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選擇 1.夏初從喬伊口中得知她……(1 / 1)

錦時年少 玖翎 4846 字 12個月前

1.

夏初從喬伊口中得知她轉學的原因,因為與原學校的室友三觀不合,在那個宿舍已經快要窒息的時候,她等來了父親調動工作的時機,全家搬回了這裡。

但是同樣也麵臨著新的問題——要在家住著每天和父母硬碰硬。

她和父母的關係不是很好,大概是因為青春期,但也大概是因為她的弟弟。

她有一個比她小兩歲的弟弟,叫喬梁,正在原來那個初中上初二。

因為從小跟在父母身邊,比起喬伊,喬梁對父母的依賴性要更強。“要不是為了上個好一點的高中,他們才不會讓我跟在跟前。”喬伊總是會這麼說。

夏初或許可以理解,因為上學前父母也曾想過在學校附近租房跟讀,但是夏初早就想脫離父母的掌控,找了個牽強又看似合理的理由搪塞了過去——遲早是要適應集體生活的,提前體驗一下。

就目前而言,集體生活的壞處暫時還沒有體會到。

所以在夏初眼裡,喬伊之所以變得和從前不同,大致和自己一樣,無非是“看透人情冷暖”,對世事都不是很感興趣。

但實則不是,就是單純想逃。

但也幸好,他們暫且逃離了那個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圍。

2.

不停的周考,月考,夏初已經被搞得頭昏腦漲,但喬伊似乎在這個新環境適應的很不錯。

“那是因為有你在啊,沒有陌生感,所以適應起來毫無問題”,夏初想不到這張冰冷的臉說出這樣的話有多麼維和,“況且還有舒月”。

喬伊實在和自己太像,做事風格和說話方式,一直都喜歡直來直去,但相比之下,夏初可能更遜色一點。喬伊屬於天才型選手,所以在學習上遊刃有餘,但夏初是個實打實的學渣。

以至於每次周考月考後,隻要和喬伊,林舒月坐在一起,必然會引起一頓討伐。

“初初,你怎麼這樣,咱們仨不應該學習都差不多嗎,你看你這次,這化學成績怎麼都這樣了”。

“在這樣下去,馬上就要個位數了”。

對於物理和化學這兩門理科中的大頭,夏初是一點興趣沒有,甚至覺得能拿到這麼多分數都算是佛祖燒高香了。但喬伊和林舒月都屬於發育型選手,所以每一門的成績都很平均。

但夏初隻有一個科目處於佼佼者行列,那就是語文。

所以在語文課上,夏初的名字出現的次數不亞於課文中李白杜甫出現的次數。

“我這不是不感興趣嘛!再者說了,我又沒打算學理科”。

這是夏初從初三以來的想法。

初三的化學老師是個60多歲的女人,總喜歡染一些奇怪的發色,燙一些看似時髦實則很炸裂的發型。操著一口隔壁縣城的口音,隻有用力聽的時候才能聽出來他講的是什麼。

所以打那個時候起,化學這門課已經被扔出了夏初的選項列表中。

相反,從上學以來的所有語文老師都讓她記憶很深,所以語文是她的摯愛。

3.

“那你說如果咱們幾個不在一個班怎麼辦”?

