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賬(1 / 1)

市井養老日常 林玄音 3959 字 3個月前

瑛娘能如何看?

麵攤子無甚稀奇,檔口的食客也就吃吃新鮮,待這幾日熱鬨過,這生意自然也掙不回來今日這般多了。

不過依著檔口的熱鬨程度來看,隻要陳氏不要摳摳搜搜舍不得雞湯、酸菜雞內腑,每日少說也能掙回個兩三百文。

這話……倒不好直接當著全家老小的麵兒說,免得陳氏下不來臉,還不討她信任,再給憋出怨懟來了。

瑛娘笑了笑,轉問陳氏:“今日我和四姐都沒去城頭,三嬸倒與我說說今晨賣得最好的是什麼?約摸賣了多少碗?”

陳氏默默回憶了下,實在記不得那要雞肉的食客有多少了,隻能含糊道:“今日那素麵隻賣了三碗,湯麵和肉麵要的人都挺多,不過還是要肉的更多些。”

昨個兒剩下的麥粉揉了麵,約摸能扯一百二十來碗麵條,素麵忽略不計,雞絲麵又比湯麵多些,默了默數,瑛娘便估出了大概的數,點了點頭,道:“先去灶間看看。”

陳氏:“……”

徐氏也是無奈,不過灶頭的事兒確是耽擱不得,她也怕誤了火候,連忙收了錢袋子領著一家子又去圍著鍋瞅。

一刻靜置,鍋裡的漿絮已是大成,不過為了示範如何判斷火候,瑛娘自取了一支筷子懸空,再任其自由落下。

筷子入了漿絮,穩穩立住,便算大成。

見林氏牽著汪連,又看不出絲毫像徐氏和汪點柱三兄弟那般手臂發顫的慘狀,瑛娘便點了她,道:“二嬸,你拿個舀子來。”

扭頭,又讓汪會去找汪木匠:“阿爺那頭模具打好了,大哥快去取來。”

汪木匠念著這物件兒是製備做營生的,先做成一副,瞧著四四方方卻裝不了多少東西,索性把餘料都取了來,攏共打成了三套模具。

瑛娘見汪會拿來三套也是一驚,不過日後若買了驢、騾,一日如何也能磨個二三十斤菽,三套當也適用。

“五哥,六哥,這鍋已是冷了,搬到外頭去吧,二嬸也好舀。”

這一鍋漿絮很是得費些勁兒,汪文、汪武合力搬動也是勁兒得脖頸起了青筋,待入了院子好懸才穩穩將鍋放平。

瑛娘卻是輕巧,支使汪會隻取了兩個模具,將院兒裡沒用的凳子排了兩張放齊,正好給模具下層留了可滴水卻不浸凳子的餘隙,這才放了模具上架,讓林氏來舀。

先頭用來濾汁水的細布墊底成兜,漿絮過布一濾,便隻剩下呈花狀的菽乳,滿滿一鍋將夠分成兩板裝,時不待人,徐氏也隻能僵著臉再取了一方同等大小的布來洗淨。

待鍋裡舀空,濾過大多水分,瑛娘再上手翻過布塊沿係,將麵兒上也蓋著,取壓板將菽乳壓實,才又叫汪會再拿了兩三斤重的石塊搓洗乾淨一並壓在上頭。

“這便成了?”

“再壓兩刻便成了。”

隻待兩刻便知結果,徐氏那心口又緊巴了起來,在看日頭已西沉,趕緊催那邊兒上看熱鬨的何氏去燒鍋做飯。

“……”

灶間空了,自然沒得再湊熱鬨忘了活兒的道理。

趁著飯好前,徐氏拉了瑛娘來問麵攤子的打算,“瑛娘快說說!好叫你三叔三嬸準備明日營生了。”

“若我來定,今後先按三十碗湯麵、五十碗肉麵來備存,每日賣到午時便收,也不耽擱三叔三嬸再做彆的活計。”

八十碗麵條,除開每日殺雞、買大骨、租桌凳的本錢,加上酸菜釀的雞內腑,能得至少三百文純利。

徐氏算得來賬,對比今日營收自然不甚滿意,“怎的一下少那般多?這要隻撈八十碗,那雞怕是每日都得剩。”

剩了又不可再過夜,隻得前進了家小的嘴。

“……”瑛娘倒想借著每日營生混混雞肉吃,不過日日如此,徐氏自然不樂意,隻得讓了步,補到:“也可兩日殺一隻,每日燉半隻,留半隻下一日再燉就成。隻是如此,便顧不上每日澆頭多掙的二十來文,算一算卻也沒省多少。”

再多沒少那也是二十幾文!

徐氏可舍不得日日殺雞給家小吃,不甚樂意的承諾瑛娘以雞蛋,“日後你想吃便煮,那雞殺勤了就不下蛋了。”

自家隻有二十來隻雞,如此殺來也等不到下一月營生了,還得從彆家買買,留著自家的下蛋才好。

瑛娘卻盤算著來年得說服徐氏養個百來隻雞,點頭道好,便準備去看菽乳的濾水情況。

徐氏前後腳跟著她走,免不得又問起她先頭往菽汁兒裡倒的是什麼。

“那是點豆腐的秘法,沒那東西,便是外人看了咱家如何做菽乳,也是偷學不去的。”

徐氏“謔”了一聲,心頭真真舒坦了不少,轉言又道:“隻是這活計實在有些不輕鬆,光磨那漿水少說都得耗著四口人力,每日這般做下來,其他營生該如何做呀?”

