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1 / 1)

薑喻與陳霽告彆後,頂著大太陽又騎回學校,拜托李霞老師在學校多照應俞安。

李霞滿口答應。

踏實努力的年輕人誰不喜歡,她很喜歡薑喻,薑喻提辭職她挽留許久。

不過新都是大城市,年輕人不甘平庸,去大城市闖蕩,是好事,該鼓勵。

這個時代屬於有膽識的年輕人,她也就是年紀大了,動不了,不然也想出去闖闖。

薑喻一走,留下個弟弟,請她關照,這是對她的信任,李霞義不容辭。

況且她對俞安有印象,歌手大賽出來的十佳,人有點靦腆,話不多,不是愛惹事的性子,聽說成績也不錯,李霞很樂意結這個善緣。

薑喻也很感謝這個在她一文不名的時候,敢給她機會,請她在一中兼職的乾練大姐。

支撐她度過一段焦頭爛額的時光。

但人就像微觀世界中的粒子,一生都在自旋,偶爾才會相撞。

她要走自己的路,大名縣的一切,該告彆了。

哦,準確的說,她的路通向俞萍,看顧好俞萍,是她在這個世界存在的意義。

不管怎樣,俞萍考上新都的大學,她們在大名縣的生活就結束了。

花了三天時間,薑喻幫俞萍整理好各種生活用品,屬於房主的都留下,自己添置的都打包,以後會用到寄到新都,或給俞安,用不到的送人,或賣廢品。

不整理不知道,不到一年的時間,家裡零零碎碎添了這麼多東西,還是在俞萍天天念叨不要亂花錢的情況下。

吳同薅了不少高三的參考書練習冊,承諾等俞安上高三,再原封不動送回來。

唐傑也暫時保留俞安高一的課本,趁暑假有空提前預習。

林珊過來幫忙收拾,看著空蕩蕩的房子,眼淚啪嗒掉,弱弱提議,“薑老師臨走前,咱們再聚一次吧。”

猴般的吳同立馬響應,“去年冬天打火鍋,我至今想起來還流口水,咱們再打火鍋,我回家拿羊肉卷。”

唐傑也瞪著溜圓的眼睛,舉手,“我回家拿牛肉丸子。”

林珊小聲說,“我攢了零花錢,可以去菜市場買菜。”

俞萍和俞安也一齊看向薑喻。

薑喻雙手叉腰,一一掃過五雙期待的眼神,點頭。

“好咧。”少年們歡呼,立馬動起來。

吳同推著自行車衝出門。

唐傑拐回家。

林珊要去菜市場,薑喻攔住她,“一起去。”

叫上俞萍和俞安,四個人步行去菜市場,買了新鮮的蔬菜水果,打火鍋的調料,一人一袋戰利品回家。

薑喻也沒讓林珊掏錢,她每個月一百多塊工資,加上十來個學生的補習費,錢包鼓得很。

俞萍上大學不僅學費全免,每個月還有補貼,她們現在比去年寬裕多了。

林珊不一樣,林家家底掏乾淨之後,估計要過幾年才能緩過來,還有年幼的弟弟妹妹,攢點零花錢不容易。

薑喻知道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困窘,讓她把錢存好。

林珊眼底汪著淚,“這一年,薑老師都是免費幫我補習,沒收一分錢,我還經常在你家白吃白喝……我想在你們走之前表達一下謝意,我的錢不多,隻夠買菜……”

俞萍擁住她,安慰,“我們知道你的心意,不需要買東西。你現在還小,等你長大了,有能力之後,再感謝也一樣。”

俞安默默接過兩人手裡的袋子,方便兩人抱頭哭。

薑喻哭笑不得,“怎麼感傷起來了。隻是換個地方,又不是生死離彆,俞安還在大名縣,我們肯定還會回來。再說,等你高考,報新都的大學,不就天天可以見麵了?”

林珊抬起頭,抹了把淚,飛快地瞟了眼俞安,紅著臉道,“對,俞安哥還在。”

然後起誓般,“薑老師你走了,我也會努力學習,爭取考到新都,我們又可以聚在一起。”

“這才對嘛,要去未來有信心。俞安也要考新都的大學,你好好學習,將來去新都找我們。”

吃火鍋的時候聊起考大學的事,吳同齜牙咧嘴咽下滾燙的牛肉丸子,大聲嚷嚷,“我也要報考新都的大學,去新都找你們,咱們繼續打火鍋。”

薑喻冷笑,“你明年就高考了,成績怎麼樣?期末排第幾?”

