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正常發展的100米選手不會考慮轉項目到400米。
兩個項目同為短跑,就像是高中同樣是理科的物理和化學,根本就是不同的科目,難點不同,即使兩個科目或許有作為理工科的共性,但如果想要一通百通就是做夢。也就是說100米成績優秀也不一定能跑400米。
而從發展角度來看,國內的400米根本沒有前途,無人問津就是真實寫照,一個不被觀眾們看見的項目,運動員不能享受到加油鼓勵,隻有冷淡和質疑,如果一個運動員有天賦,那她大可以去彆的項目混出頭,在400米,大約就是掉進冰窟窿。
看國內項目的發展程度,大多數短跑選手都會選擇更容易被看見的100米,或者退而求其次,追求200米。
至於400米,觀眾不愛看,於是項目知名度低;知名度低,運動員不願意跑,於是沒有成績觀眾不愛看。這都是田徑圈子裡400米項目公認的死循環。
賀楊念叨了一通,還是按捺不住自己想要求才的心,剛要開口,卻發現曲池的神情有點恍惚,她又無奈咽下了自己的話。
“不好意思啊,唉,我就是羨慕,你說跑100米的人那麼多,怎麼就不能分幾個到400米來呢。”
賀楊一心為了400米,偶爾就愛念叨念叨。
誰讓她閒呢!
這次到各個省隊考察挑選,其他項目或多或少有點收獲,她這400米,現在還開著天窗呢。
雖然她沒當即說,心裡卻還想著這事兒。
曲池安安靜靜,跟著賀楊一路回到室內場館。
周馨文已經測試結束,教練們閒聊著,似乎在等待曲池回來。
這下真的是萬眾矚目。
曲池略微有些不適應,但很快調整好。
以前她也是受到過很多關注的。
“向教練,何教練,我準備好了。”
向城點點頭,示意她站上跑道。
“先熱身。”
曲池認真的活動自己的肌肉,拉伸有些疲勞的身體,讓自己的狀態提升。
她的腦子裡並非一片空白,這是一場練習賽,她並沒有多緊張,也有餘力思考彆的事。
她原本以為自己是因為周馨文的事生出了癔症,每天都想著要超越她,才會做夢,會在賽道上恍惚。
但實際上,她白天那場比賽,並非“恍惚”,那是她和跑道建立了某種聯係,就好像她曾經真的在跑過那麼一場比賽。而剛剛,在賀楊說出“400米”時,她突然意識到——
這壓根不是夢,也不是什麼海馬效應。
“預備!”
曲池蹬踩起跑器,在槍響一刻,離弦而出。
流暢,完美,迅速地起跑。
然後是一步一步,快速,精準,舒展。
向城滿意地微微點頭。
至少看起來賞心悅目。技術沒有什麼可指摘的,這個年紀,做到了起跑加速銜接如此流暢,擺臂以及腳步落點都很準確。
年輕選手的力量爆發不足很正常,但重點在於曲池的技術動作,她們這些教練目光毒辣,一眼就看出曲池的技術十分嫻熟,簡直不像是年輕運動員,有一種遊刃有餘的感覺。
曲池的跑姿很平穩,速度“看起來”沒那麼快,但那是錯覺。
她跑起來的速度,並不比周馨文快,但姿態卻十分從容,讓人覺得她沒儘全力就已經能跑出這樣的速度。
明明慢慢悠悠,實際已經是極快的速度。
賀楊小聲歎息,向城和其他教練討論著。
“節奏不錯,技術應該是下功夫鑽研了。”
“基礎確實紮實,哎,我記得之前她們省隊是不是推薦過這個曲池選手。”
“嗯,當時年齡太小。”
“怎麼周馨文……”
“那不一樣,她天賦雖然好,但也沒法跟國家隊成年選手比,周馨文拋開年齡,也是個優秀選手了。”
曲池天賦好,卻沒有好到讓國家隊為她打破規則。
原則上,成績不穩定的U16選手不會被選入國家隊,但一個可能跑過所有現役國家隊選手的周馨文,不可能會被放置。
曲池衝線後,緩衝幾步,閉上眼調整呼吸。
待到跑動後的心跳逐漸平複,她看了一眼成績。
11.97.
在此之前還有一個數據,應該是周馨文的。
11.56.
