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地板”的製作很粗糙。
而且,也不是直接鋪在地上,以大地的力量直接支撐,令人安心的結構。
它隻是通過幾根木頭彼此聯係的結構支撐,懸空在低空中的存在。看起來就不結實,讓黎芝聯想起“空中樓閣”這個成語。
但其實,也沒有真的不結實啦。
隻是看起來不結實而已,按壓時的感覺就要結實多了。
黎芝覺得,就算在上麵亂蹦亂跳,應該也不至於會踩壞、震塌地板。
但畢竟是懸空之物,應該還是有“承重”的極限的。
由黎芝目測的話,這種東西的承重能力應該很一般,還是小心為上吧。
在這種懸空的“地板”上,另外鋪好一層漂亮的鮮綠色草席之後,小草屋裡的“地板”或者說“地麵”就此建設完成了。
這種鮮綠色的草席,也不知道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在黎芝過去的經驗中,還從來沒有見過與此類似的神奇之物呢。
讓她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在它被摘下、製作成草席之後,居然能依舊保持著青草應有的漂亮綠色,而不是自然乾燥、枯萎成枯草的黃顏色。
不僅顏色是如此漂亮,摸上去感覺也是光滑細膩的。
而且……
這種草席竟然還散發出濃鬱而奇特的草木清香,令人聞到時感到心曠神怡、身心舒暢。
餘慶的話,似乎沒有錯。
這種草屋,應該不會招惹蟲蟻老鼠的吧?相反,應該還有驅散它們的效果才對。
畢竟,惹人討厭的小型動物,一般都會討厭這種“聞上去就不是食物”的香味。
似乎隻有人類才會喜歡這種香味,真搞不懂這其中的原理。
為什麼,人類和彆的動物,在這方麵會顯著地不一樣呢?
黎芝的腦子裡閃過這樣的思緒,但注意力很快就轉移了。
此時的黎芝,正在用手按壓著,仔細檢查、調查著這種草房的牆壁。
草房的牆壁,當然是草做的。但摸起來非常厚實,質量上感覺並不是非常容易坍塌、摧毀的東西。
(話說回來,這種草屋竟然還有窗戶,真是精致呢……)
黎芝以前,曾在書本上看到過草屋的圖片。書本上的草屋,是沒有窗戶的造型。
住在那種沒有窗戶的草屋裡的人,莫非總是處在黑暗中嗎?黎芝很好奇。
但眼前這種有窗扇的草屋,到了白天的時候,隻要打開窗戶,光線就能輕易地照耀到屋子裡來了。
其實,就算是月色好的夜晚,打開窗戶的話,屋子裡應該也會很亮吧。
可惜的是,這裡的窗戶,是不使用“玻璃”作為窗扇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甚至也不使用“窗戶紙”來糊窗戶。
因此,現在這種可以打開的窗扇結構,一點兒都不能起到防禦飛蟲進來的效果。
不過,因為裡麵有獨特的草木香味的關係,倒也不用太在意蟲蟻的侵襲就是了。
雖然“輝山”的氣候比起京城要涼爽很多,但現在終究屬於夏天,正是蟲蟻多發的季節。
黎芝卻沒在草屋裡看到任何一隻蟲子,這讓她很是安心。
這種感覺還不錯。
黎芝仔細觀察著這間暫時屬於自己的“房間”。
草屋,至少是這裡的草屋,都是一座草屋就是一間房子的構造。並不會建造一座大房子,然後用“牆壁”把房間給間隔開來。
大概是因為,草屋本就不大,也沒必要做間隔了。
額外弄出牆壁什麼的東西,把屋子分開的話,隻會讓人感到窮酸。
(不過,草屋本身就很窮酸啦……)
黎芝抬起頭來,仔細研究了一會兒。
之後,黎芝才發現,包括自己的屋子在內的這些小屋,都是使用類似席子的東西作為牆壁和屋頂的。
草屋的屋頂有些高,大約有一丈左右。
以黎芝的身高,不踩在什麼東西上麵的話,是夠不到屋頂的。
而黎芝,也沒有什麼類似“一定要夠到屋頂”的需求。
她抬頭看了看,感覺自己做不到,自然就放棄了。
現在的黎芝,隻是專心地研究著自己夠得到的東西而已。
比如說牆壁。
這種草屋的牆壁,摸起來雖然柔軟,但也帶有堅韌結實的感覺。
但是……這種小草屋,真的不會被風吹得倒塌嗎?
想起童話故事裡的劇情,黎芝不由得產生了這樣的隱憂。
但她轉念一想,這裡的風感覺上並不很大,似乎不像是會把草屋這種水平的建築物吹倒的強度。
至少,夏天不會。
冬天再說冬天的事情吧。
況且,就算是草屋倒下的話,因為重量輕,想必砸在人身上也不會很疼吧?
