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的雨稀稀疏疏地落下,雨打杏花濕,風搖樹晃,落了半身雨,糅著玉蘭淡香。
祝明熹將手中的雛菊放下,看向石碑上老太太慈祥的笑顏,然後攏住風雨將手中的宣紙點燃,把灰屑埋進碑前潮濕的泥土中。
“水女士,上元才跟你嘮過嗑,剛過倆月一切安好,話都寫在紙上了,您自個兒去讀吧。今兒飄了雨,想著您應該很喜歡,但我沒帶琴,怕受潮,帶了根兒木棍,湊合著吹兩聲,您彆嫌難聽。”
清冷古樸的簫聲悠遠綿長,和這冷清的墓園倒是相襯。
一曲作罷,男人拂了一把落在簫上的雨珠,不在意地甩了甩,而後將其收進了手中藏青色的長條布袋中,布袋底端隱約可見清秀的針腳落著“明熹“二字的小篆。
敬修羽第一次看見祝明熹便是在青城煙雨朦朧的春三月,青石板長街,苔綠幽幽,微雨落在他的肩,手中拿著一藏青布袋,他猜裡麵是一隻簫。
許是出於對樂器的愛護,但絕對不僅僅是因為此,他遞過去一把油紙傘,為他遮住了綿綿細雨。
就當我想為這支簫擋風雨吧。
那便不客氣了,我替它謝過你。
湊近了才看清眉眼,敬修羽突然就覺著前幾日翻古籍看到的“霞資月韻“這個詞有了具體的釋義,這傘的確沒送錯,他想。
敬修羽轉身沒入雨中。
祝明熹握著殘留餘溫的傘柄,望著那人離去的背影。
自言語道,奶奶,今兒托這簫的運,倒是遇見個妙人。
你怎麼淋著雨回來了,我記得你出門不是帶傘了嗎?
還是那把景先生送的傘吧。
送人了。
哈?不是,先不說景先生手工製的傘可遇不可求,你倒是輕鬆送人。
再說,你把傘送人自己淋雨,還得是你啊,敬修羽。
不會吧,誰家姑娘能得此幸啊。
也不一定是姑娘吧。
敬修羽沒理會調侃他的兩人,理了理工作台上的東西。指著一個破損的青花瓷問哪來的?
白妤正在搜集修補用到的材料,“今兒早你剛出去就有個老奶奶送來的,說是孫子失手打碎,能不能修看緣分。“
敬修羽看了看那碎瓷片,“這個對你來說不難吧。好好乾,咱幾個的名聲就靠你撐起來了。“
“難是不難,但是,你知道這原本是個多大的碗嗎,碎成這麼多片,起碼得弄一個星期。“
“還不如你倆再上街去拉點活。“
陳未聽及此坐不住了,“這方麵我支持十一的態度,咱這活也不好搞,你要是去街上拉人說你能修複瓷器文物,人家值錢的舍不得給你,便宜的又不值當,辛苦了不討好。就坐這兒薑太公釣魚唄,願意就來,不來就算,一切隨緣。“
“同意。“
“那KPI你倆自己跟明老佛爺解釋,今晚指定打電話問進展。“
“嘿,不怕,老佛爺偏愛敬修羽,我們組有他就夠了。“
白妤給了他一個白眼,拿著東西去了另一間屋子。
敬修羽這才開口,“咱這屋的確有點兒寒磣,從外麵看實在像騙子。“
“不能這麼說,你可是寶貝兒,按劇情發展寶藏通常隱匿於破爛草廟。“
“得了吧,我去整點兒吃的,你繼續待這兒看門。“
“成。“
研究所鑒於上次直接把實習經費打到實習生賬戶上,導致幾個人直接出去旅遊的輝煌事跡,這次直接給他們安排了實習地點和住所。
他們想著這樣也好,不用自己操勞各種事情,本以為是跟著師兄師姐打雜的活,沒想到隻給他們弄了間臨街的小屋,簡裝之後就隻有桌凳和床,看樣子還像是改裝的一個舊茶館。
除此之外空空如也。
門牌是從街上撿了塊破板子,讓敬修羽寫了“免費文物瓷器字畫修複“幾個大字,然後隨意地擺到了門口,一副半死不活快要倒閉的樣子。
桌上僅有的一套茶具是陳未從家裡帶的,還是臨行前他爺爺強塞給他的,說讓給前輩們泡泡茶,本來還推辭因為太沉又怕碎所以不準備要,現在倒成了幾個人為數不多的消遣。
一旁的木幾上還擺了幅圍棋,半盤殘局,也是陳未帶著自個兒玩的,有時和敬修羽來一局,反正他從來沒贏過。
廚房裡的一隻小鍋還是白妤從朋友那裡搶來的,盤子是找燒瓷人家討要的殘次品。
幾人吃了幾天外賣後都覺著不如家裡飯香,遂買菜自己做飯,陳未是個廢物少爺,如此便是白妤和敬修羽輪著一人一天。
敬修羽的吃飯原則就是不餓死就行,經過幾天馴化少爺從半口都咽不下去也進化成了能吃兩碗。
來這邊他們最大的感受就是日落後便是真的安靜,萬物入定,燈火也稀疏,幾盞溫黃照著隱約的小路,其餘一切便隱在黑暗中。
還能聽見林間各種動物悉悉索索的活動。
幾人吃過了飯一個去修補瓷器,一個描摹工筆,還有一個琢磨著怎麼也琢磨不透的敬修羽的棋法。
杜乙宸一人咂摸了一瓶玫瑰酒,不容易醉腦卻醉人,聞著酒香就飄然沉醉。
“誒,你們知道不,東邊臨街開了個新店,說是免費修複瓷器文物字畫。“
“這片兒的店不都經你的手?“
“這個不是,好像是上麵直接整的。我今兒讓童兒去瞅了,說就仨年輕小屁孩兒,看著挺混,店也沒精裝,擺個桌椅就沒了。“
“行啊,帶資來的唄。“宋子兮奪了他手上的酒仰頭灌了一大口。
“我得等抽空去看看,主要是這兩天忙的跟狗似的,江近舟他們電影準備在咱這取景,我這兩天正他們對接呢。“
“得,辛苦我們杜老板了,再敬你一杯。“祝明熹跟他碰了碰酒瓶,瓷器相撞當啷清脆,酒在瓶中回旋一圈又一圈,散發出陣陣清香。
“明熹今兒又去城北了?“
“嗯,去的半道下了雨,沒帶傘,倒是回來碰上個送傘的。“
“有緣。“
“的確挺有意思的。“祝明熹仰靠在木椅上,笑了笑,抿了口酒,山楂的酸澀在口腔中暈開,尾調帶著淺淺的酒意,散了三月的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