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1 / 1)

不做大冤種 李禾苗 3914 字 3個月前

安嘉樂是十九日中午出的考場,回到家飽餐一頓,在醫館學徒的按摩下睡著了。

這一覺直睡到次日上午才醒來。他醒來後並不急著起身,而是在床上滾了一圈,感受著身下的高床軟枕,舒服得歎了口氣。

清風聽見動靜,忙進來查看,見少爺醒了,便笑道:“少爺總算醒了,老爺和太太過來看了好幾回。幸好昨天剛瞧過大夫,否則睡這麼久,老爺和太太就要擔心了。”

安嘉樂也知道自己睡得太久了,不僅昨天的晚飯沒有吃,就連今天的早飯也錯過了。

他趕緊起身下床,洗臉時肚子餓得咕咕叫。

一旁伺候的明月忙道:“廚房有現成的飯菜,一直在灶上溫著,我這就去拿。”

“不必了,我去正院吃。”安嘉樂三兩下擦乾淨臉,打理好自己,便往正院去了。

早上的時候,杜秋容親自去小院看了一回,見兒子還在熟睡中。這會兒日頭快要升到半空中,正打算派人再去看看兒子醒了沒,隻見安嘉樂大步流星的過來了。

“娘!”安嘉樂一進正院就喊起來,“我餓了,有吃的沒?”

“可算醒了。”杜秋容忙迎出來,滿臉笑容,“我就知道你醒來會餓,吩咐廚房一直預備著呢。”

杜秋容趕緊讓丫頭去拿飯菜,須臾,就擺了滿滿一桌。

安嘉樂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胃口極好,再加上又餓了兩頓,於是吃起飯來雖然動作依然優雅,桌上食物變少的速度卻非常快。

杜秋容笑眯眯地看著他吃,時不時幫著夾菜。

終於吃飽了,安嘉樂放下筷子,用帕子擦了擦嘴,然後端起丫鬟送來的茶水小口啜著。

杜秋容問道:“樂哥兒,你打算在這裡多住些日子,還是早點回家去?”

府試榜單出來的時間要晚一些,有時需要八|九天,有時需要十來天,全看閱卷的速度快慢。因此,手頭不太寬裕的考生會選擇回家等,免得在城裡多花銀錢。

安嘉樂沒有這種煩惱,況且他對自己有信心,如果府試成績靠前,還要參加由知府舉辦的慶功宴。

“多住幾天,我還沒來過府城呢,趁著剛考完,在這裡多逛逛。娘,你想回去了嗎?”

杜秋容笑道:“既然你要留下來,那娘陪你一起。”

母子倆正說著,安永興進來了。他在外邊就聽見了,便笑道:“急什麼,多住些日子,正好我也有空,陪你們母子倆四處走走看看。”

商量已定,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有節目。要麼一家人在城裡逛各種鋪子,要麼就出城去欣賞附近的美景。

安嘉樂白天陪伴爹娘,晚上回到家依然拿起書本,自覺學習,壓根不需要旁人督促。

杜秋容心疼兒子太辛苦,玩了幾天後,她就說不想出門了,想在家裡好好歇歇。

安永興自然答應,因為隨著出榜的日子臨近,他不可避免的緊張起來,也沒心思四處閒逛了,隻想在家裡守著等待好消息。

安嘉樂知道爹娘的心思,也沒有多說什麼,每天隻專心讀書。

很快就到了出榜那日,用過早飯,安嘉樂正打算回自己的小院去看書,安永興一把拉住他:“今天就彆看書了,陪爹去茶樓坐坐,那裡近,榜單一出來立刻就能知道。”

安嘉樂搖搖頭:“沒有必要。若是中了,報喜的會來家裡。與其在那裡乾等著,不如留在家裡多看幾頁書。”

安永興聞言,頓時把眼一瞪,卻又拿兒子沒奈何,畢竟人家留在家裡是想看書,是正經事呢。

安嘉樂見狀,內心哭笑不得。倒也不是他勤奮到這種地步,誰不想玩呢?可是他身上還有每日任務啊。任務這種東西,宜早不宜晚,免得心裡惦記著,玩也玩得不安心。

“那行吧,你留下來,我和你娘去。”

安永興帶著妻子去了,茶樓今日的客人格外多,好位置全都被人占了,幸虧安永興提前叫小廝訂了個包間。

坐了約摸半個多時辰,榜單終於出來了,清風和來旺兩個小廝仗著個子高、力氣大,擠到前邊去,一眼就瞧見了排在首位的正是自家少爺的名字。

兩人看了好幾遍,確認沒看錯,然後飛奔去茶樓報喜。

安永興一聽兒子中了,且又是頭名,高興得哈哈大笑。杜秋容也滿臉激動,隻可惜兒子不在身邊,否則一定把他摟進懷裡,使勁誇。

來旺咧著嘴笑,提醒道:“老爺,太太,得趕緊回家去,一會兒報喜的就要上門了。”

