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歸京 李承乾獨自走進……(1 / 1)

宸淵府 綠菜瓜 3540 字 11個月前

李承乾獨自走進後園,看見張太傅看著手中的花朵自語著:你來了,但是你好像不記得了,你說過西域有特殊的花朵,花開鮮豔如火,但根莖有刺,你說你想看看,可如今,花開你卻不在,你怎就會先我而去呢,花呢?不隻是花吧,花也好,人也罷,你隻是不在意罷了。老了老了,糊塗了,你怎麼會不在意我呢?我知道的,你來看我了,你還勸我安享晚年呢,可是沒有了你,我又怎會獨活呢,我們可是說好了晚年圍爐煮酒的啊。

李承乾聽著張太傅囈語隻覺太傅糊塗了,但此時目的還是信物為重便開口道:“學生承乾見過太傅,家父永親王安排學子前來取物,還請太傅行個方便。”

張太傅:“啊?學子?不曾見過你啊,哦,是我兒的學生吧,取物?取何物?永親王?那又是誰?阿淵都不在了,這些與我何乾?”

李承乾:“太傅,家父是永親王李顯,是您最早鳴鹿書院的學生,當時您說自己要培養宸國最優秀的學子,不論學子出生寒門亦或者顯貴,您均會教授學識,隻願自己竭儘所能為宸國培養優秀朝臣,不負國君不負百姓,您,可還記得?”

張太傅:“李顯啊,是親王了。記得,那時的李顯聯合世家學子還和一些寒門學子整日鬥嘴,弄得學堂烏煙瘴氣的呢,出師時還問我以後怎麼與眾師兄聯係好方便煮酒聽雨,當時戲稱有信物為證,見信物如見我,可是,又哪裡有什麼信物呢?不過是隨口一言罷了。今日來問信物,可是他思念師兄弟了,也是,說好了一起煮酒聽雨,再不相約就該沒有機會了,罷了,你帶著我隨身玉佩去給你父親吧,你師伯們應該也會認得的。”

李承乾:“原是如此,多謝太傅,定會將玉佩帶給父親,既然父親說過煮酒聽雨,待師伯與父親同席而坐時,學生必定請畫師入畫,再將畫作差人送於太傅。”

張太傅:“好好好,昔日的圍爐煮酒未能實現,有煮酒聽雨亦是不錯,但畫不要送至江南,送給宸淵大長公主即可,我又忘了,阿淵已經走了,送給阿成吧。你父親既已是親王,一定要知人善用,學子中不乏大才之人,你父親務必善待”

李承乾:“就依太傅之言,畫會送至宸淵府阿成郡主手中,學子之事還請太傅放心,父親定會善待。”

張太傅:“甚好甚好,對你父親唯有一言,還望你轉達:切記,堅守本心即可,望不負親王之名號。今日出院許久,我該回去歇息了,對了,世子摘些花替我送給阿成郡主吧。”說完,張太傅便轉身離去。

李承乾摘花走出後園,看到了找到侍衛的仆從便將花朵交予仆從,讓仆從將花送去給阿成郡主。

“長姐,你回來了?咱們這便回去嗎?”看見阿成回來,阿鴛問道。阿成點頭後便向張山長辭行:“我姐妹二人今日前來多有叨擾,現時辰不早,我二人需離開了,明日我們便會回京,望太傅與山長保重。”說完兩姐妹起身離開,出府門時恰巧看見仆人向李路遞花,李路正不知是否該收,阿成吩咐將花帶回京城放進祖母房間。兩姐妹上馬車後阿鴛問道:“長姐,咱們離開,是否需要跟表哥知會一聲亦或和表哥一起離開?”“無需知會,表哥此行目的和我們不同,回去後妹妹也早些休息,明日一早出發。”馬車一路回到客棧後兩姐妹洗漱休息。

次日辰時,李路叫醒兩姐妹後一行人出發歸京,離開江南五日後在宣城客棧歇腳時遇見一書生,書生的書童因客棧房間不足問題正在交涉,客棧老板滿臉為難,最後小聲告知書生可同正在午食的阿成一行人商量可否勻出一間房歇腳。書童走到桌旁:“見過小姐與各位好漢,我家公子出門訪友,因身體不適想在此棧休憩片刻,但客棧房間已滿,可否相助勻出一間房來?”李路見阿成點頭後便快速安排出一間空房,此時書生上前表達感謝之情:“多謝諸位出手相助,學生張光因家事急需趕回家中,但因途中炎熱,身體一時不便。臨時在此休憩,多謝諸位慷慨相讓。家父鳴鹿書院山長,若有機會,日後定會相報此次恩情。”聽到書生提到鳴鹿書院,阿成便問道:“鳴鹿書院?我等剛從張太傅府中離開不久,你提到家中有事?可否緊急?若是緊急我可安排人護送你回去。”張光聽到阿成問話,隨即跪下行禮回話:“原是郡主,家父四日前書信告知此次兩位郡主已前往江南赴約,祖父身體日漸不佳,召我速速回去。”阿成吩咐李路安排兩人護送張光歸家。張光:“多謝郡主安排,我離家時祖父給我一塊當年宸淵大長公主所賜令牌,兩位郡主即已見過祖父,令牌合該歸還,還請郡主收回。”說著,張光從懷中取出一塊由錦帕包裹的黑玉令牌,阿成抽出錦帕將玉佩歸還張光:“此次再去江南也是興致所至,令牌既是祖母所賜,我等無權收回,包裹錦帕是我母親所縫製,我會拿回去交還母親,時辰尚早,張學子儘快回房歇息吧,申時出發還可趕一段路程。”說完後便轉頭離開回房休息。申時張光離開,阿成一行人也繼續出發,經過三天路程後趕回京都宸淵府。

