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開篇 山雨欲來 過慣了夜生……(1 / 1)

銘門歪傳 寒塘瘦石 4420 字 11個月前

過慣了夜生活的趙驢子,通常是不過午不起床。眼下還不到十點鐘,就一下子驚醒了,直覺得兩耳嗡嗡作響,攪得心裡很煩。他使勁晃了晃比正常人大一圈的腦袋,又用力地拍了拍,那嗡嗡聲絲毫也沒有減弱。他挺身將背靠在床頭上,信手點燃了一支高希霸雪茄,微閉雙目兀自呑雲吐霧。嗡嗡聲讓他越來越心煩意亂,那顆大腦袋也晃起來沒個完。

被窩裡探出一顆漂亮的小腦袋瓜:“爺,你老晃悠大腦殼兒乾嘛呀?”

趙驢子甕聲甕氣地說:“一夜沒睡踏實,老是做惡夢。兩隻耳朵就跟按了汽笛兒似的,沒完沒了的吱吱響,叫得你媽心裡起急。”

小腦袋瓜把被子一掀,露出白瑩瑩的胴體:“嘻嘻,那是奴家沒把爺的火泄痛快了。喏,來吧爺!猴子爬杆,還是螞蟻上樹?”

趙驢子頗為煩躁地發脾氣了:“嘁!都火燒猴□□兒了,你還跟這兒瞎你媽添亂!”

說罷,趙驢子翻身下床,慵懶地趿拉著繡花拖鞋,踱到窗前一把拉開厚重的雙層帷幔,頓時被耀眼的陽光晃得睜不開眼睛。他眯縫著雙眼佇立良久,然後順手推開敞亮的玻璃門,信步來到了鮮花盛開的屋頂花園。趙驢子本是紈絝子弟,起小泡在蜜罐裡,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平素頤指氣使慣了,也就難免養成了冥頑不化的犟脾氣。娘老子常常被氣得罵他“驢”,久而久之,便混了個“趙驢子”的雅號。

坊間戲說,當今改革開放的大潮洶湧澎湃,那些得天獨厚的寵兒們兵分兩路,一路去抓“權”,一路去抓“錢”,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趙驢子不傻不苶,同樣野心勃勃,不甘寂寞;同樣異想天開,放飛夢想。於是乎,年方廿一的趙驢子,偷偷花錢買了個□□,把自己打扮成一介商務博士,又去工商局起了個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營業執照,靠著老爹為他編織的關係網,圈了一塊地,貸了一筆款,蓋起了商品房。儘管趙驢子對於建築業一竅不通,但是有老爹保駕護航,倒也乾得有聲有色。

那一年,趙驢子來到了香港,住在淺水灣的富人區。傍晚站在彆墅的陽台上,沐浴著絢麗的夕照餘暉,十分感慨被譽為“東方之珠”的香港,在寸土寸金的彈丸之地,竟然把高層公寓發揮得淋漓儘致。他不禁突發奇想,假若將香港這種“鳥籠”模式推廣到內地,未必不是一件大善事。賣家能賺錢,買家得實惠。雖說住在“棺材房”裡不舒服,但總比缺水少電的棚戶區強多了。

此時的趙驢子,已非彼時的趙驢子。經過十年的摸爬滾打,以空手套白狼的手段,完成了原始積累。頗具商業頭腦的趙驢子,搭上時代的“通風車”,野心勃勃地殺進了沽州城。

趙驢子之所以選中了沽州城,決不是腦袋瓜子一熱,那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但凡做事情,都要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當前,中國房地產業開啟了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分明是占了“天時”,這自不必說。沽州城自古因漕運而興起,逐漸成為了重要的水旱碼頭和軍事重鎮。清朝鹹豐十年被辟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這裡設立租界,沽州成為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進而造就了沽州城“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不難想象,在這座號稱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沽州城,大力興辦房地產業,理所當然地占了“地利”。然而,更為關鍵的是,市長“虎爺”是趙驢子老爸的老戰友,關係非同一般。趙驢子通過虎爺,從而結交了人稱“彌勒大叔”的沽州市建委主任。後來,趙驢子在提供色情服務的豪華私人會所,又結識了沽州市公安局副局長----豹爺,兩人成為了莫逆之交。如此這般,自是十足的占儘了“人和”。