“對對對,趕緊走。”安永興帶著妻子立刻往家趕。

報喜的官差自然不會來茶樓,每一位考生的詳細信息都登記在案,安家在府城有宅子,報喜的人自然會往那邊去。當然,老家縣城那邊也會有人去報喜。

兩人緊趕慢趕,總算趕在報喜的人到來之前回到了家。

清風看完榜單,沒去茶樓,而是直接跑回了家。安嘉樂聽說自己得了府案首,不由地露出一絲笑容。

他放下手裡的書,來到大門口。

安永興夫妻倆一踏進家門,就看見兒子,他倆仿佛看見一座金山似的,一左一右拉著安嘉樂,歡喜得不得了。

“好兒子!”安永興拍打著安嘉樂的肩膀,滿臉喜色,“又是個案首!真是爹的好兒子!”

杜秋容歡喜得說不出話來,隻是笑眯眯地看著兒子。安永興激動過後想起了正事,忙道:“快些準備賞錢。對了,家裡所有下人都賞三個月工錢!”

須臾,報喜的官差一路吹吹打打地過來了。

安永興讓人準備了一大筐喜錢,見人就發。給報喜官差的是幾個大大的紅封,喜得他們說了一連串好話。

官差走後,安永興手捧報貼,怎麼看都看不夠。

“爹,可要掛起來?”安嘉樂笑著問。

“不掛。”安永興搖搖頭,“我們在這裡也住不了幾天,等回老家了再掛。”

三天後,知府舉辦慶功宴,安嘉樂穿著一身新衣去了。做為虛歲隻有十三歲的他來說,知府著實誇獎了一番。

席散,回到家,安永興問的第一句話便是:“席上沒出什麼事吧?”

那可是知府大人,他都還沒見過的大官呢。萬一兒子有哪裡應對不好,惹惱了他,那可就不妙了。

“沒什麼事。”安嘉樂搖搖頭,笑道,“大人性子和善,把我叫到跟前,問了好些話,勉勵我繼續用功,爭取在院試也奪個頭名。”

“那可就是小三元了呀!”安永興搓搓手,有點不敢想,可又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

兒子那麼努力用功,全家人都看在眼裡的。難為他小小年紀,就這般坐得住。

“還沒考呢,現在說小三元有點太早了。”安嘉樂謙虛道,又問,“爹,我們什麼時候回去?這次出來,帶的書不多,反正也沒什麼事了,不如早些回去。”

“回,明早就回!”

次日,一家人回到清江縣。安嘉樂先去見了李夫子。另外兩位一起參加府試的同窗,一人落榜,另一個上了榜,但名次很靠後。

李夫子對這個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他教出了一個府案首。

從夫子家出來,接著就有衙役找上門,說知縣大人想見見他。

安嘉樂趕緊去了縣衙。知縣大人待他比上次更加親和,事無巨細問了一遍,又問他生活中可有什麼困難,最後如同知府那般,勉勵他繼續用功,爭取院試時也考個好成績。

安嘉樂雖然不卑不亢,但也保持著該有的謙遜,一一點頭應了。

本縣的考生考好了,對知縣來說這是他的政績,因此安嘉樂走時還得到了知縣大人提前準備好的一份禮。

回到家,打開一看,是一套新的文房四寶。

今年不是鄉試年,因此院試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初,還剩下三個多月的準備時間。安嘉樂得了府案首的消息早就傳回縣裡,陸陸續續有親朋好友上門賀喜。

先是舅舅一家來了,安嘉樂很高興,兩家人湊一起熱鬨了半日。之後再有其他人上門,安嘉樂不耐煩應酬,推說要專心備考,都由安永興出麵招待。

三個多月的時間轉瞬而過,很快就到了院試的日子。

院試在府城舉行,由學政和知府共同主持。安家人七月底就到了府城,安嘉樂呆在家用心讀書,不參加任何邀約。

整個安家上上下下幾十口人,都知道少爺馬上又要下場了,這次關係到能否取得秀才功名,因此眾人說話做事都格外小心,生怕打擾了少爺讀書。

不誇張地說,就算是隻螞蟻路過安嘉樂所居住的小院,都得輕手輕腳,否則就要被人用開水灌窩。

到了下場那日,安嘉樂照樣是在狗都還沒睡覺的時辰醒來,吃過飯,提著考箱奔赴考場。

考場仍然是府試時的那一處,人數卻一點也不見少。歸安府境內所有想獲得秀才功名的童生幾乎都來了,有考了幾十次的白發蒼蒼的老童生,眼神裡帶著一絲麻木。也有初入院試考場的年輕童生,他們還沒被科舉給磨平所有的氣性和棱角,眼神裡充滿了自信,整個人生機勃勃。

安永興把兒子送到考場外,親眼看著他加入候檢的考生隊伍,直到趕來的考生越來越多,為了避免造成道路擁堵,安永興這才帶著小廝們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