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大家都去上工了,李枝念在家先處理餡料,把泡了一夜得紅豆瀝乾水,放在鍋裡加上兩碗水,大火燒開後,小火熬煮,看到紅豆微微破皮,準備開花,就煮熟了。
煮熟的紅豆,加入糖和少量清水,小火煮到糖融化,水分差不多收乾,用工具壓成泥,人工碾壓的方式,導致豆沙沒有辦法特彆細膩,但是帶有略微的顆粒感,反倒能使口味更豐富。
關火,加入少量黃油,攪拌均勻,盛出冷卻備用。
綠豆也是同樣的步驟,製成綠豆沙。
紫薯,去皮切塊,上氣蒸熟,出鍋後碾壓碎,因為紫薯已經比較甜了,所以李枝念隻加入少量的白砂糖,將他們攪拌均勻。倒了半瓶牛奶拌勻,又加入了一小塊黃油融化,拌勻。最後將紫薯餡料倒入鍋中小火翻炒,炒至細膩不沾壁就盛出來。
至此,廚房裡已經滿是香甜的豆香味道了。三種餡料也都被揉搓成均勻大小的劑子,放在一邊備用。
李枝念馬不停蹄又開始製作外皮,低筋麵粉玉米澱粉,雞蛋,牛奶分彆放入器皿中,攪拌成麵團,均勻分成若乾比餡料劑子略小一點的麵塊。將麵皮擀薄,放入備好的餡料,收口用工具整理成方形。
開小火將製作好的糕點胚煎至六麵變色。
看著漂亮的糕點,李枝念沒有忍住,夾出一個糕點,切了一小塊,嘗嘗味道。
“我先來嘗嘗味道!”李枝念自己說服自己。其實調餡料時,她每個味道都嘗過了。但不管,實在忍不住。“嗯~真不錯!”在心裡給自己樹了個大拇指,“真不愧是我!”
邊包邊煎,不一會就把材料全部做完了,還剩一點餡料,但是表皮沒了,李枝念也就作罷,畢竟張姐的量已經夠了,甚至還有得多。每個味道都做了40個左右。
李枝念把每個味道拿出五個出來,其他的趁著熱氣連同盤子一起放進了空間。為了這個生意,李枝念在空間裡專門收拾了個角落,規劃用來放剛做出來的甜品糕點。
另一邊,劉桂玉下了工就直奔家裡,推門進來了,見李枝念全部收拾好了,歎道,“枝枝你都做好了,我還想著早點下工回來幫你呢。”
“就幾十個糕點,很快的,娘你嘗嘗味道!”
劉桂玉洗了手拿起一塊,“真好吃,枝枝咋會做那麼多新奇的東西!”
“吃過,琢磨琢磨,就會了,娘你吃過了,看過了肯定也能做出來!”李枝念避重就輕,顧左右而言他,辛虧劉桂玉沒有深問。
“還剩了一些餡料,可以包成甜口的豆沙包,紫薯包,咱們自己吃!”
“好,娘明天就和麵包包子!”
“這糕點要不要給舅舅他們家送一些啊?”
“不用,你剛開始做,還是彆太張揚了,紅旗大隊人多眼雜的,就怕走漏了風聲,還是少一些人知道比較好。放心,他們不會有想法的。”劉桂玉想了想還是覺得保險一點比較好。
第二天一大早,李枝念就起身準備。現在包裝條件有限,現在人們在外麵買東西也普遍不用什麼包裝紙,糕點就是用油紙包,其他東西都是顧客自己會帶布袋來裝。
但畢竟對方是送給母親的生日禮物,李枝念還是在包裝上花了點心思。
她把糕點用油紙包好,一種餡料包在一起,最後又把三個小油紙包摞成一疊用個大油紙包在一起,用絲帶綁成一個可以拎起來的蝴蝶結。既好看,又便攜。把包好的糕點再次放進空間。
李枝念背上了背簍裡,在漆黑的早上,李枝念又一次踏上了去往縣城的鄉間土路。
路上空無一人,李枝念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場景。
走著走著,天總會亮的,路也終會到目達的地。
太陽升高,日頭漸漸大起來,她估摸著才十點多,但怕遲到了,還是先到了張姐給的地址處。在門衛處問了一句時間,發現比預計時間還早了半個多小時。準備先離開去附近的早餐鋪吃個早點。
過了二十多分鐘,李枝念再次來到家屬院,跟門衛說找張淑英,門衛核對了一下姓氏就把她放進去了。
家屬院裡都是樓房,李枝念爬了兩層樓敲門,是一個小姑娘來開的門。
“你好,我找張淑英張姐。”
“媽,有人找你。”
聽到聲音,張淑英起身走出來,“小李,你來了啊!快進來吧。”並順手把大門關上。
李枝念也是往門裡走了幾步,“唉張姐,這是咱們說好的糕點。”
“行,我把剩下的錢和票給你。”張淑英去客廳裡拿包。
“阿英,誰來了?”今個是老太太大壽,但隻是家裡人約著中午一起去國營飯店吃個飯,沒有請人上家裡來。這時有人上門,張老太太有些好奇。
“唉,小姑娘……你還記得我嗎?”李枝念循聲看去,是個頭發灰白的老太太,雖鶴發,但看著精神抖擻,很有精氣神,整個人都是上揚的狀態。
“奶奶是您啊。”李枝念也是回想起來,這位老太太就是之前在國營飯店跟她搭話寬慰她現在的營業員態度不太好,讓她彆放心上的老人。
張淑英走出來,疑惑道,“媽,你怎麼認識小李的?”
