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1 / 1)

永昌二年,即新皇登基之次年。是年,周國境內突發私鹽販賣大案。此等關乎國計民生、鹽政綱紀之事,聖上聞之震怒,遂遣三皇子紀王前往徹查。

紀王領命而去,一番查訪之下,僅將顯州稻縣縣令傅之滔緝拿歸案。

聖上見此案未得徹底清查,心憂不已,又命長平公主李元秘密前往調查。

公主深知此任乾係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經其一番明察暗訪,縝密推究,終將販賣私鹽之幕後真凶 —— 顯州刺史張僉、顯州司馬錢鷥以及顯州長史安蘊一一查出。

此三人見罪行敗露,自知罪孽深重,難以逃脫國法嚴懲,皆畏罪自殺以謝罪。

臨終之際,交代其罪行與一邪惡組織梅花教有所關聯。

長平公主身為太子胞妹,秉持大義,並未因親情而徇私包庇。

隨著調查深入,竟發現這三人背後靠山竟是周國太子殿下。聖上得知此事,龍顏大怒,即刻下令將太子幽禁於吉章殿,並敕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以示懲戒。

同年五月,與周國毗鄰的望都國傳來噩耗,其國王突然病逝。

禍不單行,望都國王病逝之次日,從周國和親過去的安樂公主,因情根深種,竟也隨之香消玉殞。望都國不可一日無主,國王第九子多吉堅讚遂登基稱王。

多吉堅讚深知周國之強大,為維持兩國和平,主動示好,願迎娶周國女子為王後,以結秦晉之好,保兩國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從顯州回來已經有三天了,長平公主因在私鹽販賣案中成功破獲真凶,為周國立下了大功,聖上對她嘉獎不已,特許她能出入宮殿議論國事,還允許她收幕僚。

這三天,長平公主府的拜帖多如雪花般飛來,每天都有眾多的人前來拜訪,希望能與公主攀上關係。

沈藜這三天每次出門,都能在門口遇見衛家的人。

衛淵的母親衛侯夫人每日都來遞拜帖,因為之前在長平成親當天扇過長平一個耳光,雖然後麵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但是她還是擔憂萬分,害怕長平突然想起來報複衛家。

所以她滿臉著急,希望能求見長平公主。然而,每次她的拜帖都被長平無視,仿佛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這幾日,不僅衛侯夫人見不到長平,就連沈藜也難以見到公主的身影。

上次見到長平還是在顯州行宮的花園當中,當時沈藜小心翼翼地將從稻縣縣令傅之滔自殺的牢獄中的牆壁上抄下的詩進獻給長平。

她跪在地上,雙手高高舉著詩稿,然而,長平卻直接忽視掉了跪在地上的她,徑直離去,隻留下沈藜獨自一人跪在花園裡。

一陣風吹起,將沈藜手上的詩吹落在地上。沈藜急忙想去撿起來,卻發現這詩早已被人踩在腳下,紙張變得皺巴巴的,混著泥濘,就跟傅之滔的人生一樣,充滿了無奈和悲哀。

棘闈久困歲華摧,乍折丹枝喜若雷。

誌向蒼生鋪善路,偏逢宦海隱陰霾。

曾期廉吏扶傾廈,怎奈貪夫噬祿財。

夢斷黃粱心似燼,殘陽泣血照荒垓。

跟沈藜住在一個院子的小宮女最近也常常跟沈藜抱怨,說感覺長平公主變了,比以往更加冷漠,更看重利益得失了。

沈藜這幾日每每去找長平公主,都被阿榆攔下。

阿榆每次都沒好氣地說殿下不想見沈藜,讓沈藜不要再靠近內院了,還說已經安排沈藜以後去外院做灑掃丫鬟。

不過今天有些特彆,長平竟然破天荒的答應了衛淵母親衛侯夫人的請求,在公主府接見了衛侯夫人。

衛侯夫人進入公主府時,臉上帶著一絲緊張和期待,然而,當她出來的時候,神情卻十分落寞。

她的臉上陰雲密布,手裡的帕子都快要被攪爛了,顯然此次交談不太愉快。

她雖然不敢在公主府大發脾氣,但心中的憤怒和不滿已經快要溢出來了。

甚至在出公主府的時候,她還腳滑摔在地上,當著圍觀百姓的麵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暗示著長平不守婦道,想要霸占衛家的家產。

她的聲音尖銳,引得周圍的百姓紛紛側目,一時間,流言蜚語開始在京城中傳播開來。

果不其然,第二天長平公主仗勢欺人,虐待婆母,強占財產的壞事就跟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整個京城。

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議論紛紛,甚至連聖上都聽聞了此事,特意傳召長平來接受訓斥。

不過,傳言也越來越多,京城的百姓都在傳言說太子其實是長平故意揭發的,將自己最親近的親人當作往上爬的墊腳石,大家都覺得這女子實在是太可怕了。

各種難聽的話語在京城中回蕩,每一個人都對長平公主指指點點,仿佛她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罪人。

其實話說來說去,都繞不開一個中心意思:牝雞司晨,女人不該掌權。

不過長平被訓斥當天就召喚了沈藜來院子。

沈藜一進院子就感覺氣氛不太對勁,長平站在院子中央,靜靜地看著院中的綠梅發呆,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彌漫著一種壓抑的氣息。

沈藜跪在院子中央,雙腿漸漸麻木,就在她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突然聽見長平來了一句:“我準備把你以公主的身份到望都國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