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1 / 1)

荔枝的牧場物語 海閱 3891 字 9個月前

“好厲害啊。”黎芝真誠得近乎懵懂地說道,“我還沒見過長蘑菇的地方呢。媽媽下次采蘑菇的時候,可以帶上我嗎?”

“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認識蘑菇嗎?”餘慶看向黎芝,有點猶豫地說道,“如果是不熟悉蘑菇的人出手的話,可能會采到‘毒蘑菇’哦。那是很麻煩的東西,中毒的話,可是會死人的。”

“不認識。”黎芝頓時沒精打采起來,她軟弱地說道,“但我可以學啊。而且,在沒學會辨認蘑菇之前,我不會采蘑菇的。”

“以後再說吧。”餘慶搖搖頭,似乎很無奈地說道,“這個也不算是非常容易學會的知識。而且,能采到蘑菇的地方,距離這裡是很遠的,我帶你去采蘑菇的話,也有些麻煩。”

關於蘑菇的知識,真的很難學習嗎……黎芝對餘慶的話半信半疑。

以前在京城的時候,黎芝可是認識兩百多種花花草草的人呢。

雖然,蘑菇與花草,在形態上不太一樣,知識上也並不共通。但是,本著“觸類旁通”的規則,黎芝覺得自己應該也能學會辨認蘑菇才對。

說到兩百多種花花草草……

黎芝忽然又想起自己的一門本事了。

“對啦,我會種花草!”黎芝興高采烈地說道,“我在以前的家、自己的院子裡,種了好多品種的花花草草呢,都長得很好哦。”

“真的嗎?”餘慶看向黎芝,問道,“你會種什麼?”

“常見園林植物的話,一般都種過吧。”黎芝略帶自傲地說道,“我最喜歡種蘆薈了。”

“那是什麼?”餘慶有些困惑地問道。

餘慶居然不知道“蘆薈”這種植物,這點倒是黎芝沒想到的。

因此,餘慶不解地望向黎芝,像是完全不知道對方所說的“蘆薈”是什麼東西一樣。

黎芝的臉紅了起來,她有些難堪。

“‘蘆薈’是一種肥厚的植物……也可以吃的,不過不算太好吃。”黎芝有些尷尬地說道,“但它最讓我喜歡的一個優點,是‘塗抹在身上可以治療傷口’這一點了。類似燒傷燙傷,或是刀傷,抑或是疙瘩、蟲咬之類的傷,‘蘆薈’都可以治療,而且療效很不錯哦。”

餘慶注意地聽著黎芝的話。

她看起來對黎芝口中的“蘆薈”不是很感興趣,但對黎芝談論自己對“蘆薈”的了解卻是相當關心。

“你會種菜嗎?”餘慶認真地問道,“我們這裡最需要的,就是擅長種菜的人了。”

“我沒種過。但這種工作,我應該做得來的。”黎芝想了想又再說道,“我還可以種一些瓜果之類的東西。如果媽媽需要的話,我甚至明天就可以開始種植。”

“就這麼說定了。”餘慶很安心地說道,“我們家的人不擅長種植,種什麼都長得不好。聽說這是運氣不行的體現,會種植各種東西的人,在我們這裡被認為是有福氣的人,很受歡迎的呢。”

“應該跟運氣沒有關係吧……”黎芝半信半疑地說道,“我覺得,我的運氣也很一般啦。”

說到這裡,黎芝禁不住停下來想了想。

自己的運氣,算是很一般嗎?也許吧。

雖然並不是特彆好,但黎芝回想了一番,也沒有感覺到特彆一般。

畢竟,出生之後就被富豪之家養大,應該算是很幸運的事情了。

可惜的是,與自己一起生活了很久的“家人”並不是真正的家人。

但一想到,現在可以和自己真正的家人一起生活,就覺得其實也不是那麼值得可惜的事情就是了。

那應該就是……中等偏上的程度吧?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啦。

“那麼,能和這樣美麗活潑的女兒一起生活,大概是我們家的幸運吧。”餘慶似乎在誇獎黎芝,但總覺得她的誇獎缺乏些許乾勁。

大概是因為,餘慶這個人,太過於習慣嚴肅了吧?

“謝謝媽媽這麼說。”黎芝露出一個輕柔的笑容。

黎芝覺得,自己已經快要漸漸習慣餘慶的這種性格了。

雖然還是覺得有些怪,但習慣了的話,應該就感覺還不錯吧。

“不用謝。你還有什麼想問的事情嗎?”餘慶好像忽然變得焦急了起來,她說道,“要問什麼就快問吧,因為我很快就要走了。”

黎芝被餘慶的話嚇了一跳。

本來就沒有整理好該問的問題,餘慶再這麼一催促,黎芝更是連本來記得的問題都忘記了。

突然被留在陌生地方的慌張感,讓黎芝一時亂了陣腳。

“什麼……為什麼媽媽突然要走啊?”黎芝不安地說道,“媽媽不要離開我啊。我一個人待在這種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會很害怕的……如果媽媽要離開這裡的話,請帶上我好嗎?”