“你還記不記得有一天我回來跟你們說在國營飯店吃飯遇到一個女孩!”
“記得,那次你回來就讓明達注意調整供銷社的營業員的工作態度。你說的那個漂亮姑娘就是小李啊!”張淑英笑道,“這不巧了嘛!這就是我說的幫我做糕點的姑娘!”
張淑英指著桌上的“糕點禮盒”說,“呐,這就是她剛送過來的糕點。”
“讓我來嘗嘗!”張老太太迫不及待。“這包裝怪精致的。有心了”
李枝念笑道,“這都是張姐的心意…。”
張老太太笑笑沒說話,拿起一塊嘗了起來。“還溫熱著呢,這糕點真好吃,之前也吃過其他的豆沙餡啊,都沒這個甜蜜,有滋味,這個餅皮也有股淡淡的奶味。”接著又拿起了一個紫色的紫薯餡料的。“咱也吃過紫薯啊,咋沒吃過這個味道的紫薯,綿密細膩,口感比較黏性,很紮實的一個。”小女孩看著外婆吃的起勁,也拿了一個啃起來,塞進嘴裡,就沒再有機會說話了。
“好了,媽,快彆吃了,咱待會還要去國營飯店吃午飯呢,你吃撐了就沒有肚子吃午飯了。”張淑英把手裡的錢票給了李枝念之後轉頭,看到這一幕哭笑不得。
李枝念順勢告辭,“那我就不打擾您了,奶奶,祝您身體健康,福如東海!”
“哎,等等,小李,我怎麼能再找到你啊。”張淑英想著母親喜歡這一口,那下次有機會還可以找李枝念幫忙做糕點。
“我基本每周來城裡一趟,到時候去供銷社找你,您要是有需要再跟我說。”李枝念想了想回道。
“哎,行,你慢走哈,我就不送了。”
離開張家家屬院,李枝念在街市裡晃蕩,其實是想給剩下三十幾個糕點找主人。
張家,張老太太坐在沙發上,吃完手裡的一個糕點,對張淑英說,“你覺得這姑娘怎麼樣?”
“手藝挺好的啊,人也挺好的,這包裝,我都沒跟她講,他就做得漂漂亮亮的!”
張老太太沒好氣地說:“人是挺好的,還把好人讓給你當,我一看就知道你哪會想到包裝上去。你一向一根筋實心眼,哪會做麵子活。”
又對著外孫女說“教了你媽這麼久,她都沒學會。小晴,你可不能像你媽一樣。”
外孫女似懂非懂,隻是啃著糕點笑。
“像我咋了,像我也挺好的呀。”張淑英不依。
“你也就是嫁給了明達,命好。
我覺著,這姑娘是個做大事的人,會做事,會說漂亮話,也有勇有謀。一個漂亮姑娘,大冬天的,獨自一個人摸黑走那麼遠路來城裡。而且你看這糕點,都沒有破損,肯定是花心思做了防磕碰。”張老太太思索片刻,叮囑女兒,“你跟著姑娘把關係處長遠了,說不定有好處。”
“不用媽你說,我就知道,我以後還要找她做糕點呢,畢竟您老愛吃啊!”張淑英回道。
張老太太笑道,“你啊,傻人有傻福。”簡單點也挺好的。
李枝念要是在場,肯定覺得這些評價都太高了,受之有愧。
就像最後一點防磕碰措施,李枝念一開始是沒有想到的,畢竟她有空間,完全規避了這個問題。
但是從張家出來,李枝念把自製的豆糕,從空間拿出來放到了背簍裡,她終於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也意識到了其實真正的問題是自己太過依賴空間了,因為依賴於已有的捷徑,而忽視了潛在的問題。
背簍背在肩上,路上顛簸碰撞,等李枝念迎來了第一個買主,把豆糕拿出來,已經看到有幾塊外皮破碎下來。
“有紅豆的,綠豆的,紫薯的,八分錢一個,您要啥味道的,我給您拿。”
“這麼貴啊?”來人有點猶豫,“李枝念把破損拿出來切小塊,給她拿了一塊,“你可以嘗嘗看。”眼神示意她,“免費的,試試。”
來人將手裡的一小塊放入了口中,立即咬咬牙,買了六塊幾種味道的各2個。“家裡孩子好久沒吃糕點了,今天出門的時候還纏著她讓她回家帶點桃酥啥的,但每次等她到供銷社時,不是被賣光了,就是隻剩一些殘渣。
今天運氣好,黑市買的東西,雖然貴,但是好吃,糖也放的足。“你下次啥時候還會來嗎?”她小聲問。
“不一定呢。”李枝念警惕地回。
那人有點失落地走了,李枝念又零零散散賣了幾份出去。誰知過了一會兒,遠遠的,看見那人又回來了。李枝念心驚擔憂“回來是想乾嘛?”她提起背簍做好了隨時跑路的準備。
隻見那女人直直朝自己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