及格線,瘦小,但好在有果。玉米每株都不高,結的果實也不是趙懸想象中的那樣大,比胡蘿卜稍大一些吧,玉米粒結得疏,每粒果實也結得梆硬,煮熟了需要咀嚼許久。花生也生得小,量卻很多,粗粗算來有兩百斤,用來榨些油或是做成醬就綽綽有餘了。

叫人欣喜的是土豆和地瓜,趙懸和路安一共種了四畝旱田,播種前施了些草木灰,然後就看天吃飯。四畝田讓他們收獲了一千一百斤的土豆和一千三百斤的地瓜。

旱地的莊稼遠沒有水稻那樣嬌弱,晚收些也不妨事,除了麥子收得精細些外,其他莊稼都收得不緊不慢。

最先收的是玉米,戴著手套一個個地摘下就行,剩下的玉米杆子可以先在田裡放上幾天,等乾透了就可以捆回家當柴火燒。新鮮的玉米不用撕去苞衣就可以直接放進水裡煮來吃,放點鹽就行。熟了以後揣懷裡就可以當一天的口糧吃,有時他們用背簍帶著幾根玉米棒子去收莊稼,午時不想回家就直接找個陰涼的地方啃玉米棒子,配上一罐一起帶來的酸辣蘿卜,也吃得很閒適。

有時趙懸會把熟玉米的苞衣撕開,露出裡頭的玉米粒粒,然後將柔軟的細條苞衣在玉米的屁股下編成一條辮子,碼在碗裡非常好看。要是懶了,連煮玉米的水都不需要燒,直接將整根玉米丟進灶肚裡,用灰埋好,她則用豬油炒一些醃菜或是肉臊子,等這些菜炒好了,底下用炭火燜著的玉米也熟了。

油醃菜和肉臊子可以裝進食盒裡,等農活乾到中午時,他們就地就可以打開來吃,配著焦香的烤玉米來吃也好吃。

趙懸喜歡吃烤玉米,比水煮的玉米要更香,也更硬。有時一口要咀嚼很久,讓她有種自己是一頭老牛的錯覺,但越嚼越甜,再配上一口油汪汪的肉臊子,會讓她的心情都變得特彆好。

趙懸貪新鮮吃了幾天玉米,剩下的玉米準備曬乾,脫粒下來磨玉米粉吃,玉米芯還可以當柴燒。

地瓜田裡的地瓜葉子被路安通通鋤下來,堆放在隔壁養豬的房子裡,都做豬食用。土裡埋著的地瓜和土豆則被他們很細心地用鋤頭翻出來。

沒有化肥的加持,所得的農作物都是瘦瘦小小的,好在數量多,路安在前頭將土豆翻出來,趙懸就跟在後頭把小土豆、小地瓜們拍乾淨,丟進筐裡。

他們的活兒乾得很慢,鋤地和撿土豆都費腰,趙懸感覺每次下蹲和站起腰間都針刺似的疼,但奇怪的是兩人這次都沒有太多抱怨。

也許抱怨沒有什麼用吧。種田本就是很繁重的勞動,風吹日曬和枯燥機械的動作都在極大消耗著他們的身體。趙懸想她如果抱怨上幾句,路安很可能就不會再讓她來收糧食了,但這些農活並不是路安一個人的事情。

咬著牙,趙懸直起腰來,拖著滿載糧食的筐子走到田埂邊上,她隨意瞟了一眼路安,看見他機器一樣不停鋤著土地,他滿頭汗水,連長睫毛上都掛著水珠。

這片山嶺迎來了短暫的秋天,早晚有些涼,需要穿著薄長袖,中午氣溫升高,熱得感覺還是在夏季,那熱度與夏天不同的是,夏天的中午即便是躲在陰影下依舊覺得悶熱,而這時候隻要找個太陽曬不到的樹蔭下躲著就會感覺涼爽,蚊蟲少了一些,中午不用回家,靠著樹乾也可以舒服地眯上一覺。

現在正是中午最熱的時候,路安正頂著大太陽乾著活兒。趙懸收滿了兩筐子的土豆,準備把土豆運回家裡去。

沾著些許泥土的土豆和地瓜晾乾表麵的水分就可以長期儲存了。裝在筐子裡放在乾燥陰涼的地方可以放到明年。它們和稻米一起被放進了三樓準備用以儲存糧食的兩間房子裡。

兩間房裡除了滿滿當當的穀子,土豆和地瓜外,還有放有幾個老南瓜和大冬瓜,這些都是趙懸在村子轉悠時帶回來的,明顯已經不嫩了,但可以喂給豬吃。冬瓜和南瓜隻要長勢好,一片藤蔓就可以結好多個,趙懸連著帶回幾十個,現在已經被豬吃了大半。

