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彆曹操,拜彆卞夫人,崔纓回到蕙蘭院開始收拾東西,思蕙和文蘭在院中急切等候了她一天,聽說她要去拜師學藝,覺得很突然,再一瞬,便舍不得她走了,央求著帶她倆一同去郭府。
崔纓搭著她們的肩膀,笑道:“傻姑娘們,哪有人帶著女使去拜師的?我本是潛心求學,在郭府做門徒,又不是去當女公子。倘若郭祭酒叫我磨墨,你們還要來代我不成?”
二人垂著眼睛,悶悶不樂。崔纓拍了拍她們的臂膀,便推門出去了。
春雨初停,鳥雀呼晴,鄰院裡傳來陣陣男孩們的歡笑聲。遠眺去,空中仍是雲氣氤氳,時有雛燕振翅乍飛,劃過天際。俯首見,階下清庭積水空明,秋千架下雨露垂滴,院內院外的桃樹、石榴樹都被春雨打得濕透。尤其是桃樹下,夭折的花瓣半開未開,幾乎躺滿了濕鬆的泥壤,她知道,她的佩玉,帶著她一年多的記憶,就埋葬在那兒。
“阿姊!”是秦淳來了。
崔纓呆呆地與她對視著,隻見秦淳麵有愁容,上前緊拉著她的手:“阿姊!聽說你要搬去外府住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秦淳聽了來龍去脈後,仍舊不信:“為何如此突然?你為何憑白要去給那郭嘉作書童?”
崔纓故意傻笑著,摸著腦袋,不知該如何應答。
“你若成了郭嘉的書童,豈不是把曹子建……”
“莫要再提此人。”
秦淳眉眼一彎:“哦——我曉得了。阿姊你準是又尋得新的意中人,趕著‘獻殷勤’就撇下我們了呢!”
“莫要胡說,這可不是‘殷勤’,是‘恩情’,我說認真的。”
“嗬!”秦淳彆過臉,“你總愛來‘報恩’這一套!他郭嘉不過司空帳前一謀士,與你有何恩情呢?若真論恩情,阿姊,你欠子桓哥的恩情又幾時還呢?”
是啊,她怎麼總是以報恩為借口,去向他人獻殷勤呢?
欠曹丕的恩情,她又何時何地去還他?
崔纓低下頭,吞吞吐吐地說道:“正是因為他郭嘉為司空獻忠,我才應該去報答呀……至於子桓哥,我……我暫時還不知道。”
“那你幾時歸來呢?”
“說不清,”崔纓仰頭看了看天空,“興許一年,興許再也……”
“阿姊,你要好好保重。”
秦淳緊緊抱住了她,十分不舍。
“對了,你……不去跟隔壁那位……告個彆?”
崔纓搖搖頭,這時院外忽有一小廝傳話:
“稟姑娘,四公子約您前往西院書亭一見,特命小人前來告知。”
這回,崔纓認得那個小廝,是朱華館的使仆。
“書亭?什麼書亭?”秦淳不解。
崔纓並不答,隻問那小廝:“那亭中,可還有他人?”
“整公子也在。”
曹整?崔纓在腦中默默回憶這個名字,似乎印象不深,司空府公子實在太多了,在聚會時出現過的,她肯定都記過名,唯獨這個曹整,聽著耳熟,卻沒有更多印象。
曹植這次尋她,莫非有彆的事?
崔纓安撫罷秦淳,便利索起身,跟帶路小廝離去。書亭,就是當初那個和曹植一起避過雨的雨亭,經過一年的修繕,這座幽園已不再荒草萋萋,可重遊故地,她已心灰意冷。
遠遠便瞧見亭中有兩人玩鬨的身影,曹植動作敏捷,正拿著一袋吃食逗另一小孩兒玩。那小孩兒不過九歲的模樣,個子不高,但笑得很開心,蹦蹦跳跳,邊玩便喊著“子建哥哥”。
見她來了,小曹整很有禮貌地行禮,曹植笑著招呼他去旁處跟小廝玩,可轉頭麵向她時,便陰沉著臉。
曹植今日,心情似乎十分不佳。
“曹整……”崔纓還是說出了心中所惑,“你這個弟弟,我好像在哪兒聽過……”
“沒錯。當初父親跟袁譚和談時,便將袁譚女的親事說給了他。”
曹植平靜的回複,崔纓卻大為驚愕。
眼前這個活蹦亂跳的小男孩,竟然就是當初被曹操用來假意與袁家聯姻的對象,而死去的袁鶯,就是他未過門的媳婦。
“他生母是李姬,身份卑微,母子二人在府中向來不受父親寵幸,這些年,整兒過得也很艱難……”
“他怎麼了?”崔纓察覺出曹植神色不對勁。
“今日是整兒的生辰,”曹植攥緊拳頭,一口氣似乎都喘不上來,“父親命他出養……過繼給我叔父,還托我送他去叔父家。”
曹操父親曹嵩在建安初年便已去世,但還有幾個兄弟,這崔纓是知道的。府中生養了如此多兒子,曹操難免力不從心。讓不起眼的兒子過繼給兄弟家,是擴大根係,鞏固家族關係的常用手段。
但對於曹植這樣看重兄弟情義的人來說,送自己朝夕相處的兄弟去彆人家,還是一個從小命苦的孩子,無疑是件殘忍的事。
“當初要選公子出養的消息,不是早就在府裡傳開了麼?我還記得,鬨得人心惶惶來著。”
“是,可我沒想到,父親選中的人,是整兒。整兒上回,已經……”曹植說得很急,沒把話說完,就捶起了亭柱。
府中兒子那麼多,曹操這個小兒子,因不受寵,地位低下,被曹操利用了兩次,其餘庶子的命運,又會好到哪裡去呢?何況曹操向來憑喜好寵幸子女,從無定數。崔纓能想到的,曹植也能夠想到。曹操在曹植心中,一直以來,都是個儘職儘責的好父親。
崔纓不禁歎息,看著毫不知情的曹整,還天真地在同小廝玩鬨,笑的聲音清脆嘹亮。她心底一時也生起些許傷感來,但她疲憊了一天,什麼話也說不出。
臨近分彆,她隻在乎,曹植可曾在乎過她。
“‘綿綿葛藟,在河之滸。終遠兄弟,謂他人父。謂他人父,亦莫我顧’……”
眼前人,又展露出詩人深情多思的一麵了。
“彼朋友之離彆,猶求思乎白駒。況同生之義絕,重背親而為疏。樂鴛鴦之同池,羨比翼之共林。亮根異其何戚,痛彆乾之傷心!”
