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愚孝男(08)(1 / 1)

文章寫的很客觀,沒有添油加醋,從小被父母洗腦的言論,日複一日的洗腦,寫了原主都中專開始,就擠出來補助給家裡。

文父文母家隔壁的鄰居也看了日報,還紛紛點評:

“阿川沒有亂寫,也沒有添油加醋,彆人不知道,可我們這些住一棟樓的鄰居是知道的。”

“對呀,以前我們就提醒過老文兩夫妻,彆偏心太過,可他們不聽啊?依然如故,如今阿川差點被餓死,自己差點死了,也想明白了事,知道反抗了,知道為小家著想了....”

文父文母如今是被千人所指。

文家居住的地方,白天來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想看看到底是都偏心的父母,到底長什麼鬼樣子。

有人還帶著爛菜葉子,打算遇到就順手扔過去。

還真的遇到了,順手就扔給了文父文母,兩口子今天不知道被扔了多少次爛菜葉子。

狼狽不堪。

接連一個星期,文家的故事,在日報上連載,文家,唐家,被所有人口誅筆劃,包括唐笑笑那個戀愛腦,也被文川刻畫的入木三分,活靈活現,以及她作為廠長千金的高傲瞧不起人,也描述的很到位。

真實的還原了唐笑笑這個人。

也讓當下的滬市人,第一次深刻的體會到了鳳凰男,戀愛腦帶來的危害,帶來的麻煩,更是明白了什麼叫做鳳凰男,什麼叫做戀愛腦。

提前幾十年,讓這兩個詞被大眾所熟知,這兩個詞就算是他新創造出來的。

文父文母已經一個星期,除了必要的買菜外,已經不出門了,可還有老鄰居帶著他們的親戚熟人來看文家的熱鬨,肆無忌憚的當麵探討他們吸血的行為。

唐廠長被停職反省,似乎還沒有結束。

好像上級部門的領導對他的影響極差,即便也有保唐廠長的人說好話,可雙拳難敵四手,何況這一下不隻是四手,而是很多手。

文家所在的街道辦,也上門來文家進行思想教育,還特意派了乾事去電機廠走訪,也知道了前段時間,廠婦聯,廠工會調解過。

街道辦主任王主任,帶著幾位乾事,以及婦聯的人,來到文家,“老文同誌,今天我們上門,主要是就你們夫妻吸血文川同誌的事上門來走訪.....”

文家是從文父的父母在四幾年來滬市的,如今文父文母住的房子(三開間石庫門房子的一樓客堂間+一間廂房以及灶披間,都是文父的),還是有手藝的文爺爺生前給小兒子的文父置辦的。

文爺爺一共有三個兒子,一個閨女,文父最小。文父的哥哥姐姐也都在滬市。

隻是住的有段距離,不在一起。加上文父自私,早已得罪哥哥姐姐,多年已經不往來。

如今就老兩口住,住的很是寬裕。這也是文父時常在鄰居家裡得意的原因。

他也不想想另外兩個下鄉的兒子。

簡直讓人無語的很。

被街道辦的王主任狠狠的教訓了一頓,還拿出來上次在電機廠鬨的時候,給文家父母算賬的複印的算賬稿紙,“你家大兒子文川,到底哪裡不孝了?

電機廠的工資,雖然是全市都數一數二的,可那也不是一個月拿千八百的地方,文川一個參加工作十二年的年輕同誌,即便一年一漲工資,那也不會漲太多。

何況也沒有哪個廠子是一年一漲工資的,他的工資隻是比一般廠裡的工人稍微高一點點,可你們做父母也太狠心了些。

每個月逼著他交一大半回來,他也是成家的男人,家裡不說負責妻子的開□□自己的與三個孩子的開支總要負責吧?

他倒是個好爸爸,寧願自己受餓也不虧孩子們,就那麼活生生的把他自己給餓暈了。

你們怎麼就一點也不體諒他,還去鬨,你們有理嗎?現在你們丟人就算了,我們街道辦也跟著你們一起丟人.....”