“不在一個班,又不是不在一個學校,還是會見的”,夏初看著兩眼巴巴望著的林舒月。

“以後的學習進度不同,尤其文理科,估計見不了幾麵”。

看著喬伊麵無表情的說出這些話,林舒月給了個白眼,“真是煞風景”。

夏初笑著搖搖頭表示無奈。

“聽說咱們是下學期就分,人家一中二中都是高二才分”,旁邊有兩個女生正在討論文理分科的事情。

這件事夏初也早有耳聞,據說是董事長定的,沒有那麼多規矩的情況下,是可以自己適當修改教學的方式的。

“為了每年的本科達標率,也是煞費苦心啊,比人家提前學半年,也不見得有幾個重點大學的學生”。

夏初不屑一顧。

果然還是在晚自習上聽到了這件事。

老班踩著拖遝的腳步走到講台前,托了托眼鏡,把所有的慣用動作都做了一遍後,才開始說正事。

“咱們這也馬上期末考試了,現在就有個大事啊,第二學期呢,我們就要分文理科了,這件事很重要,所以需要你們這周回去和家長商量一下”。

“這不都是自己決定的事嗎?”夏初我歪頭看了看安舒。

“有的同學啊覺得這是自己的事,但是我們之前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有的家長是不同意學文科的,理科是未來就業方向較廣的一個選擇,所以最好還是要和家長們商量一下”。

夏初聽著就已經窒息了,想想家裡死氣沉沉的氛圍,她不知道怎麼開口商量這件事,因為她要學的就是文科。

以她的想法就是隻要保證不會被電電死,不會吃錯藥毒死就可以,沒有什麼遠大理想想要創造什麼重大發明。但文科不一樣,她早就想好未來能開個雜誌社看小說,這就是她夢寐以求的目標。

4.

能恰好找一個理由主動和老媽破冰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再這樣下去,三年都會是至暗時刻。

周末回家,老媽不在家,隻有老爸一人開著電視在看綜藝節目。和老爸的關係沒有那麼尷尬,畢竟中間人的老爸誰也不得罪。

“爸,我媽呢”?

“去了你姥姥家,你舅舅和舅媽出遠門了,怕不放心,過去看看”。

夏初點點頭,看了眼牆上的時鐘。

18:40。

“爸,那我去姥姥家看看姥姥。估計我媽做飯了,您要不想餓著待會兒您自個兒過來吧”,老爸默認的點點頭,繼續看著綜藝。

姥姥家住的不遠,兩個小區都屬於村裡的安置房,中間隻隔了一個物業和超市。住在二樓,也是為了老人方便。

很遠就看到了在廚房忙碌的老媽。

整了整心情,“希望一切順利”。

“姥姥,我來看你來了”,推開門,夏初先甜甜地叫了一聲,姥姥正坐在搖椅上聽廣播,看夏初來了,便笑嗬嗬地起了身。

“初初,你都好久沒來看姥姥嘍。”確實,從高一開學以來,每周隻放一天半的時間,再加上學校學習任務重,所以回到家的絕大部分時間夏初都在補覺,以及應付老媽嫉惡如仇的臉。

陸寧在廚房正在備晚餐的菜,聞聲從廚房走出來,看到夏初便又折返了回去。

夏初見老媽沒話說,便借姥姥的話順勢向下說。

“姥姥這不是沒時間嘛,您也知道,高中可和初中不一樣,學校天天就知道考試”。

姥姥仔細地聽著,“這不馬上期末考試了嘛,學校又問我們學什麼文理科,我哪知道這些啊,您說我選什麼啊”?

夏初故意放大了聲音,朝著廚房的方向看看有沒有什麼動靜。

姥姥眯著眼笑著看著外孫女,說:“姥姥也不知道,你喜歡什麼咱就選什麼”?

“那我想選文科,您看行嗎,我特彆喜歡文科”。

“好好好,選什麼都好。”夏初看著笑得合不攏嘴的姥姥,心想大概十拿九穩了。

但老媽拿著一捆芹菜走到門口。

“夏初”,鐵青的臉上仿佛寫著‘我要吃了你’,“進來幫忙擇菜”。

夏初極不情願地走向廚房,接下來便是長達一分鐘的沉默。這一分鐘雖然很短,但夏初卻感覺好像過了一個世紀。

“你趁早給我打消這念頭,上這個學校我已經是很寬容了,選文理科你必須聽我的”。

“我就不喜歡理科,我就想選文科”。

“你學文科你能乾什麼?你看看有哪個文科能混出個名堂。”陸寧停下手中的動作,盯著夏初。

夏初第一次從側邊已經感受到了老媽炙熱的目光,感覺馬上就要把她烤化了。

“反正姥姥支持我選文科”。

“你彆拿你姥來壓我,我不吃這一套,反正你想都不用想,我和你說……”

