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嘴替
萬蓁蓁客客氣氣的被送走,沒了在高皇後跟前當差的機會。她一直琢磨著,她哪裡出差子,又或者得罪誰?
也不必想來想去,萬蓁蓁懶得琢磨,因為源頭出現。壓根兒不需要萬蓁蓁去查探什麼。
這不,萬蓁蓁瞧自己跟前,馬寶的那一張笑臉,懂了。
本著應付場麵,萬蓁蓁待馬寶客客氣氣的態度。雖說萬蓁蓁被調換差事,不能繼續留在靈隱寺。往後也是去東宮當差。
擱在馬寶嘴裡,去東宮,那是多少人求不來的美差。落萬蓁蓁心頭,就是一個咯噔。
萬蓁蓁心想著,壞菜了。
憑著在宮廷裡多年的摸爬滾打,萬蓁蓁有自己的人脈。經過確認,萬蓁蓁已經得著一些消息。
東宮前院,偏殿耳房。
萬蓁蓁暫時居住於此,跟太子近前侍候的一等宮女一道住著大通鋪。
一屋算上萬蓁蓁攏共四人。萬蓁蓁算是插班的。她跟其它人不太熟。這些不甚的要緊,當差久了自然會熟。
真正讓萬蓁蓁在意的事情,還屬於太子李子徹的馬甲掉了。
從皇子所的美差被擼了,離開十皇子晉王的事情說起。
丹若宮裡萬蓁蓁有舊識,有可靠的消息來源。不止蘭草一位舊識。
還有萬太監給出的人脈。萬蓁蓁得著肯定的消息,她是長孫貴妃獻媚給高皇後的添頭。
擱那,萬蓁蓁渾不在意,在哪當差,還是當差。如今,一切又不同了。
萬蓁蓁從昭陽宮的舊識,還是萬太監給的人脈處知道新消息。昭陽宮上麵的貴人,那是壓根兒不在意一個萬宮女的去向。萬蓁蓁是被太監馬寶點名調走的。
馬寶,誰啊?太子李子徹的貼身太監。
馬寶不會自作主張,他是太子跟前的磕頭蟲。或者說馬寶的建議又或意見,更多時候當著嘴替,他就是替太子張口。
太子李子徹,萬蓁蓁不熟。倒是宏治帝李子徹,萬蓁蓁很熟。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萬蓁蓁有意或無意的,她忽視掉一切不利於自己的答案。
眼下嘛,答案擺麵前,萬蓁蓁再想忽視掉,很難啊。
這會兒,萬蓁蓁想到上一輩子給宏治帝當解語花,當垃圾情緒回收站的破事。那些年,她過了風光日子,更過了憋屈日子。
不管前世怎麼樣,終歸是萬蓁蓁自己選擇的道路。好的歹的?就是跪著,她也得自己走完整。
這一輩子又不同,萬蓁蓁要換一個活法。就像是見證過飛鳥的痕跡,如何還能安心的潛遊海底。
萬蓁蓁想當一回鳥兒,她不想當了水裡的魚。
“隆景十八年。”萬蓁蓁呢喃著這幾字。
靈隱寺,客院內。
高暻一覺醒來後,幾處尋覓,他尋不到心上人。
“蓁蓁去哪兒了?”高暻疑惑。
好歹是高皇後的親侄兒,高暻真想查,當然能查到萬蓁蓁的蹤跡。等著晌午時,高暻知道了萬蓁蓁的去向。
高暻一腦門子的疑惑,呢喃說道:“蓁蓁如何去東宮當差了,還回宮了。”
在高暻想來,這些不重要。因為他已經確定心上人的心意,二人情意相通。
高暻拿定主意,從靈隱寺離開,一回燕京城後,他去求祖母給自己做主。此時的高暻就一個念想,他要立馬準備成親大事。
至於為何不親自跟姑母求賜婚?高暻覺得自己是當事人,他提婚事,不通過長輩們,不夠莊重。由長輩開口,更順理成章。
高府,高家太夫人就是老祖宗。她老人家開口了,高暻覺得姑母哪怕是皇後娘娘,也一定不會挑刺了心上人的家世背景。
又或者說有祖母開口,這一樁姻緣一旦成功,待心上人嫁進高府後,祖母就是心上人的靠山。高府上下,沒人小覷。
隆景十八年,仲夏當時,蕤賓之月。
燕京城,高府。
高家太夫人瞧著小孫兒的央求,回道:“我既然同意了的事,就沒有反悔的道理。”
“一直沒跟你提,那是在說服你父你母。”高家太夫人表示有幫襯小孫兒。
“父親、母親,他們也同意了這一樁婚事嗎?”高暻問道。
“心疼兒女的父母,又哪能擰過孩子。”高家太夫人說著大實話。
高家太夫人不會跟小孫兒講的話,便是她說通兒子兒媳的原話,她老人家是真心憐惜小孫兒。
誰讓自家兩個孫兒,大孫兒要繼承家業。小孫兒本來就是嫡幼子,多一點寵愛,真心無妨的。
更何況小孫兒還受連累,壽數不多了。又何苦逼迫?沒得留下終生的遺憾事。