吳同訕訕,“你要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我有多聰明你不知道?英語成績,說追就追上來了,當然,肯定有你薑老師的功勞。還有一年,我加把勁,沒問題。”

“最好讓你爸也聽聽你這番豪言壯語,你這麼有鬥誌,說不定他一高興給你加零花錢。”

“我是隻看錢的那種俗人嗎?”吳同搖搖手中的筷子,“我重情重義,為了你們才考慮去新都。”

唐傑從料碟中抬頭,跟著舉手,“我也考新都的大學。”

薑喻放下筷子,長歎口氣,“補習費收少了。”

“什麼意思?”唐傑瞪圓了眼。

“少收了高考動員費。”俞安直不愣登補了句。

“確實,”吳同伸筷子在鍋裡撈羊肉卷,眼皮都沒抬,“你要走,不知道我爸多舍不得,說多虧有你,這一年省心多了。”

“我爸媽也舍不得。”唐傑也說。

“好好吃,彆煽情!”薑喻悶聲喝了句。

幾個少年又嘻嘻哈哈聊起彆的。

薑喻一一看過去。

夏天打火鍋其實並不應景,雖說八月下旬,天氣轉涼,但熱汽騰騰的火鍋吃起來,個個滿頭大汗,紅光滿麵。

連俞萍都不住地擦汗。

但又十分應景,少年的火熱,像火鍋裡的湯菜,汩汩冒泡,熱烈翻滾。

太火熱,以致融化了她堅硬的殼。

她似乎聽到叮的一聲響,一道細微的裂縫,乍然出現。

隔著蒸騰的熱汽,俞萍投過來關懷的目光,薑喻輕輕笑了笑。

時間過得很快,少年們聚完餐後,薑喻又抽時間和吳經理、林店長、唐家父母奶奶等幫助過她的人,一一告彆。

富民巷房子也退了,但薑鵬飛當初甩在臉上那一千塊,薑喻麵不改色沒收。

自從觀雲山一彆,薑鵬飛再沒出現過。

吳同也不知他錄取到哪所學校,他好像和大名縣的人斷聯了。

薑喻覺得再好不過。最好這輩子彆見。

通過李霞安排,俞安的鋪蓋衣物提前放到男生宿舍,開學後,少年要開始住校。暫時用不到的冬裝等,寄存在唐家。

等所有事情處理得差不多的時候,日曆翻到了二十五號。

離薑喻穿進這個時空,過去整整一年,她又站在出發的路口。

隻不過這一次,她的心不再空寂,對未來,也有了一絲篤定。

俞萍已經考上大學,薑鵬飛杳無蹤跡,命運正在改變。

俞安站在站台上,用力揮手,火車開動,他跑前幾步,身影越來越小。

俞萍紅了眼眶。

“又不是見不到了。”薑喻拍拍她的肩。

火車轟隆隆奔向新都,新的人生畫卷鋪展在眼前。

兩人搭乘的綠皮火車,速度慢,停站多,跑了一天一夜,才到達新都。

新都在平原地區,近郊也有山,秋天似乎比大名縣來得早一些。

薑喻和俞萍大包小包下車,空氣裡有颯爽的秋意。

天更高一些,更藍一些,薑喻覺得心胸開闊了些。

火車站有接站的校友,俞萍拿通知書證明,年輕人熱情送兩人上大巴車。

其實還有五天才正式報到,提前到的學生並不多,車上稀稀拉拉坐著新生和家長,滿眼憧憬。

薑喻和俞萍在後排靠窗坐下,輕聲聊天。

等到快中午,迎新的學長上車,說不等了,下午還有輛車,這車先走,回到學校還能趕上食堂開飯。

從火車站到學校路程接近一小時,薑喻向他打聽學校周邊的情況。

俞萍要住校,薑喻打算在學校附近租個小房子,考慮到新都是大城市,人多,租金不便宜,她沒敢想一千塊一年的大院子,但年輕學長介紹的信息也讓她驚訝。

“我沒有專門了解過,聽彆人說,外麵小區整套的小房子,一個月得上千。”

“不便宜啊。”薑喻說。

“可不是!我們老師一個月工不到五百塊,一套房子兩個月工資,誰租得起。不過我們學校周邊屬於大學區,好幾所知名大學都在附近,這麼貴還搶著租呢。”

“沒有便宜點的?”

“那可能要去遠一點的地方,聽說城鄉結合部那邊房租便宜,一個月幾百塊,隻不過有點亂。”

亂倒不怕,貧民區她也住過,隻問,“有多遠?”

“怎麼著騎自行車得小一個小時吧。”

那是夠遠的,一個小時都能繞大名縣半圈了。

薑喻來新都為了陪俞萍,離那麼遠怎麼陪?還是得在學校周邊找房子。

可是兜裡算上薑鵬飛那一千塊,也不過兩千多,是她日以繼夜工作加補習,才攢下來的。

原以為有兩千塊支撐,她可以慢慢琢磨乾點什麼,這麼看,交完房租,就得抓緊找工作,也不知這邊的工資待遇怎麼樣。

就在薑喻咬牙決定一個月一千塊也要租時,年輕學長又嘀咕,“聽說學校家屬院有短期出租的,價格便宜得多,不過不好找,得碰運氣。”

薑喻眼睛一亮,“你們學校學屬院?”

“我們學校小,不好說。主要旁邊那幾所,地方大,老師多,房子多,總有願意出租的。”

薑喻覺得可以碰碰運氣,雖說她運氣一向不怎麼樣。

有俞萍在,說不定運氣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