收回視線,待到心跳平複,便向教練組走去。
小聲議論的教練組沒有再說話。
等著曲池低頭來到他們麵前,向城才出聲點評。
曲池低著頭,似乎聽得很認真。
待到向城的聲音停了,曲池才抬頭。
“謝謝向教練。”
向城:“……”
“你站到這邊來。”
向城不知道為什麼好像挺不滿意,曲池不解地站進教練組的地方,賀楊憋著笑攬過她肩膀。
曲池意識到自己可能回錯話了。
“抱歉,向教練,我剛剛走神了,對不起。”
向城冷哼一聲。
“我在隊裡帶隊員的時候,聽沒聽我話還要在比賽中才能看出來,你倒好。”
根本不用等後續什麼比賽,當場就被看出來了。
曲池知道自己錯了,但那句謝謝教練都能出錯,她也想不出來向城究竟說了什麼。
求助的目光下意識投向賀楊。
賀楊卻不回答,隻是揉了揉她的頭發:“沒事,不是什麼大事。”
曲池心中仍舊後悔,怎麼剛剛就走神了呢。
但目前的狀況讓她納悶兒,按理說她已經“接受指導”完畢,怎麼還不解散?
周馨文又再次上了跑道。
賀楊小聲道:“他們讓她再跑一輪,你也順便看看。”
曲池雖然不解,但她還是沒有問。
站在一眾氣勢威嚴的教練中,瘦削的身體顯得單薄,卻也並不突兀。
周馨文再次調整起跑器。
曲池不知道周馨文為什麼要跑第二次,但她也不怎麼關心。
儘管之前走神被抓包一次,現在的她卻又將思緒放到了彆處。
剛剛她跑了11.97,差點就跌出12秒的範疇。
儘管看起來很一般,實際情況卻是……這成績已經進了國家一級運動員的標準。
在全力跑過兩場,又淋了雨導致身體不自然冷卻的情況下,她依舊跑進了12秒。
並不是那兩場比賽對她的體能消耗不大,而是,她經過短暫的休息,體能就已經恢複了大半,再加上,剛剛那場測試時,她有意識想試試今天白天忽然出現的那種狀態,雖然當時她的腦子沒沒有記住,但身體卻好像很熟悉那種跑法。
前程舒展而穩健,步幅長而頻率穩,運用有限的體能將全程速度最大化,在她的短跑知識中,這非常適合長距離以及……400米。
所以,她在根本沒有學習過400米的情況下,身體可能掌握了這種跑法?
曲池的思緒飛出天際,場上周馨文的測試又一次結束。
聽見全場的掌聲,曲池回過神來,和眾人一起鼓掌。
賀楊顯然看出她的心不在焉,眼神一轉,終究是抵不過心頭的火熱。
她難得看見這樣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好苗子。
要是曲池的100米成績優異到足夠打破國家記錄,要是曲池在100米上無可替代,要是曲池在100米項目很受重視,但凡滿足其中一條,她就算再眼饞也不會動這個心思。
可是這不是所有條件,曲池都不滿足嗎?
偏偏她又覺得曲池能跑400米。
兩個項目情況完全不同。
彆說曲池,就算是彆的什麼項目轉到400米,隻要有一絲跑出來的可能,她們400米就能把人供起來。
因為她們真的缺人啊!就算是成績中等的,她們也缺!
再有關鍵的一點,曲池自己似乎在考慮離開100米的事。
她能看出曲池對於跑步的熱愛,她也相信,如果有彆的機會,曲池不會想到退役。
心思百轉千回,賀楊沒有關注那個100米的項目新星。
終於,她在曲池耳邊低聲道:
“你,要不要試試400米?”
曲池的腦子轟的一下鬨開,情感在糾結蠱惑,對失敗的抗拒和奇怪的夢在糾纏。
在賀楊出現前,她以為自己一定會退役。
與其等到年紀大了,始終跑不出頭才退,不如趁早選擇彆的道路。
這是理智的抉擇。
儘管同樣是短跑,同樣是她熱愛的跑道,儘管賀楊的話給了她一絲希望,但,曾經王炯也是這樣將她帶到了100米的賽場上。
也許你在400米上,也隻是普通水平,是賀楊看走了眼,是你自視甚高,是你的不甘蒙蔽了你的大腦。
可此時此刻,她真的不甘。
她的確不甘。
真的,很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