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1 / 1)

雖然爬山是為了慶祝生日,不過薑喻全程沒提起生日的事。

有俞萍在,這個生日就圓滿了。

俞萍、俞安等人隻當出去遊玩一場,雖有小插曲,總體很愉快。

吳同意猶未儘,騎車回縣城的路上約下一次。

薑喻回答,“找你那些狐朋狗友吧。我沒空。”

大家都以為她要給人補習英語才沒時間。

薑喻也沒解釋。

她隻等錄取通知書到手,才提起跟著俞萍走的計劃。

大家都等得焦心,俞萍最近經常失眠,眼底下都有烏青了。

又等了大半個月,才陸續有學生收到錄取通知書。

俞萍急得嘴角起泡,又不肯說,每天默默的。

薑喻隻好安慰她,有的學校錄取早,有的學校錄取晚,多等等。

又過了一周多,班裡考得好的同學大部分都收到錄取通知書了,屬於俞萍的那一份才姍姍來遲,新都師範學院。

一家人喜極而泣。

三個腦袋擠在一起,看著珍貴的錄取通知書。

其實隻是一張紙,普普通通,可這張紙,卻承載了一個人的命運,和很多人的希望。

俞萍很幸運,被第一誌願學校錄取,那是薑喻精心挑選的學校,不大,有強勢專業,最重要的是,在新都。

新都是國內最大的城市,經濟繁榮,文化活躍,未來持續發展,潛力巨大。

離南城很遠。

薑喻相信,俞萍在這裡,一定會迎來全新的人生。

俞萍很高興,因為十年寒窗苦讀,終於換來豐碩的成果,她成績並不突出,能考上大學,實屬努力加幸運。

如果沒有薑喻,她想都不敢想。

俞安很高興,因為俞父死後,俞母失蹤,家裡一度困難到賣空家具,姐弟倆麵臨輟學,日子灰暗到看不到明天。

他永遠記得俞萍說要綴學,供他一個人讀書的話。

也更加記得,在這種時候,連大伯父都避之不及的時候,是薑喻站出來,說她會賺錢養家。

薑喻說到做到。

俞安自問,他也不可能做到。

姐弟倆捧著通知書,對視一眼,撲通對薑喻跪下。

薑喻嚇了一大跳,連忙拉他們起身,“你們這是做什麼?我們之間用得著這樣嗎?”

俞萍淚水婆娑,“薑喻,這一年,你為我們付出多少,我們全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這張錄取通知書,是你的功勞,沒有你,我不可能考上大學。”

俞安有些哽咽,“我開始不相信你,我向你道歉,如果沒有你,就沒有我們姐弟倆的今天,你就是我親姐。”

薑喻眼眶濕潤,也跪倒在她們麵前,一手攬一個,“我一直當你們是家人,一輩子都是。你們這樣,是不把我當家人嗎?”

“隻有這一次,以後不會了。”俞萍又哭又笑。

三個人抱頭痛哭。

發泄完之後,薑喻宣布,“我要和俞萍一起去新都。”

俞萍和俞安齊齊愣住。

很突然,仔細想想,又很合理。

俞萍柔柔地說,“你做什麼我都會支持,如果是為了我,我卻要勸你仔細想一想。我希望以後你做任何決定都是為了你自己,不是為了我,或者俞安。”

薑喻彎起眉眼,“是為了我自己。我早就有這個打算,今天才說出來罷了。”

俞萍卻有些不信。

薑喻對俞安說,“可能對你有些不公平,你暑假後上高二,我卻要離開大名縣,不能像陪著俞萍一樣,陪你直到高考。”

俞安脖子一梗,“我不需要人陪。”

薑喻笑眯眯的,“我知道,你是男子漢。我有兩個建議,你聽一聽,一是留在縣城,還住在這裡,跟唐傑一起吃飯、上學,我會支付唐阿姨夥食費,放假時你就來新都找我們,等高考,你也報新都的學校;二是在一中辦理休學,保留學籍,跟我們一起去新都,在新都找個高中插班,高考再回來參加考試。你覺得呢?”

“還用選嗎?第二個建議就多餘。”俞安說,“新都咱們都不熟悉,找學校插班不好找,學習進度也不一樣。我後年高考,五百多天,一眨眼就過去了。不用多說,我留下,在一中讀書,放假去看你們。”

俞萍細細思索,“俞安說得有道理,在一中,老師和同學都熟悉,去新都可能不適應。”

“不過,”她有些猶豫,“俞安一個人住的話,這個房子還有必要租嗎?”