門突然開了,夏建青從小菜店買了點小菜便往這邊趕,他想母女倆見麵避免不了刀光劍影。

夏初也在慶幸老爸出現的及時。

如果老爸不及時出現,血雨腥風是少不了的,而且以老媽強勢的性格,估計少不了一頓連環奪命數落。

5.

19:20。

已經可以吃飯了,夏初的饑餓感已經戰勝了大腦的理智,現在完全不想考慮選文理科的事。

但陸寧還是先表了態,“我不同意初初選文科,剩下的你們自己看著辦”。

“媽,你講不講理啊?”夏初原本吃飯的好心情在此刻降到了冰點。

“吃飯不說這個”。

“不,可以說,你表個態吧”,陸寧繼而轉向姥姥,“媽,您就彆摻和了”。

姥姥看著自己的女兒,她向來知道自己的女兒是什麼性格。

“我一共生了四個孩子,你大姐,二姐和你哥,都是媽一手帶大的,但是因為家境不好,所以早早的就輟學打工去了。媽一直覺得有所愧疚”。

“媽,這商量這事兒,您怎麼又扯上這個了”。

“好在最後把你供出來了,知道你要強,凡事都想爭個一二,但現在你看,這時代不一樣,你不也得學會變通嘛!”姥姥放下手中的筷子,“初初也算是我帶大的,她的性格就和你以前一樣,也要強,這小孩兒啊你總得讓她自己發展不是嗎”?

“但我這走了彎路,讓她少走彎路不就是為了她好嗎”?

“但你走錯了,她就一定不適合這條路嗎?人都是不一樣的,她就不能自己走自己的路嗎”?

這一刻,夏初感覺姥姥在發光。她在為自己說話,為了自己可能會走錯的想法說話。

陸寧放下了筷子,沒在多說,收拾著桌上的碗筷。

21:00。

走在回家的路上,和夜晚一樣的沉寂,偶爾能聽到風吹動樹葉悉悉索索的聲音。

陸寧低聲說了句,“看你自己吧,無論我做成什麼樣,也有可能不適合你的”。

繼而快步上樓,夏初站在樓下,終於露出久違的微笑。

6.

周末到教室,大家都在討論分科的事情,夏初也不例外。

安舒興致勃勃地跑到夏初旁邊,“我爸媽同意我學文科了”。

喬伊似乎更淡定一點,按喬伊自己的說法,學什麼其實都無所謂。

晚自習要比之前更熱鬨,所有人都饒有興致地討論文理分科會到哪個班。

夏初突然覺得好多人還沒有熟識就已經到了分離的時刻,不免有些傷感。

“大可不必,我覺得選什麼都是自己的選擇。”徐詩語坐在一旁刷著練習題,夏初終於知道自己和學霸的區彆。

“詩語你選啥啊”?

“理科啊”。

“哦,那付銘澤呢”?

“應該也是理科吧,我也沒有問”。

“那萬一他選了文科呢?你怎麼辦?”安舒沒頭沒腦地問了一句,徐詩語愣了一下。

“選什麼都是他的自由,不會因為某些原因而改變想法的”。

夏初心想果然是無法比擬的學霸,思想境界如此之高,而自己想的卻是朋友們是否還能呆在一起。

安舒趴在桌子上望著周邊吵吵嚷嚷的同學不經感歎,“果然還是要分離啊,在這個物是人非的時候”。

什麼物是人非?不過是大家做了不同的選擇而已,又不是到了人生不得已的時候。

“想見自然會見,又何必貪戀這一會兒?”坐在角落的喬伊漫不經心道出了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