有高家太夫人念叨幾回,高家主和高家夫人這一對夫妻倒底還是點頭了。默許下高暻決斷自己的姻緣事。
“太好了。”高暻真開心。
“孫兒謝謝祖母。”高暻感激的給祖母磕頭。
“二郎,自家人自家事。哪用一個謝字。祖母跟你父你母的心思一樣,就盼你一輩子能開心,順你心意罷了。”高家太夫人跟兒子兒媳一樣的心思,都憐憫小孫兒的不容易。
這孩子注定壽數太短,走在長輩的前麵。那麼,便不為難孩子了。
皇宮,昭陽宮。
高皇後一回到燕京城,她就接到宮外遞進來的請見牌子。
對於娘家親人想進宮,高皇後不拒絕,她最樂意見一見親人。親人聚一聚,哪怕時間短,能夠聚一聚也挺開心。
次日,昭陽宮,椒房殿。
高皇後接見娘家親人,高家太夫人和高家夫人一道進宮給皇後娘娘問安。
“臣婦參見皇後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高家太夫人、高家夫人參拜國禮,問候皇後萬安。
高皇後在高家太夫人尚未行全禮時,她忙起身,走上前攙扶起親娘。
“母親,女兒跟前哪需您行大禮。”高皇後攙扶起親娘。至於弟妹高家夫人,高皇後大大方方的受領了對方的拜禮問安。
高皇後攙扶親娘落坐,又客氣的喚弟妹高家夫人起身,再賜坐。
在高皇後與親人一一落坐後。高皇後近前侍候的高嬤嬤親自端上宮人送來的茶果點心,一一擺貴人們跟前,待貴人們享用。
此時的高皇後擺擺手,吩咐道:“退下吧。”宮人得到示意,一道告退離開。
椒房殿內,高皇後想跟親人們說些私房話。
“母親,府上可安好?”
“好,好,一切都好。”高皇後和高家太夫人相互關心了近況。
爾後,一邊吃著茶果點心,一邊閒聊一點閒話。等高家太夫人瞧著火候到了,她才提起今天進宮的正事。
“皇後娘娘,有一樁事情,還請您賜福。”高家太夫人笑道。
“母親,您有事,儘管說。”高皇後笑道。
高家太夫人的目光落在兒媳身上瞧一眼,爾後,笑道:“這事情關係著二郎。二郎年歲不小了,也到成婚的時候。”
“二郎啊,他確實應該迎娶新婦,得讓母親吃一盞孫媳茶,讓弟妹吃一盞兒媳茶。”高皇後捂嘴輕笑,笑得開心。
“便是本宮,也樂得喝一盞姑母茶。”高皇後笑罷,收斂笑意,認真問道:“隻是不知,母親和弟妹想給二郎迎娶哪一戶的名門淑媛?”
“咳。”高家夫人嗓子癢癢,她捂嘴輕咳一聲。
高家太夫人的餘光是掃一眼兒媳,爾後,她回話道:“不是什麼名門淑媛。二郎要迎娶的新婦,這人,皇後娘娘也識得。”
“本宮識得?”高皇後來了興趣,忙問道:“母親,您快說說。”
“便是在昭陽宮當差的萬宮女,她有一手好廚藝,做的點心飲子都合了二郎胃口。皇後娘娘也知道二郎,那孩子性子太純真,一下子是愛屋及烏,這不,一眼就相中了對方。”高家太夫人替自家小孫兒描補一番。
“萬宮女。”高皇後愣在當場。
“……”話說,在高皇後的印象裡,真不怎麼熟悉這一個萬宮女。
“母親,讓本宮緩緩。”高皇後仔細一琢磨,她的目光落在弟妹身上。
“弟妹也同意這一樁親事?”高皇後問弟妹。
高家夫人不想同意。奈何婆母同意,小兒子高二郎的主意定了。
高家夫人自己做不了狠心的娘親。她能怎麼辦?隻能含糊著應承了。
在高家夫人的心底,還是心疼小兒子高二郎的心情更甚。為著體麵二字,就讓兒子抱憾終身,這等事情高家夫人做不出來。
“稟皇後娘娘,臣婦同意了。”高家夫人給出明確的態度。
高皇後瞧著母親和弟妹一樣的態度。她也不好反對,哪怕高皇後覺得這等沒門第的宮女嫁給二郎,真是委屈自家親侄兒。
可念著母親的體麵,又念著弟妹的體麵。再想著二郎的破身子,想著二郎遭罪,還是為了替親兒子李子徹擋災。
高皇後還是心軟了。於是她回道:“對於萬宮女,本宮真不熟悉。”
“嬤嬤。”高皇後喚人。高嬤嬤得著皇後召喚,立馬現身。
這會兒高皇後問話,還要見一見萬宮女。高嬤嬤傻在當場。
“有問題?”高皇後問道。
“稟皇後娘娘,萬宮女沒在昭陽宮當差,她被調去了東宮。”高嬤嬤硬著頭皮,強自鎮定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