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三年後,賈玫被奶娘抱……(1 / 1)

紅樓之人團圓 鹹魚維維 3462 字 11個月前

三年後,賈玫被奶娘抱在懷裡給史太太請安。

“快起來吧,今天可是咱們小壽星的好日子。”史太太樂嗬嗬的抬手。

周圍人立馬奉承起來。

“誒呀,這就是貴府的二小姐吧,真是個冰雪聰明的好孩子。”

“瞧著眉眼之間倒有幾分不凡之姿,不愧是公爵府上,養出來的姑娘都是如此的不凡。”

“這孩子教的多好啊,外頭傳言史太太是慈母,所言非虛。”

賈玫:……

賈玫整個人都木住了,她從出場到現在沒說過一句話,那些夫人們誇她的話倒是有一籮筐了。

“來,給我抱抱。”賈敏招招手。

奶娘甚至沒問賈玫一句,痛痛快快的把賈玫放進了賈敏懷裡。

賈玫知道賈敏在史太太心裡的重要地位,老老實實的坐著,一動不動,生怕惹著禍。

說她過的好吧,出車禍之後還能投胎進一個大富大貴的人家,穿衣吃飯樣樣有人伺候;可當她知道自己穿進的竟然是紅樓夢的世界中時,她直覺人生無望,那裡麵的女孩有幾個落著好的?不過,她弄清時間後,內心徹底安定下來,到那個時候,她早嫁人了,抄家也抄不到她的頭上了。

所以,這短短的三年來,賈玫的心情可以說得上是跌宕起伏。

誰讓自己隻是個小孩兒,彆人輕易不會抱她出院子,賈玫剛開始又聽不懂這兒的人說的話,等弄清情況後,周圍的人都以為她是一個有點呆的孩子,成天發愣。

裝傻保平安,賈玫才不會傻乎乎的讓彆人以為自己是一個神童之類的,就她這小胳膊小腿,都不夠彆人一口吞的。

賈敏好奇的捏捏賈玫肉肉的臉,好似得了一個新奇的小玩具。平日裡二人見麵的機會少,年齡差得多,交流更是少得可憐。

在和客人聊天的張氏瞥見這邊,扭頭向自己的婆婆誇讚。“敏兒妹妹越發有當姐姐的氣度了。”

史太太臉上的笑更燦爛了,誇賈玫誇她自己都沒有誇賈敏來的好,做母親的眼裡,自己的孩子是哪哪都好。

上門做客的太太頗會察言觀色,又七嘴八舌的誇起賈敏來,還問起了賈敏的婚事。這回就不是場麵的客套話了,賈敏身為榮國公府的嫡長女,父親是簡在帝心的榮國公,母親是史家保齡侯的嫡女,身份尊貴,她的婚事被許多人惦記著。

“她還小呢,我們老爺想多留她兩年。”史太太趕緊朝自己的大兒媳使眼色。

張氏是個機靈的,親熱的拉著一位太太的手。“陳太太,你還說呢,你家的二小姐不也到婚配年紀了,聽說好事將近了?”

“哪有的事……”

賈敏一個小姑娘臉皮薄,用帕子捂著臉躲到側室去,她的下人緊緊跟隨,又留下了呆呆的賈玫和她的奶娘。

在古代,除周歲外,按理是不會給小孩子隆重的辦壽宴的,怕小孩子壓不住。榮國公府原本是打算小小的辦一場,可相熟的人家都要了帖子,到了這天,賓客滿堂,頭銜更是一個比一個嚇人,侯府的夫人、公府的太太、王府的夫人……

如果說,劉禹錫是“往來無白丁”,那榮國公府便是“往來皆勳貴”了。

好在賈玫有自知之明,這些人哪裡是衝她的,全是衝“敕造榮國府”這塊匾額來的,都說賈家乃是一等一的高門貴族,隻看來往的人便可管中窺豹。

可惜,這樣花團錦簇的熱鬨與賈玫無關,她一個小小的人,不一會兒困意上來,迷迷瞪瞪的睡著了。

到了夜晚,史太太想起了賈敏,和賈代善談起了兒女婚事。

賈代善是一心想往清貴人家靠攏,不過人家清流世家是絕不願沾染上勳貴的紙醉金迷。

其實,較真論起來,這兩大派彆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都是拉幫結派、沆瀣一氣,區彆在於一個要臉麵要名聲,一個舍得下臉麵罷了。

問題是,隨著朝廷的穩定,需要騎馬打仗的時候越來越少,勳貴手中的權力逐漸被收回,自詡清流文臣一派勢力逐漸壯大,抗爭、亦或是消亡,擺在了所有勳貴麵前。

賈代善選擇融入,為後代謀一條出路。

關鍵是,人清流世家不接受啊。

所謂兒女聯姻,說白了是利益交換,亦或者是雙方共擔風險,相互扶持。你勳貴一開始和人家走的就不是一條路,如何能相交?

