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烏誌善從外麵回來,說他贏了一兩銀子,原來跑去胡同前頭跟彆人去玩葉子牌了,贏錢的他樂得合不攏嘴,大爺般到鋪炕上側躺下,腿伸直,讓程姨娘給他捶腿。
程姨娘沒慣著他,用力捶了一下,說了一句他想得美。
烏誌善嘟囔一句這婆娘中看不中用,程姨娘氣得直接上手捏他的耳朵。
完顏氏在一旁笑著這一幕。
烏錦也欣慰地看著,家和萬事興,他們家的日子雖過得普通平淡但祥和安樂,此時時機正好,她便出聲道:“阿瑪、額娘、小娘,我跟你們說一件事,大年初五,張宗說他會讓家中長輩過來提親。”
完顏氏沒反應過來,下意識地問了一句跟誰提親。
程姨娘拍了拍她額娘的手背,“可茹,你還有幾個女兒讓人過來提親,當然是桃子,桃子,你說的張宗是張文淵的長子張宗嗎?跟你從小認識的張宗?”
烏錦點頭說是。
程姨娘目露訝色。
完顏氏同樣驚訝,她記得張宗,跟自家女兒是同齡人,小時候還來過他們家跟烏錦一塊玩,張宗的父親張文淵先前是鑲藍旗的佐領,如今已經是參領,她之前讓自家丈夫多去討好張文淵,隻是丈夫是榆木腦袋,不擅長溜須拍馬,阿諛奉承這種事,眼看著張文淵節節高升,她丈夫還隻是普通的牛錄。
張宗更不用說了,那孩子聽說前兩年領了旗缺後進兵營後,短短兩年已經升為正六品的武官,那是個樣貌端正,眉眼齊全的孩子,每次見到她也是彬彬有禮的,她是有想過自家女兒能嫁給張宗就好了,先前她厚著臉皮主動讓媒人把自家女兒暗暗介紹給張家,讓媒人撮合,結果媒人回來跟她說張家那邊門檻高,言下之意就是看不上她女兒,此事也隻能作罷。
如今怎麼又突然上門提親了?還是大年初五,豈不是隻剩下四天了?
完顏氏看著自家女兒,還是一臉不可置信:“桃子,你說的可是真的?他們真的要上門提親?那你跟張宗有往來嗎?這可不是小事,不能隨便說的。”
烏錦說她跟張宗從小就認識,知根知底的,正好他沒娶妻,她也還沒嫁人,所以就商量著結成一對。
程姨娘說道:“這會不會太匆忙了一些?”
烏誌善也從鋪炕上坐起來。
烏錦說隻是大年初五過來提親,具體成親的日子日後再定,她跟張宗年紀都不小了,又不像彆人此前互不相識,所以不算太匆忙。
程姨娘聽烏錦這麼說就知道她自己已經決定下來了,隻是跟他們說一聲,烏錦這孩子從小就成熟,基本上不用大人操心,而且特彆有主見,她決定的事情恐怕他們也左右不了,做長輩的隻能支持,於是她肯定道:“張宗這孩子不錯,也是我們看著長大的,張家跟我們烏家也是同旗的,算得上門當戶對,這是好事,可茹,你這兩年一直操心桃子的親事,這下好了,桃子自己挑的人比你挑的那些人好上幾倍。”
完顏氏倒覺得張家的確是門檻高了一些,尤其張宗是他們張家的長子,前途又好,他那額娘眼高的,誰都看不起的樣子,她怕彆人嫌棄自家女兒,嫁過去要看人臉色,低聲下氣地過日子。
烏誌善也同樣覺得這是一門好親事,他讚同道:“我見過張宗幾次,相貌堂堂,配得上我們女兒,既然他們大年初五上門提親,我們得提前準備好,不給桃子丟人,夫人,這兩日我們一起去姑姑他們那走一趟,看他們能不能在大年初五當日過來一趟,作為長輩跟張家人談親。”
