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1 / 1)

隔天一大早,天灰蒙蒙剛亮,佘寧便起來,昨晚夢見完陳勝男的結局,又被係統嚇了一跳,她後麵都沒怎麼睡。

蹲在院子的水缸前洗漱完,佘寧習慣地往院子廚房方向走去。

院子右側,平常關著的廚房門,此刻透露出些許昏黃的光亮。

“媽,你今天沒出門?”虛掩的房門裡,蒸好的番薯,熬好的粥已經放在灶台上。

而佘洪梅坐在灶口前燒著火。

火有些過旺,她邊抽出根燃燒著的木頭放到一側熄滅,邊回答佘寧,“還早,等會去。”

下河鎮靠近香港,受那邊思想的影響,大家對新事物,新政策的接受度高,78年改革開放後,在各地很多人還束手束腳,不敢改變時,鎮上已經有不少人做起了生意。

做餐飲的,城裡的糧食蔬菜不夠,很多都會來他們這些村子采購。

佘家就和其中一個飯店有合作,每天提供他們新鮮的瓜果,平日裡佘洪梅都會先去地裡摘蔬菜,摘完回來吃早飯時間剛剛好。

佘寧搬過小板凳,靠在佘洪梅身邊烤火,紅彤彤的火焰映在她消瘦的臉上,比平時多了幾分紅潤。

佘洪梅側頭看著倚在身旁的人兒:“阿寧,你想繼續上學嗎?”

昨天晚上她睡不著,想了很多,兩年前,十一歲的小佘寧站在她麵前,不在意地說著她不讀了,她不願上學,任她怎麼勸說都不肯改變主意。

可佘洪梅知道,她哪裡是不喜歡上學,不願意讀書,年年考第一,回家書不離手,讀到喜歡的書時眼睛都會發亮,怎麼可能不喜歡讀書。不過是因為懂事,怕增加家裡的負擔,才做出那樣的決定。

這兩年,家裡的外債還得七七八八,過兩天還有一批蔬菜的錢結款下來,昨天那個副所長說了,佘寧協助抓到了嫌疑犯,遲些日子會有一筆獎勵下來。

苦的日子熬過去了,她想著讓佘寧和佘妮都回去上學。

讀書才有出路,尤其是女孩子,佘洪梅希望她們可以跳出這個小村子,去見識更大的世界,希望她們能有著更多的選擇權力,可以選擇自己做什麼,而不是隻能做什麼。

“小寧,回去上學吧。”佘洪梅又說了一遍。

她這一生沒機會了,但她希望自己的女兒有,見識過大城市的心,總會被那些自信、獨立,仿佛在閃閃發光的女性所吸引。

佘寧拿著柴火的手一頓,她沒想到佘洪梅會說這些,昨天晚上係統的任務她都準備讓它先掛著,等後麵機會合適再完成。

以她的意思,她是想緩緩的,現在佘家雖然好了不少,但家裡家外隻有佘母一個勞動力。

而現在的小學和初中教育並不是義務教育,佘家突然增加兩個孩子的學習費,家裡的壓力更大了。

“我想想。”佘寧道。

佘洪梅知道佘寧一直有自己的想法,也沒想著她能馬上答應,見她說考慮也就不再說什麼。

早飯吃的是佘母煮的白粥配紅薯,佘寧後麵打了三個雞蛋蒸了一大碗的水蒸蛋,溫水和蛋液1.5:1的比例,蒸出來的水蛋又嫩又滑,最適合小孩子和老人食用。

第一次吃到這麼嫩的水蒸蛋的佘妮直接宣布,水蒸蛋是她最喜歡的食物沒有之一。

那小模樣,笑得大家打趣她問昨天宣布的最愛白糖拌番茄排第幾。

羞得小姑娘埋頭碗裡大乾幾碗粥。

佘寧也沒讓佘洪梅等太久,洗完早飯的碗筷後,她主動喊住了準備出門到玉米地除草的佘母。

“媽,今天跟我去一趟學校吧。”