反倒是……就算是磚石結構的建築物,該倒塌的時候,也還是會倒塌的。那才是真正的“滅頂之災”呢。
這樣一想,黎芝倒是不感覺住在這裡有多麼危險了。
這麼容易想開,或許是因為黎芝天性樂觀吧?
不過,這裡還真偏僻荒涼啊。
黎芝心想,如果自己不騎馬,而是獨自出去走走的話,恐怕都沒有辦法靠自己的力量找回家吧?
荒涼的地方,會讓人缺乏安全感的。
餘慶才出去不到一盞茶的時間而已……獨自待在這裡的黎芝,居然就已經感到有些不安了。
或許可以……去找叫做“小黑”的貓,和叫做“阿黃”的狗玩玩?由於寂寞和不安的原因,黎芝的腦子裡甚至閃過這樣的念頭。
但黎芝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
還是算了吧。
(和貓狗玩的話,不但不能放鬆心情,而且過程本身就會形成我的“壓力源”了啊……)
她真的很害怕接近各種動物。
除非是魚類這種可以養在水缸、水池裡的動物。
其次是鳥類,關在籠子裡的動物,也多少讓黎芝有些安全感。
至於馬和牛羊,雖然多少也有些害怕,但畢竟是草食動物,不用太擔心突然被它們攻擊。
也許,以後的黎芝就可以跟貓狗好好相處了吧?
但現階段的話,和貓狗一起玩,對黎芝來說是不可能的任務。
黎芝無聊地縮在草屋裡,從窗戶觀察著貓狗。
它們都懶洋洋地在房屋邊上“巡視”,看起來一點也不慌張害怕。
(真是的,連貓狗都比我勇敢多了誒……)
說起來,這裡為什麼連個院子都沒有啊?
在京城的話,除了商鋪與飯莊,沒有院子的房屋還真的沒見過呢。
而“輝山”的房子,竟然就這麼直接暴露在草甸子上,不覺得怪怪的嗎?
黎芝的心裡抱有一係列的疑問,但沒有人可以替她解答。畢竟,黎芝連能回答她問題的人都找不到。
自己一個人,待在這種地方還真是無聊……
(說起來,“無聊”和“害怕”這兩種近乎互斥的情緒,到底為什麼,能在這裡同時產生的啊?)
“媽媽”就是這樣生活的嗎?
在短時間內,黎芝很好奇牧民的生活方式,但她很快就放棄想這個問題了。
畢竟,可預見的短期未來裡,黎芝將不得不一直住在這種地方。
到時候,就算不想知道牧民是如何生活的,恐怕也很不可能吧。
這種以後自然會知道的事情,就先不浪費精神去胡思亂想了。
草屋也姑且算是調查完畢了吧……現在真是無聊又煩躁啊。
等餘慶回家,應該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那麼,現在做什麼好呢?
隻想了不到半盞茶的時間,黎芝就做出了決定。
趁空閒的時間還有很多,現在來給“那個人”寫信吧?
多虧黎芝曾經是個豪富人家的大小姐的緣故,即使來到了草原,她也帶著自己曾經擁有的那些物品。
真是值得慶幸,原本“收養”黎芝的那一家人,還不至於苛刻到,在放棄她的時候,強迫她“淨身出戶”的程度。
雖然,黎芝跟自己的養父養母一家,關係並不算是非常好的;但是,想到這種事情,黎芝覺得還是應該感激他們的慷慨吧。
黎芝並不討厭他們。
因此,才會在與那家人近乎斷絕聯係的情況下,也沒有放棄自己一直使用的姓名。
物欲很低的黎芝,其實並不是很懷念過去綾羅綢緞、山珍海味的奢侈生活。
對她來說,隻要衣服舒適貼身、食物營養衛生就足夠了。
除此之外的附加享受,在黎芝看來,基本都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但是,有些作為大小姐才能擁有的東西,對黎芝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比如說,現在被黎芝作為行李、一起帶來的“西洋紙”做成的本子與信紙;以及“西洋筆”“墨水瓶”“橡皮”等等用於書寫的文具。
這些東西,不僅僅昂貴,而且對黎芝來說,十分重要。
因為,擁有這些西洋傳來的紙筆,黎芝才能方便地進行書寫。
毛筆與傳統紙張,書寫效率是非常低的。
用來書寫的話,總覺得更像是一種“愛好”或“藝術形式”。
因為書寫效率太低了,黎芝基本上都不會使用它們來記錄什麼想記錄的事情。
在學校裡,使用毛筆與傳統紙張來書寫的行為,也確實是一種名為“書法”的藝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