一篇贈給曹整的《釋思賦》,文字背後有太多難言之隱。聽著曹植誦出,崔纓也懷想起自己的同胞兄弟崔铖,想到自己過繼給曹府,仍身不由己,受製於人,不禁黯然神傷,落下幾滴淚來。
涼亭下,兩人各懷心事,憂心忡忡,再沒有彆的話題可聊。
“《詩》曰‘螟蛉有子,蜾蠃負之’,纓兒今日知矣,子建,你可知?”
古人常將過繼子稱呼為“螟蛉子”,是因為古人誤以為蜾蠃不產子,養螟蛉為子,殘酷的真相卻是,蜾蠃常常捕捉螟蛉來喂養自己的幼蟲。
曹植蹲坐在階上,出神不語。
崔纓第一次見他如此落寞模樣。
正當崔纓想出言安慰時,卻聽他忽地冰冷冷來了一句:
“從一開始,你就沒打算在曹家留下吧?”
“是,我本就不屬於這裡。”
“這樣一個大宗族,任誰待在裡頭,都會難受。”
“……”崔纓不語。
“為何是郭嘉?”
“……”
“父親帳下謀臣無數,為何你偏偏拜他為師?”
“與你無關。”
“雨巷中的事,我都見著了,”曹植頓了頓,輕描淡寫道,“雨中你那兒女情態,我也都見著了。”
崔纓覺得好氣又好笑,還有點鼻酸。
“也許從一開始,你的目標便不是二哥,而是父親的寵臣,郭嘉郭奉孝,對麼?”
“閉嘴!”崔纓怒道,“事情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你那麼急著接近他,除了愛慕之心,除了攀附權勢,我實在想不出彆的理由。”
曹植露出慘白的微笑,和一臉厭惡的表情。
“初相識時,覺著新鮮,才同你兩小無猜,後來彼此了解深了,才知道我與妹妹並非同路人。崔纓,你還藏著多少心事,是我不知道的?名利和富貴,就真的那麼重要?”
心知再怎樣辯解,也解不開這誤會。崔纓終於忍不住,眼淚簌簌地往下流。
本是心灰意冷,再絕望還能到什麼地步呢。錯的人,終究是水火不容。
崔纓平複了心情,起身淡淡地說道:
“得君譏誚謾罵,予何幸如之。今日一彆,便決心要走出這四方府邸,你好自珍重。”
“請便,慢走不送。”
崔纓轉過身,作勢欲走,忽而停下。
“好歹相識一場,我做事向來有始有終。數月前爭吵時,崔纓曾說過一些狠話,希望……希望子建不要放在心上。”
少年仍是一聲輕笑,他亦起身離去,去找曹整,臨末還喃喃了一句,聲音雖小,但仍被她聽見了:
“那有什麼,我又沒把你放心上。”
…… ……
崔纓攜了些細瑣的物品、衣裳出東院,曹丕和隨侍衛大哥已在北門外,引車侯著多時了。皎皎被她托付給了節兒看照,待抬好行囊入馬車,依依惜彆思蕙和文蘭後,崔纓蹬上青驄馬,與曹丕並肩騎行,衛大哥緊隨身後。
一路都是些歡快的談話,曹丕很興奮,他覺得崔纓今日表現沒讓他失望,且愈發認為當初教她習武、教她讀律書是正確的了。
“父親心腹之謀臣,唯荀令君、荀軍師、郭祭酒、程仲德與賈大夫此五君,那郭祭酒年紀最少,是性情中人,頗與父親合意,行同騎乘,坐共幄席,父親曾當眾說過,將來大事皆可托付此人……我真沒想到,父親竟會同意你師從郭嘉。子嚶啊子嚶,二哥看好你,往後你在郭祭酒身邊,可要勤於修業,多學些本事,說不準,你真能在父親幕下任職,更能成為我朝開國以來少有的女官呢!”
崔纓並未把曹丕的話放在心上,她的心底已藏著話:
郭嘉是否曹操跟前第一紅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否了卻前世的夙願。擺在她麵前的,不是一場精彩的拜師學藝的曆練遊戲,而是目送敬重的長輩向死神走去的悲痛旅程。
你一定要留在郭奉孝身邊!你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即便不能改變曆史拯救他的性命,也定要不離不棄,陪他走完生命的最後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