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頭一次有人在明麵上如此陰陽怪氣。
清虛子當場便皺著眉問道,“你這話什麼意思?”
其餘的學生們也紛紛走出,不悅的看向這些上山的文人,一臉的同仇敵愾。
王舉人半點沒當麵說人壞話的自覺,反而振振有詞。
“你又是誰,一個道家的人也有資格和我說話?不說煉丹修道,做好本職,倒是整日在這書院裡和學生們廝混,與十歲的孩童擂鼓作威,難道就不覺得丟臉嗎?哼,光是從你身上便能看出這所書院的魚龍混雜了,若小侯爺真的來此學習,不是被耽誤了,又是什麼?我哪裡說錯了?”
常仕進憤怒的擼起袖子,準備上前,連忙被吳韌給拉住。
一旁的汪啟元冷笑道。
“王舉人不必扯什麼大旗,難不成站在彆人家書院門口如此無禮便是您的教養嗎?什麼話都讓您給說了,既如此,想必您學識豐富,定教出了什麼了不得的人才了吧?怎麼如今都知天命的年紀了,還仍舊停留在倒數第一的舉人位置上呢?”
“是不想往上考嗎?”
王舉人當年吊車尾中的舉,是整個河南府皆知的事情。
如今提起這痛點,他恨恨的剜了汪啟元一眼,不做爭辯。“牙尖嘴利。侯爺,您看看,這便是一介童生所教出的學生質量了。”
安慶侯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其實他也並非衝動之下說出的話,而是仔細思考過的,童啟救下了自己的嫡子,之前琉璃廠救災時他也有參與,再加上柏大將軍熱情推薦……於情於理,他都信任感謝對方,正好家裡孩子換了好幾任座師都不滿意,便想著不如送過來,一起學習。
人多氛圍也好不是?
可如今聽著王舉人的話,他也有些摸不準了。
一個童生,再加一個道士,這教師組合,的確是有點怪哈?
這時,一直蜷縮在他大腿旁的嫡子突然小心翼翼拉了拉他的手指頭,語氣靦腆卻堅定,道。
“父親,我想上這所書院。”
這還是孩子被拐之後第一次開口說話!
安慶侯及其夫人頓時激動的不知道如何是好,當場便答應了下來。
“好好好,既然你想來這裡,那便來這裡!童山長,你說個價吧,不論多少束脩我都願意出,一年的話,您看二十兩黃金如何?”
在場的人皆倒抽一口涼氣。
按照市麵上黃金和銀子的兌換比例大概1:15,就這,還隻是有價無市。
也就隻有安慶侯這般身份的人,才能隨隨便便開出如此天價。
隻為上個學。
童啟歎了口氣,這才終於有了開口的機會,他無奈道。
“其實我一早就想說了,雖然我很感謝侯府對我的信任,但很抱歉,本屆的學生已經全部招滿了,暫時沒有入學的名額,若是想要來書院讀書的話,請等待明年三月份縣試之後的通知,屆時可能會安排筆試和麵試,通過的,自然便能夠進入書院讀書。”
“那若沒通過呢?”申宮保不屑的插話道。
童啟轉過頭認真的看向對方,“那自然隻能歎一聲無緣了。大奉朝如此多優秀書院,想必也不用隻單單掛在華夏書院這一枝樹上,對吧?”
似乎沒有想到湊上來的金大腿,竟還有被推開的可能,所有人驚訝的看向童啟,難掩詫異。
要知道,安慶侯可是皇族一黨!
若是想,即便是請來翰林學士親自教授,那也是十分容易的,頭一次給一個小小童生如此麵子,居然能被拒絕?
就……荒唐!
“必須要考試嗎?我們多掏一點錢,能否捐一個?”安慶侯不甘心問道。
童啟猶豫了一瞬,“抱歉,本書院規則上一視同仁,沒有例外。”
安慶侯若有所思,看了眼旁邊渴求巴巴的自家兒子,又默默咽下了逼迫的話。
已經在書院讀書的學生們挺直了胸膛,與有榮焉。
而申宮保則憋了一肚子的氣,差點要被氣死!
他全程目睹這一切,即便沒有主觀意願要拜師,卻莫名經曆了被拒絕的回答!誰懂啊?都是一起參加院試的,這成績還沒出來呢,怎麼就成了我要拜他為師了?
就沒人問問他的意見嗎?
小侯爺要拜,他年紀小,也就罷了,可我都十七八了,快當父親的年紀,憑什麼上趕著拜一個十歲的孩子為師啊?
還考試?嗬嗬,鬼才會來參加那什麼考試。
申宮保幽怨的眼神打量著正中間的童啟,滿腹無語。
實際上,大多數人雖都知道了童啟去參加了院試,但對其成績如何卻並沒有報多大的希望。這也是王舉人可以利用其身份一口一個“童生”如此嘲諷的原因。
畢竟考是考了,能不能中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州府裡人才濟濟,光是縣案首便有八九個!