烏錦有些動容,她阿瑪這是要請姑母姑父他們給她撐腰,不能讓人看低,請來的長輩身份尊貴,彆人自然不敢輕視,她一隻手握住阿瑪,一隻手握著額娘,眼看著程姨娘說道:“你們不用太擔心,張宗與我是自小相識,他品性不錯,我才同意這門親事的。”
“額娘相信你的眼光,放心吧,我們不會給我們錦兒丟臉的。”完顏氏摟抱住自家女兒,眼裡泛紅,算是同意了。
當天夜裡,他們一家人守歲,到了亥時末後,他們放了一打鞭炮,又去家中小祠堂拜祖,年紀小的烏安烏明困得眼睛都快睜不開,但還是被叫醒吃過一碗素餃才讓他們去睡覺,剩下的大人天微微亮才真正歇下。
翌日一早,他們又早早起來去永寧寺上香,路上還碰到馬佳氏一家,大年初一的永寧寺是人擠人,熙熙攘攘,附近的百姓都過來上香,熱鬨非凡,一路上每個人都喜氣洋洋,遇到相熟的說一句新年好、大吉大利等的吉祥話,小孩大多穿著□□紮著小辮子,女孩綁著馬尾,有些眉間特意點了一顆紅點,跟年畫走出來的福娃娃一樣,而大人手上都拿著香跟祭拜用的紅燭跟寶紙。
從永寧寺回到家後,烏錦累得回床上補覺,而她阿瑪他們馬不停蹄地過去她姑母家,程姨娘在家照顧烏安烏明兩兄弟。
她這一覺直接睡到傍晚,用晚膳的時候,她額娘說她姑母他們答應在大年初五當天過來。
真到了大年初五當天,張宗那邊請了不少長輩過來,包括他的一些叔公、舅公等人,基本上是有官職的,約莫十來個長輩。
烏家這邊隻有她姑母姑父,還有她親舅舅跟親舅媽。
兩家人初次見麵,大多客氣有禮,說話有度,兩家都要結親了,自然不好結仇。
烏錦曉得張家長輩初次見到她時算不上滿意,眼裡深處透著幾分嫌棄,隻是不好展現在臉上,像張宗的舅母跟她說話時問起她臉上傷疤如何來的,說要是沒有臉上那道疤就更好了,左一句可惜右一句可惜,很明顯是很在意她臉上的疤痕,說她嫁給張宗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言語之中對她帶有貶低,認為她配不上張宗。
大多數時候,他們還是客客氣氣說些好聽話,讓提親場麵過得去。
張宗是隨著一起過來的,在兩家長輩當中周旋,說一些他們小時候的事來展示他們兩人從小一塊長大的情誼,兩家人在閒聊與吃吃喝喝中還算是融洽和善地度過半天,他們家也給張家一些回禮。
等外客都離開後,她姑母說張宗不錯,她能嫁進張家是一種福氣,讓她好好把握,一向寡言的姑父也說張宗是可用之才,往後可能不止是六品武官,說是一門好親事。
烏錦笑著應下,說她會把握住的,等姑母姑父也離開後,家中隻剩下舅舅跟舅媽兩位長輩,他們跟著她額娘跟小娘開始盤點送來的提親禮。
張家送過來的提親禮十分豐厚,該有的都有,包括聘金、三牲、四京果、四色糖,茶葉跟各色綢緞等,額外還有整一套頭麵跟六套旗裝,一共有六個大紅箱子,那套頭麵全是黃金製的,裡頭的嵌珠晶瑩剔透,十分精巧。
張家能在短短幾日就備足這些東西,可見張宗也是花了一番心力,舅舅跟舅媽也誇讚張家家底頗豐,她嫁過去至少不會過貧苦日子。
當天傍晚,她阿瑪跟她舅舅兩人高興地又喝了四盅酒,一人兩盅,吃過晚膳後,舅舅跟舅媽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