此時,沽州主政者,將固定資產投資和城市基礎建設,設定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製定了數額巨大的固定資產投資計劃——五年總投資將超過8000億元。一夜之間,沽州城變成了超級大工地,到處在拆遷,到處在蓋樓,一直溫溫吞吞的沽州地產沸騰了。眼瞅著房價火箭般的飛速上漲,很多優質樓盤項目,已經到了瘋狂搶購的地步。

說起來,趙驢子也算是一個“雷厲風行”的風雲人物,他接到虎爺的“邀請”,便馬不停蹄地攜裹著處心積慮製定的“港式模式”,以注冊地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闕德置業有限公司”的外商代表身份,空降沽州城。然後出資300萬美金,注冊了“惠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從而開啟了隱形房產帝國在北方的基業。

趙驢子先是以天價拍得南京路上的黃金地塊,一舉成為“標王”,開發了在沽州城的第一個樓盤----闕德經貿中心,賺得盆滿缽滿。而後,又有三個特麼吸人眼球兒的樓盤,先後拔地而起。這四個房地產項目,均地處沽州繁華市區絕佳地段,售價親民,並成為標誌性建築。由於趙驢子有一個強大的保護傘罩著,加之沽州城規劃、國土係統出現了集體塌陷,負責建築項目審核把關的貪腐官員任性塗鴉,對趙驢子擅自更改規劃,提高容積率、偷逃建築麵積等問題視而不見,至使他模仿香港高密度樓盤的房產思路得以實現。他開創的“港式模式”,說白了就是“好地段、小戶型、偷麵積、低價位。以及快速銷售,快速變現”。然而,這四個樓盤項目,不但造成國有權益損失將近18個億,而且引發了一係列的社會治安問題。故而,有人氣憤地將“港式模式”,嘲謔為“驢哥模式”。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十年的光景一晃而過。趙驢子搖身成為沽水河畔的房產大鱷,開創了眩耀一時的宏偉霸業。眼看他在沽州城將房地產業做得風生水起,妒羨他的那些房地產商,莫不垂涎三尺,望洋興歎。尤其令人驚愕的是,如果有誰膽敢觸碰趙驢子的逆鱗,那位“白天是公安局長,晚上是董事長”的豹爺,就會動用公權力,羅織莫須有的罪名,對其進行網上“追逃”。如果趙驢子的樓盤發生逐利違規,那麼享有“沽城土地爺”之稱的彌勒大叔,就會依仗權勢,玩弄手段,將違規變成“合法”。更有一群缺德少才的無良官爺,趨炎附勢,蠅營狗苟,為趙驢子的惡行大開綠燈。混到了這個份兒上,趙驢子想不賺錢都難。

但凡人活到了“金錢泛濫”的時節,便極儘奢侈之能事。陽光普照下的屋頂花園,就是趙驢子為自己精心打造的一處私密休閒空間。爭妍鬥豔的奇花異草,把屋頂花園點綴的分外妖嬈。綠瑩瑩的無土草坪,清靈靈的戲水泳池,曾給趙驢子帶來無限的歡愉。尤其是瞅著千媚百態的裸女們,在池水中像一條條雪膚冰肌的美人魚嘻戲打鬨,他就會一猛子紮下去,像豬八戒遊戲沐浴的蜘蛛女一般,在她們中間鑽來鑽去。

而今,趙驢子漫步在屋頂花園,卻沒有了以往的情趣。熟悉趙驢子的人全都知道,此人有三多,也就是“公司多、乾爹多、小蜜多”,故而又被人戲稱“驢三多”。然而隨著“打虎拍蠅”的步步深入,趙驢子的“乾爹”一下子撂倒了十幾個。更讓他追悔莫及的是,房地產已經讓他賺足了上百億,卻又玩什麼古董啊?尤其不該耗資兩個億,建了個豪華私人會所。出入其間的政商名流不下百餘人,個個享受著銷魂的色情服務。可是轉而一想,沒有昂貴的古董古玩名字畫,沒有漂亮的三陪小姐曲意逢迎,哪位官爺肯給他鋪路搭橋?

趙驢子一屁股坐在遮陽傘下的休閒椅上,呆呆地望著藍天上的朵朵白雲,竟然沒有查覺夾在指間的高希霸雪茄,驀地掉到了草坪上。這時候,一隻柔嫩的素手伸過來,撿起雪茄送到了趙驢子的嘴邊。

小腦袋瓜嘻嘻地笑著:“爺,一早起來,怎麼無精打彩的?”

趙驢子叼著雪茄歎了一口氣:“你說怪不怪,眼瞅著我的事業蒸蒸日上,怎麼卻忽然有‘十裡秦淮,金陵一夢’的感覺呢?”