即便童啟能在伊川縣拔得頭籌,可在那裡,卻未必,光是人生閱曆與視野見識這一道,便明顯的弱於其他人,更遑論其他。
可剛如此想著,滄瀾山下卻莫名傳來敲敲打打的動靜,似乎有什麼迎親的隊伍正在往山上走來。
鞭炮鑼鼓齊鳴,好不熱鬨。
滄瀾村的村長童家嶴滿臉漲紅的走在最前頭,還沒看見人影,便大聲喊了起來,十分激動。
“童小子,童小子!報喜的人來了,你中了!你考中秀才了!”
什麼?
中了?這怎麼可能?
王舉人和安慶侯府的人連忙給報錄的隊伍避讓,領頭的衙役眉眼討喜,朗聲唱道。
“捷報貴府老爺童啟高中河南府院試第一名!京報連登黃甲!”
第一?
又是第一!!
在場的人都傻了,險些懷疑自己的耳朵。
院案首?誰,童啟嗎?真的假的!這科舉如此好考的嗎?
一旁的申宮保連忙拉著報錄人確認道,“那我呢,有沒有看到我的名字?我叫申勳,也是河南府的!”
他也剛考完,還未確認成績便被拉過來了,如今看童啟如此輕鬆拿下案首,說不得自己也榜上有名!
可誰料那報錄人在名單上找了一圈,一臉遺憾道,“抱歉,榜單上並沒有看到您的名字。”
渾身的喜悅再次轉變為頹喪與失落。
華夏書院上上下下高興的快瘋了,簡直比童啟本人還要開心!
清虛子和童繼本連忙拿出銀錢來散與報錄人,幾個學生慌張的倒茶請人下座,童父童母也被驚動請上了山,村民們圍觀著要沾沾喜氣,不肯離開。而童啟處於風暴的核心,卻仍舊無比冷靜的詢問溫葉辭是否上了榜。
在得知對方是全府第七,同樣位於前排時,他這才徹底放下心。
王舉人冷哼一聲,並不領情,“不過一個秀才,看這得誌便猖狂的樣子,輕浮!”
他甩袖離開,不再多做糾纏,而州府裡,輸紅了眼的賭徒們正在大聲辱罵著。
今年的院試爆了大冷門,誰也沒想到案首竟然會被一個岌岌無名的十歲孩童所奪下。
剛開始時還有人質疑成績,可後來學政大人索性將所有上榜之人的試卷全部張貼出來,任人觀看,這才絕了大家的所有揣測。
沒辦法,實在是人和人差距太大了!
但凡識字的都能看出明顯的差彆,不說那滿分的經義墨帖題目,隻說最後的一道策論,便遠超無數學生,詳細有序,條理分明,甚至還有數據案例作為支撐,周全的簡直比不少朝堂上已經當了官的人,還要貼心。
今年的院試題目,主要圍繞這次黃河決堤的事情,策論也是詢問的如何妥善的災後處理。
童啟本身就親自經曆過,自然寫的順暢。
不少人看完之後,摘抄下來,反複閱讀,奉為模範,而普通平民看完之後,也感覺大腦被洗滌一番,更加理解起一些政策的實施來。
尤其是河南府的知府木奎盛大人,那更是深感意外,直接將這篇文章改了改,作為彙報折子,遞交給了朝廷,到了年底,還因此得了個上上上的評價。
由此,可見其成熟度。
一時間,童啟的名字頓時流傳遍整個河南府,原本差到極致的風評也有所扭轉。
伊川縣的百姓們驕傲極了,畢竟秀才常見,可案首,他們縣還是頭一次有人拿到!
華夏書院門口,一連幾日,拜訪的馬車都絡繹不絕,安慶侯府都不得不退讓,約定了縣試過後再來拜訪,整個州府,但凡有名的商賈、豪紳都送來了賀禮,學生家長們便不必說了,就是府衙、柏老那裡,甚至連溫家,也都派了人前來,遞上了賀帖。
至此,童啟的身份算是徹底改變,不再是孩童,而是正式的未來官員預備役。
【叮,您的聲望值已達到20356經驗值,獎勵抽獎券23張,請繼續努力】
【叮,桃李滿天下係統升級至level.5】
【叮,初露頭角成就達成,地位升至秀才,獎勵抽獎券5張,請繼續努力!】
【叮,書院附屬建築-溫室大棚已解鎖,獎勵5類植物種子。】
……
伴隨著功名的升級,挺屍許久的係統重新上線,福利多的簡直讓童啟懷疑自己是不是直接考科舉,會更好一些?
不過他現在尚且沒空查看那些福利,他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解決。
那就是回饋王舉人他們。
不是抹黑潑臟水嗎?真正的輿論戰沒打過吧,那可不是單方麵輸出的事,他笑了笑,直接寫下了一篇文章,發給了當地的百曉生,名字就叫做《範進中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