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 / 1)

種田帶崽日常 青煙裡 3965 字 4個月前

晾曬野菜的竹席可比之前做的要精細很多,遂崔晚打算先做一張練練手,所以做得並不大。砍回來的竹子都是選的長成的成竹,定好長度後,沒有鋸子崔晚就隻能用砍刀把竹子砍斷再劈成竹篾。

竹篾一指寬,約莫兩米長。看了竹篾的厚度,崔晚用砍刀找好位置將每根竹篾劈成三片,屆時編竹席用的就是最外層的青竹篾和第二層的黃篾條,至於第三層帶著竹內節,用不上隻能晾乾當柴燒。

劈竹篾說來也容易,不然崔晚不會靠一點印象就能做,但真動起手來才知耗費時間又危險。一下午,崔晚的手被劃了十多道口子,有深有淺,傷痕累累。

“呼,也不知村裡有沒有篾匠。”崔晚站直身子,痛苦地錘錘腰,比起編竹席她寧願上山挖野菜。可海口已經誇下,崔晚並不想在孩子麵前失言。無法,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做。好在她手腳麻利,終於趕在日落前將要用的竹篾條劈好,剩下的就隻有等明天再做。

白日煸出來的油這會就派上了用場,大魚剁成塊放進鍋裡炒香。屋裡唯一的調味就是鹽,母女倆也沒有那麼多講究。崔晚一咬牙往鍋裡多放了些鹽,香味一下子就出來了。

待魚肉煎出焦色,才往鍋裡加了一點水進去,崔晚這次不打算煮魚湯,而是做一鍋最接近自然的乾鍋魚。隨著香味飄滿整間屋子,崔晚才滅了火準備開飯。

今日這條魚大,崔小小吃起來崔晚也是放心。

夜色籠罩裡,寂靜的村子不時傳來幾聲狗叫和昆蟲的叫聲。天空圓月高掛,將周圍的雲都照得透白。

老宅的門一開一合,崔晚收拾好殘局,又燒了熱水簡單洗漱才和崔小小一道躺下。

一早,崔晚在老宅門前擺好陣仗,豎七根竹篾,一根橫竹篾,兩根一抬一根一壓,如此交叉反複遞加篾條,猶如紡布時的經緯線,再用砍刀背敲打讓每一片竹篾嚴絲合縫。天上太陽升起落下,崔晚蹲著的地方一張竹席有了雛形。

姚良玉過來的時候就看見崔晚蹲在地上編竹席,沒想到崔晚還有這個手藝。

“阿嬤。”崔小小看見她,乖巧喊了一聲。

崔晚也抬起頭:“阿嬤。”

“在做竹席。”姚良玉走過來認真瞧了瞧,有點粗糙,但墊在地上晾曬東西足夠了,“今兒移栽了白菜,給你送些來。”

“謝謝阿嬤。”崔晚站起身接過白菜苗,她本想讓姚良玉坐會,可話沒出口就反應過來屋裡壓根就沒有凳子,平日裡她和崔小小都是撿塊石頭將就,於是改口說:“阿嬤你看看我種的菜苗。”

“行,我看看。”姚良玉樂嗬嗬的跟著崔晚過去,在看到崔晚開出的一小塊地裡種了辣椒和茄子,而且每一根苗都很新鮮時露出滿意之色,“不錯,不錯。”

“隔一兩日我都會抽空澆水。”或許姚良玉和外婆相貌很像也可能是姚良玉對自己的照顧,所以下意識裡崔晚都把她當成自己親近的長輩。

村裡的人都是世世代代在田地裡打滾,姚良玉也不例外,也是這些年徐家日子好起來,她才不用像村裡同齡人那麼忙得直不起腰。不過一到地裡依舊是一把乾活的好手,蹲下拔掉幾根雜草說:“就是有點缺肥,你看這葉子都發黃。”

“缺肥。”崔晚頓時開始懷念現代社會,營養豐富的肥料一撒。可惜這裡不是,至於農家肥崔晚倒是知道,隻是前些日子一直沒有想過這些,“那阿嬤,該怎麼辦?”

“這個嘛。”姚良玉背著手:“家裡養的雞鴨豬造的糞,還有燒柴的灰,用來施肥最好了。”

崔晚點點頭,自己沒有養雞鴨,看來就隻能用柴灰,不過……崔晚心頭劃過一個念頭:自己也可以養雞鴨,回頭養大了還能吃蛋,小小正是補身體的時候,“阿嬤,鎮上的巷子也賣小雞小鴨?”

姚良玉聞言有些意外,但她更多的是高興,問哪裡有賣小雞小鴨的,說明是手裡握著錢了,有錢說明日子好了。

“有賣有賣,就在肉鋪那條巷子往裡走,有好幾家。不過孩子阿嬤給你說,你買的時候得讓攤主給你挑母雞。母雞好,長大能下蛋吃肉,公雞不好養,吃得又多還愛互啄打架。”

“嗯,我也是這個意思,買母雞下蛋吃。”

姚良玉點點頭,又說:“這幾日買小雞小鴨,一隻大概七八文,要是過了這個數就不要急著買。”

七八文一隻,還是小的,真貴啊!崔晚暗暗驚歎,不過又一細想,一隻母雞隻要養得好長大後能下好幾年的蛋,如此也劃算,“行,我記下了。”

送走姚良玉後,崔晚站在屋前看著麵前的荒地,如果真要養雞鴨,還得圈個院子。雖說這邊少有人來,但雞鴨是活物會自己跑,有個院子做它們的活動範圍,也不至於跑遠了去找。想到這崔晚頭有些疼,她一個人確實有點分身乏術。

“娘。”崔小小見崔晚站在那裡很難受的樣子,“你沒事吧。”

算了,事一樣一樣的做,總有做順的時候:“娘沒事。”

崔晚做的竹席不比村裡晾曬稻穀的大,一天的功夫也夠了。快速收好尾後,崔晚把竹席卷好抱進屋裡鋪好,“小小,娘一會去挑水把白菜種下,給你安排一個任務好不好?”