剛進府門,大長公主貼身麼麽阿蘭快步向前相迎:“兩位郡主總算是回來了,郡主離家三年,公主甚是思念,郡主回府理應先去拜見長公主,但近日長公主偶感風寒,身子不適,便安排奴婢先來見過兩位郡主,長公主吩咐:成郡主休憩過後去紫苑與郡主隔簾相見,鴛郡主安心休息,待長公主身子好些一起用膳。”“長姐,母親體恤,我先回去休息,長姐洗漱過後見母親時,請務必轉達我的思念之情。”阿鴛看見阿成點頭後便行禮離開。阿成也轉身向楓院走去。

阿鴛剛到鈴蘭院門口,鈴蘭院內出來一行人行禮:“奴婢們見過鴛郡主,郡主萬福。”阿鴛擺手讓起。一身穿淺藍色約莫十六七歲丫鬟上前:“小姐,您可算是回來了,您和大小姐一去便是三年,奴婢們可思念您了,奴婢已為您挑選好了衣服,您洗漱過後便可去見公主。”

阿鴛:“伺候洗漱吧,衣服收起來,母親身子不適,體恤我不必前去拜見。”

丫鬟點頭後問道:“是,小姐。小姐,今晚還是去楓院用膳嗎?”

阿鴛:“今晚就在這邊用膳吧,長姐洗漱後要去拜見母親。”

丫鬟:“是,小姐。但是小姐,大小姐去見公主,您不去會不會不太好?”

阿鴛:”沒事,不必在意,母親向來心善。

隨後丫鬟安排人伺候阿鴛洗漱,自己則去廚房安排膳食。剛到廚房時便聽到有幾個婆子碎嘴:“兩個小姐都回來了,但是你瞧瞧,嫡長就是不一樣,以後公主府也是成郡主的,但是鴛郡主就不受公主待見,出遊三年歸來公主吩咐不必去見,說是體恤,實則還是不喜歡二小姐。哎,二小姐以後嫁人生子就再與公主府毫無關係了。”

“可不是呢,都說的好: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阿鴛丫鬟出聲喝止:“住口,兩個老虔婆,府內事情何時輪到你兩個老婆子指手畫腳?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斤兩,主子事情豈是你等可以議論的,就該稟了蘭婆婆發賣了你倆去。”

婆子回嘴到:”是,婆子兩個沒有斤兩議論,絮藍姑娘你又是個什麼管事呢?不也就是個丫鬟,是,你年輕漂亮能伺候二小姐,但婆子好歹管著廚房呢。婆子剛才可是什麼都沒有說呢,廚房的誰聽見了什麼嗎?“

婆子眼睛一瞪看向廚房所有人,人人低頭沉默不語。“瞧瞧,絮藍姑娘,今兒大家可是什麼都沒聽見呢,怕不是風大,閃了姑娘的耳朵。姑娘方才口出惡言,婆子我不與你計較,但還請不要再有下回啊,婆子我的善心啊可不是一直都有的呢。”說完婆子笑著扭腰離開。阿鴛丫鬟絮藍扭頭哭著跑回鈴蘭院,臨進院時停下擦乾了眼淚。擦乾眼淚平複心情後又想起未安排晚膳,便又指派了一個煮茶丫鬟去廚房吩咐,自己則進房為阿鴛敷麵。敷著麵絮藍開口道:“小姐,用過晚膳後奴婢扶您去公主房門口行個禮吧。”

阿鴛不解的問道:“剛才不是才說過今晚不去母親那裡嗎?絮兒你是年齡大了嗎?你啊,母親需要安心休養,我等母親身體恢複再去也是一樣的。”

“小姐,不一樣的,不一樣的,府裡都說你不受寵,您自己若是在不勤快一些去看望公主,還不定府裡人怎麼議論您呢,小姐,我的好小姐,您就去一趟吧?”絮藍壓低聲音哀求阿鴛。

阿鴛回到:“好,我明白絮兒是為了我好,但是受不受寵又有什麼關係呢?母親從未苛待與我,長姐有的我亦是不會缺少,人呐,不能活在彆人的聲音裡,絮兒安心,母親待我和長姐是一樣的。”

絮藍越聽越覺得替阿鴛難過:“小姐,不一樣的,大小姐為長,以後公主府會是大小姐的,再說了,明明您和大小姐是一起出遊一起回來的,為什麼公主隻見大小姐而不見您呢?這分明就是偏心,小姐,雖是親姐妹但也會有競爭的。憑什麼為長就能繼承府邸,憑什麼為長就能得到公主的牽掛疼愛?憑什麼……?說著說著絮藍開始哭泣。

阿鴛聽到絮藍失控的言語立馬大聲製止:“絮藍,這些話不是你該說的,母親與姐姐待我如何,我能感覺到,念在你與我一起長大,這些話我便當作未聽到,你自去領十板子長長記性吧。半月內不需要你伺候了。”說完起身離開。