俞安立刻接過話頭,“對,我沒來得及說,我住校,你們都不在家,我一個人住這麼大房子怪沒意思。也不用麻煩唐阿姨,我在食堂吃飯。”

薑喻原本覺得住著薑家的老房子,天經地義,俞安住在這裡,去隔壁唐家吃飯也方便,這才提議。

如果住學校,吃食堂的話,“高中學習緊張,食堂的飯菜營養不夠。”

俞安不在意,“你訂有牛奶,我要是嘴饞,就去菜市場買燒雞、鹵豬蹄,再不濟和同學下館子,不會虧待自己。”

薑喻想了想,好像也可以,俞安是男孩子,糙一點沒事,她一個人在國外十年都撐過來了,俞安在這裡,起碼有吳同、唐傑、林珊等好多朋友。

於是說,“臨走之前,我去找陳霽,拜托他在學校多照應你。”

俞安還在擺手,“不需要照應,我在學校不惹事。”

“不行,平時沒事還好,如果生病怎麼辦?我和俞萍遠在新都,肯定不放心。”

俞安勉為其難點點頭。

這邊商定了搬家的事,薑喻就開始著手處理後續,比如房子退租要說一聲吧,補習班關停要通知一下吧,和熟悉的人要告彆一下吧……

事還挺多挺瑣碎。

等她騰出空,想找陳霽,才發現,放暑假了,人不在學校,陳霽家在哪,她也不知道。

什麼塑料朋友。

好在李霞老師在學校家屬院住,沒離開,薑喻找她問,李老師給她個地址。

薑喻騎車找過去,陳霽正背著行李包準備出門,一見到她,特彆激動特彆興奮,“你怎麼找過來了?有事嗎?我還以為開學才能見你呢。”

薑喻把自己要去新都的事說了,拜托他照應俞安。

原以為陳霽會滿口答應,哪知小夥子桃花眼一眯,“你要去新都?什麼時候?”

“25號。”

“不回來了嗎?”

“不回來了。我已經向李霞老師提出辭職了。”

陳霽沉吟片刻,拒絕,“抱歉,我沒法幫你照應你弟弟。”

薑喻倒有點驚訝,她以為憑借半年多的同事關係,陳霽會答應。

偶爾照應一下而已,不需要花費多少精力,連辦身份證那麼難的事情,他都幫忙辦了,這點小事卻……

不過薑喻很快釋然,在她看來很簡單的事,對彆人來說可能是負擔,不管什麼原因,陳霽拒絕,她不能強人所難。

正要開口表示理解,陳霽卻盯著她的眼睛說,“因為我也要去新都。”

他也要去新都?薑喻驚訝,“沒聽你提起過,去新都做什麼?”

“去當流浪歌手!”陳霽笑得燦爛,目光裡有決然,有對未來的向往。

“你的決定太草率了,你爸媽肯定不會同意。”

“以前和你聊過啊,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當個流浪歌手。”

“你知道當流浪歌手會麵對什麼困難嗎?有可能三餐不繼,被人驅趕、辱罵……”

陳霽笑吟吟打斷她,“開個玩笑。”

薑喻剛要鬆口氣。陳霽又說,“不是流浪歌手,是獨立音樂人。”

薑喻:有區彆嗎?

陳霽解釋,“我攢了不少曲子,去新都試試看,有沒有機會製作出來,或者給彆的歌手投稿。我在雜誌上看到過,有音樂公司長期收曲。”

薑喻想勸他再慎重些,又覺得交淺言深,自己沒資格對彆人的人生指手劃腳。

碎發下兩道濃眉擰起來。

她太知道一個人漂泊的艱辛了。

陳霽桃花眼彎彎,“彆擔心。新都不是有你嘛,我要是吃不上飯,去找你化緣,你總不至於舍不得一口飯吧?”

薑喻搖搖頭,“你來我肯定管你飯,隻是,你的決定太草率了。”

“我以前顧慮太多,才遲遲沒有動身。我都二十三歲了,再不出發就老了。你看你,說走就走,多痛快。我也要向你學習。”

能一樣嗎?她是無根之萍,隨俞萍而動,陳霽的家卻在這裡。

“我不一樣。”她說。

“人都一樣,”陳霽說,“我現在想痛快地活。”

薑喻不好再勸說。

人生是自己的選擇,自己選擇自己承擔。

“如果你已經下定決心,我不多說。等你在新都吃不上飯的時候,隨時可以找我。”

陳霽爽朗大笑,“好,一言為定。我怎麼找你?”

薑喻便把俞萍的學校和專業告訴他,“我肯定會和俞萍在一起,住處也會在學校附近。你去學校找她,就能找到我。”

這個時候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毫無頭緒地找人如大海撈針,有學校地址就方便多了。

“哦,還沒恭喜你妹妹考上大學呢,等我到了新都,再當麵道賀。”

薑喻哂笑,正要轉身告辭,陳霽卻悠悠說了句,“因為你去新都,我才會去。”

“你說什麼?”薑喻轉身。

剛才一陣寒風吹過,蓋過了陳霽的聲音,她沒聽清。

陳霽笑,“沒什麼,我肯定會找你蹭飯。”

“隨時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