崔小小點點頭:“好。”

崔晚笑笑:“你把背簍裡的野菜晾在竹席上麵,晾的時候慢點,彆被竹席紮到手。”說來崔晚也有些慚愧,她這個竹席做的的確粗糙,按理來說還得仔細刮去毛刺,可她沒有工具也順道偷了這個懶。

“娘親放心。”崔小小拍拍胸口表示沒問題,崔晚站在旁邊看了一會才放心的關上門去河邊挑水。

隨著天邊最後一絲光亮落下,崔晚提著沒種完的白菜進屋。姚良玉給的白菜苗足足有四十根,開出來的那點地根本種不下,崔晚隻好將剩下的埋在土裡養著,明日一早就繼續開荒。左右這段時間野菜價格下去了,乾脆趁這個時候把門前這塊荒地全開出來,不管到時候種菜還是養雞鴨都方便。

心裡有事,崔晚睡不好,乾脆第二天早早的起來。見崔小小還睡得沉,崔晚躡手躡腳拿著工具出去,關上門免得外麵的動靜吵到孩子。

開荒是件不容易的事,手上累出了血泡便用做衣服剩的布條子纏住。有時看到蟲崔晚已經能膽大到上手摁死在地上充做肥料。如此成效也是明顯的,荒地在一點一點的變少。

崔小小醒來的時候,崔晚已經砍了一大堆雜草。喊了一聲娘就急忙上前抱雜草往樹林裡丟,崔晚抬手抹抹汗:“小小你先不急,你先去煮點吃的。”

“這就去。”崔小小步子跑起來,將手上抱的雜草丟進樹林。

翌日中午,崔晚割斷最後一茬野草,長舒了一口氣:“終於清理完了。”回頭看去,屋前一下子敞亮開來。崔晚一步一步跟著開出來的空地走,“圍著這一大圈做個柵欄,裡麵種菜,栽樹,喂雞,喂鴨。”光說著崔晚臉上都止不住笑,隻覺未來全是希望。

崔小小不知道崔晚在想什麼,隻是看到她笑也跟著笑起來:“娘,飯做好了。”

這兩天母女倆做的都是體力活,所以今天中午也是煮了一鍋糙米粥。母女倆坐在石頭上,崔晚指著外麵的空地說:“以後都種上菜,我們就有很多菜吃了。”

“嗯嗯,有很多很多的菜吃。”崔小小大口喝著粥,心裡甜滋滋的。

下午,崔晚先翻出一小塊地把白菜種下,才繼續翻其他的地。

這兩日不少村裡人都注意到村後的動靜,有好事的還特意繞到村後去看熱鬨。

在第九個人從屋前走過,崔晚終於發現端倪。不過好在他們都是路過看看也沒有上來搭話,看來自己身上的這些汙名也是有用的。想到這崔晚翻地的勁頭更足了,既然讓人知道了,那就不能讓人看了笑話去。

畢竟要圍個柵欄,所以崔晚在翻好地後特意圍著邊緣挖了一條十公分深的溝。這到時候再去砍些竹子插上,埋土,想必會紮實許多。

柵欄從屋子的一側圍屋前的地繞一大圈,再圍到屋子的另一側,工程量巨大,崔晚卻是一點都不覺得累。要知道現在辛苦些,以後就全是甜。

一捆一捆的竹子拖回老宅院子,屋子旁邊就是樹林無需遠走。崔晚挑了十來根順直和竹子差不多大小的樹砍下,拖回到前院。這幾根樹崔晚計劃用來做木樁,隔一段距離安置一根,中間以竹子連接,也會更穩當。老宅靠近山,做穩當些山裡的動物也不容易進來搗亂。

“哎喲,幾天不見打理得這麼寬敞了。”姚良玉和徐老爹一前一後的過來,姚良玉手裡挎著一個籃子,徐老爹背上則背著一個背簍。背簍是粗眼背簍,崔晚可以看見裡麵放了一把鋸子和斧頭還有錘子,其中一個用布袋子裝著的不知是何物。

“阿嬤,老爹這是?”崔晚打了個招呼,心裡冒出個念頭又被崔晚按下,想什麼呢?是也不能。

姚良玉哈哈笑道:“這不家裡沒事,看你那麼忙,過來搭把手。”

“這怎麼使得。”哪怕心裡有所猜測,可等姚良玉真正說出來,崔晚還是受寵若驚又不敢接受,“我自己可以,一會就做好了。”徐家二老雖然身體硬朗,可他們與自己無親無故又幫了自己那麼多,自己如何能讓他們再出力幫自己修柵欄。

“看你這話說的,莫不是嫌棄我們兩個人老添麻煩啊?”姚良玉說。

“不是,阿爹你彆動手我自己來。”相比姚良玉還和崔晚說道幾句,徐老爹更直接,放下背簍就開始鋸竹子,“阿爹,阿嬤我受不起。”

“哎呀,再說這些我生氣了,以後就彆叫我阿嬤了。”姚良玉虎著臉,模樣和崔晚記憶中的外婆重合。

崔晚張張嘴,鼻子酸澀無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