就拿賈家下一代兩個兒子的婚事來說,賈赦娶得是張太傅的女兒,看的是皇上和太子的麵子。當初,皇上剛坐穩江山,為了安定民心,早早立下年幼的儲君,又讓朝中大儒為太傅,為太子保駕護航。這皇上心腹之子和太子老師之女成婚,恰恰體現了皇上的愛子之心。

然而,清流一派依舊冷冰冰的把榮國公府隔絕在外。

到了賈政成婚,賈代善隻能找了王家的女兒,想改換門庭,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心中打好腹稿,賈代善才緩緩開口。“不急,我已經看好了一戶人家,等這科進士考試結束,我再探探人家的口風。”

史太太對枕邊人的打算心知肚明。“這麼說,他是讀書人家的孩子。他年齡多大了?家中有幾個兄弟姐妹?是京城人士?”

對於這個最小的女兒,史太太覺得操再多的心也不為過。

賈代善亦不是把孩子往火坑裡推的人。“那孩子才二十出頭,是個年少有為的。他林家五代列侯,乃是書香世家,傳到他這兒的時候雖然已經沒有了爵位,但底蘊深厚,門風清正,絕不會委屈了我們敏兒。”

史太太的心先是一鬆,緊接著又一緊,她掌家多年,下麵的人哪個不是用各種好話搪塞她,若她輕易被糊弄過去,這個家早就亂的不成樣子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若林家真是萬般好,哪裡輪得到勳貴家的女兒?

看出史太太臉上的猜疑,賈代善主動說出實情。“他家幾代單傳,父親去後,沒個兄弟姐妹相互扶持,難免勢單力薄了些。”

賈代善說的委婉,史太太卻一下子抓住重點,林家在朝廷上施展不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靠山。

自來便是讀書做官,光風霽月之人是不能養家糊口的。問題是,朝廷的官位有限,進士至少三年來一批,僧多粥少,讓人不得不爭。

可是,如前文所言,派係之間相互拉攏,老師、學生、好友、同科、同年、叔伯、兄弟、同族、姻親、老鄉、舊識……一張張巨大的關係網將整個朝廷籠罩在內,平日裡相互舉薦,即便是自己退下來了,也要把自己派係的人推上去占住位置,絕不會便宜彆人。

他林家輸就輸在了這,沒個幫手幫襯著,一朝失勢,旁人隻會想著如何趁火打劫,雪中送炭之事實在是少。

若有一個強勢的嶽家扶持,既可保住家產,又能在朝堂上大展拳腳。

思及此處,史太太的心落回原處。有所求好啊,就怕無欲無求,想拿捏都無從下手。如此一來,便是兩家各取所需,敏兒嫁去林家照樣能把腰杆挺的直直的。

史太太沉默過後,下定決心。“那接下來的時間,便讓敏兒在院子裡插花作詩吧。”最起碼,名聲不能有瑕疵。

賈代善這個掌舵人改變了方向,剩下的細節自有史太太來補充。

他提起了另一個人。“把玫兒抱來你院裡吧。”

史太太聽出他語氣裡的命令,乾脆利落的點頭。“自是沒有問題,那孩子也怪可憐的。”

張姨娘去世,賈玫本就是要找人撫養的,可大夫曾說過賈玫體弱,恐不好養,史太太便沒想接過這個燙手山芋。當娘的前腳剛走,做女兒的又沒了,指不定要傳出什麼風言風語呢。

如今,賈玫長到三歲,眼瞅著能立住了,把她抱過來也無妨,反正養孩子的是奶娘和丫鬟,她不過是早晚抱過來問兩句就成。

而且,從賈敏的婚事可以看出,把女兒養好了是有大好處的,賈敏一嫁,榮國公府又能多一門得力的親戚。

養孩子本就要付出,何不多付出一些,獲取更大的收益。

這個消息傳到海棠院,滿屋的下人都沸騰了,個個臉色紅潤,像是白撿一大包銀子似的。

尤其是賈玫的奶娘孫氏,口中直念佛。“阿彌陀佛,奴婢早就說過了,姑娘是有大造化的,如今果真應驗了!”

賈玫本人卻沒有那麼激動,她是喜憂參半。喜的是身份得到提高,下人們不敢欺負到她頭上來。憂的是從今往後要生活在史太太這個精明人眼皮底下,須得加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