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宜回到寢室。
“怎麼樣啦?”倪於綺側過身,“加沒加進去。”
朱時宜悶悶嗯了聲,自顧自回到自己座位上。
倪於綺估計也看出不對,語氣也壓低些:“怎麼了?”
“我以肖玉涵的身份參賽,沒有署名。”朱時宜情緒低沉。
“那不白嫖嗎,”倪於綺驚坐起,“你答應乾嘛?”
“她說請我吃火鍋。”朱時宜還沒說完。
“一頓火鍋有啥用,”倪於綺沒耐心打斷,“咱想要的又不是頓飯。”
“是,”朱時宜無奈解釋,“但她說,如果過了省賽,國賽可以加我名字。”
倪於綺稍微冷靜了點:“那這算違規嗎?”
“她說問過老師,不影響,”朱時宜答,“她還說,有好幾個組都有這種情況,主辦方不會管。”
倪於綺撇撇唇:“怪不得那人臨時退出。”
朱時宜悶不作聲,點點頭。
她想起肖玉涵的話。
“我確實不是故意要退出項目組的,這不,沒辦法,上麵通知得太臨時了,我也不想另外兩個隊員的努力,就這樣付之東流。”
“最重要的是,萬一能得獎,咱後麵,還有好多工作,到時候一起分工,再加你名字,豈不是更名正言順?”
“就當鍛煉了,”朱時宜吐出口氣,“反正我也不吃虧。”
......
一場,明知身處暗處的盛會;
是她現存,不可多得的唯一機遇。
她是不會被看見的。
無論講得是好是壞,這一切,都與她無關。
電腦前,朱時宜輕歎口氣。
沒關係,這不是她最習慣的嗎。
在無人在意的情況裡,努力,做到極致;
下一次,她就能站在光下,被看見。
晃晃腦袋。
彆矯情。
比賽在即。
朱時宜努力熟悉著稿子,卻發現,稿子的內容,與PPT資料有些出入。
她在群裡問了另外兩個組員,她們表示,稿子內容不歸她們負責。
她們倆還說,這個項目,是之前另外一個精英賽的金牌項目,PPT資料不會有問題。
朱時宜心急,直接跑去隔壁問肖玉涵。
相比之下,肖玉涵態度極好,言語間十分謙遜。
“這個我都沒發現,確實,我也覺得你那樣改更順,”肖玉涵肯定,笑得友好,“時宜你可真細心,你直接改就好啦。”
伸手不打笑臉人。
朱時宜也沒空管先前對肖玉涵的那點情緒:“可是群裡她們說資料沒問題。”
肖玉涵表示沒關係:“你發現任何問題,隨便改,我們絕對不介意,我和她們說下就行。”
朱時宜這才放下心。
改了處小問題,朱時宜犯了完美主義,各處細節都沒能幸免,大段語句也一樣,難逃一劫。
PPT板式、內容提煉,一係列內容,都沒能逃出朱時宜掌心。
這一改,就到大半夜。
朱時宜上床,輾轉反側。
小半鐘頭過去,仍毫無困意。
她乾脆爬起來看稿。
一看,就看到半夜三點。
講稿爛熟於心。
困倦的點已然過去。
朱時宜覺著身體疲倦。
想起開場白那一小段文字。
“我是主講人,肖玉涵。”
不知何時,席卷的困意帶她入夢。
一夜淺眠。
第二天早上,朱時宜被鬨鐘吵醒。
她習慣性嘖了聲,下一秒猛然撐眼。
她迅速直起身,爬下床,洗漱換衣服化妝,一氣嗬成。
上大學以來,她從沒這麼高效過。
參賽地點。
朱時宜意外發現,肖玉涵,和徐夢瑤站在一起。
她上前打個招呼。
徐夢瑤眼裡露著驚奇:“時宜,你怎麼在這兒?”
朱時宜一時半會兒不知道怎麼解釋。
“時宜替我,”肖玉涵直言,親昵地挽住朱時宜手臂,“我們說好,晚上我請吃火鍋。”
朱時宜點點頭。
手上那陌生的觸碰,她很介意,但她不好掉頭走。
初秋早上,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朱時宜卻緊張。
陽光灑下,她也沒心情糾結自己沒打傘沒塗防曬霜。
她乾脆拿出講稿,嘴裡默默念著。
手臂也不動聲色抽出來。
很快就到入場。
朱時宜本想看稿,但台上講者眉飛色舞,慷慨激昂。
她沒能看不下去稿,才抬頭看講台。
她們組的牌號,不前不後,正正好。
這個比賽還有評委提問環節。
前幾組,評委都沒有提出太難的問題。
很快就到肖玉涵和徐夢瑤的組。
她們組有六個人,主講人是徐夢瑤和肖玉涵,徐夢瑤是這組的負責組長。
徐夢瑤一直很努力,她上大學以來,什麼活動比賽幾乎都參加了個遍,專業課績點也名列前茅。她的表現,自然出類拔萃。
肖玉涵也不賴,回答問題,一絲不苟。
講完,台下評委鼓著掌,露出滿意的神色,
雷動聲歇,輪到朱時宜上台。
掌心微濕,朱時宜深吸口氣,挺直背脊。
手掌悄摸在腿上抹了抹,她握住話筒。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我是第六組的......”朱時宜聲音一頓,“主講人。”
她還是沒法把那個不屬於她的名字說出口。
不說也罷,上組肖玉涵剛露麵,這組又有個重名,一看就惹人懷疑。
“我們組的項目是——中藥食品經濟。”
“當下社會,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日益高漲。數據顯示......”朱時宜翻動著PPT,抬眼確認無誤記憶中的數據,更加流暢地講著項目計劃。
講解照常發揮。
朱時宜講完結束語,深深鞠躬。
台下掌聲平平。
朱時宜輕輕抿著唇。
輪到評委提問環節。
按照一般規矩,評委問的問題,最好是全體組員輪著回答。
隻有一個人回答的組,可能“團隊合作”分數會降低。
評委先問了比較平常的兩個細節問題。
組員李曉宏回答了第一個,朱時宜回答了第二個。
評委點點頭,拋出第三個問題:“中藥食品是新興行業,你們做了三個規劃階段,集中講解的是初創期。”
“若想擴大優勢,必然要拓寬市場。這樣一來,從業競爭者加入,你們這個項目的優勢,又該如何發揮?”
