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前有座山(1 / 1)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墓,墓有一個門派,這個門派名叫古墓派,因為太過冷門,導致到了第三十五任門主李不愁那裡,座下已無一名弟子。

不是不曾想過將古墓派發揚光大,可作為一個常年生活在古墓中,鮮少與外人接觸的社恐人士,又繼承了上任門主十分佛係的處事之道,李不愁在主動出山壯大門派的隨心與坐守空門守株待兔的隨性中選擇了隨便。

算了吧,師父她老人家臨走前隻告訴自己,往後餘生,儘管來去自如,快意人生,想來是沒有遺憾的。她也應該沒有十分渴望自己將門派繼續做大做強的意思,畢竟最初的那位師祖創造古墓派,也是因為厭倦了江湖紛爭選擇了歸隱山林,恰巧碰到一個古墓,才在此處安了家。

你看,住址選得隨機,門派的名字起得隨意,就連第一期徒弟都選得十分敷衍——山上撿來的。

說起來,古墓派的徒弟們都是撿來的,有時是山澗上撿到,有時是在小河邊撿到,有時候又是在大樹下撿到,於是就有了第一代弟子,第二代弟子,第三代弟子......

迄今為止,古墓派的弟子們無一男性,全是女子。並非門主們有意為之,純屬在這山間野林之中尋到過的棄兒都是女孩罷了。她們白日在山中跟著師父師姐們讀書識字,習武練劍,夜裡又要提防來找寶貝的盜墓賊,逮住就胖揍一頓,借以熟練技藝。

久而久之,盜墓賊越來越少了,因為他們將古墓派的傳說傳揚了出去,說那山澗古墓中有一群因為仇恨男人而斷情絕愛的女鬼,抓到男人就扒皮挖心,十分殘忍。

你看,饒是古人,也逃不脫被造謠的命運。

在古墓派,門規隻有一條:姐友妹恭,不欺弱小。師父們悉心傳授武藝,對弟子的來去給予最大的自由,愛留留,愛走走,愛誰誰。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厭倦孤寂的師姐師妹們離開了,能在山中撿到的棄兒也越來越少了,等到了李不愁這一輩,偌大的古墓派就隻剩她自己了。

雖然世界那麼大,但李不愁在山中逍遙自在慣了,並沒有很想出去看看。她照常在山中摸魚捉蝦,釀酒收蜜,過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隨性日子,順便等一等看土地公會不會給她也發個徒弟。

孑然一身的第十五年,李不愁終於等到了自己的弟子。她在常去掏鳥的大榕樹下撿到一名尚在繈褓中的女嬰,望著孩子那美如璞玉的澄澈雙眸,欣欣然給她起名為“寧玉”。

家裡突然多了一口人,還是個未斷奶的嬰孩,李不愁是慌亂的,是焦慮的。她沒有養育孩子的經驗,身邊又無人請教,隻能鼓足勇氣到山腰上去問那些樵夫和獵戶的親眷們。婦人們憨厚,見她氣質出眾,謙遜有禮,便熱情地與她攀談,並手把手教會她如何給孩子喂奶換尿布。

孩子要吃奶,孩子要穿衣,李不愁沒有,便拿古墓中挖出來的碎金和婦人們置換。在她的悉心照顧下,李寧玉得以健康長大,生得亭亭玉立,出塵絕世。

春去冬來,一晃眼李寧玉已經十五歲,正是及笄之年。

今年的雪似乎來得比往年更早一些,也更大一些。墓外血虐風饕,墓內琴聲悠揚,舒軟安逸,

李不愁圍爐煮酒,裹著狐裘,卻覺得墓室四下透風,滲著寒意。

好冷啊。

她裹緊身上的狐裘,端起茶杯喝了口熱乎的,瞄了眼坐在桌邊的徒弟。

李寧玉一襲白衣,端坐在桌前,纖纖素指彈奏出高山流水般動聽的琴音,秀麗的容顏上卻是毫無表情,顯得清冷孤傲。

嘶,更覺得了冷了。

打小,李寧玉就是一副乖巧但漠然的性子,雖然聰穎擅學,但寡言少語。李不愁擔心她自閉,每次下山換物都帶著她,也鼓勵她與那些獵戶樵夫的孩子們一起玩耍,可李寧玉總表現得興趣缺缺,問就是覺得這個蠢那個傻,還有一個是莽夫。到頭來性格沒被感染得活潑起來,直言不諱的性子倒是把玩伴們都得罪了,搞得李不愁很尷尬,隻得隨她去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不愁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在變化。易受寒,多咳喘,帶李寧玉蹲牆頭也不如往年敏捷了。她知道自己是日薄西山,死亡是終將經曆的課題,李不愁早已看開,並不害怕,在這世上唯有的牽掛就隻有李寧玉。

大限將至時,李不愁將徒弟喚到身邊,往昔總顯得冷心冷情的年輕姑娘輕輕握著她枯瘦的手,話未出口,熱淚卻先一步落下,滴在李不愁的手背上。

“傻孩子,哭什麼。”

李不愁有些驚訝,卻也欣慰,總歸這孩子隻是性子淡漠,卻並非無情之人。

“師父,我這裡難受。”李寧玉指著自己的心臟,淚光瑩瑩的眼睛帶著些疑惑和不舍望向李不愁,“師父,你彆走,我不想跟你分開。”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我又如何能逃得脫呢?”

李不愁抬手擦去她的眼淚,慈愛得摸了摸她的臉頰,“阿玉,我走後,你便下山去吧,古墓派沒人了,你也不必留在這裡。”

“不,師父,我不想下山——”

“你要下山,今日我便將門主之位傳於你。”李不愁從枕下摸出令牌,塞到李寧玉的手中,吃力地說道:“我師父走時未留給我隻言片語,但是我,我有話給你。阿玉,我有遺願,希望你能代我完成。”

李寧玉流著淚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

“好孩子,我就知道你會幫我圓夢的。”李不愁笑得溫和,低聲道:“阿玉,江湖之大,處處為家。我這一生,所去的地方不多,現在想來確實有些後悔。希望你能代為師出去好好看看,去體驗彆樣的人生。”

“師父,出去之後,我能做些什麼?”

“記著我古墓派的門規,遵從本心,快意江湖,若遇得良人,男歡女愛,結婚生子,未嘗不可。”

李不愁的手緩緩垂下,“阿玉,你在山中長大,性子單純,為師不能再陪你了,人性複雜,往後隻能靠你自行甄辨彆。阿玉,為師隻盼你餘生......多喜樂......長安寧......”

清冷的古墓中多了一口新棺,李寧玉告彆師父,帶著她的遺憾離開古墓,去了山下的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