眾多糧食把兩間房正好填滿,一間用來放麥子,穀子和玉米,一間用來放帶著細土的土豆地瓜和花生,並著一些大瓜。

等冬天徹底閒下來的時候,就可以把這些糧食拿出一部分來磨成粉,曬成粉乾來吃。不過那些已經是很後頭的事情了。

總的來說,七畝旱地的收獲讓趙懸和路安十分滿意,他們的身體已經漸漸適應了農活的強度,這十幾天來的農忙時刻並沒有讓趙懸感覺比收稻子辛苦。

將旱田收完後,他們又好運氣地迎來一段豔陽期,十多天的高溫且不下雨的天氣整好讓他們把莊稼給曬乾,而在兩個年輕人腳不沾地地將這些糧食都曬乾儲存完畢時,姚家人的稻子也到了收獲的時候。

因姚家人幫助過他們收稻子,趙懸和路安一商量,決定互相幫忙,於是也騎著三輪車去幫他們運稻子。

雖然姚家有三個人,但章小禾少了一隻手,狗狗又是孩子,所以說起來他們的勞動力還不如趙懸兩個人來的多。

姚家人也想借著這段晴好天氣趕緊把稻子收完,他們一般清早出門,到傍晚才回家,但即便這樣,他們的進度也不快,因為割稻子的人隻有姚遠。

割稻子要兩隻手,章小禾無法做到,隻能跟在他後頭捆稻杆,她跪在地上,用膝蓋壓著稻杆,配合著一隻手和嘴巴才可以將稻杆捆上,捆稻杆的是從中抽出來的細長稻葉,黃色乾枯的稻葉邊緣很是鋒利,趙懸和路安騎著三輪到田裡時正看見章小禾被割破了的嘴角。

趙懸看著都疼,她用燒開的飲用水浸濕了手帕,遞給章小禾:“小禾姐,你先用這個擦一下傷口,秋天的露水特彆毒,你小心發炎了。”

秋天的露水有毒,這個經驗是外婆告訴她的,那時候趙懸還很小,外婆說這句話時她被包裹得嚴嚴實實,過田埂時外婆都要牽著她的小手,所以她一直沒有真正體驗過這個事情。

直到去年深秋她來到這裡,為了一口吃的挽著褲腿在爛泥裡挖芋頭,不知名的鋒利葉片、帶著晶瑩的水珠劃破了她的小腿,就是那麼淺淺的一道口子卻一直不見好,紅腫潰爛,反反複複,直到冬天過後,才在她的小腿上留下一道難看的疤。

從那之後她就特彆注意這些被植物劃破的傷口,她擔心炎症會要了她的命。

趙懸把章小禾送到田埂上處理傷口,自己則麻利地捆起稻杆來,接著抱著一杆杆稻子來到田埂邊的小型脫穀機上,腳踩著踏板開始脫穀。路安則把脫好的穀子裝入筐,放進三輪後鬥裡,把滿滿的穀子先往姚家運送一趟。

姚家離田遠,一來一回也要費去很多時間和力氣。

狗狗負責全家人的飯食,他一個小小的孩子手藝還不錯,飯是燜得蓬鬆香軟的地瓜米飯,湯有已經煲成奶白的河魚湯,也有帶著肉末的蘿卜湯,配菜則是章小禾醃製的菜乾,一小壇子一小壇子地裝著,要吃時用乾淨的筷子挑出來,拌著米飯吃。

章小禾醃的菜乾很好吃,裡頭有豆乾、茄子乾、芥菜乾,用香油和辣椒泡著,保質期長,越泡越有滋味。

有時狗狗還會帶來一些新鮮的果子,嫩黃瓜、黃花梨、還有葡萄。狗狗找來了一輛癟了車胎、車頭還歪了的破自行車,路安給他補了胎,並掰正了車頭。有了新車,他騎得就更快了,在細小的田埂上依舊快得起飛。隻不過他依舊夠不著地,每次下車都是跳下來的,看得趙懸心驚肉跳。

趙懸喜歡章小禾醃製的各種食品,每嘗到一種新的都要詢問做法。章小禾也很樂意分享。姚家人要想在趙懸路安幫忙的這幾天裡包圓了他們的飯,但被趙懸拒絕了。姚家總的來說比他們兩過得要困難些,他們隻種了一季稻子,本來糧食就緊缺,趙懸不好意思再占他們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