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1)

皇貴妃升職記 華卿晴 3986 字 8個月前

第18章冬日同淋雪,平生也算共白頭

天下間委屈誰,斷沒有委屈了當朝皇後娘娘的道理。

高皇後出行,名義上是替天子去祈福。當然出行前,早有宮人去提醒一番靈隱寺準備接駕事宜。

於是嘛,靈隱寺得知此等好消息,寺中僧人,上上下下,皆是感覺蓬蓽生輝。

至於萬蓁蓁,她隻是皇後娘娘出行隊伍裡的隨行人員,還是不起眼的一人。

靈隱寺的香火據說很靈驗,這是燕京城地界裡的黎庶百姓們的說法。

靈不靈,全看相信不信。信則靈,不信則不靈。

靈隱寺中栽植著曇花,據說栽植的種類是大周各地方最齊全的。一入夏,曇花開,有人盛讚了,誇讚著曇花之美與佛家謁說的演繹故事,給民間留下了一些傳說。

夏日,一年氣候炎炎暑熱的時節。

高暻帶著一點歡喜,他來了一趟靈隱寺。哪怕是陪著太子李子徹前來,高暻隻做了隨行一員,但是,高暻也挺開心。

天光將暗,明月隱現。

曇花植株,漫山遍野。在靈隱寺的後山園林處,萬蓁蓁準備守了夜,她要摘取盛開的曇花做點心飲子。

這些點心飲子是要呈上去給皇後娘娘享用,半點疏忽不得。此等要緊的事,萬蓁蓁從來就是親曆親為,半點不假他人之手。

“靈隱寺中有靈根,恍若仙姬問紅塵。”高暻瞧著守了曇花盛開的萬蓁蓁,他念叨一遍小詩。

這裡的仙姬,非指了盛開的曇花。高暻眼中,萬姑娘更像是臨世的仙姬,真的很美。

聽著熟悉的聲音,萬蓁蓁抬頭,她瞧見提著燈籠前來的高暻高二郎。

“高公子。”

“萬姑娘。”

二人相互打一個打呼。高暻走上前,他說道:“我也來守了曇花開。”

“真巧啊,我也是。”萬蓁蓁笑著回一句。

“請坐。”萬蓁蓁指著旁邊的石凳,她笑道。

“謝謝。”高暻回道。話罷,他落坐於萬蓁蓁不遠處的石凳上。

落坐了,高暻又起身。他從袖中取出一方錦帕。他遞給萬蓁蓁。

“這是……”萬蓁蓁驚訝。

打開錦帕,萬蓁蓁瞧見一支簪子,上麵有栩栩如生的曇花。枝頭嬌俏,不止曇花開,更結曇花果。

若論著跟真的曇花有什麼區彆?

真的曇花,那是地裡種出來的。而這一支簪子,它是金子打造的首飾。

“真美。”萬蓁蓁讚一回。

“贈予你的,萬姑娘,很襯你。”高暻說道。

“太貴重了。”萬蓁蓁感慨一回。

“身外之物不及萬姑娘萬一。何況,我喜萬姑娘的曇花小詩。不止為詩,更為做詩的主人。詩美,人更美。”高暻讚道。

“無功不受祿。”萬蓁蓁輕輕搖頭。

愛首飾,愛珠寶。這些俗世情緒萬蓁蓁一樣有。可有的禮物,她不能收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高暻念了這一行小詩。

“萬姑娘,我跟祖母懇求過,我想娶你。如今得到了她老人家同意。”高暻敢打破僵局,非是唐突佳人。而是得到長輩的支持。

高府,高家太夫人同意這一樁姻緣,這就是高暻的底氣。因為長輩的首肯,兩情相悅的良緣會得到祝福。

“我就想問一問,萬姑娘,你介意,你的未來夫君是一位短壽之輩嗎?他可能沒法子照顧你一輩子,同路而行,半途分離。他留給發妻的會是遺憾與孤寂。”高暻不自信。

高暻對於自己的身體不自信,他沒法子給發妻一輩子的幸福。

“……”高暻的目光直視著萬蓁蓁,他想等一個答案。

萬蓁蓁伸手,她主動執起高暻的手。萬蓁蓁說道:“執子之手,此生足矣。”

“若是高二郎介意了不能白頭偕老,那麼,今年的冬日,我們一起淋一場雪,可好?”萬蓁蓁抬頭,她的一雙眼眸子裡隱藏著笑意。

“此情拋卻天與地,一處相思共閒情。”

“一朝冬日同淋雪,平生也算共白頭。”

萬蓁蓁念叨一首小詩,她表達了自己的心意。高暻聽罷,他心頭熱乎乎的。

高暻伸手,他攬了萬蓁蓁入懷中。他回道:“好。”

“一朝冬日同淋雪,平生也算共白頭。”高暻心悅了這一句詩,更心悅了念出這一行詩的主人。

一處相思,一處真情。

天涯此時,明明如月。就在這一處曇花的養花之地,就在一朵朵曇花將開欲開時。

在不遠的地方,在一處假山的拐角旁。李子徹親耳聽著,他家表弟高暻念的“一朝冬日同淋雪,平生也算共白頭。”

李子徹在見到高暻攬萬蓁蓁入懷時,他整個人呆在當場。

綠了。

李子徹有一種頭頂發綠的感覺。不,不止是感覺。

如果不是多年的養氣功夫在身,李子徹就差要親自動手,走上前,爾後,去把那兩個黏在一起的家夥分開。

此時此地,此時此刻,李子徹的腦海裡就一個念頭。他們怎麼敢。

話說,他們為什麼不敢?