“我去彆人家‘要’點東西。”餘慶看著黎芝,思索片刻後說道,“你會騎馬嗎?如果你會騎馬的話,我就可以帶上你一起去。”

“不會。”黎芝很沮喪地回答道,“這個,好學嗎?”

“這我不好說。看人吧。”餘慶說道,“有的人一下子就學會了。有的人怎麼都學不會。”

黎芝聽了,心裡一涼。她鬱悶得幾乎要哭出來了。

“那麼……我今天應該是學不會了吧。”黎芝十分悲觀地答道。

雖然,剛才說出的那句話,聽起來就已經很悲觀了;但是,在黎芝心裡,真實情況比那還要悲觀。

自己也許一兩個月都學不會,這是很可能的。正是因為可能性是如此之大,黎芝才格外擔心。

“一下午你肯定學不會。”餘慶點點頭,又搖搖頭,無奈地說道,“彆說一下午了……我說句難聽的話吧,瞧你那嬌滴滴的樣子,就算好幾天你也未必能學會啊。”

餘慶的這個評價,對黎芝造成了一定的打擊。

雖然餘慶說是“難聽的話”,但黎芝其實很清楚,餘慶的評價,已經是儘量委婉的口氣了。

對黎芝來說,能用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學會騎馬就不錯了。

“也許,騎馬對我來說確實是很難的事情吧。”黎芝雖然有些傷心,但仍很老實地說道,“但是,媽媽,我真的會努力學騎馬的。”

“那你一定要把‘騎馬’這件事放在心上啊。你最好快點學會騎馬。”餘慶嚴肅地說道,“在這裡,如果不會騎馬的話,可是寸步難行啊。”

“我明白了。”黎芝點點頭,乖巧而又堅定地說道,“我一定會儘快學會騎馬的!”

這段對話,聽起來像是黎芝在敷衍餘慶。

但在黎芝這一邊,她確實是、非常認真地這麼想的。

之前,從大路來到這一片草屋的時候,黎芝雖然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走過來,但倒是沒想太多。

但是,聽到餘慶說自己要去彆人家“要”點東西的那一刻,黎芝突然察覺到了危機所在。

這裡,和京城的生活環境實在太不一樣了。

京城是個非常適合步行的地方。

雖然,黎芝在京城待著的時候,也不會去太遠的地方,而通常隻是在家附近行動罷了。

但這麼做,恰恰和京城生活的“狀態”有關。

在京城生活的時候,衣食住行,都可以在自己所居住地區的附近解決。

在京城,即使是實際麵積很小的地方,也通常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狀態。

“去遠處”與“在近處”,能獲取到的商品與服務,其中的區彆雖然不能說是非常小;但對一般人來說,也沒有大到,要“特意出遠門來獲取自己最需要最偏好的東西”的程度。

無非是,“家附近的餛飩,沒有十裡之外的某家餛飩館的餛飩好吃”,這樣的差彆而已。

雖然黎芝算是非常偏好美食的人,但比起“饞”,她更加傾向於“懶”。

因此,就在家附近行動,吃不那麼好吃的東西,買做工不那麼精致的衣服,對黎芝來說已經夠了。

這就是,“京城生活”的便利表現了。

因為生活便利,商品琳琅滿目,因此也格外適合步行。

每次逛街的時候,都可以看到無數商品、小吃與商鋪,人與環境的交互性非常好。

而這裡,就簡直完全不一樣了。

這裡的地名,全名應該是“大輝山”。

這裡的全名,雖然是“大輝山”這個名字,但因為三個字有點難叫的緣故,所以一般略稱為“輝山”。

“輝山”地區,距離京城是很遠的。

並沒有達到“邊境”的程度,但確實有些偏僻了。

對於在京城生活慣了、也不喜歡出遠門的黎芝來說,這種“偏僻”尤其讓她難以適應。

雖然,黎芝從京城來到這裡之前,就已經對此有過充分的想象了;但實際來了,她才發現,這裡其實比自己想象中的情況還要糟糕一些。

人煙罕至,倒還是小事。

涉及到黎芝認知盲區的是,這裡的每個“家庭”,竟然可以說相當於一個“聚居點”。

“家庭”之間的距離,雖然還沒有到“孤家子村”的程度,但也是相當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