王主任覺得自己也是倒了八輩子的大黴,管轄範圍內有這麼一戶居民。

真是倒黴頭頂。

文家,唐家是出了大名。

一晃就是一個多月,掛在滬市的頭版頭條的熱搜,熱度已經慢慢消退。

但唐廠長被查出來了貓膩,大問題沒有,小問題不斷,職位被一擼到底,記入檔案,還提前以普通職工的身份退休了。

至於文昌,沒有了廠長嶽父的保駕護航,加上名聲臭大街了,也沒有了任何晉升的機會。

文川此時,已經利用靈泉水釣魚,在電機廠以及周邊的廠子,村子釣魚出了大名。

每個周末他都能靠釣魚掙上幾十甚至上百塊錢,平時下班後釣上一兩個小時,也能掙上十幾二十塊錢。

他一個多月靠釣魚就沒少掙錢,妥妥的大戶。被同事們說,老天爺疼憨人。

每次都是直接賣給周邊的國營飯店,國營商店,廠子後廚。

偶爾也會用魚與周圍的同事換一些票券。

保證讓人無可指責。

文家吃的好,天天吃肉,也沒有人懷疑他的票來的不正當。

畢竟有些時候,他賣魚給單位,也會特意要求換些肉票之類的。

孩子們開學了。

家裡的生活,回歸了正規。

文川沒有忘記原主還有兩個弟弟,一直在東北插隊,他們已經結婚有了孩子。

想回來可不容易,但也不是沒有機會。幾年後就有機會,結婚了知青也有帶著老婆孩子回城落戶的機會。

便給他們寫信,寄了一些物品。

劇情中關於這兩兄弟的劇情不多,但也算不錯的人。

他們沒有人幫襯,一輩子都沒有回來,最後一直在東北,知道爹媽靠不上,也不想給大哥增添麻煩,有機會讓家裡一個孩子落戶回來機會時,他們都沒有選擇讓孩子回來。

一是:家裡不隻是一個孩子,讓誰落戶,不讓誰落戶,都會落埋怨。

二是:知道父母的家裡不會讓他們的孩子落戶,唯一能求的隻有大哥家裡,可大哥家裡的房子不是他一個人的,還有嫂子,一下子要落戶進來兩兄弟家裡各自一個孩子,隻怕大哥會很為難。

加上到時候,他們也回來不了,兩兄弟自己放棄了。

但大哥每年給他們寄過年禮的情,他們記得。

劇情中,兄弟倆後來也帶著家小回來過滬市探親,每次給原主帶禮物都是大包小包。

平時也給原主寄禮物,寄山貨。

原主老了的時候,知道原主的腿有風濕,兩兄弟還找了老獵人給原主尋摸了一張完整的虎皮給原主。

這可是花了心思,花了錢的,還給原主弄了一壇虎骨酒。

文川知道老三:文海,老四:文江,在農村也不好過。

給兩兄弟家裡的孩子寄了:布料,衣服鞋襪,給他們寄了:麥乳精,奶粉,巧克力,牛肉乾,豬肉脯,沙琪瑪,臘肉臘魚等。

一家一個大包裹,不偏不倚。

至於那個出嫁的老二,文川沒有聯係的意思。

人家出嫁後就沒想過要與娘家或者說原主來往,自己也不會去主動聯係她。

禮拜六,一早,送三個孩子去學校後,文川與孟玉芳朝廠裡走。

沒有了孩子在身邊,孟玉芳說起了家裡的事,“阿川,明天我們回趟我爸媽家怎麼樣?”

其實從昨天接到家裡打到辦公室的電話,孟玉芳就想說,可一直不知道怎麼開口。

今天實在是不能再拖了,隻能乾巴巴的開口。

“好啊,是不是家裡有什麼事?”

孟玉芳抿抿嘴,“嗯,應該有事吧,但我不是很清楚。”

“哦。”

這事就這麼定下了。

來到辦公室,新分配來的新員工已經打掃好了辦公室的衛生,熱水壺也裝滿了熱水擺放好了。

文川直接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打算開始工作。他還有稿子沒有寫完。

昨晚醞釀了一晚上,已經有了頭緒。

一上午,他沒有加入到辦公室八卦大軍的隊伍中去,而是老老實實的工作,把稿子寫完,反複的檢查了一遍,又謄抄好了交上去,才算完。

下午,沒事,他與參與八卦大軍的隊伍中。

一天的時光就這麼過去了。

平常與今天的上班狀態差不多,不是一天都在摸魚,就是半天摸魚半天工作。

下班後,文川回到家裡,“玉芳,我去釣魚,晚飯你做。”

如今夫妻倆相敬如賓,文川也沒有刻意哄孟玉芳,他對孟玉芳並沒有多少感情,隻有原主的心願中的責任與彌補。

他覺得當下的相處方式很好,孟玉芳很傳統,不會輕易跟原主離婚,除非文川還學原主那樣愚孝。

孟玉芳回頭看了一眼文川,“嗯,你彆都賣了,留個兩條,我想明天回去時做禮物帶回去。”

“嗯,會的。”

她也猜到了丈夫去釣魚,估計也是為了明天去孟家,特意去釣魚的。

早就放學回家的文磊,文鑫,文淼三個孩子,一臉期盼的望著爸爸文川。

小姑娘一把抱住文川的大腿,仰著白嫩的小臉,萌萌的問,“爸爸,淼淼也想去釣魚,帶淼淼和哥哥一起去釣魚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