蔡家蓉麵色難繃。
是她要回答第三個問題。
這個問題,並不在她們資料收集與思考的範圍內。
按照規定,每個問題,可以有30秒的思考時間。
眼下,已經過去了一半。
朱時宜腦子飛快檢索關鍵詞。
初創期,優勢。
三十秒過去,蔡家蓉彆無他法,舉起話筒,硬著頭皮開編。
“我覺得,拓寬市場的......”她清清嗓,開口沒那麼磕磕絆絆,“同時,加大宣傳,保障產品質量......”
台上一下無聲。
朱時宜側目,蔡家蓉眼角隱隱抽動,幾秒功夫,眨了無數下。
學生賽事,參賽者緊張很正常,評委見怪不怪,也沒有催促。
朱時宜卻捉住評委眉心,一閃而過的跳動。
評委問的,是行業若能熬過初創期,迎來爆發期。
個體企業,該如何贏得市場。
朱時宜心一驚。
她發現,她們組的方案裡,混淆了“行業”與“企業”的概念。
心間一沉,似是明了一種結果。
她稍稍擺正心思。
腦海忽然想起潘嶽的演講。
露營品牌發展多年,如約仍然創出一片天。
“持續創新。”朱時宜忽然拿起話筒,補充答。
新興行業,初創期的一舉一動,都是創新。
而成熟期,所有企業大差不差,那又該如何脫穎而出?
“品牌特色,”嘴上先一步回答,“將發展品牌作為企業戰略目標。”
“中藥食品經濟還在萌芽階段,正如您剛才所說,我們應該做的,是擴大市場。”
朱時宜抖機靈,雜糅行業內容進企業規劃:“所以,我們講了許多產品、渠道,這些行業必備規劃,這一切,都是為了使更多消費者,能夠接受中藥食品產業。”
評委抬起眼。
被直視的朱時宜,鼓起勇氣,不疾不徐:
“如果這種經濟真的能夠迎來成熟期,那我們要做的,就是品牌特色與口碑。首先,我們是經濟萌芽階段的老品牌,本身就具有品牌效應。”
“除去‘老品牌’這點,我們還可以從許多方麵去打造品牌優勢。比如,剛剛我們組同學所說的,產品質量和宣傳。”
“還有價格。可以繼續細分市場,針對不同消費層級,推出不同服務。下午茶餐廳、奶茶店、便利店產品,形成價格梯度......”
預定時間結束,朱時宜深鞠躬,下台。
肖玉涵和徐夢瑤給她比了個讚。
其他兩個組員,也默默坐過來。但不看朱時宜,隻是自顧自地聊天。
朱時宜摸摸鼻尖,莫名尷尬。
直覺告訴她,那倆組員對她有意見。
等到宣布名次的環節。
這次一共有10組參賽選手,賽事設置了一等獎一組,二等獎一組,三等獎兩組的名額。
拿到獎的隊伍,可以晉級,參加國賽。
朱時宜暗暗期待。
二等獎,獲獎者是其他學校的同學;
三等獎,一個是同校不認識的組,一個是其他學校的組。
公布於此,朱時宜鼻頭微酸。
她深吸口氣,甩掉那點矯情。
早打過預防針的,有什麼可傷心。
反正這次比賽,她也沒付出什麼,不是嗎?
一等獎毫無懸念,是徐夢瑤組。
肖玉涵激動地握拳,和旁邊坐的好朋友歡呼著,眉開眼笑,蘋果肌提得老高。
朱時宜跟著人群鼓著掌。
接下來又公布剩下組彆的排名。
朱時宜所在的第六組,排在第八組後麵,相當於是第六名。
午間,踏入外場一刹,一陣強光直射而來,曬得朱時宜睜不開眼。
“時宜,”肖玉涵跟在她後麵,給她撐起傘,語氣是藏不住的興奮,“走,一起去吃火鍋。”
“其實也不用,沒拿到名次,”傘下,朱時宜勉強能撐開眼皮,“我也沒幫上什麼大忙,不用你破費啦。”
“沒事的,咱可說好的,你那是幫了我的大忙。”肖玉涵勾住朱時宜。
“主要是中午吃火鍋有點熱。”朱時宜隻想一個人待會兒,又找了個借口。
“那就晚上嘛,”肖玉涵忽然招手喊,“家蓉、曉宏,咱合張照呀。”
朱時宜稍稍提起精神。
要合照了,她不能死著一張臉。
走到簽名版前,肖玉涵把傘遞給朱時宜,拿出手機:“時宜,你幫我們三個拍一張嘛。”
朱時宜愣了愣。
“三二一。”
朱時宜一個人,給她們三個,照了張相。
肖玉涵聲稱有事要找老師,從朱時宜手裡拿過自傘和手機,離開了。
蔡家蓉和李曉宏沒和朱時宜講話,一聲不吭離開了。
獨留她,曝露在陽光下。
頸肩溫熱,胸腔裡卻像根冰棍。
烈日似火,燒著她,不斷融化、再融化。
出師未捷,期盼落空,莫名而來的敵意。
以及注定,就要被忽視。
眼中視線模糊。
一片陰影悄然籠罩,潔淨的紙巾落入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