李子徹沒被怒氣衝昏頭腦。他想到,這一輩子的表弟高暻未婚,這一輩子的萬蓁蓁是昭陽宮的一等宮女。

男未婚,女未嫁,可是,他們二人就是不能在一起。這是李子徹腦海浮現的唯一想法。

憑何?

李子徹琢磨著,憑表弟高暻的出身家世,高氏一族的郎君迎娶新婦,總歸要迎娶一位名門淑媛。萬氏,她非良配。

萬氏與表弟高暻門不當,戶不對。

站在太子身側,做為太子貼身太監的馬寶覺得自己太難了。

馬寶還沒眼瞎,馬寶瞧得清楚,在高二公子跟萬姑娘摟成一團時,太子殿下的神色變幻莫測,那簡直跟打翻了五顏六色的調色盤一樣,整一個太精彩。

馬寶的唇畔輕輕的動一動,沒敢講一個字,又趕緊的閉上。

憑著多年侍候太子殿下的經驗,馬寶太懂,太子殿下此時的情緒很不穩定,一定是氣狠了。

唉,馬寶心頭一聲歎息,這都是遇上什麼事?還是一筆糊塗爛帳。

馬寶沒眼瞎,沒心盲,他一直瞧得清楚,太子殿下對於萬姑娘有一點好感。至於這一點是多少?

馬寶拿不準。

“……”李子徹站在原地,站了良久,他沒有發出一言。

良久之後,李子徹提步離開。馬寶趕緊小心翼翼的跟上。

等著回了太子在靈隱寺暫住的禪院。

李子徹坐於榻上,他靜靜的坐著,依然不發一言。馬寶小心的遞上茶盞。

“馬寶。”太子喚一聲。

“太子殿下,您請吩咐。”馬寶忙躬下身,就差壓彎了腰杆,他謙卑的應話道。

“你跟昭陽宮的高嬤嬤提一句,把萬宮女調到東宮當差。”

“……”馬寶抬眼,小心的瞅一眼太子殿下的神情。

“沒聽懂?”李子徹問道。

“懂,懂,奴才明白。”馬寶忙回道。

“不要打著孤的旗號辦事。就說……”李子徹琢磨一下後,吩咐道:“就說萬宮女做的點心飲子不夠好,孤給換了更好的孝敬母後。”

“記得去禦膳房調來更利害的侍候好母後。懂嗎?”太子李子徹又問道。

“懂,懂,奴才明白。”馬寶點頭哈腰,表示他真明白。

馬寶太懂,禦膳房那地兒從來不缺廚藝好的。甭管是宮女廚娘,還是掌勺的太監。

禦膳房培養人手,從來是量寬培養。隻可能讓人沒機會在主子跟前露臉。壓根兒不缺著想往上爬的。

“誰泡的茶,燙了。”李子徹拿起矮桌上的茶盞,一飲後,擱到桌上,皺眉說道。

“……”燙嗎?馬寶在心頭念叨,明明跟往常一樣的涼熱。

“奴才這去換。”馬寶不多想,他當然是順從太子殿下的心意辦事。

“罷了。”李子徹擺擺手,說道:“這茶,孤不飲了。不必換了。”

“諾。”馬寶又應一聲。

待次日,靈隱寺,禪院房。

高皇後禮佛歸來後,她覺得聽過了一番高僧的講經,這心情緩和不少。

高嬤嬤湊到高皇後眼前,趁著高皇後午睡小憩前的時間。高嬤嬤小聲稟話,道:“稟皇後娘娘,太子殿下向您進了一份孝心。”

“哦。”高皇後挑眉。

對於兒子的孝順,高皇後心知,也享受的很。這會兒聽高嬤嬤一講,高皇後來了興趣。

高嬤嬤講了,太子殿下給高皇後跟前又送來兩個禦膳房培養的廚娘。一個善於做藥膳,一個善於做點心飲子。

至於被調走的萬宮女,這等小人物,區區小事情。高嬤嬤在高皇後跟前懶得多提。

“我兒有心。”高皇後很歡喜。

“太子殿下對皇後娘娘您啊,最是孝順不過了。”高嬤嬤誇讚了話。這時候,高嬤嬤也很開心。誰讓皇後娘娘水漲船高,未來又有太子殿下做依仗。

皇後娘娘一輩子富貴至極,跟皇後娘娘身邊的仆婦們當然也沾光添彩。

誰讓這一個世道就講究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嬤嬤,你明個記得提醒寺裡的主持。本宮替陛下祈福的法會做好後,還要再做一場替太子祈福的法會,他們父子二人都要點上長明燈。這一回來靈隱寺,本宮不止要替陛下祈福,還要替皇兒祈福。”在高皇後心中,隆景帝很重要,兒子李子徹當然更重要。

“諾。”高嬤嬤忙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