小腦袋瓜說:“那是爺的錢賺得太多了唄!”

趙驢子下意識地點點頭:“是呀!當初是為了賺錢才玩房地產,如今就像是穿了停不下來的紅舞鞋,想不賺都不行了。”

小腦袋瓜捂著嘴笑了:“這話也就是爺說,彆人誰說得起呀!”

趙驢子按著自己的思路繼續說下去:“當初蓋起了闕德經貿中心,我挨了老爹一個嘴巴。他罵我起個什麼名字不好,卻硬要叫什麼‘缺德’經貿中心。”

小腦袋瓜捂著小嘴偷偷地笑了。

趙驢子吐了一個煙圈兒:“那時我想,缺德就缺德吧!人不缺德,能當上土豪嗎?可是我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皇台區開發的‘銘門銀座’項目,繼續推行‘驢哥模式’。前些日子,電視台的女主持人抽瘋,說什麼‘最牛開發商’趙驢子,繼‘缺德經貿中心’等四個項目之後,又在皇台區開發了銘門銀座,以‘小戶型、低價位’取悅剛需購房者,售樓處呈現出火爆場麵。但是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卻隱藏著‘高密度、低配套’等諸多問題,把個‘改規劃、偷麵積’等違建手段運用到了極致。幸虧虎爺和彌勒大叔及時出手,各大媒體才沒有跟風報道。不然的話,真夠我趙驢子喝一壺的。”

小腦袋瓜柳眉倒豎:“抽她!”

趙驢子咬了咬牙根:“要依我過去的脾氣,能把她攥出屎來。可是現在……完嘍!”

小腦袋瓜說:“爺啥時候吃過這個虧呀,叫豹爺辦她!”

趙驢子悶聲悶氣地說:“豹爺說了,眼下風聲有點兒緊,凡事要當心,彆往槍口上撞。並叮囑我趕緊關掉私人會所,彆再倒賣古董了。”

小腦袋瓜吃驚地瞪著趙驢子:“爺,你彆嚇著我!”

趙驢子一把將小腦袋瓜攬進了懷裡說:“我已經通知‘銘門銀座’的承建公司,務必超前浚工,我給大獎。隻要交了房門鑰匙,我就帶你們幾個到海外浪去。”

小腦袋瓜笑得合不攏嘴:“真的?”

趙驢子點頭說:“真的!”

小腦袋瓜問:“再不搞房地產啦?”

趙驢子照著小腦袋瓜圓滾滾的屁股蛋兒,使勁地拍了一巴掌:“去!到水裡撒歡去吧!”

小腦袋瓜一頭紮進趙驢子的懷裡撒嬌:“你也去嘛!你也去嘛!”

趙驢子歪著大嘴巴子一笑,站起來猛地扛起小腦袋瓜,朝清澈見底的泳池走去。到了池邊,他將小腦袋瓜往水裡一扔,隻聽撲通一聲,濺起了一個大水花。趙驢子剛要往池裡跳,忽覺兩條臂膀被人扭住。回頭一瞧,是兩名身穿警服的公安人員。小腦袋瓜一頭鑽出水麵,眼睜睜地瞅著趙驢子被警察押走,慌忙遊到池邊爬上來,禁不住放聲大哭。

趙驢子被捕了,罪名是“非法倒賣文物”、“組織□□□□”。其實,趙驢子的心裡明鏡兒似的,他的罪孽,遠非止於此。

與此同時,那些曾在豪華私人會所銷魂的各色官爺,都被趙驢子暗中偷拍了齷齪的畫麵,以期將來做為相要挾的資本,其中不乏一幫子“乾爹”。趙驢子還沒有派上用場,他們就被一古惱地照數收進了班房。就連他的親爹,也陷入了囹圄。

從此,沽州城皇台區以“文化+商業”為主題的夜間經濟示範街區的中心地帶,聳立著幾幢頹壁殘垣的爛尾樓,它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銘門銀座”。灰色的半拉子建築工程,好似蹲伏的猙獰怪獸,令人談虎色變。那些手握《商品房買賣合同》、《房屋所有權預告登記》、以及契稅和購房發票的購房業主,麵對在淒風苦雨中飄搖的銘門銀座,無不憂憤填膺。他們既是沽州城建係統塌方式腐敗的無辜受害者,更是由於官商勾結造成銘門銀座淪為爛尾樓的見證人。

然而,本書的故事,講到這裡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