她可記著呢!這孫女兒上山也是尋摸營生去的。

“對了,我瞅著院兒裡籠了七八隻兔子,可是你們今兒個上山套的?”

“大哥和五哥、六哥打的,我沒走過山道,上山便累睡著了。”

“……”

徐氏啞口。

瑛娘笑了笑,與徐氏道:“那秘法可是我花了一百文買來的,約摸能點五十斤菽,能製得一百五十方菽乳,到時叫二叔或四叔挑了去鄰村賣,一方菽乳隻賣三文,也能掙得純利三百了。”

徐氏聽罷,也算了筆賬。

今日磨了十斤,照瑛娘算的,能得個三十來方菽乳,賣得純利六十,倒是丁點兒比不上麵攤子的營生了。

“奶可彆嫌少。雞湯撈麵人人都能做,若遇個霸道的學了去,那麵攤子早晚被擠兌得沒了食客。這菽乳卻是捏著方子無人能學了去,日日六十,月餘便是近兩貫,一年便是二十餘貫。咱家四十畝地能得這般純利填進奶的銀箱麼?”

“不過奶若希望這菽乳能多掙些,又不拖著家裡的勞力去做彆的營生,可買一匹驢回來拉磨。一匹驢子能抵四五口勞力,到時多磨個十斤菽也是輕鬆,整家兒分出兩口來操持這營生,一年算來不就能輕鬆多得二十多貫純利了嗎?”

三房支麵攤子,除開春耕秋收農忙時,一年到頭估摸著能掙回來八、九十貫,不過沒方子穩當,被城頭的其他人學了去,自然也就沒恁安穩了。

而菽乳這頭雖說隻掙得來麵攤子的一半,還得花八貫去買匹驢子,但隻需兩口勞力在家燒煮、挑了去賣,農忙時也能點這兩口在家裡頭忙活,倒也不影響田地裡的活計,最最緊要的是這方子能傳世,世世代代都能受益。

徐氏在腦子裡一比對,心頭倒沒那般不滿意了,隻是家裡頭剛還了饑荒,她手裡頭隻有汪木匠賣珠子得來的一角碎銀和零零散散兩貫餘錢,便是想買驢子也使不上勁。

愁著錢不夠花,徐氏腦子裡突然轉過了彎兒,雙目灼灼,逼視瑛娘,道:“你打哪兒來的一百文?也是拿了珠子換的?”

若是珠子換的,那該是還有個一貫吧?

瑛娘對徐氏如此反應有些無語,平靜道:“是換了,卻也都拿來琢磨新的營生了。”

徐氏有些不信,“那你總還剩了些吧?”

“是還剩了三百八十文,奶一並拿去?”

“……”

徐氏想要,可念著還有新的營生,她倒不敢伸這手了,隻得乾巴巴小聲道:“那你把錢藏緊了,彆叫你兄弟知道你手頭有錢。”

整家兒可就三四口人知道瑛娘夢行天宮的機緣,若知道的人多了,叫彆家聽去,起了貪念可不好。

瑛娘有些意外徐氏突然的大方,默了默,才一笑,問道:“那奶打算等麵攤子營收個把月,攢夠錢再買?”

“……奶去你舅爺家借。”

徐氏娘家的饑荒是最先還完的,再去借來六貫應也不難。

想這麵攤子一日三百,這菽乳一日也能掙個百二十文,借來的饑荒半月就能還清。

去借時拎幾方菽乳去作禮,也好叫娘家的那些個婆子知道老汪家還能再支棱起來!

徐氏打定了注意,便準備叫汪木匠明個兒去城頭驢市好好挑上一挑,待她回娘家借來銀錢便能牽回來。

不過在此之前,徐氏卻是按捺住了心緒,步步亦趨,緊跟著瑛娘去看那菽乳成沒成。

菽乳壓製一刻便能成型,隻是太嫩了易損,不好挑出去賣,瑛娘便往板紮了製,待近兩刻,取了石頭壓板,理開蒙著的細布,再將模具反扣於壓板上,抽去案板和模具,這成型的菽乳便穩當當一板呈於人前。

剛成的菽乳透著熱氣和豆香,陪著一家子看熱鬨的小老九汪連饞得伸手就去抓了一塊,林氏阻攔不及,又心疼他要被徐氏收拾,連忙假意打了一下他的手背,倒沒想徐氏隻盯了他一眼就算放過,還自個兒拿刀把那一塊不規整的切了下來,讓何氏拿去灶間燒了吃。

徐氏、何氏自是難信徐氏如此大方,但吃過兩日肉菜,這等精貴能入嘴的她們更舍不得拒,何氏當即接了菽乳,扭頭就去了灶間繼續忙活。

徐氏又比量著將兩板菽乳切了切,出得二十九方,一方約摸斤把重,想了想,便點了林氏去拿食盆來裝,“給村正家送兩方去,就說明兒個我們家得借一下他家騾子,路上也彆藏著掖著,有人問,就叫他們來家頭買,一方三文錢,跟城頭一個價,塊頭卻比城頭的大。”

林氏眨巴了兩下眼,當即應下,接了菽乳往村正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