她這具身體現在13歲,正常的話是在讀初二,佘寧穿過來前,大學畢業也沒幾年,她的成績雖然不是學神學霸類的,但也算是尖子生。

而原主這邊雖然退學了,但也一直有在偷偷的自學,房間的床底下還藏著不少小姑娘搜集來的初高中課本。

那些書籍她翻過,知識點是她熟悉的,如果不是學校不允許,按她的計劃,她想直接跳級到高三。

現在的初中入學是根據戶籍就近原則,下河村、上河村以及周邊村子的孩子初中都是分配到下河鎮的下河中學,同時,入學還需要小學畢業證書。

而高中則是根據中考成績擇優錄取。

原身退學時剛讀完六年級,不過她沒有參加期末考,所以她沒有小學畢業證書。

下午,佘洪梅帶著佘寧和佘妮到下河小學時,正是上課時間,學校內沒什麼人走動。

佘寧按照原身的記憶帶著她們往教師辦公室過去,早上佘母就托人跟佘寧的班主任打了招呼,說今天下午過來找她有點事。

佘洪梅提了些香蕉牽著佘妮跟在後麵。

佘寧記憶中她的六年級班主任是個嚴厲又固執的人,每天上課都板著一張臉,對於調皮不愛學習的同學,更是嚴厲批評,家訪教育,班上很多同學都不喜歡她,覺得她太不近人情,就像金庸小說裡的滅絕師太一樣。

而此刻見到她們出現在門外的老太太卻欣慰的笑了,熱情地招呼她們進來辦公室坐。

“來就來了,又不是什麼事,還帶什麼禮物,等下東西你拎回去。”

“小寧這丫頭聰明,書讀得好,還自覺,學習都不用人盯著,當時她退學的時候我還覺得可惜了。”祝老師感慨道,“幸虧你們現在想通了。”

祝老師又細細問了佘寧這兩年的情況,知道她一直有在自學初中的知識,又從一旁的試卷中抽出幾張讓她做,是她幫家裡親戚帶的初中試卷。

佘寧做題時,祝老師低聲和佘洪梅說話:“這是你小的那個?幾歲了?”

佘洪梅推了推佘妮,讓她上前,“虛歲七歲了,這次過來也是想讓安排下她的上學事宜。”

祝老師點了點頭,隨機抽查了佘妮幾道數學題還有漢語拚音。

佘妮也不怯場,之前原主學習的時候,也帶著妹妹學習,佘妮的學習進度起碼在三年級,祝老師的題目是根據一年級出的,差不多是祝老師說完題目,她就答出來了。

“不錯,跟她姐一樣,是個讀書的好苗子。”祝老師滿意地點點頭,“孩子入學這事我就可以決定,下周一可以讓她過來上學。”

那邊,佘寧也寫完了題目。

祝老師檢查一遍後,放下試卷,轉身從抽屜裡拿出本朱紅色封麵的小本子:“這個本子我幫你保管了兩年,現在終於可以物歸原主。”

本子內,左邊偉/ 人語錄下貼著十一歲小佘寧的照片,右邊是畢業證書的信息內容。

學生佘寧……,合乎畢業條件,準予畢業。

1978年7月22日。

“祝老師,這是……”佘寧有些不敢置信。

原身並沒有參加期末開始,原則上,她不應該有這個畢業證書,今天她過來,也是想著能找到什麼辦法補救不。

祝老師看出她的困惑:“你的確是沒有參加期末考,但是你小學6年以來的成績,我們都有目共睹,我和校長都覺得,這個畢業證你值得。”

