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家屬院(1 / 1)

可惜,現實打破了石金枝長久以來的期待。

石金枝剛走出家屬院,就被一個男人攔住了,她警惕地往後退了一步。

“請問是石金枝同誌吧?”姚忠開門見山。

“你是?”這是石金枝第一次被人叫作同誌,以前在鄉下的時候聽都沒聽過這個稱呼,等到後麵進城了,知道有這麼個稱呼了,也沒人會這麼叫她一個不起眼的保姆。

姚忠對麵前這個女人有些同情,他是受顧臨川所托調查任家的人之一。任家許多事兒都是他查出來的,眼前這位的境遇他不能說一清二楚,那也是八九不離十了。

怕時間拖得太久石金枝等得不耐煩,他直接進入主題:“你知道你弟弟沒了嗎?”

石金枝的表情凝固了,呆愣片刻後,身體開始微微顫抖,嘴唇也跟著哆嗦。緊接著,她深吸一口氣,喉嚨像是被堵住了,半晌才擠出一句:“這不是真的,對吧?” 聲音顫抖得厲害,帶著一絲祈求。

姚忠沒有說話,等待她緩和情緒。

石金枝緊閉雙眼,再緩緩睜開時,眼神中多了幾分決絕,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你沒有騙我?”

姚忠搖了搖頭:“你要不信可以回去看看。”

石金枝想起上次給家裡打電話後媽支支吾吾,還有任長衡一直不讓她回去,心裡已經信了。

她吐出一口氣,緊握著拳頭道:“這件事兒我會查的,你想要我做什麼?”

姚忠:“你先查吧,後天早上我在這邊等你。”

石金枝應下了。

為了不打草驚蛇,她不敢自己回去。

還好手裡有錢,她給認識的隔壁村的人打了個電話,給他錢,讓他去看看。

這人人品她信得過,之前他弟弟發燒差點死了,還是她想著給自己弟弟積福,給了點錢讓他治的,救命之恩,不怕他不上心。

又給自己的好友打了電話,好友嫁到了鎮上,婆家看她是農村來的,對她不好,平日裡很少回農村。

為了不給人添麻煩,她都很少找她幫忙,這次特殊情況,顧不得那麼多了。

再給鄰居打了個電話,鄰居還是之前的說辭,一切都好。

石金枝聽完並不覺得放心,隻覺得心寒。

她不死心地想盼著一個好的結果。

給家裡打電話,想讓弟弟來接幾句電話。

接電話的是後媽任長月:“你弟弟在家呢,最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怕人,一靠近他就生氣。”

石金枝掐住了大腿,克製住顫抖的聲音:“那我回去看看他。”

任長月連連否決道:“你有那錢還不如攢攢,早點把他帶醫院去。回來也不認得你,何必呢。”

石金枝想說不是的,她在家的時候弟弟一直很黏她,雖然人傻,卻也會關心她累不累,會幫她背東西。

後麵她們見麵的少了,弟弟不讓她靠近,卻會躲在角落裡偷偷摸摸地觀察她。等到她走的時候,亦步亦趨跟著。

想到這裡,她就控製不住自己的眼淚,為了不露餡,匆匆地掛了電話。

·

林知知出了校門就看到了顧臨川,這一次他沒戴眼鏡,氣勢逼人。在一群還沒出校園的學生麵前,可謂是鶴立雞群。

顧臨川和林知知並肩走著,兩人之間隻有一拳的距離。這讓中間隔了一個人那麼寬的距離的陳明祈眼含羨慕。

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能娶上媳婦,明明是一起認識的,顧臨川卻先領了證。

杜韻:“怎麼,羨慕啊?”

陳明祈點頭:“羨慕得不行,你什麼時候讓我見家長啊?”他也想早日過上這種和媳婦光明正大走到一起的生活。

“下周吧。”

杜韻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陳明祈聽完驚住了:“你說真的?”

杜韻白了他一眼:“假的,你去不去。”

陳明祈:“去去去,肯定去。”他又不是傻子,不去是不可能不去的。

陳明祈得了準話,現在也不羨慕顧臨川了,他結婚證領得早又怎麼樣,自己見家長比他早。

這一次顧臨川他們和陳明祈不是一條路,一對兒去部隊,一對兒去市區。

林知知跟著顧臨川倒了一趟車,晃蕩了快兩個小時才到地方,她算是體會到了以前顧臨川去見她是有多不容易了。來回四個小時,後麵還要陪她去城裡,可以說一天一半時間都在車上了。

虧得他鍛煉過,身體扛得住。

“辛苦你每周來回跑了。”

顧臨川不以為然:“這有什麼好辛苦的。”他去見林知知的路上充滿了期待,完全不覺得路途遙遠。

顧臨川他們部隊人多,家屬院隨軍的家屬自然也多。周邊生活設施配備完善,像是供銷社,醫院,郵局,學校等都有。

他們的院子在家屬院靠裡的位置,兩人這一路走來,路過了不少戶人家。

這已經不是顧臨川第一次來的,早在房子剛分下來的時候,他就和人來打掃過衛生。現在這房子,可謂是一塵不染。

她們這一路吸引了不少人的視線,部隊的未婚軍官就那麼幾個,自己不想知道,也被人科普了解了。

也正是因為聽過他難搞的名聲,大家更加好奇,是什麼樣的人能把他搞定。

出來看稀奇的人多,顧臨川一路上都在給林知知指這是誰,他認識的嫂子也不多,隻能介紹出來一部分。

兩人就這麼一路和人點頭打招呼,好一陣才到了目的地。

他們分配的房子是一個平房,周邊用圍欄做了牆,圈出了一個院子。林知知看到院子的第一眼,已經開始在想種什麼菜了。

走過院子,再往裡走就是一間客廳,兩側分布著臥室,臥室在兩側,一個是書房,一個則是廚房,廁所則在後院。

顧臨川怕林知知不喜歡平房,解釋道:“最近空出來的筒子樓不是太小了,就是樓層高,我想著到時候要接爺爺過來一起住,還是平房方便。”

林知知對平房和筒子樓都能接受,既然平房方便那就平房,再說了,平房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平房也挺好的,院子能種菜,到時候我們自己在家種些菜,倒不用怎麼買了。”

“那我們進去看看,部隊隻給我們配備了床,其他的都要自己置辦。我帶了紙筆,一會兒想到什麼都可以寫上去。”顧臨川對這些不是很懂,來之前專門問了戰友,戰友說讓他按媳婦的意見執行一準錯不了。自己多乾活,少插嘴,不然一準兒吵架。

林知知對這些也不是很懂,兩人看了一圈出來才開了個頭,她戳了戳顧臨川:“你有什麼建議嗎?”

顧臨川萬萬沒想到是這個發展:“。。。”他要是有就不會問戰友了,現在看來戰友也不是很靠譜,瞧瞧,出的什麼餿主意。

與林知知麵麵相對,給出了建議:“那要不,我打電話問問咱媽?”

顧臨川覺得問他媽肯定靠譜,畢竟,肖玉茹同誌對這個有經驗。

肖玉茹同誌剛買好了去黑省的票,突然打了幾個噴嚏,她看了看外麵的天,覺得不是著涼了,大概率是有人惦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