祝老師沒有說她為了這個事跟校長據理力爭了多少次,也沒有說因為這事背後的人說她收了多少東西。

清者自清,她問心無愧,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學生。

佘寧現在的水平完全可以直接讀初二,祝老師讓她們等一下,隨即,她手寫一封信給佘寧。

讓佘寧下周一拿著信到下河中學找初中部的夏主任,說是她推薦來的,她也會讓人跟夏主任那邊提前打聲招呼。

最後走的時候,祝老師堅決不肯收下水果,佘洪梅隻能將東西原樣帶回去。

佘寧離開前,衝著老太太深深地鞠了個躬。

小老太太笑著擺擺手,原身記憶中那嚴厲又固執的人,嚴厲依舊,隻是多了更多的溫暖和力量。

回家的路上,解決了兩個女兒的上學難題,佘洪梅心裡放下了一塊石頭,想起她們都還沒有上學用品,轉道就帶著她們去鎮上買文具。

小賣部在下河中學的附近,佘洪梅帶著佘妮在裡麵買東西,

佘寧則順便看了眼中學的情況,她不是本校學生不能進去,佘寧站在外麵望了眼。

正值勞動課時間,同學們拿著鋤頭,提著水桶等勞動工具絡繹不絕地田裡去。

“阿寧?真的是你!”一個驚喜的聲音突然響起,然後,佘寧就看到一個身材嬌小帶著嬰兒肥的小姑娘從人群中擠了出來,她將自己的水桶扔給旁人拿著,直奔佘寧而來。

“哇,同桌,我一想你,你就出現,太棒啦!”一把抱住佘寧,她開心地蹦噠道。

她的動靜太大,周圍的學生不少看了過來,有幾個好像是小姑娘的同學,見狀也走了過來。

“你好,我是林倩。”

“李妮。”

“何曉燕。”

“我是佘寧。”

“猜到了,這小妮子可是天天在我們麵前誇你。”第一個自我介紹的姑娘林倩輕輕掐了把王薇薇的臉蛋,假裝吃味地說道。

逃脫她的魔爪,王薇薇捂著臉躲在佘寧的背後,“阿寧就是很厲害吖,我又沒說錯。”

“是是是,你家阿寧超級厲害。”

“零食白給你吃了,小白眼狼。”

“啊啊,才不是白眼狼!”

“她們就是喜歡逗薇薇,你彆見怪。”綁著兩條麻花辮的何曉燕站在佘寧旁邊,看著她們打鬨,輕聲細語地解釋道。

她偷偷側臉,有點好奇地看著佘寧。

何曉燕其實在認識王薇薇之前就聽說過她,上河村和下河村不遠,兩間小學一直都有著彆苗頭的意思,從一年級比到六年級,期中比,期末比。

佘寧總是年級第一,在班主任的口中,她就是彆人班的孩子。

何曉燕和林倩她們都是上河村的,小學六年一直被佘寧的成績壓著,雖然很鬱悶,但也很服氣,也一直努力追趕著。

那年佘寧退學了,她們還可惜了很久。

後麵初中認識了王薇薇,她們才又聽說這個名字。

佘寧搖了搖頭,“彆這樣說,我要謝謝你們才是。”

她一直以為原身床底下那些書是去哪裡淘的,直到今天聽到她們的名字,她才知道,原來都是她們送的。

書的扉頁上,有她們的名字或者和她們同姓的名字,雖然用筆劃掉了,但模糊中還是能分辨出來。

回去的路上,佘妮高興地向佘寧分享著她的學習用品。

佘洪梅讓她隨便買,小賣部裡有著流行的各種各樣的筆盒,還有多種漂亮的書包,但她也隻是買了兩支鉛筆和一個橡皮檫。

佘寧摸摸她的小衝天炮,“妮妮眼光真好,鉛筆和橡皮檫挑的都好漂亮。”

聽到姐姐的肯定,佘妮的表情肉眼可見的開心,像隻小蝴蝶般圍著她們飛舞。

其實就是很普通的木杆鉛筆和淺黃色的方形橡皮檫。

但對於從來沒有過這些東西的佘妮,這就是她最漂亮最珍貴的寶貝。

回到家後,佘洪梅匆匆忙地拿起工具去田裡,耽擱了一天,田裡的話還沒乾呢。

佘寧則將廚房收拾乾淨,她從水盆中撈出一條大草魚,晚上準備做一魚三吃。

“滴,學校報道任務進度50%,請宿主繼續加油。”

係統的聲音冷不丁響起,對它已經免疫的佘寧已經能很平靜地接受它突然的出現。

50%的進度。

看來要成功就讀中學,學校報道這個任務才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